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01/T 674-2023 建设工程固体废弃物堆填技术规程
DB4201/T 674-2023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olid Waste Dump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2,标准数据定制化,可定制企业云端标准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标准查询下载以及更新推送服务,实时了解标准时效更新动态
3,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依托最新最全的标准数据库为您提供在线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并开具权威性的标准时效性核查报告(点击查看详情)
4,服务定制咨询联系电话:15102855502(微信同号),QQ:469517676
发布历史
-
2023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6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10
CCSP66
4201
武汉市地方标准
DB4201/T674—2023
建设工程固体废弃物堆填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solidwastemateriallandfillfromconstruction
2023-06-09发布2023-07-09实施
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201/T674—2023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符号...............................................................................3
4.1抗力、材料性能、作用与作用效应.................................................4
4.2几何参数.......................................................................4
4.3计算系数.......................................................................4
5总则...............................................................................4
6基本规定...........................................................................5
7选址...............................................................................6
7.1一般规定.......................................................................6
7.2选址要求.......................................................................6
7.3堆填场址适宜性分析.............................................................7
8勘察...............................................................................7
8.1一般规定.......................................................................7
8.2可行性研究勘察.................................................................8
8.3初步勘察.......................................................................8
8.4详细勘察.......................................................................9
8.5勘探、取样和测试试验..........................................................12
8.6水文地质勘察..................................................................13
9设计..............................................................................13
9.1一般规定......................................................................13
9.2填料要求及设计参数............................................................14
9.3堆填边坡稳定性分析............................................................14
9.4坡率法........................................................................15
9.5桩板式支挡结构................................................................15
9.6加筋土挡墙....................................................................16
9.7重力式挡土墙..................................................................17
9.8拦土坝........................................................................18
9.9排水工程......................................................................19
9.10坡面防护与绿化...............................................................22
9.11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23
10施工.............................................................................24
10.1一般规定.....................................................................24
10.2堆填技术要求.................................................................24
I
DB4201/T674—2023
10.3坡率法施工要点................................................................24
10.4桩板式支挡结构施工要点........................................................25
10.5加筋土挡墙工程施工要点........................................................26
10.6重力式挡土墙工程施工要点......................................................26
10.7拦土坝施工要点................................................................27
10.8排水工程施工要点..............................................................27
10.9坡面防护及绿化工程施工要点....................................................28
11监测..............................................................................29
11.1一般规定......................................................................29
11.2施工阶段监测..................................................................30
11.3长期监测......................................................................32
12检验与验收........................................................................33
12.1一般规定......................................................................33
12.2检验..........................................................................33
12.3验收..........................................................................38
附录A(资料性)场址适宜性定性分级标准表............................................39
本文件用词说明........................................................................41
参考文献..............................................................................42
条文说明..............................................................................43
II
DB4201/T67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武汉市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光谷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正新、官善友、周小华、王亮清、张杰青。
III
DB4201/T674—2023
建设工程固体废弃物堆填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设工程固体废弃物堆填工程的总则、基本规定、选址、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及
检验与验收等技术标准。
本文件适用于武汉市建设工程固体废弃物堆填工程的规划选址、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及检验与
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38509滑坡防治设计规范
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T501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50201防洪标准
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T50328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
GB5033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T5034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GB/T50783复合地基技术规范
GB51254高填方地基技术规范
JGJ7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设工程固体废弃物solidwasteofconstructionproject
工程建设中不能利用的开挖土石方、拆除混凝土、砖渣或其混合物的总称,不包括泥浆、含污染物
的淤泥、含放射性物质的固体废弃物等。
3.2
1
DB4201/T674—2023
堆填landfill
将车载填料均匀倾卸摊铺于拟堆填场地的施工方法。
3.3
堆填边坡landfillslope
建设工程固体废弃物堆填而形成的边坡。
3.4
堆填工程安全等级safetygradeoflandfillengineering
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堆填方量、最大堆填高度及破坏后果,划分堆填工程的安全等级。
3.5
最大堆填高度Maximumlandfillheight
堆填最高点与堆填场周边地表最低点的相对高差。
3.6
堆填场址适宜性landfillsitesuitability
场地作为建设工程固体废弃物堆填场的适宜程度。
3.7
坡率法sloperatiomethod
通过调整、控制边坡坡率维持边坡整体稳定和采取构造措施保证边坡及坡面稳定的边坡治理方法。
3.8
支挡结构retainingstructure
堆填边坡中为保持边坡稳定并控制其变形而采用的支挡桩(墙)等结构体系的总称。
3.9
土工格栅geogrid
具有较高强度,其开孔可容周围土、石或其他土工材料穿入,用于加筋的平面材料。
3.10
拦土坝earthretainingdam
支挡建设工程固体废弃物的堆填场外围构筑物,包括初期坝和堆积坝。
3.11
初期坝initialdam
用作支撑后期固体废弃物堆存体的坝。
3.12
堆积坝stackeddam
在初期坝坝顶以上用固体废弃物堆填而形成的坝。
2
DB4201/T674—2023
3.13
排水盲沟hiddendrainageditch
埋置在堆填区底部或堆填体内部,采用高过滤性能填料或内置渗管形成的用于汇集、导排地下水和
内部渗水的暗渠。
3.14
坡面防护slopesurfaceprotection
为了防止边坡坡面受到水、温度、风等自然因素反复作用下出现剥落、碎落、冲刷或表层土溜坍等
破坏现象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3.15
堆填地基处理filledgroundtreatment
采用强夯、振动碾压、冲击压实或其他方法将堆填建设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密实的技术措施。
3.16
绿色设计greendesign
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满足使用功能基础上,实现全寿命周期内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人们提
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设计。
3.17
动态设计dynamicdesign
根据信息法施工和施工勘察反馈资料,对地质结论、设计参数及方案进行再验证,确认原设计条件
有较大变化,及时补充、修改原设计的过程。
3.18
综合设计integrateddesign
设计中体现特色化、整体化理念,在安全适用的基础上,实现场地及其周边环境设计中人文、自然、
生态、环保、节能等方面的和谐共生。
3.19
信息化施工Informationconstruction
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和监测数据,对地质结论、设计参数进行验证,对施工安全性进行判断并
及时修正施工方案的施工方法。
3.20
长期监测long-termmonitoring
固体废弃物堆填工程竣工后,有固定频率的连续监测。
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3
DB4201/T674—2023
4.1抗力、材料性能、作用与作用效应
3
Qj——计算流量(m/s);
q——设计降雨(暴雨)强度[L/(s·hm2)];
P——设计重现期(a);
t——降雨历时(min);
3
Qs——设计流量(m/s);
n——面积参数;
M——地表排水径流模数(m3/(s·km2));
3
Qg——设计过流量(m/s);
V——沟(管)内的平均流速(m/s);
3
Ws——渗流量(m);
J——水力坡降;
Ts——渗透时间(s);
Sp——设计雨力(mm/h);
3
Qp——设计频率地表水汇流量(m/s);
τ——流域汇流时间(h)。
4.2几何参数
H——最大堆填高度(m);
Bp——桩的计算宽度(m);
b——矩形桩的设计宽度(m);
d——桩的设计直径(m);
F——汇水面积(km2);
2
Ag——沟(管)的设计过水断面面积(m);
2
As——有效渗透面积(m)。
4.3计算系数
ψ——径流系数;
α——综合安全系数;
k——土层渗透系数(m/s);
ϕ——综合径流系数;
m——降雨强度衰减系数。
5总则
5.1为了在武汉市建设工程固体废弃物堆填工程的规划选址、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及检验与验收
中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生态及环境,制定
本文件。
4
DB4201/T674—2023
5.2本文件适用于堆填高度为60m以下(含60m)的建设工程固体废弃物堆填工程。超过上述限定高
度的建设工程固体废弃物堆填工程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进行专项研究,采取有效、可靠的加
强措施。
5.3建设工程固体废弃物堆填工程应综合考虑堆填场地的地质条件、工程特点、使用要求、环境条件、
施工条件和工期等因素,因地制宜,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6基本规定
6.1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堆填方量、最大堆填高度及破坏后果,建设工程固体废弃物堆填工
程安全等级可按表1划分。
表1堆填工程安全等级划分
破坏后果与场地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最大堆填高度堆填方量
很严重严重不严重
H(m)V(104m3)
ⅠⅡⅢⅠⅡⅢⅠⅡⅢ
V≥500一一一二
30≤H≤60100≤V<500一一二一二
V<100一一二一二
V≥300一一一二
15≤H<30100≤V<300一一二一二
V<100一一二一二
V≥100一一二二三
H<1550≤V<100一一二二三
V<50一一二三
注1:破坏后果分类:
很严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
严重: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
不严重:可能造成财产损失。
注2:场地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类:
Ⅰ、复杂——抗震危险地段;不良地质作用中等-较强烈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地段;地形地貌复杂;地下
水对工程的影响很大;岩土种类多,很不均匀;地基、边坡的岩土性质变化大;存在需进行专门治理的特殊
性岩土;
Ⅱ、中等复杂——非全新活动断裂带;抗震不利地段;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地段;
地形地貌较复杂;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较小;岩土种类多,不均匀;地基、边坡的岩土性质变化较大;特殊
性岩土不需要专门治理;
Ⅲ、简单——无活动断裂;抗震一般和有利地段;不良地质作用弱~不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地段;地形
地貌简单;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岩土种类单一,均匀;地基、边坡的岩土性质变化不大;无特殊性岩土。
6.2项目选址应符合相关规划,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适宜性作
出分析评价。
6.3堆填工程的勘察应配合工程建设分阶段进行,宜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三个
阶段。
5
DB4201/T674—2023
6.4堆填工程设计前应完成堆填选址和勘察资料搜集,选取代表性样本进行试验检测,结合现场勘察
与检测结果,确定堆填工程的处理范围、处理方法及技术要求。
6.5堆填工程宜采用综合设计,体现绿色环保理念,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6.6排水工程应符合项目所在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城镇总体规划、流域规划、排水专项规划及竖向
规划等要求,体现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并与地区其它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
6.7堆填工程应采取信息化施工,利用监测信息进行反分析,检验校核设计与施工参数,指导后续设
计和施工。
6.8堆填工程应明确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和环节,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制定针对性施工组织设计、专项
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
6.9堆填工程施工阶段应对堆填体和周边环境等进行监测,施工完成后,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堆填工程
应进行长期监测。
6.10堆填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应包括施工阶段主要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产品的进场检验、施工
过程中间质量检验和施工完成后质量检验。
7选址
7.1一般规定
7.1.1应按照“不占水面,不占绿地,不占基本农田”的原则,不影响防洪排涝、不影响生态环境、
不影响农田耕地。
7.1.2应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和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7.1.3应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等条件对周围人居环境、工程建设投资、运行成本
和运输费用的影响,经过多方案比选后确定。
7.1.4宜与山体修复、堆山造景和湖泊岸线整治等景观修复工程相结合,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破
损山凹地、废沟渠和需地形塑造的低洼地等可受纳建设工程固体废弃物的场地。
7.1.5禁止在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重大基础设施、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和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区域
布设堆填场。
7.2选址要求
7.2.1堆填场选址应搜集下列基础资料:
a)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市土地规划、城市环境卫生和城市防洪排涝专业规划;
b)土地利用价值及征地费用;
c)附近居住信息与公众反映;
d)地形、地貌及相关地形图;
e)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f)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给排水、供电和土石料条件;
g)设计频率洪水位、降水量、蒸发量、夏季主导风向及风速、基本风压值;
h)服务范围的建设工程固体废弃物方量、性质及运输条件;
i)其他选址相关资料。
7.2.2堆填场选址不应设在下列地区:
a)滑坡、泥石流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易发区;
b)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水源保护区、湿地沼泽保护区;
c)洪泛区和泄洪道范围;
6
DB4201/T674—2023
d)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
e)珍贵动植物保护区;
f)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及生物学研究考察区;
g)军事要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
h)重要的地下管廊设施(如高压天然气、石油)、地下交通枢纽、铁路和桥梁影响范围。
7.2.3堆填场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
a)充分利用天然地形以增大堆填容量;
b)选择在生态资源、地面水系、机场、文化遗址和风景区等敏感目标少的区域;
c)不应受洪水或内涝的威胁;必须建在该类地区时,应有可靠的防洪、排涝措施,其防洪标准
应符合GB50201的相关规定;
d)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符合堆填要求;
e)有良好的电力、给水和排水条件;
f)土地利用价值及征地费用合理;
g)交通方便、运距合理,并应综合考虑堆填场的服务区域、受纳能力、预留发展等因素;
h)符合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7.3堆填场址适宜性分析
7.3.1堆填场址适宜性可划分为适宜、较适宜、适宜性差和不适宜,共4个等级。
7.3.2堆填场址适宜性分析宜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参照附录A表A.1确定。
7.3.3对附录A表A.1中的要素难以定量分析的,可结合定性分析的方式形成专题论证报告或专题研
究报告等,经专家论证或专题研究通过后,报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定场址。相关论证和研究文件应对选
址场地进行地形测量和地质调查,并形成初步方案。
8勘察
8.1一般规定
8.1.1建设工程固体废弃物堆填工程的勘察范围应包括原场地(含既有边坡)及其临近影响地段、支
挡工程等。
8.1.2堆填工程原场地中的既有边坡应进行边坡工程勘察,边坡工程勘察宜与原场地勘察一并进行,
且应满足GB50330对边坡勘察的工作深度要求;支挡工程在平面布置确定后可直接进行详细勘察;根
据工程需求可开展必要的补充勘察或施工勘察。
8.1.3堆填工程场地复杂程度、岩土条件复杂程度可按表2、表3确定。
表2场地复杂程度等级
等级场地复杂程度划分依据
地形地貌复杂,抗震危险地段,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
一级复杂
强烈破坏,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很大;周边环境条件复杂。
地形地貌较复杂,抗震不利地段,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
二级中等复杂
到一般破坏,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较小;周边环境条件中等复杂。
地形地貌简单,抗震一般和有利地段,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
三级简单
坏,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周边环境条件简单。
7
DB4201/T674—2023
表3岩土条件复杂程度等级
等级岩土条件复杂程度划分依据
岩土种类多,很不均匀;地基、边坡的岩土性质变化大;
一级复杂
存在需进行专门治理的特殊性岩土。
岩土种类多,不均匀;地基、边坡的岩土性质变化较大;
二级中等复杂
特殊性岩土不需要专门治理。
岩土种类单一,均匀;地基、边坡的岩土性质变化不大;
三级简单
无特殊性岩土。
8.1.4堆填工程勘察等级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岩土条件复杂程度等级和堆填工程安全等级按下
列规定划分:
a)甲级:在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岩土条件复杂程度等级和工程安全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
级;
b)乙级: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
c)丙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岩土条件复杂程度等级和工程安全等级均为三级。
8.1.5堆填工程勘察工作中的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岩土分类、勘探、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及
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等应符合GB50021中的相关规定。当有特殊要求时,可参照相关国家、行业及地
方标准执行。
8.1.6堆填工程场地地震效应评价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标准的规定。
8.1.7堆填工程勘察工作中的勘探孔、探井、探坑和探槽等,在野外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封填密实。
8.2可行性研究勘察
8.2.1可行性研究勘察应以搜集资料、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为主,必要时辅以适当的钻探、槽探、物
探、原位测试及试验工作,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比例尺宜采用1:1000~1:2000。
8.2.2可行性研究勘察应调查和分析评价下列内容:
a)搜集区域地质、构造、地震、水文、气象、地形和地貌等资料,调查当地多年平均降雨量、
年最大降雨量、月最大降雨量;
b)调查场区及周边的汇水面积、地表径流、地下水补给量和多年一遇洪峰流量;调查场区及周
边山洪、冲沟和河流冲淤等情况;
c)调查场地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d)调查场区及周边环境条件,临近的水源地保护区水源开采情况和环境保护要求;
e)调查场地地震效应,划分抗震地段类别,分析评价地震可能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及对工程和
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f)调查场地特殊性岩土、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分析其对场地及堆填工程的影响;
g)分析评价场地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
8.3初步勘察
8.3.1初步勘察应以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为主,比例尺宜采用1:500~1:1000,辅以钻探、槽探、
物探、原位测试及试验工作。
8.3.2初步勘察宜在可行性研究勘察的基础上,初步查明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对堆填工程的总
体布置、场地稳定性、工程建设适宜性、边坡稳定性、特殊性岩土、不良地质作用、地质灾害和环境影
响等进行初步评价,并提出设计与施工所需的初步建议及岩土参数。
8
DB4201/T674—2023
8.3.3初步勘察应初步查明和分析评价下列内容:
a)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和气象水文条件;
b)场地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的分布、规模、成因及发展趋势等,对不良地质作用作出初步
分析评价,并提出初步防治措施建议;
c)场地地基土层结构、成因、地质年代及其工程性质;
d)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和地表水的补排关系;
e)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f)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g)场地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
h)根据场地岩土条件,初步分析评价堆填场地的地基承载力和边坡稳定性,提供堆填工程初步
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堆填场地地基和边坡的设计与施工提出初步建议,当需要进行地基
处理时,还应提供地基处理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
8.3.4初步勘察阶段勘探点的间距宜根据场地及岩土条件的复杂程度按表4确定。
表4初步勘察勘探点间距
场地及岩土条件复杂程度等级勘探点间距(m)
复杂50~100
中等复杂100~150
简单150~300
8.3.5初步勘察勘探孔可按方格网布置,对场地及岩土条件特别复杂的区段,可加密勘探点,并布置
控制性横剖面。
8.3.6堆填材料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堆填材料调查工作以搜集资料、踏勘调查为主,必要时可辅以少量勘探和试验工作,应搜集
和调查堆填材料的成分、粒度、物理化学性质、储量和分布;
b)搜集调查堆填材料初始状态下的岩土类别、渗透系数、含水量、液塑限、有机质含量、自由
膨胀率、PH值、软化系数、最大干密度及最优含水率等岩土指标。堆填材料调查分类和土工
试验应分别符合GB50021和GB/T50123等的相关规定;
c)分析评价堆填材料对水源、岩土体的污染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判断各类堆填材料的适宜性,
提出堆填材料的使用要求和建议。
8.4详细勘察
8.4.1详细勘察应充分利用初步勘察资料,可采用钻探、物探、原位测试和试验等手段进行,地质条
件复杂地段尚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宜采用1:200~1:500。
8.4.2详细勘察应针对工程特点和场地岩土条件,进行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提出设计、施工和监测
工作的建议,并对不稳定地段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提出治理建议,提供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及
有关结论和建议;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地段提出地基处理方法的建议,并分析地基处理对工程环境的
影响;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既有边坡应做专门的边坡勘察,并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对支挡工
程应进行专门勘察,并分析评价场地岩土条件对支挡结构的影响。
8.4.3详细勘察应详细查明和分析评价下列内容:
a)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和气象水文条件;
b)场地地层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渗透系数;
9
DB4201/T674—2023
c)特殊土、回填土、河、湖、沟、坑及暗浜的分布范围,分析相关岩土工程问题和对设计与施
工的影响;
d)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其与地表水的补排关系,提供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幅度,分析评价其对工程
建设和安全运营的影响;
e)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对场地及堆填工程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对岩溶场地还应
进行岩溶稳定性分析评价,对有影响地段还应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f)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堆填体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地震液化可能性,提供抗震设
计的有关参数;
g)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堆填体对环境的影响;
h)场地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
i)地基的均匀性、压缩性、承载力,提供堆填工程施工图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堆填场地地
基设计、施工、监测与检验提出建议;
j)对原场地地表土处理、既有边坡坡面处理、支挡措施设置、软弱土和特殊土处理等提出设计
和施工方面的建议,当需要采取地基处理时,尚应提供地基处理方案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岩土
参数;
k)分析评价堆填区的地基承载力、边坡稳定性,提供地基沉降和边坡稳定性计算所需的岩土参
数,当工程需要时,尚应分析预测地基沉降和边坡变形破坏。
8.4.4原场地详细勘察勘探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沿设计堆填边坡走向布置勘探点,沿设计堆填范围垂直向布设勘探线,勘探线(点)间距可
根据场地和岩土条件的复杂程度按表5确定;当局部地形和岩土条件特别复杂时应予以加密;
表5原场地详细勘察勘探线(点)间距
场地及岩土条件复杂程度等级勘探线(点)间距(m)
复杂30~50
中等复杂50~75
简单75~150
b)每个地貌单元、不同地貌单元交界部位、相同地貌内的不同工程地质单元均应布置勘探点,
在微地貌和地层变化较大的地段应予以加密;
c)当场地分布有填埋的沟坑和暗藏的古河道、沟、浜等时,勘探点间距宜控制在20m~40m,控
制边界线勘探点间距可适当加密;
d)
推荐标准
- T/SHGBC 006-2022 民用建筑电气绿色设计与应用规范 2022-09-22
- T/CSEE 0361-2023 高压电机定子冲片绝缘涂层检测方法 2023-08-14
- T/CIES 032-2023 离网光伏路灯应用设计规范 2024-01-25
- T/GDSOS 002-2024 重要电力用户分级规范 2024-12-31
- T/SZBX 130-2023 室内照明用LED平板灯具 2023-08-18
- T/HSXLXH 004-2024 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耐火电力电缆 2024-11-18
- T/JSEPA 039-2025 35kV-220kV电力用户接入系统设计技术导则 2025-01-14
- T/CSEE 0383-2023 同步发电机柔性励磁系统运行检修规程 2023-12-29
- T/ZZB 0047-2021 电动助力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2021-11-26
- T/AIOT 1.2-2024 物联网电池-第2部分:锂离子电池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