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7/T 455-2020 粳稻生产技术规程
DB4107/T 455-2020 DB4107/T 455-2020 Produ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japonica ric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新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起草人:
- 张大明、张东升、冯丽芳、刘玉熙、严峰、王超、郭爱芳。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4107
新乡市地方标准
DB4107/T455—2020
粳稻生产技术规程
2020-08-12发布2020-08-17实施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07/T45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大明、张东升、冯丽芳、刘玉熙、严峰、王超、郭爱芳。
本标准2020年8月12日制定发布。
1
DB4107/T455—2020
粳稻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粳稻生产的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田间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
收获与贮藏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新乡沿黄稻区或相似生态类型区的粳稻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4404.1粮食种子禾谷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药、施肥到作物收获时允许的间隔天数。
3.2
负交互抗性
指昆虫对一种杀虫剂产生抗药性后,反而对另一种杀虫剂表现特别敏感的现象。
3.3
农药残留
指残留在粳稻中的微量农药亲体及其有毒的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4基本要求
4.1产地环境
2
DB4107/T455—2020
种植地块的大气、灌溉水、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GB15618的要求。
4.2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即原种纯度≥99.9%、大田用种纯度≥99.0%,净度≥98.0%,
发芽率≥85.0%,水分≤14.5%。
4.3肥料使用准则
4.3.1肥料使用原则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4.3.2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
4.3.3提倡平衡施肥、测土配方施肥;逐渐减少化肥用量,增加有机肥、生物肥使用。
4.4农药使用准则
4.4.1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GB/T8321的规定。附录A列出了粳稻生产中的常用农药品种及常用
剂型、用量、安全间隔期等。
4.4.2提倡使用生物农药。
4.4.3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害抗药性的
产生和发展。
4.4.4改进施药器械和施药方式,减少施药过程中漏药对环境的污染和残留,适时用药,保护天敌。
5栽培技术
5.1选用抗性强的粳稻品种
应选用经过国家、河南省审定通过或引种批准,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粳稻品
种。
5.2培育壮秧
5.2.1壮秧标准
人工插秧、抛秧秧苗:秧龄30d~45d,5叶~7叶,高15cm~20cm、单株分蘖2个~3个,茎
基扁粗,根多色白,叶挺色绿;机械插秧秧苗:秧龄20d~35d,3叶~5叶,高10cm~20cm,根系
发达,无病虫危害。
5.2.2种子处理
每667㎡大田约需种子2.5kg~3.5kg。播种前需晒种2d,然后用25%咪鲜胺4000倍液浸种3d。
5.2.3播期播量
4月底至5月上中旬播种。湿润育苗每667㎡播量25kg~35kg;机械插秧育苗,每667㎡需秧盘
(58cm×28cm×2.5cm)25盘~30盘,每盘播量110g~140g。
5.2.4秧田管理
秧田每667㎡底施优质有机肥1500kg,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20kg;播前精细整床,达到上糊、
下实、面平。播后苗前,每667㎡用60%丁草铵乳油100ml对水30kg喷雾。秧苗二叶一心时,每667
3
DB4107/T455—2020
㎡施尿素5kg,浇浅水,每667㎡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75g对水30kg喷雾;三叶一心时,每667
㎡施尿素10kg,浇浅水;三叶后苗床以湿润为主;移栽前2d~3d灌一次水。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注意防治稻飞虱、稻蓟马、稻瘟病、立枯病。
5.3大田栽培
5.3.1整地
插秧前旋耕或深耕,粉碎坷垃和秸秆。耕后大水泡田,整平地面。每667㎡底施优质腐熟有机肥1500
kg以上、磷酸二铵15kg~20kg、尿素13kg、钾肥10kg、硫酸锌1kg~2kg。
5.3.2插秧时间及方式
一般在6月上旬移栽,可采用人工插秧、抛秧、机械插秧等方式移栽。
5.3.3插秧密度
插秧密度要因地制宜,可根据插秧时间、地力大小等因素适度调整。原则是:肥田宜稀、薄田宜密;
早插宜稀,晚插宜密;壮秧宜稀、弱秧宜密。密度可参考表1。
表1不同类型品种的插秧密度
移栽方式
品种
人工插秧、抛秧机械插秧
大穗型品种每667㎡1.5万~1.7万穴,每穴2苗~3苗每667㎡1.7万~2.0万穴,每穴3苗~4苗
多穗型品种每667㎡1.85万~2.1万穴,每穴3苗~4苗每667㎡1.85万~2.2万穴,每穴3苗~4苗
5.3.4灌溉
稻田灌水要做到浅水插秧,寸水分蘖,够苗晾田,湿润灌溉,足水孕穗,湿润灌浆,活棵成熟。后
期不可断水过早,一般田块在收获前7d~10d断水,低洼地在收获前10d~15d断水。
5.3.5追肥
插秧后3d~5d,每667㎡用尿素5kg~7kg均匀撒施;插秧后10d~15d视分蘖情况每667㎡施尿
素12kg~15kg;拔节期(早熟品种在7月下旬、中晚熟品种在8月初)每667㎡施尿素和硫酸钾各3kg~
5kg;齐穗期每667㎡喷施200g磷酸二氢钾。
5.4病虫草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出发,综合应用“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
5.4.1农业防治
采用合理耕作制度、轮作换茬、种养(稻鸭、稻鱼、稻蟹等)结合等农艺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发
生。
5.4.2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N/T 4783-2017 出口食品中低聚三果糖、低聚四果糖、低聚五果糖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2017-05-12
- SN/T 4779.3-2017 出口瓶装水中总硬度的测定 流动注射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2017-05-12
- SN/T 4785-2017 出口植物油中角鲨烯的测定 2017-05-12
- SN/T 4780-2017 出口食品腐败酵母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2017-05-12
- SN/T 4784-2017 出口食品中诺如病毒和甲肝病毒检测方法 实时RT-PCR方法 2017-05-12
- SN/T 4779.2-2017 出口瓶装水中氯的测定 流动注射离子选择电极法 2017-05-12
- SN/T 4789-2017 集装袋 击穿电压试验方法 2017-05-12
- SN/T 4781-2017 出口食品和饲料中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2017-05-12
- SN/T 4786-2017 出口酱油中胱氨酸的测定 2017-05-12
- SN/T 4782-2017 出口食品及调味品中罂粟成分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