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818-2008 化学品 固有生物降解性 改进的MITI试验(Ⅱ)

GB/T 21818-2008 Chemicals—Inherent biodegradability—Modified MITI test (Ⅱ)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1818-200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05-12
实施日期
2008-09-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品固有生物降解性改进的MITI试验(Ⅱ)的方法概述、试验准备、试验程序、质量控制、数据与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测试试验浓度下非挥发的、对微生物无抑制作用的、不与CO2吸附剂反应的化学品的固有生物降解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起草人:
石利利、刘济宁、单正军、杨力、赵浩然、韩雪、杨婧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2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300;13.020.40

A80

a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1818—2008

GB/T

化学口口

固有生物降解性

Chemicals--

InherentMITI

test(Ⅱ)

biodegradability--Modified

2008—09—0

2008—05—12发布1实施

宰瞀嬲鬻瓣警矬瞥篓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议1”

21818—2008

GB/T

前言

试验(Ⅱ)》。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增加了范围、术语与定义、质量控制;

——将计量单位改为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化学品登记中心、沈阳化工研究院安全评价中心、上海市检测

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利利、刘济宁、单正军、杨力、赵浩然、韩雪、杨婧。

21818—2008

GB/T

化学品

固有生物降解性改进的MITI试验(1I)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品固有生物降解性改进的MITI试验(II)的方法概述、试验准备、试验程序、质

量控制、数据与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测试试验浓度下非挥发的、对微生物无抑制作用的、不与COz吸附剂反应的化学品的

固有生物降解性。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固有生物降解性inherent

biodegradability

最佳试验条件下,受试物长时间与接种物接触表现出的生物降解潜力。

2.2

demand,BOD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oxygen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消耗氧的量,可表示为每毫克受试物消耗的氧气毫克数(mg/mg)。

2.3

demand,ThOD

理论需氧量theoreticaloxygen

根据分子式计算得到的受试物完全被氧化需要的氧的总量,可表示为每毫克受试物消耗的氧气毫

克数(mg/mg)。

3受试物信息

a)分子式;

b)水溶液中定量分析方法;

c)主要成分组成比例;

d)微生物毒性。

4方法概述

4.1原理

低生物降解物质的固有生物降解性。

以受试物作为唯一的有机碳源,在微生物对受试物无适应性的前提下,使用自动、密闭的耗氧测定

仪(BOD仪),将微生物接种到装有受试物的试验容器中。试验期间,以一定时间间隔测定试验溶液的

BOD值。通过BOD测定值与化学分析结果(如测定溶解性有机碳浓度或化学物质的残留浓度等),计

算生物降解率。

4.2参比物

为了检测活性污泥的活性,应设置参比物试验,目前仍未有专一性的参比物。本标准推荐苯胺(新

蒸馏)、醋酸钠或苯甲酸钠作为参比物。若使用其他参比物,试验报告中应加以说明。

1

21818—2008

GB/T

5试验准备

5.1设备

a)BOD测定仪(配6个BOD瓶和COt吸收杯),对于挥发性物质,需用改进的BOD仪;

b)膜过滤器(可选);

c)碳分析仪(可选)。

5.2接种物

污泥采样点原则上全国不少于10个使用和排放各种化学物质的场所,这些场所包括城市污水处理

厂、工业污水处理厂、河流、湖泊和沿海。原则上,污泥样品每年在3月、6月、9月和12月采样4次,例

如,日本化学物质测试中心采用的标准活性污泥来自10个场所的混合污泥:城市污水处理厂(3个分布

于日本北部、中部和南部)、工业污水处理厂(1个化学工业废水处理厂)、河流(3条分别位于日本北部、

中部和南部)、湖泊(1个位于日本中部)和海洋(2个位于日本内陆海)。

5.3污泥采样方法

从城市污水处理厂采集回流污泥1L,在与空气接触的河流、湖泊和沼泽或海洋的地表水和表面土

壤各采集1L。将各采样点的污泥样品放人同一容器,搅拌混匀后静置。去除漂浮物,用2号滤纸过滤

后以氢氧化钠或磷酸将滤液pH值调为7.o土1.0,转移至曝气池内曝气培养。

曝气结束后静置30min,弃去上清液总体积的1/3,然后加等体积的0.1%的合成污水(1g葡萄

糖,1g蛋白胨和1g磷酸钾溶解于1

进行,培养温度为(25±2)℃。

当活性污泥培养时,应根据下列项目检查和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a)上清液外观:活性污泥上清液应是澄清的;

b)活性污泥的沉降:絮凝成团的活性污泥应具有较强的沉降性;

c)活性污泥形成状态:当污泥无絮状出现时,可增加0.1%的合成污水或增加合成污水添加的

次数;

d)pH:上清液pH值为7.0=k1.0;

e)温度:活性污泥培养温度为(25土2)℃;

f)曝气量:加入合成污水的上清液中,应充分曝气,溶解氧浓度不低于5mg/Li

g)活性污泥原生动物:在放大100~400倍的显微镜下,应可见大量不同种类的原始动物;

h)新鲜和驯化污泥的混合:为了保持新鲜和驯化污泥具有相同的活力,试验使用的活性污泥上

清液滤液与等体积的新鲜活性污泥混合后培养;

i)活性污泥活性测定:标准物质定期检测活性污泥活性(至少每3个月1次),特别是在新鲜和驯

化污泥样品混合后(图1),必须进行测定,保证与老污泥样品活性一致。

誉参之垮

^●

培养使用期

雩兵些争

混合.培养使用期

芒譬≤坚:争

、尹‘==7

混合,培养使用期

9月lO月11月

、亍“‘=彳尹

混合,培养使用期

图1活性污泥样品制备和使用周期举例

21818—2008

GB/T

5.4培养基

5.4.1试验培养基贮备液

用分析纯试剂制备下列贮备液:

a)磷酸缓冲液:称取8.50g磷酸二氢钾(KH:P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