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380-2021 赣派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指南

DB36/T 1380-2021 DB36/T 1380-2021 Guan Pai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guideline

江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2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6/T 1380-2021
标准类型
江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4-23
实施日期
2021-11-01
发布单位/组织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抚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适用范围
-
可选服务
1,提供正版标准批量采购服务,为企业合规性保驾护航,提供标准文件翻译服务,专家翻译,权威可靠
2,标准数据定制化,可定制企业云端标准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标准查询下载以及更新推送服务,实时了解标准时效更新动态
3,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依托最新最全的标准数据库为您提供在线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并开具权威性的标准时效性核查报告(点击查看详情
4,服务定制咨询联系电话:15102855502(微信同号),QQ:469517676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DB36/T 1380-2021 赣派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指南-第1页
DB36/T 1380-2021 赣派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指南-第2页
DB36/T 1380-2021 赣派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指南-第3页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西华中标准化事务所、金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金溪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金溪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金溪县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协会、金溪县双塘镇人民政府、金溪县琅琚镇人民政府、金溪县浒湾镇人民政府、江西省坤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

Z06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380—2021

赣派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指南

GuidelinesontheprotectionandutilizationoftraditionalvillagesofGanpai

2021-04-23发布2021-11-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6/T1380—2021

目  次

前  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原则.............................................................................................................................................................2

5村落保护措施.....................................................................................................................................................3

6村落设施提升.....................................................................................................................................................7

7村落建筑安全.....................................................................................................................................................8

8村落利用.............................................................................................................................................................9

附录A(规范性)赣派民居传统特征及修缮要点......................................................................................11

附录B(规范性)传统建筑分类修缮要求..................................................................................................14

附录C(规范性)各类传统建筑修缮总体要求..........................................................................................16

参 考 文 献...................................................................................................................................................18

I

DB36/T138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抚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华中标准化事务所、金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金溪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金

溪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金溪县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协会、金溪县双塘镇人民政府、金溪县琅琚

镇人民政府、金溪县浒湾镇人民政府、江西省坤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迟令全、吴光辉、周建华、李金林、刘志红、程嘉、吴泉辉、杨碧霞、何文华、

吴水洋。

II

DB36/T1380—2021

赣派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赣派传统村落的村落保护措施、村落设施提升、村落建筑安全和村落利用等方面的指

导。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江西省行政区域内赣派传统村落(包括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省级传统村落和县

级传统村落,以及其他未被识别、但具有赣派建筑特色需要保护的村落)的布局、建筑及其周边自然环

境保护与利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8973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19095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GB/T37066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导则

GB/T3707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导则

GB/T38353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规范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201防洪标准

GB50357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

GB51017古建筑防雷工程技术规范

CJJ124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CJJ/T163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规程

DZ/T0284地质灾害排查规范

DZ/T028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JGJ/T245房屋白蚁预防技术规程

QX189文物建筑防雷技术规范

QX/T231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

WW/T0076文物保护利用规范名人故居

DB36/T962古树名木养护复壮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50357和WW/T007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1

DB36/T1380—2021

传统村落traditionalvillage

村落主体形成于1911年以前,拥有较为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一定历史、文化、科学、

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或者传统风貌的村落。

3.2

赣派传统村落traditionalvillagesofGanpai

具有传统村落的选址格局特征、整体风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质朴有序、简洁素雅、“青砖、黛

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等为赣派建筑特色的传统村落。

注1:赣派建筑特色为:外看,多为长方形平面,用空半砖墙围合,“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

的外观;主体建筑部分高大规整,辅助房大小、高低不规整围合在主体建筑两侧,以天井为中心展开的“四

水归堂”为常规设置的居室组群;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

横梁中部略微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

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室内装

饰主要有木雕(刻)、砖雕(刻)、石雕(刻)、彩画和墨绘。

注2:与徽派建筑所不同的是:赣派建筑的“天井”略微大些;赣派建筑基本都是一层,徽派建筑一般都是两层;

赣派建筑外墙为青砖马头墙,而徽派建筑一般都白璧马面墙。徽派白璧马头墙小于赣派建筑青砖马头墙;赣

派建筑村落一般将祠堂、戏台置于村落的地理中心位置,而徽派建筑则将其作为水口建筑置于村口。

3.3

历史环境要素historicalandenvironmentalelement

反映村落历史风貌、构成村落特征的要素。

注:历史环境要素主要包括:塔桥亭阁、井泉沟渠、壕沟寨墙、堤坝涵洞、石阶铺地、码头驳岸、碑幢刻石、庭院

园林、古树名木以及传统产业遗存、历史上建造的用于生产、生活、消防、防盗、防御的特殊设施等。

3.4

核心保护区coreprotectedarea

村落范围内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较为完整、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集中成片的区域。

3.5

建设控制地带constructioncontrolzone

在核心保护区范围以外允许建设,但应严格按所在地城区规划或村庄规划建设,控制其建(构)筑

物的性质、体量、高度、色彩及形式的区域。

3.6

环境协调区environmentalcoordinationarea

在建设控制地带之外,划定的以保护自然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区域。

4基本原则

2

DB36/T1380—2021

4.1遵循科学规划、整体保护,抢救优先、活态传承、合理利用、兼顾发展、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

原则。

4.2注重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坚持保护与改善村(居)民生产生活相结合,正确处理经济社会

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5村落保护措施

5.1村域环境

5.1.1山水格局

5.1.1.1山体保护

保护传统村落周边的山体、林木和自然植被,维持其自然特征,保持其完整性:

a)保护山体的自然景观特征。严格保护山体轮廓线、制高点,保护山体与村落之间的视线走廊;

b)不宜开山釆石,强化绿化复育;

c)保护村落林木资源,维持自然韵味,做好监管和维护工作;

d)不宜随意砍伐,做好防火、防虫等防治工作;

e)丰富林相,鼓励种植乡土树种;

f)严格控制山体中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与强度,强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5.1.1.2水体保护

保护传统村落周边的水体:

a)保护生态水体及河道,避免因建设活动而侵占、改变原有河道的自然流向;

b)从宏观层面考虑河道水体在村域甚至更大范围内的保护利用,通过改善村域整体生态环境、控

制地下水资源攫取来保证水系统的完整性;

c)在雨水汇流形成的山沟、河道两侧划定控制范围,引导两岸的农田、林地、园地形成一体化系

统;

d)不宜往河道内抛扔垃圾、排放污物。通过水污染治理,改善水质;

e)坚持生态原则,不宜对自然河道、溪流的驳岸进行随意硬化。注重河道水生生物及微生物对水

体的自然净化作用,营造生态绿色河道。

5.1.2田园景观

保护传统村落田园景观的完整性和自然属性:

a)保护村落周边原真的田园风貌,保持其古朴的自然韵味;

b)保持田园生态肌理、地形地貌,减少人工干预;

c)结合村落产业特点,现代生产技术与传统耕作有机结合。

5.2风貌格局

5.2.1整体风貌

保护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格局:

a)不宜在村落内建设影响传统风貌的建筑,控制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建(构)筑物的

体量、高度、造型和色彩,建筑风貌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b)不宜因道路、管网等工程建设而破坏村落地形地貌;

3

DB36/T1380—2021

c)在环境整治、开发利用等过程中,保持村落原有的风貌特色。

5.2.2村落结构和肌理

保护传统村落原有空间结构和肌理,重点加强建筑群体、传统街巷、水系和文化空间的保护,具体

保护措施见表1。

表1村落结构和肌理保护措施

名称保护措施

建筑群体保护建筑群体的风貌格局完整

保护传统村落街巷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保护传统街巷的结构、走向、宽度以及与街巷两侧建筑物的空

间比例关系;

保护街巷建筑界面和景观视廊的统一性、连续性和完整性;

街巷核心保护范围内保持原有街巷格局与尺度,不宜随意拓宽;

在开挖、填埋等基础设施改造以及建筑物的改建、扩建时不宜破坏街巷结构,街巷铺装宜采用当地传

统工艺和传统材料;

通过转折、对景、借景等手法丰富街巷空间,采用适当的绿化形式和小品,美化街巷环境

保护河道岸线、水塘形态,保持水体清洁,保护水生植物、鱼虾等构成的生态系统;

水系

在加固驳岸、增设栏杆等安全防护设施时宜采用传统做法,并与村落传统风貌相协调

保持村落内广场晒场、民俗活动场所等周边区域景观视廊通透,依托场所空间,确保传统表演、民俗

文化空间节庆等活动的常态化开展;

严禁花岗岩、水泥等材质大面积铺装硬化,宜采用生态铺装形式

5.2.3历史环境要素

保护村落的历史环境要素,保护措施见表2。

表2历史环境要素保护措施

名称保护措施

驳岸维护驳岸自然岸线的格局

古桥定期开展古桥质量安全鉴定,有安全隐患的及时加固,修缮时维持原貌

古井划定保护范围,提岀保护利用措施

古塔划定保护范围,提岀保护利用措施;增设消防、防雷等防灾设施

牌坊亭阁构件等破损时及时修缮,修缮时维持原貌

保护范围内地面宜为自然地面或采用透气铺装,不宜修筑水泥或沥青混凝土地面;增设避雷设施等保

古树名木

护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更新复壮管理,并符合QX/T231和DB36/T962的要求

村落内原有铺装形式,尽量保留;

新建石阶铺地不宜采用色彩饱和度与对比度高的现代铺装材料;

石阶铺地

选用石板、卵石、块石、条石、青砖、瓦片等乡土材料;

宜采用传统工艺,拼缝不宜过大,粘合材料不宜外露,铺装效果宜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