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2084-2014 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检测 气相色谱-质谱法

DB22/T 2084-2014 Organic Chlorine Pesticide Residue Detection in Soil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吉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2/T 2084-2014
标准类型
吉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05-04
实施日期
2014-06-01
发布单位/组织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80

Z18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084—2014

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检测气相色谱-质

谱法

DeterminationoforganochlorinepesticidesresiduesinsoilbyGC-MS

2014-05-04发布2014-06-01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2084—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和GB/T20001.4-200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农业部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

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月茹、侯志广、陈丹、孟欣欣、张敏、陈颖、朱艳萍、许煊炜、冯家、陈晓

林。

I

DB22/T2084—2014

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检测气相色谱-质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土壤中α-六六六、β-六六六、林丹、δ-六六六,五氯硝基苯、OP’-DDT、PP’-DDT、

PP’-DDE、PP’-DDD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土壤中α-六六六、β-六六六、林丹、δ-六六六,五氯硝基苯、OP’-DDT、PP’-DDT、

PP’-DDE、PP’-DDD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本标准方法的检出限为1.5×10-3mg/kg~2.0×10-3mg/kg(参见附录A)。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379(所有部分)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NY/T395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3原理

试料中的农药用石油醚和丙酮混合溶剂经索氏提取器提取,提取液经过弗罗里硅土柱净化后,用气

相色谱-质谱仪测定,选择离子定性和内标法定量。

4试剂与材料

除非有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中规定的一级水。

4.1无水硫酸钠(Na2SO4):650℃灼烧4h,在干燥器中保存。

4.2石油醚(60℃~90℃):全玻璃系统重蒸馏后使用。

4.3正己烷(C6H14,):优级纯。

4.4丙酮(C3H6O)。

4.5助滤剂:Celite545。

4.6SPE弗罗里硅土小柱:1000mg,6ml。

4.7α-六六六、β-六六六、林丹、δ-六六六,五氯硝基苯、OP’-DDT、PP’-DDT、PP’-DDE、PP’-DDD

9种有机氯农药标准品,纯度≥98.0%;内标物环氧七氯,纯度为99.9%。

4.8农药标准储备溶液

逐一分别称取0.01g有机氯农药标准品(精确至0.00001g),分别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丙

酮定容。逐一分别配制成1000mg/L的单一有机氯农药标准储备液,贮存在-18℃以下冰箱中,有效期6

1

DB22/T2084—2014

个月。逐一分别移取0.5ml单一有机氯农药标准储备液混合于50ml容量瓶中,用丙酮定容至刻度,配

制成10mg/L9种有机氯农药混合标准储备液,置4℃保存,有效期3个月。(参见附录A)。

4.9农药标准工作液

准确移取1ml质量浓度为10mg/L9种有机氯农药混合标准储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

定容,配制成0.1mg/L9种有机氯农药混合标准工作液,置避光4℃保存,有效期1个月。

4.10内标物溶液

4.10.1内标物储备液

准确称取0.01g(精确至0.00001g)环氧七氯于烧杯中,用丙酮溶解并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

用丙酮定容,该溶液质量浓度为100mg/L,贮存在-18℃以下冰箱中,有效期6个月。移取1ml内标物溶

液于10ml容量瓶中,用丙酮定容至刻度,该溶液质量浓度为10mg/L转移至储备瓶中,4℃保存,有

效期3个月。

4.10.2内标物工作液

准确移取1ml内标物储备液(4.10.1)于100ml的容量瓶中,用正己烷定容,配制成0.1mg/L

环氧七氯农药标准工作液,现用现配。。

4.11农药混合标准使用液

分别准确移取5ml0.1mg/L内标物工作液(4.10.2)和5ml0.1mg/L混合标准工作液(4.9)于

10ml的容量瓶中,摇均,配制成0.05mg/L的农药混合标准使用液,现用现配。

5仪器设备

5.1气相色谱-质谱仪:配有电子轰击电离源(EI)。

5.2分析天平,感量±0.00001g、感量±0.01g。

5.3旋涡混和器。

5.4层析柱:30cm×1.5cm。

5.5旋转蒸发仪。

5.6氮吹仪。

6试样的制备

按照NY/T395中有关规定采集土壤,采集后风干至含水量为5%以下去杂物,研碎过0.3mm筛,充分

混匀,取500g装入样品瓶中备用。装瓶密封写好编号后,置于冷藏室内,待测。

7分析步骤

7.1提取

称取试样20g(精确至0.01g),置于100mL烧杯中,加水2mL,助滤剂4g,充分混匀后置于37µm

纱网中(或确认无干扰的滤纸)。将纱网放入索氏提取器中,用100mL石油醚-丙酮混合溶液(1+1)在

60℃~70℃条件下回流提取8h。取下烧瓶过滤,预先用1g助滤剂装好层析柱,用250mL烧瓶接过滤

2

DB22/T2084—2014

液,收集过滤液,5mL~10mL石油醚湿润,倒入提取液后,用负压迅速抽干,每次用10mL石油醚刷洗

烧瓶后倒入层析柱,抽滤,重复3次。每次倒入石油醚前,应停止抽滤,最后用10mL石油醚分2次洗层

析柱壁。

7.2浓缩与净化

7.2.1浓缩

提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在40℃水浴、减压蒸馏,浓缩试液少于1ml,取下用氮气吹至近干,立即加

入2.0ml正己烷,摇匀后待净化。

7.2.2净化

依次用5ml的丙酮+正己烷混合溶液(10+90)、5ml的正己烷预淋洗弗罗里硅土小柱,弃去流出液,

当溶剂液面到达柱吸附层表面时,立即倒入待净化样品溶液,用100ml烧杯接收洗脱液,用5ml丙酮+

正己烷混合溶液(15+85)冲洗烧瓶后淋洗弗罗里硅土柱,并重复一次,取下用氮气吹干后,立即加入2

ml石油醚和2ml内标物溶液,摇匀,供气相色谱-质谱测定。

7.3测定

7.3.1仪器条件

7.3.1.1色谱柱

DB-17ms(30m×0.25mm×0.25μm)石英毛细管柱或相当者;

7.3.1.2温度

柱温箱温度:60℃(保持1min)25℃/min180℃(保持10min)5℃/min260℃(保持20min);

进样口温度:250℃;

离子源温度:230℃;

接口温度:280℃;

7.3.1.3电离电压:70eV。

7.3.1.4载气

氦气:纯度≥99.999%,恒流模式,流速为1.0ml/min;

7.3.1.5进样方式和进样量

不分流进样,1.5min后打开分流阀;进样量:1μl;

7.3.1.6扫描方式

选择离子监测,每种目标化合物分别选择一个定量离子和一至三个定性离子,保留时间、定量离子、

定性离子及定量离子与定性离子的丰度比值参见附录B。每组检测离子的开始时间和组内各个离子的驻

留时间参见附录C。

7.3.2定性测定

3

DB22/T2084—2014

进行样品测定时,如果检出的色谱峰保留时间与标准样品相一致(±0.05min),并且在扣除背景

后的样品质谱图中,所选择的离子均出现,而且所选择的离子丰度比与标准样品的离子丰度比相一致,

则可判断样品中存在这种农药化合物。

7.3.3定量测定

采用内标法,以单离子定量。内标物为环氧七氯(heptachlorepoxide)。本方法的农药标准混合

溶液的选择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