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853-2024 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程

DB61/T 1853-2024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ractical village planning

陕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1/T 1853-2024
标准类型
陕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7-02
实施日期
2024-08-02
发布单位/组织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陕西省国土空间勘测规划院 中策资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61/T1853—2024

目  次

前  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1

5编制准备.........................................................................................................................................................2

6规划内容.........................................................................................................................................................2

7规划成果.........................................................................................................................................................6

附录A(资料性)村庄规划收集资料内容...............................................................................................9

附录B(资料性)现状调查内容示例......................................................................................................10

附录C(规范性)村庄规划文本表格......................................................................................................17

附录D(规范性)村庄规划图件制作要求.............................................................................................20

附录E(资料性)管控内容......................................................................................................................23

参考文献.............................................................................................................................................................25

I

DB61/T1853—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国土空间勘测规划院、中策资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

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小青、谭然、孙晓蓓、杨金虎、李丽、刘平立、郭文霞、徐博、张琛、陈军、

李东东、于书伦、段娟莉、屠康、王玉川、刘昱伽、吴左宾、邓南涛、李佳颖、甘敏、王雅妮、张雯、

刘生刚、杨顺、贾若楠、武蓉蓉。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由陕西省国土空间勘测规划院解释。

联系信息:

单位:陕西省国土空间勘测规划院

电话:029-87851456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雁塔北路100号

邮箱:sxkgyghs@163.com

II

DB61/T1853—2024

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原则、规划期限、编制准备、规划内容和规划成果等主要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城镇开发边界外,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单元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231土地基本术语

DB61/T5029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GB/T192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村级片区villagelevelarea

指地域相邻、资源禀赋相近、设施共享、开发保护治理方向和措施一致的两个或多个行政村合并构

成的地域单元。

3.2

村庄建设边界boundaryofvillageconstructionland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的,一定时期内因村庄建设发展需要,可以相对集中开发建设和必须实行规

划控制的区域边界。

4总则

4.1编制原则

4.1.1保护优先、节约集约

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强化自然资源、历史人文、生态环境等保护。盘活

存量、优化增量,促进国土空间高效复合、节约集约利用。

4.1.2统筹协调、统一规划

1

DB61/T1853—2024

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历史文化传承,推进

片区资源整合,强化资源和设施共建共享。

4.1.3因地制宜、分类引导

规划目标应与当地经济水平和群众需求相适应,规划设计和风貌管控应与当地自然风貌和乡土风俗

相呼应,突出地域特色。结合村庄发展现状,针对不同类型村庄发展需求,明确规划内容。

4.2规划期限

与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期限保持一致。

5编制准备

5.1组织准备

5.1.1规划编制应建立相应的领导决策机制、组织编制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

5.1.2编制工作开展前,应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或计划。

5.1.3规划编制应开展必要的技术培训和宣传动员工作。

5.2资料收集

规划资料包括行政区划与人口情况、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与历史

文化、相关规划与政策文件,具体参考附录A村庄规划收集资料内容。

5.3数据准备

5.3.1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及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基础测绘、地理国情普查、地籍

调查、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成果,按照《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

(自然资发〔2023〕234号),实地补充调查,统一底图底数。

5.3.2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为空间定位基础,村域范围宜采用比例尺为

1:5000~1:10000或者分辨率不小于0.5m的影像图作为工作底图,村庄集中建设区范围宜采用比例尺为

1:500~1:1000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

5.4现状调研

可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集体座谈等方式开展调查,内容包括当地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土地

利用、建筑现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历史文化和特色风貌、产业和人口、建设需求等内容,现

状调查内容参考附录B现状调查内容示例。

6规划内容

6.1村庄基础分析

6.1.1立足村庄的区位条件、资源环境禀赋、社会经济基础和战略机遇等,分析村域国土空间开发本

底条件和村庄发展条件,总结村庄开发保护现状特征。

6.1.2梳理村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并针

对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2

DB61/T1853—2024

6.2目标定位

明确村庄发展定位,确定村庄发展目标,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等约束性指标。

制定户籍人口数、宅基地面积等相关预期性指标,指标设置见附录C表C.1规划控制指标表。

6.3村域国土空间布局优化

6.3.1重要控制线管控

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村庄建设边界、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等重要控制线范围

及管控要求。

6.3.2用地结构调整

优化调整各类用地规模和结构,明确规划期内各类用地增减情况,编制村域国土空间用地结

构调整表,见附录C表C.2村域国土空间用地结构调整表。

可预留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机动指标使用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

6.3.3用地布局优化

优化村域国土空间布局,明确各类用地规划用途,细化村庄建设用地布局。

难以明确具体用途的建设用地,可规划为留白用地。

6.4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规划不得突破上位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明确耕地后备资源区域范围和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范围。

6.5产业发展

6.5.1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以宜农、生态、绿色、低碳为原则,提出村庄产业发展方向和思路。

按照差异化、规模化、特色化要求,提出产业发展策略。

6.5.2优化产业用地布局

统筹规划村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明确产业用地用途、规模,提出用地兼容性要求,促进

产业空间复合高效利用。

确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布局和范围。

6.6宅基地

6.6.1选址

村民新建宅基地应集中选址,避开地质灾害及各类灾害隐患点。退让铁路、高压走廊、交通干道、

河流水体的距离应符合《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要求。

6.6.2规模

新建宅基地,城市郊区、平原每户不超过133m²;川地、塬地每户不超过200m²;山地、丘陵地

每户不超过267m²。

3

DB61/T1853—2024

6.6.3建设要求

宅基地建设应考虑当地文化特色和居民生活习惯,遵循适用、经济、节能、美观的原则,因地制宜

提出农宅布局、风貌和高度等建设要求。

6.7基础设施

6.7.1道路交通

对外交通

对外交通用地布局应与上位规划相衔接。

内部道路

村庄内部道路按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支路三级布置。确定道路的长度和宽度,规划道路绿化带和

照明设施。村庄内部道路应与对外道路相衔接。

停车设施

公共停车场应优先利用村内闲置地和边角地且靠近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临时性停车设施可与村内其

他公共设施统一规划。有特殊功能(如乡村旅游)的村庄,可在村口、公共活动中心等附近集中布局停

车场及相关设施,也可因地制宜设置用地复合的季节性停车场。

公交站点

结合村庄居民点布局,统筹交通条件和停靠场地等因素,确定公交站点。

6.7.2公用设施

给水

明确水源、水质标准、给水方式和供水规模。确定用水总量和供水设施用地规模和布局。确定供水

管网布局,提出管道走向、管径和长度等。

排水

因地制宜确定排水系统建设,测算雨、污水量,确定雨、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规模与布局。

电力

预测用电负荷,明确供电电源、用电总量、电压等级、供电线路及变配电设施用地规模和布局。

通信

确定通信设施位置、建设标准和敷设方式,明确通信设施用地规模和布局。

供热

采用集中供热的村庄,确定集中供热设施的位置、用地规模以及供热管线的走向和管径。不具备条

件集中供热的村庄优先采用清洁能源。

燃气

4

DB61/T1853—2024

使用天然气的村庄,确定天然气管线走向和管径等,保障用气安全。不具备管道天然气供气条件的

村庄可以使用电能、灌装液化石油气和沼气等清洁能源。

环卫

.1厕所

合理布局公厕,服务半径不宜超过300m,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应达100%。生活污水应一体化处

理并达标排放。

.2生活垃圾收运

预测垃圾产生量,明确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方式及垃圾收集点、转运站位置和用地规模;村垃圾收集

点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

殡葬

明确殡葬用地规模及布局。

6.8公共服务设施

6.8.1依托行政村集中居民点或自然村组,综合考虑乡村居民常用交通方式,配置满足就近使用需求

的服务要素,并注重相邻村庄之间服务要素的错位配置和共享使用。

6.8.2明确行政管理、学校教育、医疗保健、商业服务、社会福利、旅游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

规模和布局,明确规划新增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范围、建筑面积和建设标准;公共服务设施宜相对集中布

置,形成村民活动中心和公共开放空间。

6.9村庄安全与防灾减灾

6.9.1地质灾害

提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目标,明确防护要求、范围和措施。

6.9.2消防

明确村庄建筑防火、电气防火、森林防火及生产生活用火等控制和管理措施,规划消防通道,明确

消防设施位置。

6.9.3防洪排涝

根据流域防洪要求、防洪标准,提出防洪排涝规划目标,因地制宜安排各类防洪排涝工程设施。

6.9.4地震灾害

明确村庄建设抗震设防标准与防御目标,划定避灾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范围,制定相

应抗震措施。

6.9.5公共卫生

布局村庄内公共卫生站点,明确公共卫生防护措施。

6.9.6其他灾害防治

针对气象、生物等其他灾害类型,明确相应防灾减灾设施布局要求和防灾措施。

5

DB61/T1853—2024

6.10历史文化及特色风貌保护

6.10.1历史文化保护

落实村庄历史文化保护范围,明确村庄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明确历

史文化整体保护措施。

明确历史建筑或传统风貌建筑、历史环境要素、地质遗迹、历史遗存等保护对象名录。

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应符合《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技术导则(DB61/T5029)》和《陕

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相关规定。

6.10.2特色风貌保护

明确村域自然环境与山水格局整体保护要求、特色风貌保护措施及管制规则。

提炼村庄自然、人文要素符号以及地域传统建筑特色,延续村庄传统空间格局、街巷肌理和

建筑布局,明确村庄景观风貌控制要求、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活化利用措施。

因地制宜提出村庄公共建筑、农宅建筑形式、户型和风貌等要求。

6.11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6.11.1国土综合整治

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国土综合整治工程和项目,明确实施区域、重点任务及建设规模等。

6.11.2生态修复

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生态修复工程和项目,明确实施区域、重点任务及建设规模等。

6.12近期建设计划

提出近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历史文化及特色风貌保护、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安全防

灾、道路交通等类型的项目,明确近期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主体、资金估算和建设时

序,具体见附录C表C.3近期建设项目表。

6.13规划实施保障

明确规划实施责任,提出规划实施的组织、技术、监督和管理等保障措施。结合当地乡风民俗,形

成村庄规划管理的村规民约。将村庄规划纳入村级议事协商目录。

7规划成果

7.1成果类型

规划成果分为报批备案版与村民公示版。

7.2报批备案版

7.2.1文本

规划文本内容应表述准确、详略得当、简明扼要。规划文本包含总则、村庄基础分析、目标定位、

村域国土空间布局优化、重要控制线、产业发展、宅基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村庄安全与防灾

减灾、历史文化及特色风貌保护、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近期建设计划和规划实施保障等。

6

DB61/T1853—2024

7.2.2表格

规划表格应符合附录C村庄规划文本表格要求,包括规划控制指标表、村域国土空间用地结构调

整表、近期建设项目表等。

7.2.3图则

图则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村庄规划图、指标一览表以及其他信息。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形成若干个局

部图则。村庄规划图应重点明确各类用地性质、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求

和建筑风貌引导等内容;指标一览表中应明确各类建设用地分类、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高度等指标

以及风貌引导要求。

7.2.4图件

图件应符合附录D村庄规划图件制作要求,不同类型村庄结合实际需求绘制必选图件和可选图件,

村庄规划备案版图件名称及要求见表1村庄规划备案版图件。

表1村庄规划备案版图件

序号图件要求

1区位分析图必选

2村域综合现状图必选

3村域综合规划图必选

4村域规划分区图可选

5村容村貌提升规划图可选

6产业布局规划图可选

7村庄建设总平面图必选

8建筑户型示意图可选

9建筑风貌引导示意图可选

10道路交通规划图必选

1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必选

12基础设施规划图必选

13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规划图可选

14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可选

15防灾减灾规划图必选

16近期建设项目规划图可选

注:可根据村庄类型和村级片区的不同需求补充其他基础分析图件和规划成果图件。

7.2.5数据库

规划数据库包括矢量数据、规划文档、规划表格、栅格数据和元数据等。

7

DB61/T1853—2024

7.2.6附件

包括规划说明书、村庄规划管理公约、村民征集意见、部门意见、专家论证意见、村民参与村庄规

划的相关记录材料等。

7.3村民公示版

村民公示版应满足易懂、好用的基本要求,包括图件、表格、管控内容(样例参考附录E管控内容)

及村规民约。

7.4成果格式

规划成果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

a)纸质版。规划文本、规划表格及附件等资料宜采用A3或A4幅面大小,规划图件宜采用A3

幅面折叠成册;

b)电子版。电子版文件采用通用文件存储格式。文档采用.pdf格式,图纸采用.jpg格式,规划数

据库采用.mdb格式。

8

DB61/T1853—2024

AA

附录A

(资料性)

村庄规划收集资料内容

表A.1村庄规划收集资料内容表

类别内容

1.区位区划、村域辖区、毗邻地区、居民点分布情况、村庄发展过程、历史沿革等情况。

2.历年总人口数、总户数、户籍人口数、常住人口数、外来人口数、流动人口数、人口年龄结构、

行政区划与人口情况

劳动力人数和年龄构成、非农业人口数、剩余劳动力流向、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

增长等情况。

1.地形地貌、气候气象、土壤植被、水文地质、自然灾害(如洪涝、地震、地质灾害、雪灾冰冻)

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等情况。

2.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林地资源、湿地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等情况。

1.村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历年村域生产总值、投入产出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集体经营性收入、

人均产值、人均收入等情况。

2.主要产业类型和结构、主导产业、行政村主要和特色农产品产量、种植结构、产业状况和发展趋

势等情况。

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3.村域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内外交通运输现状、商业服务业、旅游业、社

会治理状况、较大安全生产事件等情况。

4.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状况(包括土地沙化和荒漠化、盐碱化、土地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