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2666.2-2016 高档与普及型机床数控系统 第2部分:主轴驱动装置的要求及验收规范

GB/T 32666.2-2016 High-grade and popular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of machine tool—Part 2:Requirements and verific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spindle drive device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5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2666.2-2016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04-25
实施日期
2016-1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机床数控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67)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登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凯恩帝数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起草人:
张玉洁、张华锋、胡晓、张航军、张焕玲、冯兆冰、徐建春、陶耀东、杨洪丽、王志成
出版信息:
页数:53页 | 字数:9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25.040.20

J50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32666.2—2016

高档与普及型机床数控系统

第2部分:主轴驱动装置的要求及验收规范

High-gradeandpopularnumericalcontrolsystemofmachinetool—

Part2:Requirementsandverificationspecificationsforspindledrivedevice

2016-04-25发布2016-11-01实施

GB/T32666.2—2016

目次

前言m

i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T作环境条件6

4.1气候环境条件6

4.2机械环境条件11

4.3电源环境条件14

4.4特殊环境条件16

5功能与电气性能17

5.1主轴驱动装置(单元)17

5.2主轴电动机21

6设计与制造25

6.1标志(标识)25

6.2外观及结构26

6.3元器件质量26

6.4操作与维修方便性26

6.5主轴电动机基本外形及安装尺寸27

6.6主轴电动机的轴伸径向圆跳动29

6.7主轴电动机凸缘止口对电动机轴线的径向圆跳动29

6.8主轴电动机安装配合端面对电动机轴线的端面跳动29

6.9主轴电动机出线方式及引出线30

7安全与电磁兼容性30

7.1外壳防护30

7.2电击防护31

7.3保护联结31

7.4绝缘电阻32

7.5耐电压试验33

7.6防火保护及非金属材料的阻燃性35

7.7电磁发射干扰35

7.8静电放电抗扰度36

7.9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37

7.10浪涌(冲击)抗扰度38

7.11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39

7.1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40

7.13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40

7.14抗扰度性能判据41

T

GB/T32666.2—2016

7.15噪声42

8可靠性42

9产品随行文件42

9.1要求42

9.2检验(试验)43

10包、贮运43

10.1包43

10.2贮运43

11试验条件与检验规则44

11.1试验条件44

11.2检验规则44

11.3检验顺序48

12质量保证期与用户服务48

参考文献49

n

GB/T32666.2—2016

■ir■■i

刖吕

GB/T32666《高档与普及型机床数控系统》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数控装置的要求及验收规范;

—第2部分:主轴驱动装置的要求及验收规范;

—第3部分:交流伺服驱动装置的要求及验收规范;

本部分为GB/T32666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机床数控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6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登奇机电技术有限公

司、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凯恩帝数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玉洁、张华锋、胡哓、张航军、张焕玲、冯兆冰、徐建春、陶耀东、杨洪丽、

王志成。

m

GB/T32666.2—2016

高档与普及型机床数控系统

第2部分:主轴驱动装置的要求及验收规范

1范围

GB/T32666的本部分规定了高档与普及型机床数控系统的主轴驱动装置的制造与验收技术要求

及试验评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高档与普及型机床数控系统的主轴骡动装置(以下简称主轴驱动装置或产品)及构成

主轴驱动装置的交流主轴伺服驱动单元(以下简称主轴驱动单元)、交流主轴伺服电动机(以下简称主轴

电动机)。其他类似的驱动装置可参照本部分。

注:高档与普及型机床数控系统的主轴驱动装置中交流主轴伺服电动机分为交流异步主轴电动机和交流同步主

轴电动机等。本部分只对含交流异步主轴电动机的主轴驱动装置进行规范,而含交流同步主轴电动机的主轴

驱动装置将由另外标准进行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

12h循环)

GB/T2423.5—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8—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自由跌落

GB/T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423.16—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及导则:长霉

GB/T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2423.22—201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942.1—2006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分级

GB/T5169.11—2006电丁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

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5169.16—2008电丁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6部分:试验火焰50W水平与垂直火焰

试验方法

GB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6113.101-2008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1部分:无线电骚扰

1

GB/T32666.2—2016

和抗扰度测量设备测试设备

GB/T6113.102-2008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2部分:无线电骚扰

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辅助设备传导骚扰

GB/T6113.104—2008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4部分:无线电骚扰

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辅助设备辐射骚扰

GB/T6113.201—2008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2-1部分:无线电骚扰

和抗扰度测量方法传导骚扰测量

GB/T6113.203—2008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2-3部分:无线电骚扰

和抗扰度测量方法辐射骚扰测量

GB/T6543—2008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6544—2008瓦楞纸板

GB10068—2008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

GB/T10069.1—2006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1部分: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

GB/T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626.3-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13-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交流电源端口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的

低频抗扰度试验

GB/T19678—2005说明书的编制构成、内容和表示方法

GB/T21067—2007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电磁兼容通用抗扰度要求

GB/T22840—2008工业机械电气设备浪涌抗扰度试验规范

GB/T22841—2008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规范

GB23313—2009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电磁兼容发射限值

GB/T24111—2009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规范

GB/T24112—2009丁业机械电气设备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规范

GB/T25636—2010机床数控系统用户服务指南

GB/T29001.1—2012机床数控系统NCUC-Bus现场总线协议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T29001.2—2012机床数控系统NCUC-Bus现场总线协议规范第2部分:物理层

GB/T29001.3—2012机床数控系统NCUC-Bus现场总线协议规范第3部分:数据链路层

GB/T29001.4—2012机床数控系统NCUC-Bus现场总线协议规范第4部分:应用层

JB/T8162—1999控制微电机包装技术条件

JB/T11763-2014高性能机床数控系统可靠性评价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主轴驱动装置

3.1.1

主轴驱动装置spindledrivedevice

由主轴驱动单元、主轴伺服电动机、传感等构成的装置称为交流主轴驱动装置,简称主轴骡动装置。

2

GB/T32666.2—2016

3.1.2

主轴驱动单元spindledriveunit

对交流主轴伺服电动机进行驱动及控制的单元称为主轴电动机的驱动单元,即交流主轴驱动单元。

主轴驱动单元接受控制指令对主轴电动机的位置、速度、转矩进行控制。

3.1.3

传感sensor/sensing

用于检测主轴电动机位置、速度、电流的传感器或技术称为传感。传感器包括接近开关、光电编码

器、旋转变压器、霍尔元件、电流传感器等。

3.1.4

主轴定向停止orientespindlestop

为了更换和测量刀具等需要,使主轴电动机停止在确定好的转角位置称为主轴定向停止(又称主轴

准停)。

3.1.5

制动功能brakefunction

将主轴电动机转轴上的机械能迅速释放、使主轴电动机迅速降速或停止的功能称为主轴电动机的

制动功能。主轴电动机制动方法有能耗制动、回馈制动等多种方式。

3.1.6

起动时间startingtime

主轴驱动装置在空载条件下,从主轴驱动装置得到最高速度指令信号开始到主轴电动机达到95%

最高转速时的时间。

3.1.7

制动时间braketime

主轴驱动装置在空载、最高转速运行条件下,从主轴驱动装置得到制动指令信号开始到主轴电动机

达到零转速时的时间。

3.1.8

转速变化率(静差率)speevariationratio

S

主轴驱动装置在某一给定转速下,负载由空载增加到主轴电动机连续工作区中规定的该转速下最

大负载时,其转速变化的相对值称为该转速下的转速变化率(静差率)S,用百分数表示。见式(1)。

SX100%(1)

fta

式中:

m<)空载下的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负载下的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3.1.9

调速范围(调速比)speeregulationrange

D

主轴驱动装置在调速系统中,在主轴电动机转轴上施加最高转速时允许的最大负载,且转速变化率

S不大于规定值时,能达到的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之比。调速范围按式(2)计算。

厂、7max/c、

71min

3

GB/T32666.2—2016

式中:

D调速范围(调速比);

n最高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min最低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0

3.1.10

恒功率范围constantpowerrange

主轴驱动装置保持在额定功率输出的状态下,所允许的速度变化范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即恒

功率调速比)。

3.2主轴驱动单元

3.2.1

输入额定电流rateinputcurrent

在规定条件下,主轴驱动单元输出额定电流时,其输入电流的有效值。

3.2.2

连续输出额定电流ratecontinuousoutputcurrent

在规定条件下,主轴驱动单元能连续输出而不会超过规定的的最大电流有效值。

3.2.3

输入额定电压rateinputvoltage

在规定条件下,施加在主轴驱动单元的电源端子处的电压有效值。

3.2.4

输出额定电压rateoutputvoltage

在规定条件下,主轴驱动单元在额定电流下所能输出的最大电压。

3.2.5

额定输出容量rateoutputcapacity

主轴驱动单元在额定电压下能连续输出的最大功率。

3.2.6

效率efficiency

主轴驱动单元在额定工作条件下,输出功率卩2(有功功率)与输入功率巴(有功功率)之比。见式(3)。

5(3)

式中:

7效率;

P2——输出功率,单位为千瓦(kW);

P,——输入功率,单位为千瓦(kW)o

3.3主轴电动机

3.3.1

交流主轴伺服电动机ACspindleservomotor

能实现对位置、速度、转矩进行伺服控制的电动机称之为交流主轴伺服电动机。

4

GB/T32666.2—2016

3.3.2

额定值ratevalue

通常由制造厂对电动机在规定运行下所指定的一个量值。

:GB755—2008,定义3.1]

3.3.3

工作制duty

电动机所承受的一系列负载状况的说明,包括起动、电制动、空载、停机断能及其持续时间和先后顺

序等。

:GB755—2008,定义3.9]

3.3.4

工作制类型typeofduty

T作制可分为连续、短时、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几种类型。周期性工作制包括一种或多种规定了持续

时间的恒定负载;非周期性T-作制中的负载和转速通常在允许的运行范围内变化。

:GB755—2008,定义3.10]

3.3.5

工作区operatingarea

在主轴电动机温升不超过允许温升的条件下,主轴电动机能长期工作的区域称为连续T作区;在连

续工作区之外,允许主轴电动机短时过载运行的区域称为短时工作区。

T作区用转矩和转速的二维平面坐标表示。

3.3.6

连续额定输出功率continuousrateoutputpower

主轴电动机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在连续丁作区内主轴电动机温升不超过允许温升的条件下,主

轴电动机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称为连续额定输出功率,简称为额定功率。

3.3.7

短时工作制(S2)时的额定输出功率rateoutputpoweratshort-timedutyS2

在S230minT.作区内,主轴电动机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

3.3.8

连续周期工作制(S6)时的额定输出功率rateoutputpoweratcontinuousperiodicdutyS6

在S650%.T.作区(循环时间:10mim;接通5min,断开5min)内,主轴电动机所能输出的最大

功率。

3.3.9

额定转矩ratetorque

在连续工作区内,主轴电动机所能输出的最大转矩。

3.3.10

额定转速(基频转速)raterotationspee

在连续工作区内,在额定转矩下主轴电动机达到最大功率时的转速。

3.3.11

最高转速maximumrotationspee

在连续工作区内,主轴电动机允许的最大转速。

3.3.12

最高电压maximumvoltage

在额定转速下,短时T作制(S2)时对应该点最大功率时的主轴电动机端子间的电压。

5

GB/T32666.2—2016

3.3.13

额定电流ratecurrent

主轴电动机在连续T作区内,对应额定转矩时的线电流值。

4工作环境条件

4.1气候环境条件

4.1.1贮存、运输的耐干热与耐干冷

4.1.1.1要求

主轴驱动装置贮存与运输允许的气候条件:

a)环境温度:一40°C〜70°C;

注:长期贮存温度一般为一25°C〜55°C。

b)相对湿度:10%〜95%,无凝露;

c)大气压强:70kPa〜106kPa(海拔高度£2000m)o

试验结束后,检测主轴驱动装置在耐干热与耐干冷条件下的绝缘电阻值,应符合7.4.1的要求,且

应能空载正常运行。

4.1.1.2检验(试验)

耐干热与耐干冷试验概要见表lo

表1贮存与运输的耐干热与耐干冷试验

项目耐干热耐十冷

参照标准GB/T2423.2—2008的试验BbGB/T2423.1—2008的试验Ab

预处理按制造厂规范,无包

检验不连接电源

温度*70°C±2°C-40°C±3°C11

试验持续时间16h±lh16h±lh

试验时的测量和/或加载无

气候条件正常室温

特别注意无凝露"

最终测量通电运行并测绝缘电阻

8环境温度是在距离主轴驱动单元的通风位置的气流进入点的平面不超过50mm测得的温度。

b-25°C±3°C是可以接受的,但不推荐在将来的设计中使用。

-通电运行之前,应通风除去内外部凝露。

分别按以下方法进行耐干热与耐干冷试验:

a)耐干热试验

1)试验目的:确定主轴驱动装置在干热条件下贮存与运输的适应性。

2)试验方法:见GB/T2423.2—2008的试验Bbo

3)试验条件与试验仪器:

6

GB/T32666.2—2016

试验温度:70°C±2°C0

试验持续时间:16h±lho从试验样品的温度达到稳定后开始计算。

试验时的湿度:绝对湿度不超过20g/n?水汽(相当于35£时50%的相对湿度)。

试验用高温箱:可采用有强迫空气循环的温度箱以保持温度均匀,循坏风速度应尽可能低

(不大于0.5m/s)0容积与主轴驱动装置体积比大于3:1。

4)试验程序:

—将主轴驱动单元、主轴电动机在室温下放入同处于室温的温度箱内并处于不通电

状态。

—将温度箱温度逐步升至试验的上限温度,注意箱内温度变化率不超过1°C/min(不

超过5min时间的平均值)。

——当箱内温度达到稳定后(至少30min)开始计时,存放16h。

—然后使箱内温度逐渐下降至室温,并在此条件下恢复至初始状态;箱内温度变化率不

超过1°C/min(不超过5min时间的平均值)。当温度稳定后,如果有冷凝水应去除,

对主轴驱动装置目测、通电运行并进行功能测试,主轴驱动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试验期结束后,立即测量绝缘电阻,绝缘电阻符合7.4.1的要求。

b)耐干冷试验

1)试验目的:确定主轴驱动装置在贮存与运输在干冷条件下的适应性。

2)试验方法:见GB/T2423.1—2008的试验Ab。

3)试验条件与试验仪器:

试验温度:一40°C±2°C。

试验持续时间:16h+1h。从试验样品的温度达到稳定后开始计算。

试验时的湿度:绝对湿度不超过20g/n?水汽(相当于35匸时50%的相对湿度)。

试验用低温箱:可采用有强迫空气循环的温度箱以保持温度均匀,容积与主轴驱动装置

体积比大于3:lo

4)试验程序:

—将主轴驱动单元、主轴电动机在室温下放入同处于室温的温度箱内并处于不通电状

态,必要时可用聚苯乙烯薄膜给予密封。

—将温度箱温度逐步升降至试验的下限温度,注意箱内温度变化率不超过1°C/min

(不超过5min时间的平均值)。

——当箱内温度达到稳定后(至少30min)开始计时,存放16h+1h0

然后使箱内温度逐渐升至室温,并在此条件下恢复至初始状态;箱内温度变化率不超

过1°C/min(不超过5rmn时间的平均值)。当温度稳定后,如果有冷凝水应去除,

对主轴驱动装置目测、通电运行并进行功能测试,主轴驱动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试验期结束后,立即测量绝缘电阻,绝缘电阻符合7.4.1的要求。

4.1.2高温及低温运行

4.1.2.1要求

主轴驱动装置在下列气候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a)环境温度:0°C〜55°C;

b)相对湿度:10%〜95%,无凝露;

c)大气压强:86kPa~106kPa;

)海拔高度:£2000m。

7

GB/T32666.2—2016

注:当对T-作条件有特姝要求时,见4.4。

4.1.2.2检验(试验)

应按以下基本要求进行试验:

—试验开始时除标准另有规定,主轴驱动装置不应有包装且各部分应正常连接,处于准备使用

状态;

——均在空载条件下进行试验,将主轴电动机置于温度控制箱之外;

—每项试验之前及试验之后应对被测主轴驱动单元进行视检和运行测试,以确定试验对主轴驱

动装置的影响及主轴驱动装置是否通过试验。

分别按下列方法对主轴驱动装置进行高温运行与低温运行试验:

a)高温运行试验:

1)试验日的:确定主轴驱动装置在高温运行条件下的适应性。

2)试验方法:见GB/T2423.2—2008的试验Bo

3)试验条件与试验仪器:

试验温度:55°C±2°C。

试验空气湿度:绝对湿度不超过20g/n?水汽(相当于35£时50%的相对湿度)。

试验持续时间:48h±1h。从温度箱内温度达到稳定后对试验样品通电开始计算。

试验用温度箱:可采用有强迫空气循环的温度箱以保持温度均匀,循坏风速度应尽可能低

(不大于0.5m/s)o容积与主轴歩动单元体积比大于3:10

三相调压器:容量〉主轴驱动装置的总容量。

三相交流稳压器:容量〉主轴號动装置的总容量。

4)试验程序:

—将主轴驱动单元(主轴电动机置于箱外)在室温下放入同处于室温的温度箱内并处于

准备通电状态。

—将温度箱温度逐步升至试验温度,注意箱内温度变化率不超过1°C/min(不超过

5min时间的平均值)。

一当温度箱内温度达到稳定后(一般不少于30min),主轴驱动单元开始连续48h±

1h的通电运行,每4h检查1次,其24h的电压波动见表2。

表2高温运行条件

工作电压标称值1.1X标称值标称值0.85X标称值

时间/h4848

—满48h后将主轴驱动单元断电,将温度箱内温度逐步降至室温,箱内温度变化率不

超过1°C/min(不超过5min时间的平均值)。

—温度箱内温度的恢复要有足够长的时间(1h以上),期间对可能产生的冷凝水应通

过通风除湿等处理。当温度稳定后,对主轴驱动装置目测和通电运行并进行功能测

试,主轴驱动装置应运行正常。

——试验期结束后,立即测量绝缘电阻,绝缘电阻符合7.4.1的要求。

b)低温运行试验:

1)试验目的:确定主轴驱动装置在低温运行条件下的适应性。

2)试验方法:参照GB/T2423.1—2008的试验A0

3)试验条件与试验仪器:

8

GB/T32666.2—2016

试验温度:O°C±2°CO

试验空气湿度:绝对湿度不超过20g/n?水汽(相当于35匸时50%的相对湿度)。

试验持续时间:16h+1h,从温度箱内温度达到稳定后对试验样品通电开始计算。

低温试验箱:可采用有强迫空气循环的温度箱以保持温度均匀,循环风速度应尽可能低

(不大于0.5m/s)0容积与主轴驱动单元体积比大于3:1。

4)试验程序:

—将主轴驱动单元(主轴电动机置于箱外)在室温下放入同处于室温的温度箱内并处于

准备通电状态。

—将温度箱温度逐步降至0°C±2°C。注意箱内温度变化率不超过1°C/min(不超过

5min时间的平均值)并无凝露产生。

一当箱内温度达到稳定后(一般不少于30min),主轴驱动单元开始连续16h的通电运

行检查程序且应运行正常。

—运行16h+1h后将主轴胶动单元断电,将温度箱内温度逐步升至室温,箱内温度变

化率不超过1°C/min(不超过5min时间的平均值)。

—温度箱内温度的恢复要有足够长的时间(1h以上),期间对可能产生的冷凝水应通

过通风除湿等处理。当温度稳定后,对主轴驱动装置目测和通电运行并进行功能测

试,主轴驱动装置应运行正常。

——试验期结束后,立即测量绝缘电阻,绝缘电阻符合7.4.1的要求。

4.1.3温度变化运行

4.1.3.1要求

主轴驱动装置应在下列温度变化气候条件下正常工作:

a)环境温度:低温为5°C,高温为40°C;

b)试验时间:低温3h,高温3h;共2次循环,共12h;

c)相对湿度:30%〜95%,无凝露;

)大气压强:86kPa〜106k;Pa。

4.1.3.2检验(试验)

按以下方法进行温度变化运行试验:

a)试验目的:确定主轴驱动装置在温度变化条件下运行的适应性;

b)试验方法:见GB/T2423.22—2012的试验Nb;

c)试验温度:低温为5°C±2°C,高温为40°C±2°C;

)试验循环次数:2;

e)试验时的湿度:绝对湿度不超过20g/n?水汽;

f)试验用温度箱:温度箱应能保持试验所要求的低温和高温,并能按试验要求的温度变化率进

行。箱内空气应能充分流通,被测样品周围的空气流速不小于2m/s;

g)试验程序:

1)将主轴驱动单元在室温下放入同处于室温的温度箱内(主轴电动机置于箱外),通电运行;

2)将温度箱温度逐步降至5°C±2°C,注意箱内温度变化率不超过3°C/min±0.6°C/min;

3)保持低温3h,然后将温度箱温度逐步升至高温,注意箱内温度变化率不超过3°C/min士

0.6°C/min(不超过5min时间的平均值);

4)保持高温3h,然后将试验箱温度逐步降至室温,注意箱内温度变化率不超过3°C/min士

9

GB/T32666.2—2016

0.6°C/min(不超过5min时间的平均值),到此第一循环结束;

5)进行试验的第二个循环,即重复步骤2)-4);

6)第二循环结束后,将主轴驱动单元保持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达到正常温度;

7)最后对主轴驱动装置目测和进行功能测试,应能正常T作。

4.1.4耐交变湿热

4.1.4.1要求

主轴驱动装置应能承受严酷等级为温度55°C,相对湿度为95%,时间为12h+12h的耐交变湿

热试验。

试验结束后,检测在交变湿热条件下主轴驱动装置的绝缘电阻,其值应符合7.4.1的规定,且主轴

驱动装置应能空载正常运行。

4.1.4.2检验(试验)

耐交变湿热试验概要见表3。

表3耐交变湿热(12h+12h)试验

项目内容

参照标准GB/T2423.4—2008的试验Db

预处理按制造厂规范,无包

检验不连接电源

温度*55°C±2°C,25°C±3°C

试验持续时间12h±0.5h,12hi0.5h

循环次数2

试验时的测量和/或加载无

气候条件在GB/T2423.4所述的受控条件下卜

最终测量测绝缘电阻并通电运行

8环境温度是在距离主轴驱动装置的通风位置的气流进入点的平面不超过50mm处测得的温度。

b通电运行之前,主轴驱动单元应通风除去内外部凝露。

按以下方法进行耐交变湿热试验:

a)试验目的:确定主轴驱动装置在交变湿热条件下的适应性。

b)试验方法:见GB/T2423.4—2008的试验Dbo

c)试验温度与湿度:55°C+2°C,相对湿度93%±3%;25°C±3°C,相对湿度>95%。

)试验持续时间:48h不通电存放。从试验样品的温度湿度达到稳定后开始计算。

e)循环次数:2。

f)试验用温热试验箱:试验箱内湿度用水的电阻率应保持不小于500Q•m,排出的凝结水未纯

化处理前不得再作为加湿用水(见GB/T2423.4—2008第4章的要求)。

g)试验程序:

1)将主轴驱动单元、主轴电动机在室温下放入同处于室温的温度箱内并处于不通电状态。

2)调节温度箱使其逐步达到规定的25°C±3°C温度稳定为止,温度变化率不超过1°C/min

(不超过5min时间的平均值)且不应产生凝露。

10

GB/T32666.2—2016

3)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先通过不提高箱内的绝对湿度来避免发生冷凝。再在3h+0.5h之

内,通过调节箱内湿度达到规定的温度55°C±2°C与相对湿度>95%,

4)当温度与湿度稳定后,开始计算时间(见GB/T2423.4—2008的7.3)。总共在温度箱内

存放48h,两个循环。

5)在55°C+2°C与相对湿度>95%条件下,直至从循环开始的12h±0.5h为止。

6)在3h〜6h内降到25°C±3°C,同时相对湿度>95%条件下到24h第1个循环结束(见

GB/T2423.4—2008的7.3)。

7)进行试验的第二个循坏,即重复步骤3)〜5)。

8)当第二循环即48h结束后,将主轴驱动单元、主轴电动机保持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达

到正常温度,即使试验箱内温度湿度逐步降至正常大气条件,应在1h〜2h内将相对湿

度降至25%〜75%,将温度降到试验室的温度。注意温度变化率不超过1°C/min,注意

不应产生凝露,如果有凝露应全部左除。

9)试验后应紧接做主轴驱动单元、主轴电动机的绝缘电阻试验,其值应符合7.4.1的规定。

10)最后对主轴驱动装置目测,主轴电动机外表不能变坏。对主轴驱动装置通电运行并进

行功能测试,应能正常工作。

4.1.5主轴电动机的抗盐雾

4.1.5.1要求

主轴电动机应具有抗盐雾腐蚀能力并能承受48h盐雾试验。试验后拆开主轴电动机检查,主轴电

动机任何部位不应有影响正常T作的腐蚀迹象和破坏性变质。

注:盐雾试验样品可用主轴电动机零部件替代,而所选零部件要反映主轴电动机的抗盐雾腐蚀的能力。

4.1.5.2检验(试验)

按GB/T2423.17-2008的第4章〜第8章的试验方法,将受试主轴电动机水平置于试验箱内,试

验时间为48h,试验后应符合4.1.5.1的要求。

4.1.6主轴电动机的抗长霉

4.1.6.1要求

主轴电动机应具有抗霉菌破坏影响能力并能承受28长霉试验。试验后拆开主轴电动机检查,主

轴电动机任何部位不应有影响正常工作的腐蚀迹象和破坏性变质。

注:长霉试验样品可用主轴电动机零部件替代,而所选零部件要反映主轴电动机的抗长霉腐蚀的能力。

4.1.6.2检验(试验)方法

按GB/T2423.16—2008第5章的试验方法,将受试主轴电动机置于试验箱内,试验时间为28d,

试验后应符合4.1.6.1的要求。

4.2机械环境条件

4.2.1振动

4.2.1.1主轴驱动单元的振动

4.2.1.1.1要求

主轴驱动单元的振动要求见表4。

11

GB/T32666.2—2016

表4振动要求

频率/Hz振幅/mm

2</<90.35

9</<1500.15

主轴驱动单元应经受作用于3个相互垂直的每个轴上的振动。振动试验后,主轴骡动单元电气性

能不受到影响,外观和装配的质量不允许改变,不应有机械结构上的损坏、变形和紧固部位的松动现象,

所有功能应正常。

4.2.1.1.2检验(试验)

试验方法如下:

a)试验目的:确定主轴驱动单元在运行状态下对振动的适应性。

b)试验方法:见GB/T2423.10—2008的试验Fc。

c)试验仪器及参数:

振动试验台及夹具:

——基本运动:时间的正弦函数;

运动轴向:Jc个方向。

)试验条件:

——频率范围:2Hz〜150Hz;

扫描速度:(l±10%)oct/min;

振幅峰值:0.15mm;

——打频循环次数:10次/轴(一次循环为2Hz~150Hz~2Hz)。

e)试验程序:

1)将主轴驱动单元(不带包)固定在试验台上,经目测和功能检验正常后,在通电空载的状

态下进行振动试验;

2)分別对被测主轴驱动单元的每个轴按试验条件的规定进行扫频耐久试验,试验期间主轴

驱动单元应能正常工作;

3)试验后检查结构及外观,不应有机械上的损坏、变形、零部件脱落或紧固部位松动的现象;

4)最后对主轴驱动单元进行功能测试,应能正常T作。

4.2.1.2主轴电动机的机械自振动

4.2.1.2.1要求

主轴电动机的机械自振动应符合GB10068-2008的振动等级“B”的有关要求,其测量参数限值要

求为: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