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736-2023 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工作规程

DB61/T 1736-2023 The Methodology for Digitalizing Moveable Cultural Relics

陕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1/T 1736-2023
标准类型
陕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8-28
实施日期
2023-09-28
发布单位/组织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陕西省文物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工作的总则、工作流程、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验收移交的程序。本文件适用于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工作开展。
可选服务
1,提供正版标准批量采购服务,为企业合规性保驾护航,提供标准文件翻译服务,专家翻译,权威可靠
2,标准数据定制化,可定制企业云端标准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标准查询下载以及更新推送服务,实时了解标准时效更新动态
3,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依托最新最全的标准数据库为您提供在线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并开具权威性的标准时效性核查报告(点击查看详情
4,服务定制咨询联系电话:15102855502(微信同号),QQ:469517676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DB61/T 1736-2023 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工作规程-第1页
DB61/T 1736-2023 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工作规程-第2页
DB61/T 1736-2023 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工作规程-第3页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陕西十月文物保护有限公司、西安火伴艺术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侯宁彬、卢轩、张杰奎、邓宏、全定可、王勇、杨戬、刘艺、程骋、刘永波、魏平、王桐、孙征、韩博。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240.99

CCSL70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736—2023

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工作规程

WorkingProcedurefortheDigitizationofMovableCulturalRelics

2023-08-28发布2023-09-28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T1736—2023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工作流程.........................................................................................................................................................2

6方案设计.........................................................................................................................................................3

7项目实施.........................................................................................................................................................4

8验收移交.........................................................................................................................................................9

附录A(资料性)数字化技术方案编制格式.........................................................................................10

附录B(规范性)文物数字化扫描质量检查表.....................................................................................13

附录C(规范性)数字化采集过程记录表.............................................................................................16

I

DB61/T1736—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陕西省文物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

林博物馆、陕西十月文物保护有限公司、西安火伴艺术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侯宁彬、卢轩、张杰奎、邓宏、全定可、王勇、杨戬、刘艺、程骋、刘永波、

魏平、王桐、孙征、韩博。

本文件由陕西历史博物馆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历史博物馆

电话:029-85262216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陕西历史博物馆北门

邮编:710061

II

DB61/T1736—2023

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工作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工作的总则、工作流程、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验收移交的程序。

本文件适用于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工作开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8894—2016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GB/T20530—2006文献档案资料数字化工作导则

WW/T0018馆藏文物出入库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18894—2016、GB/T20530—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文物数字化digitizationofculturalrelics

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将文物的结构、材质、声音、颜色、符号、纹饰等信息,通过数字量进行表

示的过程。

3.2

点云pointcloud

在三维空间中离散分布的点的集合。

3.3

点间距distancebetweenpoints

点云中的两个点或网格模型、纹理模型的两个顶点之间的空间距离。

3.4

纹理贴图texturemapping

使用二维图像坐标系(UV坐标)表示,包含纹理与网格模型映射关系的图像。

1

DB61/T1736—2023

3.5

器物尺寸utensilsize

文物本体外轮廓的最小包围盒的长、宽、高尺寸。

3.6

电子档案electronicrecords

具有凭证、查考和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

[来源:GB/T18894—2016,3.2]

3.7

资料article

为工作、学习或研究的需要而收集的各种材料。

[来源:GB/T20530—2006,3.3]

3.8

委托方client

文物收藏单位。

3.9

设计方designer

为文物收藏单位的数字化工作提供技术方案编制的单位。

3.10

实施方implementer

为文物收藏单位的数字化工作提供采集、加工服务的单位。

4总则

4.1从人员、环境、设备、采集方式、技术路线等方面做出规划,遵循文物安全第一的原则。

4.2对采集的文物数据加工时应忠于文物本体,遵循真实完整的原则。

4.3以需求为导向,选择适应的技术和作业方式,遵循先进适用的原则。

4.4应结合采集目标,选择采集精度,遵循经济合理的原则。

5工作流程

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工作主要包括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验收移交,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2

DB61/T1736—2023

图1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工作流程图

6方案设计

6.1提出需求

委托方对可移动文物状况进行分析,在价值评估基础上,提出数字化工作需求,委托设计方制定技

术方案。

6.2调研

6.2.1需求调研

设计方应对委托方需求进行调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建设目标;

b)建设内容;

c)建设周期;

d)经费概算。

6.2.2文物基本信息调研

设计方应对委托方的文物基本信息进行调研,包括但不限于文物的名称、编号、数量、级别、材质、

尺寸、完残程度、存藏环境。

6.2.3管理现状调研

设计方应对委托方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管理机构情况;

b)管理人员配置;

c)管理方式及相关制度;

d)数字化工作基础;

e)信息化系统基础设施。

6.3制定技术方案

3

DB61/T1736—2023

数字化技术方案格式见附录A。

6.4方案申请

6.4.1委托方将技术方案提交给上级行业行政主管部门。

6.4.2主管部门组织召开技术方案专家评审会。

6.4.3设计方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批复意见修改技术方案,再次提交直至通过,完成申请。

7项目实施

7.1现场踏勘

项目实施前,委托方组织相关单位现场踏勘。

7.1.1数字化对象现状

实施方应了解拟采集的文物现状,包括但不限于文物的名称、编号、数量、级别、材质、尺寸、完

残程度、存藏环境。

7.1.2数字化工作环境

实施方应了解采集加工环境及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数字化采集及加工场地;

b)支撑设备及相关配件工作条件;

c)文物转运条件。

7.1.3管理现状

实施方应了解委托方管理现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按照6.2.3的内容开展调研;

b)项目实施期间文物保管员及转运员人数配置及工作时间。

7.2制定实施方案

实施方应以审定通过的技术方案为依据,结合踏勘结果编制实施方案,并将制定的实施方案提交给

委托方审核,根据委托方意见进行修改直至通过。实施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项目概述:项目背景、项目目标、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完成期限等基本情况;

b)文物情况:文物特点、分析其适用的技术方法,预估工作难点;

c)管理概况:已有资料情况、现状;

d)作业依据:引用的标准、规范、制度等;

e)工作目标:拟达到的效果;

f)技术路线:项目实施将采用的技术指标、作业流程、方法步骤、工作内容;

g)资源配置:项目设备和软件配置、人员配置、场地配置等;

h)施工组织设计:项目实施的组织机构、责任分工、进度安排等;

i)质量控制措施:项目实施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j)安全保障措施:项目实施中对文物、人员、设备、环境等拟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

4

DB61/T1736—2023

7.3实施前准备

7.3.1文物安全保障

7.3.1.1文物出入库按照WW/T0018的规定执行。

7.3.1.2应保持文物本体原始信息,不得增加附加物。

7.3.1.3配备无死角监控全程记录。

7.3.2人员保障

7.3.2.1采集设备和人员不接触文物,与文物保持安全距离。

7.3.2.2采集人员具有相应操作资质或相关工作经验。

7.3.2.3采集过程中,委托方配备不少于1名文保工作人员全程负责文物移动与作业督导。

7.3.3环境保障

7.3.3.1采集前,对设备和场所进行清洁、检查和调整。

7.3.3.2文物进出通道及操作环境平坦,无障碍物。

7.3.3.3地点安全,为单独采集场地,并为专业采集环境。

7.3.3.4环境条件不低于文物保存环境要求。

7.3.3.5适应文物及采集设备的保护条件,如温度、湿度、洁净度等。

7.3.3.6光线柔和,避免阳光直射及其它光源的影响。

7.3.3.7照明灯光不影响文物安全。

7.3.3.8现场电源连接稳定、安全或备有不间断电源(UPS电源)。

7.3.3.9设备、铺设的电线、电缆等确保牢固。

7.3.4光源

7.3.4.1避免环境光的干扰。

7.3.4.2采用人工光源持续色温为5500K±10%。

7.3.4.3使用冷光源。

7.3.4.4在连续拍摄期间,光源亮度差异≤10%。

7.3.4.5光源布置避免文物上出现阴影、强反光、光晕等。

7.3.5拍摄设备

根据拍摄文物对象的类别、材质、尺寸等选用合适的专业级设备。

7.3.6扫描设备

应根据文物对象的类别、材质、尺寸等选用无损、非接触式且具有校准精度和拼接精度输出的扫描

设备。

7.3.7配件

7.3.7.1使用专业校色卡、比例尺。

7.3.7.2云台要稳固、结实。

7.3.7.3转台以放置底座为基准,直径比文物底座直径大10cm~15cm或为文物最宽处0.5倍及以上。

5

DB61/T1736—2023

7.3.8环境监控设备

匹配相应实施要求的环境监控设备,确保文物安全,且有利于采集工作开展。

7.3.9软件

匹配相应实施要求的软件配置,包含色彩管理、数据管理等软件。

7.4数字化采集

7.4.1通则

采集前,检查文物外观,对损坏严重或有其他不利于数字化加工的情况,应立即终止作业,上报委

托方处理,并做好记录。采集过程中,应按照附录C对可移动文物数字化采集过程进行记录。

7.4.2二维高清图像采集

根据电子档案及资料存储的要求,采用拍摄、高清二维扫描等方式获取高清图像,见表1。

表1可移动文物二维图像高清采集技术参数表

项目技术参数

图像精度≥4600万有效像素

横向及纵向图像分辨率≥300dpi(平面文物扫描参数为600dpi)

RAW格式单张图像数据量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