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569-2021 兜兰盆花培育技术规程
DB52/T 1569-2021 DB52/T 1569-2021 Plant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rchid pots
基本信息
2,标准数据定制化,可定制企业云端标准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标准查询下载以及更新推送服务,实时了解标准时效更新动态
3,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依托最新最全的标准数据库为您提供在线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并开具权威性的标准时效性核查报告(点击查看详情)
4,服务定制咨询联系电话:15102855502(微信同号),QQ:469517676
发布历史
-
2021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01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569—2021
兜兰盆花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PaphiopedilumPottedFlower
2021-03-23发布2021-07-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2/T1569—2021
目 次
前 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种类.................................................................................................................................................................2
5人工授粉.........................................................................................................................................................2
6种子无菌培养.................................................................................................................................................2
7设施及环境.....................................................................................................................................................3
8栽培管理.........................................................................................................................................................4
9病虫害防控.....................................................................................................................................................6
附录A(规范性附录)17种兜兰种类果荚采收时间及各阶段组培快繁培养基配制方法......................7
附录B(资料性附录)兜兰生产大棚内1月~12月最佳温、湿度阈值参数..........................................9
附录C(资料性附录)兜兰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10
附录D(资料性附录)17种国产兜兰原生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布生境................................................12
I
DB52/T1569—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贵州省林业局提出。
本文件由贵州省林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黔西南州绿缘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济红、邓克云、席培宇、龙秀琴、姚松林、王莹、熊斌、陈虓、徐正海、
黄恩兰。
本文件为贵州省首次发布。
II
DB52/T1569—2021
兜兰盆花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兰科Orchidaceae兜兰属(Paphiopedilum)17种兜兰盆花培育的种类、人工授粉、种
子无菌培养、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盆花产品质量检验和包装与运输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兰科兜兰属17种国产兜兰盆花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1057种植塑料大棚工程技术规范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红背叶种类Leafwithredbackspecies
叶面具深浅绿色相间的网格斑,叶背紫色或具不同程度紫色斑点的种类,原始的宽瓣亚属种类全部
属于此类型。
3.2
青背叶种类Leafwithgreenbackspecies
叶面具深浅绿色相间的网格斑,背面浅绿色的种类,属于原始种类向进化种类过渡的类型。
3.3
绿叶种类Greenleafspecies
叶面绿色,不具网格斑,叶背绿色或叶基部略显紫晕的大部分兜兰亚属种类,属于较进化的类型,
主要分布在冷凉湿润的地区。
3.4
果龄Fruitage
从兜兰人工授粉之日起至蒴果果荚由绿色开始变黄的时间。
1
DB52/T1569—2021
4种类
本文件主要涉及17种国产兜兰。红背叶种类6种:杏黄兜兰Paphiopedilumarmeniacum、麻栗坡
兜兰P.malipoense、彩云兜兰P.wardii、硬叶兜兰P.micranthum、同色兜兰P.concolor和文山兜兰
P.wenshanense;青背叶种类1种,紫纹兜兰P.purpuratum;绿叶种类10种,小叶兜兰P.barbigerum、红
旗兜兰P.charlesworthii、格力兜兰P.gratrixianum、带叶兜兰P.hirsutissimum、白花兜兰P.emersonii、报
春兜兰P.primulinum、长瓣兜兰P.dianthum、亨利兜兰P.henryanum、巧花(海伦)兜兰P.helenae和
白旗兜兰P.spicerianum。
5人工授粉
5.1父母本选择
选择品质纯正、生长健壮、叶色正常、长势好、开花比较饱满、观赏性状好的兜兰植株作为繁殖父
母本。以先开花的兜兰亲本为父本,后开花的兜兰亲本为母本。
5.2授粉时间
授粉时间为花朵展开后6d~15d内。
5.3授粉方法
授粉前先去除母本和父本的唇瓣。先采集父本的花粉用消毒的塑料管密封保存在4℃~5℃的冰
箱中,当母本开花6d后,将低温保存的父本花粉移至温度为20℃~30℃,湿度≥75%的环境中,放
置20min~30min。取出花粉块,放入母本柱头的塌陷处。做好标记。
5.4蒴果采摘
选择果荚饱满、正常生长的蒴果标记生长时间,根据果龄适时采集蒴果。不同兜兰种类的果龄见
附录A。
6种子无菌培养
6.1培养基配制
每种兜兰植物不同培养阶段的培养基配方见附录A。将配置好的培养基放入灭菌锅,121℃下高压
灭菌60min后,置于培养室7d,检查无菌感染后待用。
6.2培养条件
暗培养及光培养的温度均为(25±2)℃。光培养的光照强度为1000lux~1500lux,光照时间为
12h.d-1。
6.3消毒方法
6.3.1果荚处理
果荚采集后,先用洗洁精浸泡5min,流水冲洗干净后,置于质量浓度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浸
泡60min,取出无菌水冲洗3次~5次后,置于已高温灭菌的组培瓶中;在超净台上,用体积比为1:1
的1mmol.L-1硫酸和20mg.L-1赤霉素的混合液,浸泡果荚10h~12h。
2
DB52/T1569—2021
6.3.2果荚消毒
将预处理后的果荚取出,无菌水冲洗3次~5次,再用0.1%升汞浸泡15min,无菌水冲洗3次~
5次。果荚用75%酒精棉球擦拭表面后全部浸入95%酒精中2s,取出后于酒精灯上点燃,待果荚表面酒
精烧尽完成消毒。
6.4萌发培养
在超净台上,切开已消毒果荚,轻轻抖动,将种子均匀撒于培养基表面。每个果荚接种5瓶。接种
后先暗培养15d~60d,观察有30%~40%种子萌动变白色后开始光照培养,15d~30d形成绿色原球
茎堆。
6.5继代培养
6.5.1初次继代
在超净台上,用镊子轻轻分散原球茎堆,每瓶约转接30个原球茎堆(直径1mm~1.5mm),均匀
摊在培养基表面。初代培养30d~80d。
6.5.2增殖培养
在未分化出芽前进行增殖培养。增殖培养中注意分级、标记,将发育阶段相一致的同种植株放在一
起培养。每次增殖培养30d~80d,增殖培养不超过3次。继代培养2次~3次后,原球茎开始分化出
芽,形成5株~10株丛生的无根苗。
6.6生根培养
选择高度>10mm无根苗,开始生根壮苗培养。生根培养用容积550ml的培养瓶,每瓶装培养基
100ml~150ml。在超净台上,单株接种到培养基上,每瓶接种30株~50株。生根培养60d~100d。
7设施及环境
7.1场地选择
选择距离工业区10km以上,交通和水源方便的场地。结合场地地形特征做好区域规划及道路设置。
7.2配套设施
7.2.1塑料大棚
钢架连栋大棚,单层薄膜覆盖,双层外遮阳,每层遮阴率为40%。设施材料质量符合GB/T51057
的要求。
7.2.2灌溉系统
全自动喷灌系统、或直立式半自动喷灌系统、或直接浇水。灌溉水选用清洁地下水,pH值6.5~7.2,
EC值≤0.3ms.cm-1。
7.2.3栽培架
高0.6m~0.8m,架宽1.0m~1.5m,架间距0.6m~0.8m,根据场地确定架长。
7.2.4控温设施
在苗床下部铺设加温管道,根据当地环境保护相关要求选用适宜加温设施。
3
DB52/T1569—2021
7.3环境管理
7.3.1温度管理
棚内6时至20时的气温控制在15℃~28℃,20时至6时的气温控制在11℃~23℃,昼夜温
差控制在2℃~5℃。1月~12月棚内温度管理阈值参照附录B。
7.3.2湿度管理
棚内6时至20时的相对湿度控制在75%~85%,20时至6时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昼夜湿
度差控制在10%以内。1月~12月棚内湿度管理阈值参照附录B。夏季中午增湿,通过喷雾和地上喷水
增加空气湿度,忌直接喷淋盆栽植株。
7.3.3水分管理
夏季2d~3d浇透水1次,在上午10时左右进行,晴天在下午2点后喷雾降温1次;春、秋季
2d~3d浇透水1次,在傍晚进行;冬季3d~4d浇透水1次,应在晴天中午进行;保持基质含水量
35%~50%。
8栽培管理
8.1基质处理
基质用高温灭菌。瓶苗栽栽培用干燥松树皮(大小为0.5cm×1cm)、干燥松树锯末、腐殖土、蛭
石和碳酸钙粉按照质量比15:30:35:13:7混合的基质;小苗用0.5cm×1cm干燥松树皮、腐殖土和碳
酸钙粉按体积比7:2:1混合的基质;中苗、成苗用1cm×1.5cm干燥松树皮、腐殖土和碳酸钙粉按体
积比7:2:1混合的基质。
8.2药、肥喷施方法
肥料与农药单独喷施。先将肥料或农药按照不同生长期和使用要求配成液体,充分搅匀后装入容量
200kg~500kg的塑料桶中,一般100m2喷施用量150kg。用压力泵+电动机为动力,接通药、肥管,
人工手持药、肥管均匀喷施;每个喷施面积应来回喷施3次以上。
8.3小苗管理
8.3.1菌根悬浮液配制
选取每种兜兰开花植株,剪取有活力的根系,洗净灭菌后,在马铃薯葡萄糖(PotatoDextroseAgar,
PDA))固体培养基上分离纯化内生菌根菌,然后在PDA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制成菌根菌悬浮液,贴
上标签,置于4℃冰箱保存,180d内使用有效。
8.3.2炼苗
苗高≥5.0cm,每苗具2片~3片叶,3条~5条根,根长≥1.5cm后,将瓶苗搬运至遮阴率80%
的温室大棚,揭开瓶盖,每瓶加水15ml,培养20d~25d。
8.3.3基质处理
瓶苗移栽前10d~15d开始处理。基质混匀后,用800倍~1000倍多菌灵液喷洒,淋透后密封。
移栽前5d~7d,将灭菌后的基质盛装在规格为51cm×36.5cm×8.2cm的穴盘中,深度距穴盘上
边缘1cm。每盘按照株距3.5cm,行距5cm的密度移栽。用稀释50倍的每种兜兰植物分离出的菌根
菌悬浮液淋透基质。
4
DB52/T1569—2021
8.3.4移栽
用镊子将苗取出,用清水将根系上的培养基冲洗干净,然后用稀释2500倍的多菌灵、或百菌清等
杀菌剂溶液浸泡1min~2min,捞出放塑料筐中,待根系发白变软后移栽,露出根茎以上叶片,用稀
释100倍菌根菌悬浮液淋透。
8.3.5环境管理
环境温度、湿度和水分管理按7.3的方法,光照强度8000lux~15000lux,注意通风。
8.3.6施肥管理
定植20d后喷施叶面肥,每隔15d喷施1次。叶面肥按高氮肥(氮磷钾比例为30:10:10)13份:
硼肥6份:硫酸铝3份的质量比配制,稀释2000倍。
8.3.7换盆
穴盘苗培养180d左右,当穴盘中叶片已经全部覆盖,根长≥3cm,每株叶3片~5片后,将穴
盘苗分级移栽到1.5寸营养杯。
8.4中苗管理
8.4.1换盆
小苗根系长满1.5寸杯,叶片5片以上,将小苗移植到2.5寸营养杯中。
8.4.2环境管理
环境温度、湿度和水分管理按7.3的方法,光照强度15000lux~20000lux,注意通风。
8.4.3施肥管理
用稀释1500倍的N:P:K(20:20:20)与N:P:K(30:10:10)叶面肥交替喷施,间隔15d1次。每
2月喷施1次稀释100倍的EM菌肥。
8.5成苗管理
8.5.1换盆
根系长满2.5寸杯,苗高≥10cm,移植到3.5寸营养杯中。
8.5.2分棚
成苗按照冬春开花类型、春夏开花类型和夏秋开花类型分棚培养,参照附录D。
8.5.3环境管理
环境温度、湿度和水分管理同7.3的方法。2年~3年生成苗,光照强度为15000lux~20000lux。
3年~5年生成苗,光照强度保持在20000lux~25000lux。
8.5.4施肥管理
8.5.4.1营养生长期
用稀释1000倍的N:P:K(20:20:20)的叶面肥喷施,间隔10d1次。喷施1次/月100倍的EM菌
肥。
推荐标准
- T/FSQX 003-2022 加氢站经济运行指标及计算方法 2022-04-28
- T/CEEIA 633-2022 风电装备制造业 绿色工厂建设规范 2022-12-30
- T/CEPPEA 5005-2020 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2020-09-29
- T/CAMS /CICEIA146-2023 柴油机电控单体泵 产品质量分等分级规范 2023-02-14
- T/CIECCPA 006-2022 锅炉燃烧智能优化系统降碳计算单元 2022-08-02
- T/CSTE 0174-2021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面包机 2021-09-30
- T/CECA-G 0224-2023 品牌价值评价 节能服务和综合能源服务 2023-03-23
- T/ZZB 0479-2018 燃煤粉工业锅炉系统 2018-08-24
- T/CASME 634-2023 紧凑型防开裂截止阀 2023-08-18
- T/QGCML 1932-2023 飞轮/锂电池混合储能调频系统运维技术规范 20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