DB35/T 1606-2016 民用建筑物加装电梯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DB35/T 1606-2016 DB35/T 1606-2016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talling Elevators in Civil Buildings
基本信息
2,标准数据定制化,可定制企业云端标准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标准查询下载以及更新推送服务,实时了解标准时效更新动态
3,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依托最新最全的标准数据库为您提供在线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并开具权威性的标准时效性核查报告(点击查看详情)
4,服务定制咨询联系电话:15102855502(微信同号),QQ:469517676
发布历史
-
2016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漳州市避雷装置安全监测所、厦门华信立诚标准化服务有限公司、厦门市翔安区气象局。
- 起草人:
- 黄声锦、陈艺宏、林溪猛、郑小琴、王伟、李全荣、李衣长、罗丹、黄志成、 魏晋明、高昱川、傅景龙、周凤华、黄月清、卢辉林、郑栋栋、邹靓、林荣惠、叶绿青、邹洪、陈启模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7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606—2016
民用建筑物加装电梯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codeforlightningprotectionofinstallelevatorincivilbuilding
2016-11-11发布2017-02-11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1606—2016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2
5雷电防护措施......................................................................2
6检测与维护........................................................................4
附录A(规范性附录)接闪带、引下线和金属屋面的材料、规格............................5
附录B(规范性附录)接地装置连接导体的材料、规格....................................7
附录C(规范性附录)等电位连接材料、规格............................................9
I
DB35/T1606—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漳州市避雷装置安全监测所、厦门华信立诚标准化服务有限公司、厦门市翔安区
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声锦、陈艺宏、林溪猛、郑小琴、王伟、李全荣、李衣长、罗丹、黄志成、
魏晋明、高昱川、傅景龙、周凤华、黄月清、卢辉林、郑栋栋、邹靓、林荣惠、叶绿青、邹洪、陈启模。
II
DB35/T1606—2016
民用建筑物加装电梯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建筑物加装电梯雷电防护措施、检测与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物加装电梯雷电防护,该民用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符合相关防雷规范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民用建筑物civilbuilding
非生产性建筑物,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一般民用建筑由基础、墙或柱、楼底
层、楼梯、屋顶、门窗等构配件组成。
3.2
加装电梯installelevator
加装在建筑物外侧的电梯装置,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建筑乘
人或载运货物,不包括临时性电梯。
3.3
接地装置earth-terminationsystem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
[GB50057—2010,定义2.0.10]
3.4
电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ondevice;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也称浪涌保护器。
[GB/T21431—2015,定义3.9]
3.5
防雷等电位连接lightningequipotentialbonding(LEB)
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
差。
[GB50057—2010,定义2.0.19]
1
DB35/T1606—2016
3.6
防雷等电位连接lightningequipotentialbonding(LEB)
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
差。
[GB50057—2010,定义2.0.19]
4一般规定
民用建筑物加装电梯宜采取防直击雷、防闪电电涌侵入和防雷击电磁脉冲措施。
5雷电防护措施
5.1接闪器
5.1.1接闪网、接闪带应按GB50057—2010附录B的规定,并应在整个电梯屋面组成闭合电气回路。
5.1.2当加装电梯不在建筑物接闪器保护范围内时,电梯顶部应敷设明敷接闪器,接闪器采用装设在
电梯屋面上的接闪带、金属屋面或金属构件等组成,材料规格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不应在电梯屋面安
装接闪杆。
5.1.3接闪带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热熔焊、螺丝扣连接或专用连接件等方法,接闪导线应位置正
确、平正顺直、无急弯。焊接的焊缝应饱满无遗漏,固定接闪导线的固定支架应固定可靠,每个固定支
架应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
5.1.4金属屋面板间连接应是持久的电气贯通,可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卷边压接、缝接、螺钉或
螺栓连接,当金属屋面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宜小于100mm。
5.2引下线
5.2.1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并应沿电梯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材料规格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5.2.2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作为引下线时,混凝土柱内的钢筋,应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法、螺丝扣机械
连接或对焊、搭焊等;当采用电渣压力焊时,工艺应符合GB50204—2015的规定。
5.2.3利用电梯本体结构的钢梁、钢柱等金属构件作为自然引下线时,金属构件之间应形成电气贯通。
5.2.4在电梯轿厢内底板及电梯户外出口(通道)3m范围内采取下列一种或两种方法,防止接触电
压和跨步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
——3m范围内地表层的土壤电阻率不小于50kΩm;
——敷设5cm厚沥青层或15cm厚砾石层;
——用网状接地装置对地面做均衡电位处理。
5.2.5引下线与接闪器、接地装置应形成可靠电气连接,其间直流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2Ω。
5.3接地装置
5.3.1电梯内部防雷装置、电气和电子系统应采用共用接地措施,接地装置宜围绕电梯敷设成环形接
地体,其接地两端应分别连接到所属建筑物接地装置上。安装过程中,对所属建筑物基础、地面等有扰
动的部位,应按原状恢复。
5.3.2电梯接地装置可直接采用铜、铁材料将电梯基础部分与建筑物预留接地端子焊接,接地装置的
材料规格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2
DB35/T1606—2016
5.3.3电梯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不应大于
按人身安全所确定的接地电阻值,当达不到要求时,可采取下列方法降低接地电阻:
——将垂直接地体深埋到低电阻率的土壤中;
——扩大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置换成低电阻率的土壤;
——采用降阻剂或新型接地材料;
——采用多根导体外引,外引长度不应大于GB50057—2010中第5.4.6条的有关规定。
5.3.4当环形接地所包围的面积符合GB50057—2010中第4.3.6条规定时,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
值可不计及。
5.4屏蔽、综合布线和等电位连接
5.4.1电梯机房的空间屏蔽计算及内部设备的安全距离应符合GB50057—2010中6.3.2条第4~7款
的要求。
5.4.2电梯驱动主机、厅门、电气装置控制柜及其附属设备的控制线路和供电线路,机房及井道内照
明线路等电气及电子线路应采取屏蔽措施。当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应至少在两端接地,并宜在防
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应采用两层屏蔽或穿钢管敷设,外层屏
蔽或钢管应至少在两端接地,并宜在防雷区交界处做防雷等电位连接。
5.4.3电梯内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的交流和直流线路,不应穿于同一金属管中,同一交流回路的
线路应穿于同一金属管中,管内线路不得有接头。当控制线路与供配电电缆同属一个电缆管理系统和同
一路由时,其布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缆布线系统的全部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按本规范第5.4.2款的要求进行等电位连接;
推荐标准
- SY/T 6688-2007 时频电磁法勘探技术规程 2007-10-08
- SY/T 6687-2007 井中—地面电法勘探技术规程 2007-10-08
- SY/T 6684-2007 气田商业评估技术要求 2007-10-08
- SY/T 6253-2007 水平井射孔施工规范 2007-10-08
- SY/T 6679.1-2007 综合录井仪校准方法 第1部分:传感器 2007-10-08
- SY/T 6331-2007 气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 2007-10-08
- SY/T 6683-2007 聚合物驱油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2007-10-08
- SY/T 6680-2007 石油钻机和修井机出厂验收规范 2007-10-08
- SY/T 6685-2007 全数字SYSTEM IV/408UL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检验项目及技术指标 2007-10-08
- SY/T 6490-2007 岩样核磁共振参数实验室测量规范 2007-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