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558-2009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GB/T 24558-2009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4558-200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9-10-30
实施日期
2010-04-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产品的类型和组成、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简称流速剖面仪)。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
起草人:
朱俊民、王长红、傅菊英、叶盛林、梁捷、周长兴、沈斌坚、龚莉莉、李芳、汤海荣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2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7.060

N92

a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Acousticcurrent

Dopplerprofiler

2009-1

0-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辔士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仲

24558--2009

GB/T

刖昌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

究所、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俊民、王长红、傅菊英、叶盛林、梁捷、周长兴、沈斌坚、龚莉莉、李芳、汤海荣。

24558--2009

GB/T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产品的类型和组成、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简称流速剖面仪)。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423.1—2001

GB/T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2423.2—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GB/T

GB/T

2859-1:1999,IDT)

计划(ISO

GB/T10250--2007船舶电气与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

GB/T18522.6—2007水文仪器通则第6部分: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使用说明书

GB185232001水文仪器安全要求

HY

016.3—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低温存储试验

HY

016.5—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高温存储试验

HY

016.11—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振动试验

HY

016.13—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连续冲击试验

HY

016.15—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水静压力试验

HY/T042--1996海洋仪器分类及型号命名办法

JJG763--2002温盐深测量仪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cousticcurrent

dopplerprofiler

利用声学多普勒原理,测量分层水介质散射信号的频移信息,并利用矢量合成方法获取海流垂直剖

面水流速度的水声仪器。

3.2

换能器阵transducerarray

一定数量的换能器按某种方式排列组成的阵列。

3.3

inthewater

水中散射体scatterer

水中的微小颗粒如:浮游生物、有机物或泥沙等。

24558--2009

GB/T

3.4

底跟踪bottom

tracking

流速剖面仪发射声波,然后接收声波被河底或海底反射的回波信号并据其测量河底或海底相对于

流速剖面仪的运动。

3.5

distance

盲区blanking

换能器发射声波后产生余震的衰减时间与声速的乘积。

4类型和组成

4.1类型与型号命名

042

流速剖面仪分为自容式,直读式和船用式三种类型;型号命名按HY/T1996的有关规定

执行。

4.2组成

各种类型流速剖面仪的组成如下:

a)自容式:由换能器阵,温度传感器,含标准串行接口和相应的发射、接收、采集测量、通讯的电子

设备,罗经和倾斜传感器,联机电缆,电池,壳体和应用软件组成;

b)直读式:由换能器阵,温度传感器,含标准串行接口和相应的发射、接收、采集测量、通讯的电

子设备,罗经和倾斜传感器,专用电缆,壳体和应用软件组成;

c)船用式:由水上设备,水下设备和专用电缆组成。水下设备包括换能器阵和温度传感器,水上

设备由含标准串行接口和相应的发射、接收、采集测量、通讯的电子设备,船用航向测量仪(如:

电罗经)和导航定位测量仪(如:GPS)的专用接口,计算机和应用软件组成。

5要求

5.1外观

仪器表面应平整光亮、无损伤、无锈蚀;北向标志(或船艏向定位标志)应清晰无磨损。

5.2性能指标

5.2.1流速、流向测量

表1给出了流速剖面仪的流速、流向测量性能要求。

表1流速、流向测量性能指标

流速测量流向测量

类型最大测量误差

测量范围测量范围最大测量误差

kHzkHz

工作频率小于300工作频率大于等于300

自容式一4m/s~4m/s测量值X1%士0.01m/s测量值X1%士0.005m/s0。~360。土5。

一4Ⅱl/s~4m/s测量值X1%土0.01m/sm/s0。~360。土5。

直读式测量值×1%10.005

船用式一9m/s~9m/s测量值X1%土0.01m/s测量值×1%土0.005m/s00~360。士5。

最大测量误差应为在设定满足要求的层厚且大于等于200次的测量平均值的误差。评定最大测量误差的海况应

在3级以下;评定流向最大测量误差应在流速大于0.5m/s条件下的测量误差。

5.2.2剖面层数和层厚

5.2.2.1层数

层数是可设定的参量,要求如下:

a)流速剖面仪测量层数应为1层~128层

2

GB/T

b)测量层数应按工作水深或工作频率所对应的流速剖面最大测量深度设定。

5.2.2.2层厚

层厚是可设定的参量,要求如下:

a)表2给出了相关工作频率的流速剖面仪测量层厚的设定范围和满足最大测量误差的最小层厚

的设定值;

b)正常设定的测量层厚宜大于或等于满足最大测量误差的最小层厚。

表2流速剖面仪测量层厚的设定范围和满足最大测量误差的最小层厚

工作频率/kHz38751503006001200

测量层厚设定范围/m8.00~32.004.00~32.002.oo~16.001.00~8.000.50~4.000.25~2.00

满足最大测量误差的

16.008.004.002.001.000.50

最小层厚/m

5.2.3温度测量

流速剖面仪的温度测量应为一2℃~35℃;准确度±0.5℃。

5.2.4地理方位测量

流速剖面仪的地理方位测量应为o。~360。(磁北方向);准确度±5。。

5.2.5倾斜摇摆测量

流速剖面仪的倾斜摇摆测量应为一15。~15。;准确度±1。。

5.2.6自检

流速剖面仪应对仪器进行自身诊断,传感器的诊断结果应满足5.2.3、5.2.4、5.2.5的要求,换能

器、存储器、处理器、采集测量电路的诊断结果应在环境适应性的条件范围内均显示正常。

5.2.7流速剖面最大测量深度

表3给出了相关工作频率的流速剖面仪流速剖面最大测量深度。

表3流速剖面最大测量深度

工作频率/kHz38751503006001200

最大测量深度/m7003501801005020

实际水深达不到表中列出的范围时,剖面测量的有效深度应为实际水深的85%。

5.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