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664-2019 主要果树害虫监测调查技术规程
DB11/T 1664-2019 Monitoring and investig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ajor fruit tree pes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16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664—2019
主要果树害虫监测调查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monitoringandinvestigationof
mainfruiterpestinsects
2019-09-26发布2020-01-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1664—201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1
3监测调查种类........................................................................1
4监测调查点设置要求..................................................................1
5设备安装要求........................................................................2
5.1诱虫灯..........................................................................2
5.2诱捕器..........................................................................2
6监测调查内容和方法..................................................................2
6.1主要果树害虫....................................................................2
6.2天气............................................................................9
6.3物候............................................................................9
6.4天敌............................................................................9
6.5注意事项........................................................................9
附录A(规范性附录)主要果树害虫(螨)学名、分类地位及主要寄主....................10
附录B(规范性附录)监测调查点基本情况调查表......................................13
附录C(规范性附录)成虫期调查表..................................................14
附录D(规范性附录)越冬虫态存活情况调查表........................................16
附录E(规范性附录)为害情况调查表................................................19
附录F(规范性附录)幼(若)虫出蛰情况调查表......................................22
附录G(规范性附录)虫(螨)发生量调查表............................................24
参考文献.............................................................................27
I
DB11/T1664—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林业保护站、中国农业大学。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北京互联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
京农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绿宜生植物养护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王家园七星苹果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合、朱绍文、潘彦平、刘奇志、常恩忠、冯术快、肖玉安、詹民、岑敬波、
张崇岭、孙福君、周义、高宝宽、姚仲旺、周在豹、米莹、刘君、胡阳、龚硕、王睿琦、韩冰、杨国栋、
崔艮中、李云、赵连祥。
II
DB11/T1664—2019
主要果树害虫监测调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果树害虫的监测调查种类、监测调查点设置、设备安装、监测调查内容和方法等
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主要果树害虫的监测调查。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直接观察法directobservation
取单株或一定长度、面积、容量、部位为样方,直接观察记录调查对象的数量或行为、为害状等信
息的方法。
2.2
灯光诱集法lighttrappingmethod
利用昆虫趋光性,设置灯光设备诱捕昆虫的方法。
2.3
引诱剂诱集法semi-chemicalstrappingmethod
利用昆虫对某些化学物质的趋性诱捕昆虫的方法。
2.4
色板诱集法coloredstickycardstrappingmethod
利用昆虫对颜色的趋性,设置色板诱捕昆虫的方法。
2.5
受害果(叶/梢)率percentageofinsect-affectedfruit(leaf/tip)
随机选取果园5株标准株,在每株东、南、西、北、中方位各随机选取20个以上果实(叶片/梢),
计算有虫果实(叶片/梢)数与调查果实(叶片/梢)总数的比率。
3监测调查种类
检疫性、危险性害虫5种,常发性害虫(螨)45种,其学名、分类地位及主要寄主见附录A。
4监测调查点设置要求
根据果树资源现状、果树害虫发生规律、分布特点及传播扩散途径等因素设置监测调查点,监测调
查点所在果园(集中连片)面积应大于100亩,主要寄主树种应不少于500株。
1
DB11/T1664—2019
5设备安装要求
5.1诱虫灯
诱虫灯应安装在四周开阔、无遮挡的地段,接虫袋口距地面高度应不低于1.7m,与其他诱捕设备的
间距应不低于200m,并应设置安全用电标识。
5.2诱捕器
对于害虫常发地点,每个监测调查点设置诱捕器5套,悬挂在树冠外围中部,不受枝叶的直接遮蔽
和阳光直射,高度距离地面1.5m~2m,间距不低于50m。水盆式诱捕器的水盆直径应不小于20cm,在距
盆沿1cm处均匀设置4个排水孔;盆内加入浓度为5‰洗衣粉水,水面距排水孔1cm;诱芯固定在水盆正中
距水面1cm处。
6监测调查内容和方法
6.1主要果树害虫
6.1.1地中海实蝇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5月15日第一次调查时,调查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5月15日~10月30日,在境外水果、蔬菜集散地周边果园,口岸周边果园,景区周边果园
等设置监测调查点。每点悬挂1套诱捕器,每隔6d定时检查并收集标本。发现成虫后,每天定时调查成
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1。
6.1.2瓜实蝇
参照6.1.1执行。
6.1.3桔小实蝇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在7月~10月果实成熟前调查桃、李、枣、苹果、梨等有虫株率、受害果率
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5月15日~11月10日,在水果和蔬菜集散地、景区周边果园等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调查
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1。
6.1.4苹果蠹蛾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4月1日第一次调查时,调查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4月1日~10月30日,在水果集散地、水果贮藏库、果园等处悬挂诱捕器,每隔2d定时检查
1次并收集标本。发现成虫后,每天定时调查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1。
6.1.5葡萄花翅小卷蛾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5月1日第一次调查时,调查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5月1日~10月10日,在葡萄果实集散区、水果贮藏库、葡萄园悬挂诱捕器,每隔2d定时检
查1次并收集标本。发现成虫后,每天定时调查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1。
6.1.6核桃举肢蛾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8月10日~8月20日,在核桃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
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4月25日~4月30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核桃10株,调查树冠投影面积为1m2、深5cm土壤
中越冬茧数量,并解剖茧中幼虫存活情况,填写附录表D.1。
成虫期:5月5日~8月20日,在核桃园用灯光诱集成虫,每天定时调查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2。
为害情况:6月1日~6月30日,每隔4d调查1次,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调查所有落地果,解剖记录
并填写附录表E.1。8月10~8月30日,调查核桃树上果实,每次调查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隔4d调查1
次,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随机各调查40个果,记录黑果数并填写附录表E.1。
2
DB11/T1664—2019
6.1.7梨实蜂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4月30日~5月10日,在梨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
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3月15日~20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梨树10株,调查树冠投影面积为1m2、深10cm的土壤
中越冬茧数量,并解剖茧中幼虫存活情况,填写附录表D.1。
成虫期:随机选取梨树3株标准株,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选取20个花序标记,4月
10日~5月10日,每天6:00~7:00定时调查花序上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3。
6.1.8梨小食心虫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6月25日~6月30日,在桃园、樱桃园调查有虫株率和受害梢率;8月30日~
9月30日果实成熟期,在梨园、桃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
表B.2。
越冬基数:3月1日~3月10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梨或桃树10株标准株,每株在主干基部距地面30cm
范围内查2块老粗皮,每块面积100cm2,调查越冬茧情况,同时调查距根颈50cm范围内15cm深土壤中越
冬茧情况,并解剖茧中幼虫存活情况,填写附录表D.2。
成虫期:3月20日~10月20日,在有晚熟品种的桃园或梨园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查诱捕器中成虫
数量,填写附录表C.1。
为害情况:5月20日~8月30日,在桃园、樱桃园内,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隔4d定时调查1次受害
梢率,填写附录表E.2。8月20日~9月20日,在梨园内,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隔4d定时调查1次受害
果率,填写附录表E.2。
6.1.9李实蜂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5月15日~5月20日,在李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
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3月15日~3月20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李树10株,调查树冠投影面积为1m2、深10cm的土
壤中越冬茧数量,并解剖茧中幼虫存活情况,填写附录表D.1。
成虫期;随机选取李树3株,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选取10个花束状果枝标记,3月
20日~4月15日,每天8:00之前直接观察花上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3。
6.1.10李小食心虫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7月20日~8月20日果实成熟期,在李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
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3月15日~3月20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李树10株,调查树冠投影面积为1m2、深10cm的土
壤中越冬茧数量,并解剖茧中幼虫存活情况,填写附录表D.1。
成虫期:4月1日~8月30日,在有晚熟品种的李园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调查诱捕器中成虫数量,
填写附录表C.1。
为害情况:6月20日~8月20日,在李园内,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隔4d定时调查1次受害果率,填
写附录表E.3。
6.1.11柞栎象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9月10日~9月20日,在板栗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
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5月15日~5月25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板栗10株,调查树冠投影面积为1m2、深20cm的土
壤中越冬幼虫数量,填写附录表D.1。
成虫期:9月1日~9月30日,将3个直径不小于50cm、高40cm的瓦盆或陶盆装土,后浇水,使盆中土
紧实,土距盆沿10cm,将盆埋入田间土中,盆中土与盆外地面平齐。10月1日~10月10日,每盆中放入
从板栗果实中脱出的象甲幼虫100头,盆口用60目纱网罩住。翌年7月20日~9月20日早晨定时调查成虫
数量,填写附录表C.2。
3
DB11/T1664—2019
6.1.12桃仁蜂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7月5日~7月15日,在仁用杏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
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3月10日~3月15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杏树上或地面杏僵果300个以上,解剖杏核,调查
幼虫存活情况,天敌情况,填写附录表D.3。
成虫期:3月15日前,田间收集500个杏僵果,放在60目纱网的养虫笼中,养虫笼放在杏园阳光不直
射处,4月5日~5月10日每天定时观察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2。
6.1.13桃小食心虫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9月1日~9月10日、9月15日~10月15日,分别在枣、苹果园调查有虫株率、
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3月15日~20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枣、苹果10株,调查树干根颈50cm范围内10cm深的土
壤中越冬茧数量,并解剖茧中幼虫存活情况,填写附录表D.1。
成虫期:5月20日~9月30日,在苹果、枣园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调查诱捕器中成虫数量,填写附
录表C.1。
为害情况:8月20日~9月20日在枣园,9月10日~10月20日在苹果园,每隔4d定时调查1次受害果率,
填写附录表E.3。
6.1.14桃蛀螟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8月10日~9月10日、9月10日~9月30日,分别在桃、板栗园调查有虫株率、
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3月10日~15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桃树10株,每株选取2块老翘皮,每块面积100cm2,
调查越冬茧情况,并解剖茧中幼虫存活情况,填写附录表D.2。
成虫期:5月1日~10月15日,在桃、板栗园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调查诱捕器中成虫数量,填写附
录表C.1。
为害情况:6月20日~9月20日在桃园,9月10日~9月30日在板栗园,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隔4d
定时调查1次受害果率,填写附录表E.3。
6.1.15柿蒂虫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8月30~9月10日,在柿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4月10日~15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柿树5株,调查主干老树皮、根颈部、大杈、柿蒂等
处的越冬虫茧数,并解剖茧中幼虫存活情况,填写附录表D.4。
成虫期:5月10日~8月30日,在柿园用灯光诱集成虫,每天定时调查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2。
6.1.16金纹细蛾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10月20日~30日,在苹果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叶率、平均每叶虫斑数量
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3月20日~10月20日,在苹果园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调查诱捕器中成虫数量,填写附录
表C.1。
为害情况:在苹果园的主栽品种上,5月1日~10月20日,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隔4d定时调查1
次受害叶率和新虫斑数量等,填写附录表E.4。
6.1.17黄连木尺蠖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8月10日~8月20日,在核桃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
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5月5日~5月10日和11月5日~11月10日各调查1次,随机选取核桃10株,在树冠投影下
挖取1m2的样方,调查深度10cm地表层中的蛹数量,填写附录表D.1。
4
DB11/T1664—2019
成虫期:5月20日~8月10日,在核桃园每隔2d定时用灯光诱集成虫,定时调查成虫数量,填写附录
表C.2。
幼虫期:随机选取核桃10株,每株按东、西、南、北4个方位各选取长势相近的50cm枝条1个作为标
准枝,调查标准枝上幼虫数量,7月10日~8月31日,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E.5。
6.1.18苹小卷叶蛾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5月10日~15日,在桃园、苹果园调查有虫株率、新梢受害率及监测调查点
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11月10日~20日调查1次,在监测点内随机选取桃、苹果10株,调查主干老翘皮下、一
个主枝的剪锯口和枝干上的枯叶下越冬幼虫数量,填写附录表D.5。
幼虫出蛰情况:随机选取桃、苹果5株,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调查10个枝,调查枝
上芽、花蕾、新梢受害情况,记录幼虫数量,4月5日~5月5日,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F.1。
成虫期:5月1日~9月30日,在桃园、苹果园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调查诱捕器中成虫数量,填写
附录表C.1。
6.1.19桃潜叶蛾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9月10~9月20日,在桃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叶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3月20日~9月30日,在桃园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调查诱捕器中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1。
为害情况:5月1日~9月30日,随机选取桃树5株,每隔4d调查1次受害叶率和叶片上新潜道数量,
填写附录表E.4。
6.1.20舞毒蛾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5月25日~5月30日,在柿园调查有虫株率和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
录表B.1、表B.2。
幼虫孵化期:随机选取10块卵,在卵块周围涂抹一圈凡士林膏剂,3月25日~5月10日调查幼虫孵化
数量,每隔2d定时调查1次,首次发现幼虫孵化后每天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G.1。
成虫期:6月1日~7月20日,安装诱捕器或诱虫灯诱集成虫,每隔2d定时调查1次,调查成虫诱捕数
量,诱捕器调查填写附录表C.1,诱虫灯调查填写附录表C.2。
6.1.21枣镰翅小卷蛾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9月5日~9月10日,在枣园调查有虫株率、新梢受害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
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5月1日~9月30日,在枣园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调查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1。
6.1.22枣瘿蚊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6月15日~6月20日,在枣园调查有虫株率、新梢受害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
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为害情况:4月20日~6月30日,随机选取枣树5株标准株,每株选1个主枝,每隔4d调查1次标准枝
上新梢数量和受害梢数量,填写附录表E.2。
6.1.23梨黄粉蚜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8月10日~8月20日,在梨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
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转果时期: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株选10个结果枝组,在每个结果枝组基部涂凡士林,6月1日~6
月30日,每天定时调查蚜虫数量,填写附录表G.2。
为害情况:7月1日~8月30日,在梨园主栽品种上,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受害
果率,填写附录表E.3。
6.1.24李短尾蚜
5
DB11/T1664—2019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6月15日~20日,在杏园调查受害株率、受害梢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B.2。
为害情况:4月10日~6月30日,随机选取杏树5株标准株,每株选取10个新梢,每隔2d定时调查1
次新梢上叶片数量、受害叶片(卷叶)数量,填写附录表E.6。
6.1.25栗大蚜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5月10日在进行活动虫量第一次调查时,填写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
录表B.1、表B.2。
活动虫量:随机选取板栗10株标准株,每株选取新梢10个,调查活动虫数量。5月10日~7月30日,
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G.3。
6.1.26苹果黄蚜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6月25日~6月30日,在苹果园调查受害梢率、受害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
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活动虫量:随机选取苹果10株标准株,每株选取新梢10个(距梢顶部30cm),调查活动虫数量。5
月1日~6月30日,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G.3。
6.1.27苹果瘤蚜
参照6.1.24执行。
6.1.28桃蚜
参照6.1.24执行。
6.1.29桃粉蚜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5月20日~5月25日,在桃园调查受害梢率、受害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
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活动虫量:随机选取桃树10株标准株,每株选取新梢4个,调查叶片上活动虫数量。5月1日~6月30
日,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G.3。
6.1.30桃瘤蚜
参照6.1.24执行。
6.1.31草履蚧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4月15日~4月20日,在核桃、梨等果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
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若虫上树期:随机选取核桃、梨树3株标准株,采用阻隔法调查。12月20日~翌年3月31日,每隔2d
定时调查1次,中午前后定时调查胶环的若虫数量,填写附录表F.2。
6.1.32朝鲜毛球蚧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5月20日~5月25日,在桃园、杏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B.2。
若虫出蛰期:2月15日~3月15日,随机选取桃、杏树3株标准株,每株按东、西、南、北4个方位各
选取长势相近的30cm枝条1个作为标准枝,每天中午前后定时调查活动若虫数量,填写附录表F.3。
若虫出壳期:5月10日~6月10日,随机选取3株标准株,每株选取5头成虫,在虫体周围涂凡士林,
每天定时观察若虫出壳数量,并记录活动若虫数量,填写附录表G.1。
6.1.33康氏粉蚧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8月20日~9月30日,在苹果、梨、桃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
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6
DB11/T1664—2019
转果时期:随机选取3株标准株,每株选4个结果枝组,在每个结果枝组基部涂凡士林,5月20日~6
月25日、7月15~8月5日,每天定时调查若虫数量,填写附录表G.2。
为害情况:7月1日~9月30日,在果园主栽品种上,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受害
果率,填写附录表E.3。
6.1.34梨圆蚧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8月20日~9月30日,在苹果、梨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
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若虫出壳期:5月15日~6月20日、7月5日~7月30日、8月25日~9月25日,随机选取3株苹果标准株,
每株各选取5头成虫,在虫体周围涂凡士林,每天定时调查出壳若虫数量,并记录活动若虫数量,填写
附录表G.1。
为害情况:7月1日~9月30日,在果园主栽品种上,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受害
果率,填写附录表E.3。
6.1.35桑白蚧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11月20日~11月30日,在桃、樱桃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B.2。
若虫出壳期:5月1日~5月30日、7月20日~8月20日,随机选取3株标准株,每株选取5头雌成虫,
在虫体周围涂凡士林,每天定时调查出壳若虫数量,并记录活动若虫数量,填写附录表G.1。
6.1.36柿绒粉蚧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9月20日~9月25日,在柿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
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若虫出蛰期:随机选取柿树3株标准株,每株选有代表性的芽(梢)10个,4月15日~5月15日,
每天定时观察越冬若虫出蛰数量,填写附录表F.4。
若虫出壳期:6月1日~6月20日、6月25日~7月20日、8月1日~8月25日和9月1日~9月30日,随机
选取柿树3株标准株,每株选取5头雌成虫,在虫体周围涂凡士林,每天定时观察若虫出壳数量,并记录
活动若虫数量,填写附录表G.1。
6.1.37水木坚蚧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5月25日~5月30日,在桃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
录表B.1、表B.2。
若虫出蛰期:3月1日~3月31日,随机选取桃树3株标准株,每株按东、西、南、北4个方位各选取
长势相近的30cm枝条1个作为标准枝,每天中午前后定时调查活动若虫数量,填写附录表F.3。
若虫出壳期:5月10日~6月10日、7月20日~8月20日,随机选取桃树3株标准株,每株选取5头雌成
虫,在虫体周围涂凡士林,每天定时观察若虫出壳数量,并记录活动若虫数量,填写附录表G.1。
6.1.38中国梨木虱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9月20日~9月25日,在梨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
录表B.1、表B.2。
成虫出蛰期:1月20日~3月20日,随机选取梨树3株标准株,每株按东、西、南、北4个方位各选取
长势相近的30cm枝条10个作为标准枝,每天上午定时调查活动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4。并记录卵出
现时间。
第一代若虫孵化期:随机选取3株标准株,每株选取100粒卵,3月10日~4月20日,每天定时调查孵
化情况,填写附录表G.4。
成虫、若虫量: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株按东、西、南、北4个方位各定点选取长势相近的30cm
枝条1个作为标准枝,5月1日~9月10日,每隔2d天定时调查1次成虫、若虫量,填写附录表E.5。
6.1.39茶翅蝽
7
DB11/T1664—2019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8月20日~9月20日,在桃、梨园调查有虫株率、受害果率及监测调查点基
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4月1日~9月30日,在桃、梨园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调查诱捕器中成虫量,填写附录表
C.1。
成虫、若虫数量:4月20日~9月10日,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株按东、西、南、北4个方位各选取
长势相近的50cm枝条1个作为标准枝,每隔2d上午定时调查成虫、若虫数量,填写附录表E.5。
6.1.40斯氏后丽盲蝽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5月20日~5月30日,在枣、桃、苹果调查有虫株率、新梢受害梢率及监测
调查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若虫孵化期:4月10日~6月10日,在枣树上,随机选取10个有卵粒的夏剪干橛,在干橛下方涂
抹一圈粘虫胶或凡士林膏剂,调查若虫孵化数量,每隔2d定时调查1次,首次发现若虫孵化后每天定时
调查若虫数量,填写附录表G.1。
成虫期:5月10日~6月30日,8月10日~9月20日,在枣园悬挂诱捕器,每天定时调查诱捕器中成虫
数量,填写附录表C.1。
6.1.41梨网蝽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9月10日~9月20日,在山楂、梨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若虫数量:4月20日~10月15日,随机选取山楂、梨树5株标准株,每株按东、南、西、北4
个方位各选取叶片5片,调查叶片上成虫、若虫数量,每隔2d上午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E.5。
6.1.42二斑叶螨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8月10日~8月20日,在桃、苹果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3月10日~3月15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10株标准株,调查苹果主干老翘皮内越冬情况,
每株查2块老粗皮,每块面积100cm2,调查越冬成螨数量,填写附录表D.6。
活动螨量和卵量: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选取叶片5片,调查
活动螨量和卵量,5月20日~9月10日,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G.5。
注:活动虫数量指每株树所有调查叶片上的活动螨数量。以下类同。
6.1.43苹果全爪螨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6月20日~6月30日,在桃、苹果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3月10日~3月15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10株标准株,每株按东、南、西、北4个方位各选
1个短果枝,调查越冬卵数量,填写附录表D.7。
活动螨量和卵量: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选取叶片5片,调查
活动螨量和卵量,4月20日~8月30日,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G.5。
6.1.44山楂叶螨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6月20日~6月30日,在苹果、桃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B.2。
越冬基数:3月10日~3月15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10株标准株,调查苹果主干老翘皮内越冬情况,
每株查2块老粗皮,每块面积100cm2,调查越冬成螨数量,填写附录表D.6。
活动螨量和卵量: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选取叶片5片,调查
活动螨量和卵量,4月20日~8月30日,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G.5。
6.1.45针叶小爪螨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6月15日~6月25日,在板栗树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填
写附录表B.1、表B.2。
8
DB11/T1664—2019
越冬基数:3月10日~3月15日调查1次,随机选取10株标准株,每株按东、南、西、北4个方位各选
1个枝条,在1、2年生枝条轮痕上下各调查10cm上卵量,填写附录表D.7。
活动螨量和卵量:随机选取5株板栗标准株,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选取叶片5片,
调查活动螨量和卵量,5月1日~7月30日,每隔2d定时调查1次,填写附录表G.5。
6.1.46果树小蠹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11月20日~11月30日,在桃、杏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出孔期:选直径3cm~5cm、长20cm且有3个以上虫孔的半干桃(杏)树枝,5根为一组,设5组,
分别用100目纱网罩住。4月15日~6月10日、7月10日~8月30日,每隔2d定时调查1次成虫数量,填写附
录表C.5。
6.1.47桃小蠹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11月20日~11月30日,在桃、杏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资料,
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出孔期:选直径3cm~5cm、长20cm且有3个以上虫孔的半干桃树(杏)枝,5根为一组,设5组,
分别用100目纱网罩住。4月15日~9月20日,每隔2d定时调查1次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5。
6.1.48桃红颈天牛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11月20日~11月30日,在桃、杏、樱桃园调查有虫株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
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6月5日~7月25日,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株选取1个主枝,每天上午定时调查主枝上和
树干上红颈天牛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6。
6.1.49梨茎蜂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4月30日~5月10日,在梨园调查有虫株率、新梢被害率及监测调查点基础
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4月10日~4月30日,在梨树上悬挂5张黄色粘虫胶板,利用色诱法诱集成虫。粘虫胶板悬
挂在树冠中部,间距不应少于30m。每天定时调查粘虫胶板上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C.1。
6.1.50栗瘿蜂
监测调查点:调查1次。6月10日~6月20日,在板栗园调查有虫株率、新梢被害率及监测调查点基
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表B.2。
成虫期:6月10日~6月30日,随机选取5株标准株,每株按东、南、西、北4个方位各选取10个虫瘿,
每天定时调查羽化孔数量,填写附录表C.3。
6.2天气
记录全天阴、晴、风、雨、湿度及温度等信息。
6.3物候
记录寄主和其他2~3种常见植物物候。
6.4天敌
记录天敌种类及捕食、寄生情况等。
6.5注意事项
6.5.1因小气候差异,调查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6.5.2废弃的监测设施用品,应送指定的地点回收处理。
6.5.3每次调查完毕,清除成、幼(若)虫体。
9
DB11/T1664—2019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主要果树害虫(螨)学名、分类地位及主要寄主
表A.1给出了主要果树害虫(螨)学名、分类地位及主要寄主。
表A.1主要果树害虫(螨)学名、分类地位及主要寄主
序号中文名称俗名/简称学名分类地位主要寄主分布
检疫性危险性害虫学名、分类地位及主要寄主
苹果、梨、桃、李、杏、柿、葡萄、
1地中海实蝇Ceratitiscapitata(Wiedemann)双翅目,实蝇科本市未发现
樱桃、无花果、榅桲、
2瓜实蝇Bactroceracucurbita(Coquillett)双翅目,实蝇科桃、无花果、苹果、杏、草莓本市未发现
3桔小实蝇橘小实蝇Bactroceradorsalis(Hendel)双翅目,实蝇科桃、李、杏、枣、苹果、梨、核桃本市未发现
苹果、海棠、梨、山楂、李、杏、
4苹果蠹蛾Cydiapomonella(Linnaeus)鳞翅目,卷蛾科本市未发现
桃、核桃、栗
葡萄、甜樱桃、欧洲李、柿、猕猴
5葡萄花翅小卷蛾葡萄蛀果蛾Lobesiabotrana(DenisetSchiffermüller)鳞翅目,卷蛾科本市未发现
桃、石榴
常发性害虫(螨)学名、分类地位及主要寄主
6核桃举肢蛾核桃展足蛾、核桃黑AtrijuglanshetaoheiYang鳞翅目,展足蛾科核桃,核桃楸全市
7梨实蜂梨实叶蜂HoplocampapyricolaRohwer膜翅目,叶蜂科梨全市
8梨小食心虫梨小Grapholitamolesta(Busck)鳞翅目,卷蛾科梨、桃、苹果、樱桃、杏、李全市
9李实蜂李单室叶蜂MonocellicampapruniWei膜翅目,叶蜂科李全市
10李小食心虫李小、李小蠹蛾Grapholitafunebrana(Treitschke)鳞翅目,卷蛾科李、杏、樱桃全市
怀柔、密云、昌平、平
11柞栎象象鼻虫Curculiodentipes(Roelofs)鞘翅目,象甲科板栗、栓皮栎、蒙古栎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308/T 232-2017 和杂肉牛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2017-03-22
- DB3415/T 65-2023 六安瓜片生态茶园田间管理指南 2023-12-25
- DB1308/T 343-2024 “宇璐”沙棘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2024-01-25
- DB3415/T 64-2023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应用技术规范 2023-12-25
- DB1308/T 340-2024 野生平榛丰产管理技术规程 2024-01-25
- DB3415/T 63-2023 六安脆桃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2023-12-25
- DB1308/T 344-2024 夏季平菇生产技术规程 2024-01-25
- DB1308/T 346-2024 北苍术移栽技术规程 2024-01-25
- DB1308/T 348-2024 设施平菇菌袋套环栽培技术规程 2024-01-25
- DB1308/T 347-2024 山楂叶药材加工技术规程 202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