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876-2017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DB34/T 2876-2017 DB34/T 2876-2017 Rubberized asphalt mixtur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876-2017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06-30
实施日期
2017-07-30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胶粉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所采用的级配、配合比设计原则、设计标准和技术指标、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的运输、摊铺、压实、施工质量管理和验收标准以及其它施工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或改建公路、城市道路的设计与施工。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环宇公路沥青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天津海泰环保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起草人:
李传好、李福忠、陈智、郁培和、许带兵、王长福、周正富、徐建东、杨骅、骆宣政、邵芹、张军、余强、李刚、闵召辉
出版信息:
页数:2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20

P6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8762—2017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standardforrubbermodifiedasphalthotmixture

2017-06-30发布2017-07-30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前言.....................................................................................................................................................................II

1范围...............................................................................................................................................................III

2规范性引用文件...........................................................................................................................................III

3术语和定义...................................................................................................................................................III

4原材料.............................................................................................................................................................IV

5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V

6施工.................................................................................................................................................................VI

7质量管理.....................................................................................................................................................VIII

附录A(规范性附录)质量管理与控制.......................................................................................................IX

附录B(规范性附录)路用胶粉部分物理技术指标测定试验方法..........................................................XI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条文说明..........................................................................XII

前言

为规范胶粉改性沥青路面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统一胶粉沥青及其混合料在本省的技术要求,编

制组在总结现有应用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有关成果,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环宇公路沥青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天津海泰环保科技发

展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传好、李福忠、陈智、郁培和、许带兵、王长福、周正富、徐建东、杨骅、

骆宣政、邵芹、张军、余强、李刚、闵召辉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1范围

1.1.1本标准规定了胶粉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所采用的级配、配合比设计原则、

设计标准和技术指标、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的运输、摊铺、压实、施工质量管理和验收标准以及其它施

工注意事项。

1.1.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或改建公路、城市道路的设计与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16橡胶溶剂抽出物的测定

GB/T4498橡胶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马弗炉法

GB/T5330工业用金属丝编织方孔筛网

GB/T14837.1橡胶和橡胶制品热重分析法测定硫化胶和未硫化胶的成分第1部分:丁二烯橡胶、

乙烯-丙烯二元和三元共聚物、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GB/T14853.1橡胶用造粒炭黑第1部分:倾注密度的测定

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3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路用胶粉roadrubberpowder

指用于道路使用的橡胶粉。

3.2子午线轮胎胶粉radialrubberpowder

汽车废子午线轮胎经粉碎得到的具有细度规格的橡胶粉。

3.3胶粉改性沥青rubbermodifiedasphalt

将满足要求的路用胶粉、添加剂按比例掺入基质沥青中,经过高温条件下搅拌、剪切、发育后制备

满足相关技术指标的材料。

3.4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rubbermodifiedasphaltmixture

由胶粉改性沥青与集料按比例在高温下拌和形成的混合材料。

4原材料

4.1路用胶粉

4.1.1宜选用常温研磨粉碎的子午线胶粉。

4.1.2宜使用30目~50目之间的路用胶粉。

4.1.3胶粉应质地均匀,不应含有目测可见的木屑、砂砾、玻璃和污物等杂质,胶粉中的纤维不应结

团,且不应有呈编织状的纤维颗粒。

4.1.4物理技术指标

物理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路用胶粉的物理技术指标

筛余物相对密度含水率金属含量纤维含量

项目

%—%%%

技术指标<101.10~1.30<1<0.03<1

试验方法GB/T19208JTGE42-2015T0328GB/T19208本规范附录B.1本规范附录B.2

4.1.5化学技术指标

化学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要求。

表2路用胶粉的化学技术指标

项目灰份丙酮抽出物炭黑含量橡胶烃含量

%%%%

技术指标≤8≤16≥28≥48

试验方法GB/T4498GB/T3516GB/T14837GB/T14837

4.2基质沥青

胶粉改性沥青所用的基质沥青质量应符合JTGF40规定的技术标准。

4.3胶粉改性沥青

4.3.1胶粉改性沥青中路用胶粉的掺量宜为基质沥青质量的15~25%。

4.3.2胶粉改性沥青的有关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

表3胶粉改性沥青技术指标

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针入度(25℃,100g,5s),(0.1mm)40~80JTGE20-2011T0604

软化点(环球法),(℃)≥55JTGE20-2011T0606

延度(5℃,5cm/min),(cm)≥10JTGE20-2011T0605

175℃离析,软化点差,(℃)≤2.5JTGE20-2011T0606

175℃旋转粘度(Pa.s)1.0~4.0JTGE20-2011T0625

25℃弹性恢复(%)≥55JTGE20-2011T0662

闪点(℃)≥230JTGE20-2011T0633

注1:旋转粘度标准试验方法用Brookfeld旋转粘度试验,并按照50%扭矩内插获得。

注2:胶粉改性沥青取样时间为发育2h,发育温度不低于180℃。

4.4集料

4.4.1粗集料

粗集料应符合JTGF40的相关要求。

4.4.2细集料

细集料应符合JTGF40的相关要求。

4.4.3填料

填料应符合JTGF40的相关要求。

5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

5.1配合比设计方法

5.1.1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采用湿拌法拌合。

5.1.2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遵循JTGF40的相关要求。

5.1.3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用量根据试验结果确定。马歇尔试验结果应符合JTGF40的相关

技术要求。

5.2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设计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设计应符合JTGF40的相关要求。

5.3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指标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应符合JTGF40的相关要求

5.4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

5.4.1高温稳定性

进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应进行车辙试验,以检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高温

性能应满足表4中要求。

表4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要求(单位:次/mm)

层位

交通量等级

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

轻交通,动稳定度20001200800

中等交通,动稳定度250015001000

重载交通,动稳定度(次/mm)300025001500

特重交通,动稳定度(次/mm)350030002000

5.4.2水稳定性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性指标应符合表5规定。

表5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水稳性指标

指标上面层中、下面层

残留稳定度,(%)≥8580

冻融劈裂强度比,(%)≥8075

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级)≥5级4级

5.4.3低温性能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弯曲试验的破坏应变大于2500με。

6施工

6.1一般规定

6.1.1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应符合JTGF40的有关规定。

6.1.2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工程正式开工前,应铺筑200m~300m试验路段,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试

拌、试铺和试压试验,并据此制定正式的施工程序。

6.1.3施工时气温应不低于10℃、地表温度不低于5℃,路面积水情况下不得施工。

6.1.4施工各阶段施工温度

胶粉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各阶段施工温度应参照表6使用。

表6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参数(单位:℃)

工序控制温度测量部位

胶粉改性沥青加热温度170~180沥青加热罐

矿料温度185~195热料提升机

出料温度175~185运料车

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温度≥170运料车

摊铺温度正常施工≥165摊铺机

低温施工≥170摊铺机

开始碾压温度正常施工≥160摊铺层内部

低温施工≥170摊铺层内部

碾压终了温度≥110碾压层内部

开放交通≤50路表面

贮料仓贮存温度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贮存罐与运料车

6.2材料储存与运输

6.2.1集料

拌合站集料堆放场地应清洁、干燥、地基稳定、排水良好、有硬质铺面,不同规格的集料应分开堆

放。

6.2.2胶粉改性沥青

胶粉改性沥青应按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胶粉改性沥青宜边制备边使

用,一般不得储存超过4天,储存装置需具有搅拌功能。未在规定时间内使用的,需重新进行检验,合

格后方可使用。

6.3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

6.3.1生产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前后应及时对储油罐和输油管道进行清理。

6.3.2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参照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工艺,但应严格控制各环节温度。当需

要改变生产条件或生产方法时,应通过试验确定。

6.3.3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宜随拌随用,若因生产或其他原因需要短时间贮存时,贮存时间不宜超过

12小时,贮存期间温降不应超过10℃,且不得发生结合料老化、滴漏以及粗细集料颗粒离析。未在规

定时间内使用时,应予废弃。

6.3.4要注意目测检测混合料的均匀性,及时分析异常现象。如混合料有无花白、冒青烟和离析等现

象。如确认是质量问题,应作废料处理并及时予以纠正。相关人员应熟悉混合料的外观特征,应对突发

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6.3.5矿料、胶粉改性沥青的加热温度及混合料的拌合温度应执行表6规定。

6.4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

6.4.1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前应将摊铺机清理干净,不得与其他混合料混用。摊铺时,当发现油

斑时,应及时清理并以热料修补、压实。

6.4.2摊铺时应使用不低于30t的胶轮压路机对路面加以搓揉。

6.4.3摊铺速度宜控制在1~3m/min。当发现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

原因,予以消除。

6.4.4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每天施工开始阶段宜采用较高温度的混合

料。

6.4.5对高等级道路,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通过试验路段的试铺、试压确定。对于低等

级道路松铺系数可通过试验路确定,宜使用1.18~1.20。

6.5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压实

6.5.1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根据路面宽度、厚度、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类型、混合料温度、

气温、拌和、运输、摊铺能力等条件综合确定压路机数量、质量、类型以及压路机的组合、编队等。

6.5.2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压路机的碾压路线及

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推移。碾压区的长度应大体稳定,两端的折返位置应随摊铺机前进

而推进,横向不得在相同的断面上。

表7压路机碾压速度(单位:km/h)

初压复压终压

压路机类型

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适宜最大

钢筒式压路机2~343~563~66

轮胎压路机2~343~563~68

2~333~4.553~66

振动压路机

(静压或振动)(静压或振动)(振动)(振动)(静压)(静压)

7质量管理

7.1原材料质量管理

7.1.1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细集料、矿粉、沥青(湿拌工艺的基质沥青)按现行有关沥青路

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抽检项目和频度进行检查。

7.1.2胶粉沥青进场后应按胶粉沥青中胶粉掺量达到200t的频率进行化学指标的抽检,并按每车或者

每10t的频率抽检物理指标。

7.2施工质量管理

7.2.1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面层指标控制

面层质量检查:厚度、平整度、宽度、高程、横坡度、压实度、横向偏位、渗水系数、构造深度和

摩擦系数、摊铺均匀性,同时还应进行构造深度和摆式摩擦系数的跟踪检测。

压实度采用双控指标,要求马歇尔标准密度的压实度不小于97%,最大理论密度压实度为93%~97%。

7.2.2在施工质量管理中进行试验检测时应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取样,对试验检测数据应进行统计分

析,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7.2.3以上检查项目、检查方法、检查频率和质量要求列于附录A.1和附录A.2,表所列为施工阶段

的质量检验标准,交工验收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

A(规范性附录)质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质量管理与控制

表A.1规定了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标准。

表A.1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标准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项目检查频度及单点检验评价方法高速公路、一其他等级公试验方法

级公路路

观察集料粗细、均匀性、离析、

混合料外观随时油石比、色泽、冒烟、有无花目测

白料、油团等各种现象

沥青、集料加传感器自动检测、显示并打

逐盘检测评定符合本规程规定

热温度印

传感器自动检测、显示并打

拌合

逐车检测评定符合本规程规定印,出厂时逐车按T0981

温度

混合料出厂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