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315-2021 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

DB14/T 2315-2021 Guidelines for Green High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山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4/T 2315-2021
标准类型
山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9-01
实施日期
2021-12-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山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公路建设的一般要求、绿色设计、绿色施工和绿色运营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
可选服务
1,提供正版标准批量采购服务,为企业合规性保驾护航,提供标准文件翻译服务,专家翻译,权威可靠
2,标准数据定制化,可定制企业云端标准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标准查询下载以及更新推送服务,实时了解标准时效更新动态
3,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依托最新最全的标准数据库为您提供在线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并开具权威性的标准时效性核查报告(点击查看详情
4,服务定制咨询联系电话:15102855502(微信同号),QQ:469517676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DB14/T 2315-2021 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第1页
DB14/T 2315-2021 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第2页
DB14/T 2315-2021 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第3页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有限公司)、山西离隰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起草人:
李沛沛、姚凯、赵福君、张海蛟、刘勇、王建辉、夏静萍、周乐、赵丽会、潘瑞、姚清晨、袁正兵、文元龙、贾春峰、张星、朱二刚、刘剑、冯雪霖、牛彦峰、闫静花、贾彤、秦敏、齐婧冰、贾凡、杨磊、刘祥凯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01

CCSP66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315—2021

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

2021-09-01发布2021-12-01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T2315—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要求...........................................................................................................................................................2

5绿色设计阶段...................................................................................................................................................2

6绿色施工阶段.................................................................................................................................................10

7绿色运营阶段.................................................................................................................................................14

参考文献...............................................................................................................................................................15

I

DB14/T231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有限公司)、山西离隰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沛沛、姚凯、赵福君、张海蛟、刘勇、王建辉、夏静萍、周乐、赵丽会、潘

瑞、姚清晨、袁正兵、文元龙、贾春峰、张星、朱二刚、刘剑、冯雪霖、牛彦峰、闫静花、贾彤、秦敏、

齐婧冰、贾凡、杨磊、刘祥凯。

II

DB14/T2315—2021

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公路建设的一般要求、绿色设计、绿色施工和绿色运营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11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17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T646.3公路声屏障第3部分:声学设计方法

JT/T646.4公路声屏障第4部分:声学材料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DB14/T720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DB14/T1719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生态恢复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公路

在公路的全寿命周期内,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控制资源占用、

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建设品质提升与运行效率提高,为人们提供安全、

舒适、便捷、美观的行车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路。

3.2

绿色设计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公路的规划设计阶段,开展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论证及环境影响分析,在

满足公路使用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公路在施工建设、运营养护阶段可能对环境、资源造成的影

响,采取科学、合理、灵活的设计措施,促进公路向更节能、更环保、更安全、更舒适的方向发展的设

计过程。

3.3

绿色施工

1

DB14/T2315—2021

在保证公路施工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和

管理创新,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施工活动。

3.4

绿色运营

运用科学管理手段和先进检测、维修技术,在保证公路养护质量与安全的同时,显著降低资源占用、

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实现公路长期高水平服役的养护方式。

4一般要求

4.1绿色公路建设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要求,将全寿命周期理念贯穿绿色公路建设全过程。

4.2高度重视公路、环境、社会各方面、各要素的关系,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发挥公路先导性和

基础性作用,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4.3统筹公路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强调均衡协调,突出建、管、养、运并重,降低全寿

命周期成本。

4.4推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4.5绿色公路设计按照规范及规程要求,合理选取直线与曲线路段,妥善设置安全防护设施。运营期

加强安全设施的运行与维护,加强交通运输管理。

4.6结合山西省黄土丘陵区和山岭重丘区环境和工程特点,黄土丘陵区重点做好水土保持,山岭重丘

区重点关注生态敏感区的避让,开展有具有山西特色的工程设计,因地制宜建设绿色公路。

4.7绿色公路设计和建设应与公路沿线区域的文化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有效融合,促进区域社会经

济的发展。

4.8建立健全绿色公路管理工作机制,明确管理机构和工作职责。成立绿色公路建设咨询专家组,加

强对绿色公路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等全过程技术指导。强化科技支撑,积极支持绿色公路科

研能力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绿色公路建设理念。

5绿色设计阶段

5.1总体要求

5.1.1绿色设计应遵循现行有效的公路设计规范等相关技术要求,通过包括但不局限于优化选线设计

指标、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提升工业化建造水平、统筹全寿命周期成本、加强BIM和创新技术应用以及

交通旅游融合,提升绿色设计水平。

5.1.2优化选线设计指标,并符合以下要求:

a)统筹集约利用通道资源,鼓励新建公路与铁路、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共用走廊带;改扩建公

路要充分发挥原通道资源作用,安全利用原有设施。

b)合理确定公路等级,结合公路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以及周围路网衔接

情况确定公路等级。路线应避免穿越城镇并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尽量减少拆迁和新征土

地。

2

DB14/T2315—2021

c)做好路堤与桥梁、路堑与隧道方案比选,避免高填深挖。优先采用低路堤、浅路堑或者高架

桥方案,合理控制路基填挖,减少占地宽度。

d)在现有公路设计技术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确保安全与功能的同时,合理选用标准,灵活运

用技术指标,维护公路与沿线自然、人文环境的协调。

e)科学论证比选走廊带和主要控制点,尽可能避绕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

胜区、饮用水水源地、泉域重点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因工程条件和自然因素限制,确需穿

越以上区域的,应当充分进行多方案比选论证。

f)灵活选用设计线形,按照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和环境特征,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尽可能

遵循地势要求,维持线形走廊带原貌。

5.1.3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并符合以下要求:

a)区域资源统筹,统筹区域内交通与城市、工业、农业等各类资源配置,实现区域资源集约节

约。因地制宜采用低路堤和浅路堑方案,保护土地资源。统筹布设公路施工期临时工程,做

到充分利用,减少重复建设,临时工程设置尽量与永久占地结合,节约土地资源。

b)因地制宜采用低路堤、浅路堑或者高架桥方案,减少占地。合理选用互通型式和匝道线形,

紧凑布设互通式立交。利用互通式立交内土地和加减速车道统筹设置服务区或停车区。科学

选线,避让基本农田,禁止耕地超占,减少土地分割。积极推进取土、弃渣与改地、造地、

复垦综合措施,高效利用沿线土地。

c)统筹全线土石方调配,有效利用挖方及隧道弃渣,横纵断面均衡设计,尽可能做到填挖平衡。

d)提高路面材料综合利用率,对旧路沥青路面再生、水泥路面碎石再利用。

e)矿产资源保护,在路线选线阶段,根据地勘报告中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合理选择路线,避免

路线压覆矿产资源。

5.1.4提升工业化建造水平,公路结构物宜采用标准化设计,提高后期养护的便利性;构配件宜实行

工厂化集中生产,节约建设材料,降低工程造价;宜推广装配化施工工艺,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建造效

率;在公路建设中引入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动态科学化管理。

5.1.5推广模块标准化设计,提高养护便利性,降低公路全寿命周期成本。公路工程设计中积极推进

耐久性材料的研发。探索应用工程施工质量、健康、安全及环境四位一体(QHSE)管理体系,积极探

索公路建设期环境管理新模式。

5.1.6重点加强BIM和“四新”技术应用,将BIM技术应用于公路建设全生命周期,拓展BIM技术在

结构物造型、精细化质量管理、远程实时监控、模拟施工组织以及管理信息公开透明等方面的应用,提

升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保和绿色品质。

5.1.7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进行公路旅游功能拓展设计,包括丰富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提旅游功

能、拓展信息化服务。

5.2路线

5.2.1平面线形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灵活应用平面指标,使路线适应地形起伏,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相协调,并与纵面线

形和横断面相互配合,保持线形的连续性与均衡性。

b)增加平曲面数量,提高曲线占比,选择合适的平曲线半径,使线形符合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

需求,避免长直线和单个长大平曲线造成驾驶疲劳和视觉疲劳。

3

DB14/T2315—2021

c)对于地形条件较好的路段,可结合运行速度检验结果,通过对平曲线半径进行精细取值,主

动影响和控制驾驶员行车速度,使运行速度平稳连续。

5.2.2纵断面线形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纵面设计应尽量灵活选择指标,适当增加变坡点,使平纵线形吻合地形,实现低填深挖。

b)山岭重丘区项目,可通过反复调整优化平纵指标,使土石方的整体平衡及分段土石方的平衡。

越岭线隧道进出口路段,可结合地形地质条件,适当提高洞口高程,增加隧道连接线填方数

量,消化隧道弃方;对于平原、丘陵和山岭区之间的地形变化段,增加路线纵坡长度和坡度,

适应地形和运行速度变化,减少填挖数量。

5.3路基路面

5.3.1路基填挖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a)严格控制高填深挖路基,公路路基设计应符合JTGD30相关要求,结合路线方案优化,与采

用桥、隧方案以及半桥半路、半隧半路、分离式路基等方案进行充分比选,择优选用。

b)对于线路必须通过耕地、湿地集中分布区域的路段,路基设计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取

以桥代路、设置路基挡土墙、节地型排水沟、分台式路基、压缩护坡道、碎落台宽度等可行

措施,减少占地数量。山区溪谷路段压缩路基宽度,以桥代路,减少占地。

c)路基挖方应合理调配,力求自身利用平衡,减少设置取土场、弃渣场;必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