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548-2019 中幼林抚育作业设计编制技术规程
DB34/T 3548-2019 Revise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id-to-young forest tending operations desig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东华(安徽)生态规划院有限公司、怀宁县林业局、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农业农 村局。
- 起草人:
- 陈一佐、巩永芳、王金火、孙其森、孙箭、张成龙、徐宝林、冯友胜、王媛媛、刘 观宁、吴江、匡鹤凌、杨玉锋、杨笑笑、朱松波、仲灿、胡健冬、张志国、祝康杰、张子安、胡婧楠、 袁震、白梅、徐珺先。
- 出版信息:
-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4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548—2019
中幼林抚育作业设计编制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designandcompilationoftendingoperationformiddleand
youngforest
文稿版次选择
2019-12-25发布2020-01-25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3548—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东华(安徽)生态规划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华(安徽)生态规划院有限公司、怀宁县林业局、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农业农
村局。
本标准起草人:陈一佐、巩永芳、王金火、孙其森、孙箭、张成龙、徐宝林、冯友胜、王媛媛、刘
观宁、吴江、匡鹤凌、杨玉锋、杨笑笑、朱松波、仲灿、胡健冬、张志国、祝康杰、张子安、胡婧楠、
袁震、白梅、徐珺先。
I
DB34/T3548—2019
中幼林抚育作业设计编制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幼林抚育作业设计编制原则、程序、内容和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中幼林抚育作业设计编制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
GB/T18337.1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
GB/T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T26424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2014年)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森林经营forestmanagement
从形成森林、培育森林到采伐更新整个过程的各种森林培育措施和管护措施的总称。
3.2
森林经营单位forestmanagementunit
有明确边界和单位法人资质,以森林资源为主要生产资料,长期进行森林经营和管护的单位。
3.3
第三方编制单位unittoimplementforestmanagementplan
可以作为独立总体编制中幼林抚育作业设计的具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相关单位。
3.4
森林抚育Foresttending
从幼龄林郁闭成林到林分成熟前根据培育目标所采取的各种营林措施的总称,包括抚育采伐、补植、
修枝、浇水、施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以及视情况进行的割灌、割藤、除草等辅助作业活动。
2
DB34/T3548—2019
3.5
抚育采伐Tendingoperation
依据林分发育、林木竞争和自然稀疏规律及森林培育目标,适时适量伐除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
和林分密度,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生长,缩短培育周期的营林措施。抚
育采伐又称间伐,包括透光发、疏伐、生长伐和卫生伐4类。
3.6
采伐强度Cuttingstrength
采伐强度包括蓄积采伐强度、株数采伐强度,分别是采伐木的蓄积、株数和抚育采伐小班的总蓄积、
总株数之比。
注:合理的采伐强度取决于林分生长状态、立地条件、经营目的和树种生物学特性。一般根据不同立地条件、经营
目的以及森林生长与林木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不同生长阶段的合理密度、断面积、最适株数、郁闭度。依据
不同生长阶段的合理密度、断面积、最适株数、郁闭度等确定合理的采伐强度。
4总则
4.1编制原则
其中:
a)依法依规。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规章、政策规定。
b)真实可靠。深入现场调查,确保设计数据准确。
c)设计科学。方法科学,设计规范,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4.2编制依据
其中:
a)国家和地方颁布和出台的中幼林抚育管理的法律、法规。
b)森林经营相关的行业发展规划、技术标准及产业政策。
c)项目批准文件。
d)作业设计编制委托书。
4.3编制任务
其中:
a)查清设计单元林分现状。
b)提出抚育方式和技术措施。
c)编制投资概算。
d)分析抚育成效。
4.4编制程序
资料准备、作业区确认、小班区划、标准地调查、抚育技术措施设计、文本编制等。
4.5编制成果
作业设计说明书(见附录B)、作业设计附表(见附录C)、作业设计图件(见附录D)(文本组成
及装订顺序见附录A)。
3
DB34/T3548—2019
5资料准备
其中:
a)年度森林抚育计划任务文件;
b)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成果(含最新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
c)其它基础资料。
6抚育对象
6.1防护林和特用林抚育对象按GB/T18337.3的规定执行。生态公益林建设按照GB/T18337.1中
界定的特殊保护地区的生态公益林,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禁伐区的森林、法律法规禁止人为活
动的生态公益林,不纳入抚育对象。
6.2用材林抚育对象按GB/T15781的规定执行。
7外业调查
7.1作业区确定
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合理确定抚育作业区。
7.2小班区划
7.2.1以原二类调查区划小班为基础,区划作业小班。
7.2.2作业小班面积测量采用不小于万分之一比例尺的地形图调绘、GPS绕测或GIS矢量图计算方式。
对每个作业小班应当实测3个GPS控制点并绘制到万分之一地形图上,并且至少要拍摄4张反映林分现
实状况的照片备查。
7.3小班调查
采用标准地调查法。根据林分状况选择典型地段布设标准地,每个标准地面积0.067-0.100公
顷;标准地形状正方形、矩形或圆形。标准地个数参照GB/T15781的规定执行。
7.4调查因子
调查因子包括环境因子(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立地条件、水文、植被等)、林分因
子(权属、林种、起源、郁闭度、平均年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位面积株数、蓄积量、树种组成、
幼苗幼树、灾害情况等)。
7.5调查精度
7.5.1调查因子精度
参照GB/T26424的规定执行。
7.5.2标准地精度
参照《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2014年)执行。
7.5.3其他要求
小班调查时确定的土地权属、起源、林木权属、森林类别、林种不得有错。
4
DB34/T3548—2019
8设计内容
8.1抚育采伐木选择
8.1.1林木分类法
目标树是指在目的树种中,对林分稳定性和生产力发挥重要作用的长势好、质量优、寿命长、
价值高,需要长期保留直到达到目标直径方可采伐利用的林木。目标树划分的前提是该树种必须是目的
树种。
辅助树又称“生态目标树”,是有利于提高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改善森
林空间结构、保护和改良土壤等功能的林木。
干扰树是指对目标树生长直接产生不利影响或显著影响林分卫生条件、需要在近期采伐的林
木,包括霸王树、濒死木、枯死木、被压木、病害木、虫害木、树干树根损伤木、树干弯曲木、老头树、
断杆断梢木等林木。
其他树是指林分中除目标树、辅助树、干扰树以外的林木。
采伐木顺序为:干扰树、(必要时)其它树;保留木顺序为:目标树、辅助树、其它树。
8.1.2林木分级法
林木分级法如下:
——Ⅰ级木(优势木):树高和直径最大,树冠很大,且伸出一般林冠之上;
——Ⅱ级木(亚优势木):树高略次于Ⅰ级,树冠向四周发育,在大小上也次于Ⅰ级木;
——Ⅲ级木(中等木):生长尚好,但树高和直径较前两级林木差,树冠较窄,位于林冠的中层,
树干的圆满度较Ⅰ、Ⅱ级木大;
——Ⅳ级木(被压木):树高和直径生长都非常落后,树冠受挤压,通常都是小径木,其中又可分
为a、b两个亚级:
Ⅳa——树冠狭窄,侧方被压,但枝条在主干上分布均匀,树冠能伸入林冠层中;
Ⅳb——树冠偏生,只有树冠的顶部才伸入林冠层,侧方和上方均受压制);
——V级木(濒死木):完全处于林冠下层,生长极落后,树冠稀疏而不规则,又可分为a、b二
亚级:
Ⅴa——生长极落后的濒死木;
Ⅴb——枯死木。
采伐木顺序为:V级木、Ⅳ级木、(必要时)Ⅲ级木;保留木顺序为:Ⅰ级木、Ⅱ级木、Ⅲ
级木。
8.2抚育方式
明确采取的具体抚育方式和作业措施等。对于透光伐、疏伐、生长伐、卫生伐、修枝、割灌除草、
补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施肥等抚育方式,应当明确保留木、采伐木。
a)透光伐
——在人工纯林幼龄林中进行。
——按照确定的保留株数,主要伐除过密的和质量低劣、无培育前途的林木。
b)疏伐
——按照有利于林冠形成梯级郁闭、主林层和次林层立木合理受光的要求,将林木分为优良木、有
益木和伐除木。
——保留优良木、有益木和适量的灌木。
——对风景林的景观疏伐,按森林美学的原则进行,改造或塑造新的景观,创造自然景观的异质性,
5
DB34/T3548—2019
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旅游和观赏价值。
c)生长伐
——当林木分化加剧,胸径连年生长量明显下降时进行,采用上层抚育、下层抚育、综合抚育等方
式,伐除生长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林木,合理调整立木密度,使保留木具有较好的营养空间,促
进保留木生长,培育良好干形。
d)卫生伐
——对遭受病虫害、风折、风倒、冰冻、雪压、森林火灾等灾害的林分开展,清除生态功能明显降
低的被害木。
e)修枝
——在自然整枝不良、通风透光不畅的林分中进行。
——一般采取平切法,重点针对枝条、死枝过多的林木。修枝高度幼龄林不超过树高的1/3,中龄
林不超过树高的1/2。
——在进行中幼林抚育设计时,修枝不作为独立的小班抚育措施,与其它抚育措施配合使用。
f)割灌除草
——在下木生长旺盛、与林木生长争水争肥严重的中幼龄林中进行。
——采取机割、人割等不同方式,清除妨碍树木生长的灌木、藤条和杂草。
g)补植
——在郁闭度低的林分,或林隙、林窗、林中空地等,或在缺少目的树种的林分中,在林冠下或林
窗等处补植目的树种,调整树种结构和林分密度、提高林地生产力和生态功能的抚育方式。
h)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通过松土除草、平茬或断根复壮、补植或补播、除蘖间苗等措施促进目的树种幼苗幼树生长发
育的抚育方式。
i)施肥
——针对一般用材林的幼龄林、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珍贵树种用材林中的中幼林,可采用施肥。
8.3抚育采伐强度
平均胸径5cm以上的间伐小班应当有抚育采伐强度,由标准地调查结果按GB/T15781的规定执
行。
8.4辅助设施
包括必要的作业道、集材道、临时楞场等。
8.5抚育材及抚育剩余物处理
抚育材及抚育作业剩余物符合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环境保护等相关规程要求。
9设计成果要求
9.1成果形式
9.1.1作业设计文件包含纸质和电子版两种形式。
9.1.2电子版文档或表格为PDF格式;图件为TIF或JPG格式;矢量数据文件为shp格式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J 888-1984 塑料挤压模具 压圈 1984-09-05
- QJ 858-1984 塑料注射模具 垫圈 1984-09-05
- QJ 890.3-1984 塑料挤压模具 弹簧 1984-09-05
- DL 422.1-1991 火电厂用工业合成盐酸的试验方法 1991-10-04
- QJ 875.5-1984 塑料挤压模具 固定板 1984-09-05
- QJ 885-1984 塑料挤压模具 定位销 1984-09-05
- DL 425.1-1991 工业用氢氧化钠试验方法 1991-10-04
- QJ 626-1981 机箱附件 小链条 1982-09-01
- QJ 959.2-1985 多功能组合式冲压模架元件 圆柱头螺钉 1986-01-01
- QJ 957.3-1985 多功能组合式冲压模架元件 两用定位销 1986-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