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10/T 139-2024 林地本底调查规范
DB2310/T 139-2024 Forest land background investigation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05
2310
牡丹江市地方标准
DB2310/T139—2024
林地本底调查规范
2024-08-05发布2024-08-16实施
牡丹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10/T13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牡丹江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牡丹江院、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市道河镇、
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河子东北虎开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尹雪峰、张德胜、王成才、李丹、刘长海、刘青山。
I
DB2310/T139—2024
林地本底调查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林地本底调查术语和定义、林地分类、林种区划、优势树种(组)、其它因子标准、森
林经营区划、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调查成果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牡丹江地区林地本底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林地
林地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确定的用于发展林业的土地。
3.2
林地本底调查
以森林经营单位或行政区域为总体,查清林地种类、数量、质量、结构、功能、分布等,客观反映
调查区域的林地实际情况的调查活动。
4林地分类
4.1乔木林地
乔木林地指乔木连续面积≥0.06hm2、郁闭度≥0.2的林地。不包括森林沼泽;包括以下两种人工
造林的林地:
人工造林:达到成林年限后,保存率≥80%的林地。
人工造林林带:林带行数应在2行≥且行距≤4m;当林带的缺损长度超过林带宽度3倍时,应视为
两条林带。
4.2灌木林地
灌木林地指灌木连续面积≥0.06hm2、覆盖度≥40%的林地,不包括灌丛沼泽。
4.3其他林地
其他林地指疏林地、未成林地,以及迹地、苗圃地等林地。
1
DB2310/T139—2024
4.3.1疏林地
疏林地:乔木连续面积≥0.06hm2、郁闭度≥0.1且<0.2的林地。
4.3.2未成林地
未达到有林地或灌木林地标准,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
a)未成林造林地:不到成林年限,人工造林成活率≥41%,分布均匀,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
的林地。
b)未成林封育地:不到成林年限,采取封山育林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后,天然更新等级中等以
上(含中等),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
c)成林年限确定:根据不同营造林方式、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区位,确定成林年限如下表。
表1不同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表
单位:N
营造方式乔木灌木
封山育林5~74
直播5~73
人工造林
植苗分殖3~53
注:除落叶松以外的其它针叶树种取上限,落叶松和阔叶乔木树种取下限。
4.3.3迹地
迹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
d)采伐迹地:采伐后保留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尚未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等级且未
超过3年的林地。
e)火烧迹地:火灾后活立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尚未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等级且未
超过3年的林地。
4.3.4苗圃地
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不包括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种质基地等种子、种条生产用地以
及种子加工、储藏等设施用地。
4.3.5预备林地
预备林地指空间规划划定的造林地。
5林种划分
5.1森林(林地)类别划分
5.1.1生态公益林
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种质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
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5.1.2商品林
2
DB2310/T139—2024
以生产木材、薪材、干鲜果品和其它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包括用材林、
能源林和经济林。
5.2林种划分
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根据生态区位特点和经营目标的不同分为5个林种、23个亚林种。见
表3。
表2林种分类系统表
森林类林种亚林种
11.水源涵养林
12.水土保持林
13.防风固沙林
(一)防护林14.农田牧场防护林
15.护岸林
16.护路林
17.其它防护林
一、生态公益林(地)
21.国防林
22.实验林
23.母树林
(二)特种用途林24.环境保护林
25.风景林
26.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
27.自然保护区林
31.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
(三)用材林32.速生丰产用材林
33.一般用材林
(四)能源林41.能源林
二、商品林(地)51.果树林
52.食用原料林
(五)经济林53.林化工业原料林
54.药用林
55.其它经济林
5.2.1防护林
以发挥生态防护功能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
a)水源涵养林
以涵养水源、改善水文状况、调节区域水分循环,防止河流、湖泊、水库淤塞,以及保护饮用水水
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划为水源涵养林:
流程在500km以上的江河(主要指牡丹江)发源地汇水区及主流与一级、二级支流两岸山
地自然地形中的第一层山脊以内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
3
DB2310/T139—2024
流程在500km以下的河流,但所处地域雨水集中,对下游工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河流,
其河流发源地汇水区及主流、一级支流两岸山地自然地形中的第一层山脊以内的森林、林木
和灌木林。
大中型水库、湖泊周围山地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以内或平地1000m以内,小型水库与湖泊
周围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以内或平地250m以内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蓄水量在1×108m³
以上为大型水库,蓄水量在1×107m³~1×108m³之间为中型水库)。
保护城镇饮用水源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
b)水土保持林
以减缓地表径流、减少冲刷、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和恢复土地肥力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
林。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划为水土保持林:
坡度在25°以上,森林采伐或破坏后会引起严重水土流失的。
因土层瘠薄,岩石裸露,采伐后难以更新或生态环境难以恢复的。
土壤侵蚀严重的侵蚀沟、石质山区沟坡、地质结构疏松易发生泥石流地段的。
各流域河流源头的山脊分水岭两侧各300m范围内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
c)防风固沙林
以降低风速、防止或减缓风蚀、固定沙地,以及保护耕地、果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4299-2023 基于流量工程网络抽象与控制(ACTN)的软件定义光传送网(SDOTN)控制器层间接口要求 2023-05-22
- YD/T 1115.1-2023 通信电缆光缆用阻水材料 第1部分:阻水带 2023-05-22
- YD/T 2793-2023 接入网技术要求 ONU管理和控制接口(OMCI) 2023-05-22
- YD/T 4303-2023 基于IPSec协议的量子保密通信应用设备技术规范 2023-05-22
- YD/T 926.1-2023 信息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1部分:总规范 2023-05-22
- YD/T 926.2-2023 信息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光纤光缆布线及连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2023-05-22
- YD/T 4302.1-2023 量子密钥分发(QKD)网络 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1部分:网络管理系统(NMS)功能 2023-05-22
- YD/T 4114.3-2023 光线路终端(OLT)虚拟化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3部分:vOMCI模块南向接口 2023-05-22
- YD/T 4301-2023 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架构 2023-05-22
- YD/T 4300.1-2023 接入网技术要求 50Gbit/s无源光网络 第1部分:总体要求 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