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972-2017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37/T 2972-2017 Non-coal mining enterprise safety production risk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guidelin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7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100
D09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972—2017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细则
Detailedruleforthemanagementandcontrolsystemofnon-coalminesworksafety
riskclassification
2017-06-23发布2017-07-23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2972—2017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4.1成立组织机构..................................................................2
4.2实施全员培训..................................................................2
4.3编写体系文件..................................................................2
5工作程序和内容....................................................................2
5.1风险点确定....................................................................2
5.1.1风险点划分原则............................................................2
5.1.2风险点确定方法............................................................3
5.1.3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3
5.2危险源辨识....................................................................3
5.2.1辨识方法..................................................................3
5.2.2辨识范围..................................................................3
5.2.3危险源辨识实施............................................................3
5.3风险评价......................................................................4
5.3.1评价方法..................................................................4
5.3.2风险判定准则..............................................................4
5.3.3风险分级..................................................................4
5.3.4确定重大风险..............................................................4
5.3.5风险点级别确定............................................................5
5.4风险控制措施..................................................................5
5.4.1风险控制的策略性方法......................................................5
5.4.2风险控制的技术性方法......................................................5
5.4.3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5
5.4.4评审......................................................................5
5.5风险分级管控..................................................................5
5.5.1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6
5.5.2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6
5.5.3风险告知..................................................................6
6文件管理..........................................................................6
7建设成果和效果....................................................................6
I
DB37/T2972—2017
7.1成果..........................................................................6
7.2效果..........................................................................6
8持续改进..........................................................................7
8.1评审..........................................................................7
8.2更新..........................................................................7
8.2.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更新频次............................................7
8.2.2风险信息的更新............................................................7
8.3沟通..........................................................................7
附录A(资料性附录)危险源分类标准..................................................8
附录B(资料性附录)风险分析记录...................................................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2
附录D(资料性附录)作业条件危险分析(LEC法).....................................14
II
DB37/T2972—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延瑞、王希刚、马永平、赵俊峰、李明波、王楠、孙宁、徐继亮、于海波、
齐清、车元宝、裴孝清、缪会青。
III
DB37/T2972—2017
引言
本标准是按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相关要求,根据山东省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特点及预
防事故发生的要求编制而成。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是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安全
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预防机制,是遏制非煤矿山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风险分级管控是非煤矿山企业安
全管理的核心,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非煤矿山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依据。
本标准的目的是指导非煤矿山企业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规范山东省非煤矿山企业安全
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全过程,降低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实现非煤矿山安全风险自辨自
控,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非煤矿山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
信息化、标准化。
IV
DB37/T2972—2017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非煤矿山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
件管理、建设成果和效果、持续改进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非煤矿山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和实施指南编制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DB37/T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非煤矿山non-coalmines
非煤矿山是指开采金属矿石、放射性矿石以及作为石油化工原料、建筑材料、辅助原料、耐火材料
及其他非金属矿物(煤炭除外)的矿山和尾矿库。
3.2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metalandnonmetalopencastmines
在地表开挖区通过剥离围岩、表土或砾石,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的
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
3.3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metalandnonmetalundergroundmines
以平硐、斜井、斜坡道、竖井等作为出人口,深入地表以下,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金
属或非金属矿物的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
3.4
小型露天采石场smallquarry
年生产规模不超过50万吨的山坡型露天采石作业单位。
3.5
1
DB37/T2972—2017
尾矿库tailingpond
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非煤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的场所。
3.6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业onshoreoilandgasexploration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是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各工艺单元的总称,包括勘探、钻井、井下作业和
采油、采气及油气集输等。
4基本要求
4.1成立组织机构
非煤矿山企业应明确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风险识别、评价和
管控等工作;分管负责人应负责组织分管范围内的风险识别、评价和管控等工作。组成人员应包括安全、
生产、技术、设备、工程、通风、机电、采矿、地测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岗
位人员。
4.2实施全员培训
非煤矿山企业应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培训学习,掌握标准、程序、方法。非煤矿山企业应制定风险
分级管控培训计划,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价方法、分析过程及分析结果进行培训,并保
留培训记录。
4.3编写体系文件
非煤矿山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编制企业内部实施方案,编制作业指导书、工作危害分析
(JHA)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风险点登记台账等有
关记录文件,确定风险识别、评价方法及风险等级判定标准。
5工作程序和内容
5.1风险点确定
5.1.1风险点划分原则
5.1.1.1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非煤矿山企业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
则。可按照地下开采系统、尾矿区域、露天采场等功能进行划分,对于复杂的系统应按照所包含的设备、
设施、装置等进行细分。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及尾矿库应按照各系统内的设备设施、场所、区域、部位等划分风险点,如提
升运输系统可分为提升绞车及控制系统、井架井筒、安全设施、装卸载系统等;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和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应按照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区域等划分风险点,
如油气集输系统可分为油气井场、站库、集输管道等。
5.1.1.2操作及作业活动
2
DB37/T2972—2017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对于探放水、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进行重点管控。
5.1.2风险点确定方法
5.1.2.1非煤矿山企业应组织安全、生产、技术、设备、工程、通风、机电、采矿、地测等部门和专
业力量及岗位人员,发动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
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
5.1.2.2风险点的排查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各职能管理部门分别主持,非煤矿山企业负责
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职能部门人员、岗位人员参加,基于现有安全知识、安全经
验、法规及标准要求、事故教训等,对风险点名称、覆盖范围、包含的危险源、潜在事故类型等做出
的、达成共识的集体判断结果,同时可征询外部专家人员意见。
5.1.3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
非煤矿山企业应将排查出的风险点实施台账管理,台账内容应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点详细位置、
可能导致事故类型、管控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等信息。
5.2危险源辨识
5.2.1辨识方法
5.2.1.1本标准推荐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辨识。
5.2.1.2对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即对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
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
5.2.1.3对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危险源辨识,确保危险源辨识的
充分性。
5.2.1.4有能力的非煤矿山企业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可不限于以上推荐的方法。
5.2.2辨识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填写清单记录(参见附录B.1、B.2);包括: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地质、气候及环境影响等。
5.2.3危险源辨识实施
5.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2001.22-1999 水系统 压力表开关 型式与尺寸(PN=31.5MPa) 1999-06-28
- EJ/T 957-1995 压水堆燃料组件清洁度及清洗 技术条件 1995-07-05
- JB/T 5232-1991 离子选择电极测量用校准溶液制备方法 1991-07-10
- HB 4260-1989 安装钢丝螺套不通孔用带后引导的短柄机、手用丝锥 轻合金用 ST6×1~ST8×1.25 1989-05-13
- JB/T 3411.102-1999 7:24圆锥/莫氏圆锥长型中间套 尺寸 1999-05-20
- SY/T 6438-2000 油气探井录井资料质量控制规范 2000-03-10
- JB/T 1787-1991 16mm电影放映物镜 技术条件 1991-07-10
- DZ/T 0115-1994 实验室用复杂摆动颚式破碎机技术条件 1994-06-08
- HB 3375-1982 偏心锥式45°外圆车刀 1983-01-01
- JB/T 7650.4-2008 冲模卸料装置 第4部分:顶板 2008-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