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2186-2024 海峡两岸共通 森林康养目的地分类与评估
DB35/T 2186-2024 Cross-Straits Commonality of Forest Wellness Destin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省国有林场发展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福建江夏学院、北京京都风景生态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华脑潜能探究与教育协会(中国台湾)、森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台湾)、三明市林业局、闽江学院、福州植物园。
- 起草人:
- 黄培森、周爱娥、黄婷、张玮尹(中国台湾)、张耀天、陈静、周敏、陈良昌、张晓萍、朱哲康、林道茂、黄传煌、肖海苏、肖君、黄琴扉(中国台湾)、洪志远(中国台湾)、林家民(中国台湾)、卓秋萍、陈绍玲、叶丽容、刘斌、夏咛、杨秀玲、吴琳萍、蔡慧芳、叶伟、杨玉城、吕家云、方莺、范青青、黄梦琳、江巧灵。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60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2186—2024
海峡两岸共通森林康养目的地分类
与评估
Cross-Straitintegrateddevelopment—Taxonomyandevaluationofforesttherapy
destinations
2024-07-03发布2024-10-03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T2186—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类型划分.............................................................................2
6评估指标.............................................................................3
7评估方法.............................................................................4
附录A(规范性)森林康养目的地评估表...................................................5
参考文献...............................................................................15
I
DB35/T218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省国有林场发展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林业
勘察设计院、福建江夏学院、北京京都风景生态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华脑潜能探究与教育协会
(中国台湾)、森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台湾)、三明市林业局、闽江学院、福州植物园。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培森、周爱娥、黄婷、张玮尹(中国台湾)、张耀天、陈静、周敏、陈良昌、
张晓萍、朱哲康、林道茂、黄传煌、肖海苏、肖君、黄琴扉(中国台湾)、洪志远(中国台湾)、林家
民(中国台湾)、卓秋萍、陈绍玲、叶丽容、刘斌、夏咛、杨秀玲、吴琳萍、蔡慧芳、叶伟、杨玉城、
吕家云、方莺、范青青、黄梦琳、江巧灵。
II
DB35/T2186—2024
海峡两岸共通森林康养目的地分类与评估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峡两岸森林康养目的地的基本要求、类型划分、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森林康养目的地分类与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8973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
GB/T27963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
GB3165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
GB37487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
GB37488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
GB/T41648—2022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LY/T2086—2013森林人家等级划分与评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森林康养foresttherapy
森林疗愈
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
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
3.2
森林康养目的地foresttherapydestinations
以森林康养资源为基础,具有一定规模的空间范围和足够的康养设施、专业服务人员,能够吸引游
客旅居、体验的区域。
3.3
森林康养基地foresttherapybase
森林疗愈场域
1
DB35/T2186—2024
具备优质林草资源和生态环境,结合地方特色康养资源,与医学、养生学、环境心理学等有机融合,
开展养生、养老、疗养等活动,能够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环境空间场地、配套设施和相应服务体系的森
林康养综合体。
[来源:LY/T2934—2018,3.2,有修改]
3.4
森林康养小镇foresttherapytown
全域范围内具备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质的森林环境,以森林康养基地为基础,打造多样化的森林康
养产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养生文化,形成健康养生服务业态和产业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成效明
显的镇(乡、街道)。
3.5
森林养生城市foresttherapyurban
全域范围内具备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质的森林环境,以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康养小镇等为基础,打
造多样化的森林康养产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养生文化,形成健康养生服务业态和产业发展模式,助
力乡村振兴成效明显的县(市、区)。
3.6
森林康养步道foresttherapytrail
依托良好的森林环境,运用生态建设方式,辅以休憩、解说、活动等康养设施的人行道路。
3.7
森林人家foresthome
以良好的森林环境与游憩景观为依托,能够为游客提供有森林特色的吃、住、娱等服务的场所。
[来源:LY/T2086—2013,3.1]
3.8
森林康养师foresttherapist
森林疗愈师
具有康养执业资格的服务人员。
4基本要求
4.1符合国土空间、林地保护利用和自然保护地规划,兼顾森林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体现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
4.2发挥森林的康养功能,促进两岸养生、养老、疗养等产业的融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服务体系
和安全标准,注重从业人员专业能力。
4.3按照全面、科学、适用、节约的原则,划分森林康养目的地类型,设定评估指标。
5类型划分
按区域属性将森林康养目的地分为三类,具体见表1。
2
DB35/T2186—2024
表1森林康养目的地分类
森林康养目的地名称区域属性
森林康养基地具有法人资格的经营主体,经营区域权属清晰,面积不少于5hm2
森林康养小镇镇(乡、街道)行政区域
森林养生城市县(市、区)行政区域
6评估指标
6.1森林康养基地
由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康养设施、管理状况、康养服务等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57个三
级指标构成,具体见表2。
表2森林康养基地评估指标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基地面积、基地及其毗邻区域森林面积、自然度与树种丰富度、海拔、基地森林覆盖率、
自然资源
森林郁闭度、近成熟林比例、森林健康
自然环境
PM2.5、空气负(氧)离子、地表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气候舒适月份、五感体验、
环境条件
发展潜力、交通条件
总体要求设施配置、设施外观、建筑体量、星级标准
服务设施服务中心、停车场、环卫器具、无障碍设施、导览标识设施
基础设施住宿设施室内环境、接待容量、特色功能
餐饮设施餐厅、厨房
安全设施应急设施、消防设施
步道设施步道系统、康养场地、康养解说系统
康养设施
医疗设施医务室、健康管理中心
运营管理管理机构、管理制度、质量管理、环境管理
管理状况安全管理安全制度、应急预案、应急演练
综合管理疗休养、养老、医保、社区合作
专业人员康养(疗愈)师、户外活动人员、营养师、工作团队
康养服务能力保障研究基础、活动经验
产品服务康养活动、康养课程、康养产品
6.2森林康养小镇
由组织管理、资源环境、康养设施、康养产品、产业扶持政策、社会经济效益等6个一级指标和20
个二级指标构成,具体见表3。
3
DB35/T2186—2024
表3森林康养小镇评估指标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组织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组织、康养(疗愈)师
资源环境自然环境、森林资源
康养设施森林步道系统、康养床位
康养产品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人家、康养食品生产基地
产业扶持政策医保政策、疗休养政策、卫生健康政策、养老政策、其他政策
年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产值、年森林游憩和森林康养人员人次、森林康养场所过夜游
社会经济效益
客占比、森林康养品牌宣传、乡村振兴水平
6.3森林养生城市
由组织管理、资源环境、康养设施、康养产品、产业扶持政策、社会经济效益等6个一级指标和21
个二级指标构成,具体见表4。
表4森林养生城市评估指标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组织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组织、康养(疗愈)师
资源环境自然环境、森林资源
康养设施森林步道系统、康养床位
康养产品森林康养小镇、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人家、康养食品生产基地
产业扶持政策医保政策、疗休养政策、卫生健康政策、养老政策、其他政策
年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产值、年森林游憩和森林康养人员人次、森林康养场所过夜游
社会经济效益
客占比、森林康养品牌宣传、乡村振兴水平
7评估方法
采用现场核查、逐项评分等方法。根据附录A的要求,有分档计分的,对应该档次计分;无分档计
分的,有项给分,无项不给分;将各指标得分值相加,依据各参评人员总得分平均值对森林康养目的地
进行评估。
4
DB35/T2186—2024
附录A
(规范性)
森林康养目的地评估表
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康养小镇和森林养生城市评估分别见表A.1、A.2、A.3。
表A.1森林康养基地评估表
一级二级三级
序号指标条件及其量化数值分值得分
指标指标指标
大于100hm21
1基地面积
5hm²~100hm²0.5
基地及其毗邻大于1500hm21
2
区域森林面积1000hm²~1500hm²0.5
自然度与天然次生林为主,层次丰富,树种多样3
3树种丰富度人工林为主,层次单调,树种单一1.5
800m~1500m2
4自然资源海拔
500m~800m1
(11分)
大于70%1
5基地森林覆盖率
50%~70%0.5
6森林郁闭度0.5~0.81
大于50%1
7近成熟林比例
30%~50%0.5
8森林健康林木生长发育良好,无林业有害生物灾害1
年平均浓度≤10μg/m³且24小时平均浓度≤25μg/m³1
9PM2.5
自然年平均浓度≤15μg/m³且24小时平均浓度≤35μg/m³0.5
环境空气主要康养区域年平均浓度大于3000个/cm³2
10
(22分)负(氧)离子主要康养区域年平均浓度1200个/cm³~3000个/cm³1
达到GB3838—2002要求的Ⅰ类标准1
11地表水环境质量
达到GB3838—2002要求的Ⅱ类标准0.5
主要康养区域达到GB3096—2008要求的0类声环
1
境功能区
声环境质量
12主要康养区域达到GB3096—2008要求的1类声环
0.5
环境条件境功能区
符合GB/T27963要求,全年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达“舒
(11分)气候舒适月份1
13适”的月份不少于3个月,且降雨强度及频度适当
14五感体验无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不舒适1
具有发展森林康养的自然特色资源,如温泉、特色冷
2
15泉、富硒等
发展潜力
16具有发展森林康养的文化特色资源,如长寿文化等1
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距离最近的机场、火车站、
1
客运站或高速出口不超过0.5h车程
交通条件
17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距离最近的机场、火车站、
0.5
客运站或高速出口不超过1.0h车程
5
DB35/T2186—2024
表A.1森林康养基地评估表(续)
一级二级三级
序号指标条件及其量化数值分值得分
指标指标指标
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可根据需求进行改造或结合
18设施配置0.5
邻近社区建设,不宜新建
设施风格、造型、色彩、材质应与森林环境协调,不
19设施外观0.5
总体要求得破坏基地山林原有景观和自然环境
20(2分)建筑体量建筑物3层以下,容积率0.6~1.00.5
达到LY/T2086—2013的四星级森林人家或GB/T41648
21星级标准0.5
—2022的乙级旅游民宿
设立服务中心或服务点,提供预订、接待、咨询、结
220.5
账、物品寄存等服务
服务中心规范公布服务项目,标明营业时间、收费标准和注意
230.5
事项
24设有公共卫生间及第三卫生间0.5
25停车场配套生态停车场,面积与接待容量相适应0.5
服务设施在主要活动区域合理布局旅游厕所,应符合GB/T
18973要求,并配置垃圾收集点、垃圾箱(桶)、垃
26(5分)环卫器具1
圾清运工具等
通道(坡道、盲道)、出入口、楼梯、电梯、公共厕
所、浴室、客房等应充分考虑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
27基础无障碍设施1
殊人群的需求,提供安全的无障碍服务,应符合GB
设施
50763要求
(14分)
科学设置导游图、景物介绍牌、道路导向指示牌、警
28导览标识设施1
示关怀牌及服务设施名称标识
29具备良好的照明、采光、通风和隔音条件0.5
30室内环境设施齐全、干净卫生,家具绿色环保、无异味0.5
31具有温湿度调节设备,保障舒适的住宿环境0.5
住宿设施
能提供不少于100人大型团体住宿1
32(3分)接待容量
能提供20~30人小型团体住宿0.5
具有促进睡眠、调适血糖等特色功能,配备相应的专
33特色功能0.5
业设施
整洁舒适,无异味无死角,符合GB37487公共场所
34餐厅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LZLSF 0012-2022 柳州螺蛳粉电商平台技术规范 2022-04-20
- T/CEC 362-2020 电力资产管理超高频RFID标签技术规范 2020-06-01
- T/CECA 75-2022 数据通信用CRE系列矩形连接器 2022-12-22
- T/CASME 572-2023 车规级电源管理芯片 2023-07-21
- T/CSTM 00984-2023 天线用液晶聚合物/改性聚酰亚胺材料试验方法 2023-04-07
- T/SHMHZQ 131-2022 烟雾净化器 2022-10-21
- T/JGXH 012/T/NLIA008-2021 透明硬脆材料三维轮廓激光加工规程 2021-10-08
- T/ZZB 1911-2020 电子产品用3.5 mm音频同轴固定连接器 2020-11-20
- T/ZZB 1378-2019 单、双面碳膜印制板 2019-11-27
- T/SOECC 015-2024 柔性显示器件 弯曲挺度测试方法 202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