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8/T 19-2016 降香黄檀栽培技术规程

DB5308/T 19-2016 The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au wood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8/T 19-2016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04-29
实施日期
2016-06-30
发布单位/组织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起草人:
刘庆云、唐红燕、童清、朱臻荣、杨利华、陈文解、李宁华、李先泽、彭家萍、杨志英、白苑利、戴林利、许丽萍、王金仙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5308

普洱市地方标准

DB5308/T19-2016

降香黄檀栽培技术规程

2016-04-29发布2016-06-30实施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8/T19-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提出单位:普洱市林业局。

本标准起草单位: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协作单位:思茅区万掌山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庆云、唐红燕、童清、朱臻荣、杨利华、陈文解、李宁华、李先泽、彭家萍、

杨志英、白苑利、戴林利、许丽萍、王金仙。

DB5308/T19-2016

降香黄檀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降香黄檀的种子采集与调制、苗木培育、造林、幼林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普洱市境内降香黄檀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技术规程6001育苗

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

DB53/T249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3种子采集与调制

3.1种子采集

3.1.1采种母树的确定

在自然分布林分中,选择生长健壮、树干通直、分枝角度较小、无病虫害、挂果8年以上的优良单

株作为采种母树。

3.1.2采种时间

11月~翌年1月,果皮由绿色变成黄褐色时采种。

3.2种子调制

采回的果实放置于水泥地上,在太阳光下晒干后将果荚揉碎,除去果荚边缘后得到带部分果荚的种

子,筛选去除杂质后得到种子。一般出种率为70%,种子千粒重约220g~280g。

3.3种子贮藏

室温贮藏,贮藏期不宜超过1年。

4苗木培育

4.1苗圃地选择

应符合GB6001和DB53/T249的规定。

4.2幼苗培育

1

DB5308/T19-2016

4.2.1育苗作床

按DB53/T249的规定执行,在做好的苗床上铺上一层2cm厚的火烧土,火烧土的颗粒直径≤0.3cm。

4.2.2苗床杀菌消毒

用浓度为(3~5)g/L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或浓度为(1~2)g/L的多菌灵水溶液对苗床进行杀菌消毒。

4.2.3播种

播种时间宜在11月~12月。播种前先用40℃温水浸种24h,捞出晾干后,在处理好的苗床上采

用撒播的方法进行播种,播种量为200g/㎡,播种后在种子上覆盖一层火烧土,盖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

宜。

4.2.4作棚

播种后,在苗床上用竹片搭成中心高度为50cm的塑料小拱棚,拱棚四周用土将塑料膜压实,以保

温保湿。在小拱棚上方覆盖一层透光度为50%的遮光网,如拱棚内温度超过35℃,应及时打开拱棚两

头的塑料膜进行通风透气降温。

4.2.5幼苗管理

播种后应保持苗床湿润,待20d~30d幼苗出齐后,每15d喷施一次浓度为1:1:100波尔多液,用

于防治黑痣病和炭疽病。

4.3容器苗培育

4.3.1育苗容器的选择

采用规格为13cm×18cm的黑色塑料袋。

4.3.2基质的配制

取30cm~40cm厚的表层红土,去除石块、树根等杂质并进行土壤破碎,土壤颗粒直径≤0.3cm,

在太阳下暴晒一周后,与火烧土和过磷酸钙按比例均匀混合,表层红土占比80%,火烧土占比18%,过

磷酸钙占比2%。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