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194-2016 公路桥梁加固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DB41/T 1194-2016 Road bridge reinforcement quality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6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01
R18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194—2016
公路桥梁加固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016-03-18发布2016-06-18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1194—2016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加固工程质量评定..................................................................2
4.1一般规定......................................................................2
4.2工程质量评分..................................................................2
4.3工程质量等级评定..............................................................4
5常用加固工程质量检验..............................................................4
5.1混凝土缺陷修补加固工程质量检验................................................4
5.2混凝土裂缝修补加固工程质量检验................................................5
5.3粘贴钢板加固工程质量检验......................................................5
5.4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工程质量检验..............................................6
5.5植筋工程质量检验..............................................................7
5.6增大截面加固工程质量检验......................................................8
5.7体外预应力加固工程质量检验....................................................8
5.8更换板式支座工程质量检验......................................................9
5.9更换伸缩缝工程质量检验.......................................................10
5.10钢筋工程质量检验............................................................11
5.11混凝土工程质量检验..........................................................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公路桥梁加固单位工程和分项工程划分.............................13
附录B(规范性附录)公路桥梁加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用表...............................14
I
DB41/T1194—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
省交院工程检测加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磊、王笑风、毋存粮、郭金山、叶雨山、王智勇、薛有利。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学勤、张浩、曹竞、尹雷、梁西建、曾勇、姜自奇、路贻宝、郭建英、万铜
岭、刘兵伟、刘强、张建龙、陈征、朱云峰、胡超峰、李磊、孙中阳、陈艳阳、皇星星、王超、杨军凯、
关梁超、张涛、郑文通、束景晓、张恒心、王军会、梁晓棚、王洪明、弯迎彬、卢彦、康存利、刘镇伟、
郭雪妍、田丰雨、姚兵。
II
DB41/T1194—2016
公路桥梁加固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桥梁加固质量检验评定的术语和定义、常用加固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桥梁加固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市政桥梁加固工程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TJ22—2008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JTG/TJ23—2008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CECS146:2003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007年版)
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发[2010]65号《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关键项目
分项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实测项目。
3.2
一般项目
分项工程中除关键项目以外的实测项目。
3.3
权值
对工程项目或检测指标根据其重要程度所赋予的数值。
3.4
增大截面加固
通过增大原构件截面面积并增配钢筋,以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的方法。
3.5
粘贴钢板加固
采用结构胶黏剂粘贴钢板(型钢)以提高构件承载力的方法。
3.6
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
采用结构胶黏剂粘贴纤维复合材料以提高构件承载力的方法。
3.7
体外预应力加固
1
DB41/T1194—2016
通过施加体外预应力,使原结构、构件的受力得到改善或调整的方法。
4加固工程质量评定
4.1一般规定
4.1.1根据公路桥梁加固、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应在施工准备阶段按附录A将加固工程
项目划分为单位工程和分项工程。单位工程:在桥梁加固工程项目中,根据签订的合同,具有独立施工
条件的工程;分项工程:按不同的加固方法、材料、工序等划分为若干个分项工程。
4.1.2加固工程质量检验评分以分项工程为单位,采用100分制进行。在分项工程评分的基础上,逐
级计算各相应单位工程、合同段和加固工程项目评分值。
4.1.3加固工程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与不合格,应按分项工程、单位工程、合同段和加固工程项目逐级
评定。
4.1.4对于承载力改善性修复的加固工程,宜采用荷载试验判定加固后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2工程质量评分
4.2.1分项工程质量评分
4.2.1.1一般要求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鉴定和质量保证资料四个部分。只有在加固
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施工工艺符合基本要求的规定,且无严重外观缺陷,质量保证资料真实
并基本齐全时,才能对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评定。
4.2.1.2质量检验内容
4.2.1.2.1基本要求
分项工程所列基本要求,对施工质量优劣具有关键作用,应按基本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经检
查不符合基本要求规定时,不得进行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
4.2.1.2.2实测项目
对规定检查项目采用现场抽样方法,按照规定频率和下列计分方法对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进行
检测计分。
检查项目除按数理统计方法评定的项目以外,均应按单点(组)测定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进行评定,
并按合格率计分,见公式(1)、公式(2)。
检查合格的点(组)数
检查项目合格率=×100%…………(1)
该检查项目的全部检查点(组)数
检查项目得分=检查项目合格率×100………(2)
4.2.1.2.3外观鉴定
对工程外表状况应逐项进行检查,对于较严重的外观缺陷,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进行整修处理。
4.2.1.2.4质量保证资料
分项工程的加固施工资料和图表残缺,缺乏最基本的数据,或有伪造涂改者,不予检验和评定。资
料不全者应予减分,减分幅度按4.2.4所列逐条检查,视资料不全情祝而定,每款减1~3分。
2
DB41/T1194—2016
4.2.1.3评分值计算
分项工程的评分值满分为100分,按实测项目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见公式(3)。存在外观缺陷或
资料不全时,须予减分,见公式(4)。
Σ[检查项目得分×权值]
分项工程实测得分=……(3)
Σ检查项目权值
分项工程评分值=分项工程实测得分-外观缺陷减分-资料不全减分……………(4)
4.2.1.4关键项目
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实测项目为关键项目(以“Δ”标识),其合格率不得低于90%(属
于工厂加工制造的桥梁金属构件不低于95%),且检测值不得超过规定极值,否则应进行返工处理。
检测项目的规定极值是指所有单个检测值都不能突破的极限值,不符合要求时该实测项目为不合
格。
关键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则该分项工程评为不合格。
4.2.2单位工程质量评分
附录A所列分项工程区分为一般工程和主要工程,分别给予1和2的权值。进行单位工程评分时,采
用加权平均值计算法确定相应的评分值,见公式(5)。
Σ[分项工程评分值×相应权值]
单位工程评分值=………(5)
Σ分项工程权值
4.2.3合同段和加固工程项目工程质量评分
合同段工程质量评分采用所含单位工程质量评分的加权平均值,按《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
实施细则》计算,见公式(6)。
Σ[单位工程质量评分值×该单位工程投资额]
合同段工程质量评分值=………(6)
Σ单位工程投资额
加固工程项目工程质量评分采用合同段工程质量评分的加权平均值,见公式(7)。
Σ[合同段工程质量评分值×该合同段投资额]
加固工程项目工程质量评分值=………………(7)
Σ合同段投资额
4.2.4质量保证资料
加固施工单位应有完整的施工原始记录、试验数据、分项工程自查数据等质量保证资料,并进行整
理分析,负责提交齐全、真实和系统的加固施工资料和图表。工程监理单位负责提交齐全、真实和系统
的监理资料。质量保证资料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a)所用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质量检验结果;
b)材料配比、拌和加工控制检验和试验数据;
c)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和施工监控资料;
d)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试验记录和质量检验汇总图表;
e)加固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记录及其对工程质量影响分析;
f)加固施工过程中如发生质量事故,经处理补救后,达到设计要求的认可证明文件。
3
DB41/T1194—2016
4.3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4.3.1质量等级
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二个等级。
4.3.2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公路桥梁加固分项工程质量评定采用100分制,分项工程质量评分值大于等于80分为合格,小于80
分为不合格;属于工厂加工制造的桥梁金属构件大于等于90分者为合格,小于90分者为不合格。分项工
程质量检验评定表见附录B表B.1。
评定为不合格的分项工程,经整修、返工或调测,满足加固设计要求后,可以重新评定其质量等级,
但计算单位工程评分值时按其复评分值的90%计算。
4.3.3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公路桥梁加固单位工程所属各分项工程全部合格,则单位工程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分项工程不合格,
则该单位工程为不合格。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见附录B表B.2。
4.3.4合同段和加固工程项目质量等级评定
公路桥梁加固合同段和加固工程项目所含各单位工程全部合格,则其加固工程质量评为合格;所属
任一单位工程不合格,则合同段和加固工程项目为不合格。加固工程项目(合同段)质量检验评定表见
附录B表B.3,工程汇总表见附录B表B.4。
5常用加固工程质量检验
5.1混凝土缺陷修补加固工程质量检验
5.1.1基本要求
混凝土缺陷修补所用混凝土(砂浆)等材料的类别、规格及质量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满足设计要求。
5.1.2实测项目
混凝土缺陷修补实测项目见表1。
表1混凝土缺陷修补实测项目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
1缺陷表口处理表面无浮浆、油污等目测或查检查记录;100%1
2表口饱满情况表口饱满目测;100%1
3平整度(mm)≤5尺量;每构件测3处1
注:查检查记录仅适用于现场已不具备实测条件的情况,下同。
5.1.3外观鉴定
5.1.3.1修补的表面平整、色泽协调一致,不符合要求时减1分。
5.1.3.2修补的表面如有蜂窝、麻面,应修复,并减2分。
4
DB41/T1194—2016
5.1.3.3修补的表面有裂纹,减2分。
5.2混凝土裂缝修补加固工程质量检验
5.2.1基本要求
5.2.1.1裂缝修补用胶(注射剂)、裂缝修补用聚合物水泥注浆料等材料的类别、规格及质量应符合
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满足设计要求。
5.2.1.2采用表面封闭法处理裂缝时,应对缝口表面处理,使处理面平顺、干燥、无油污,处理范围
沿裂缝走向宽30~50mm。
5.2.1.3自动低压渗注法、压力灌注法的注浆嘴数量、间距、规格应满足设计要求。
5.2.1.4按规定的程序施工,压力灌注法修补裂缝应根据浆液流动性选择注浆压力,一般为0.1MPa~
0.4MPa,压力灌注法持压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竖向、斜向裂缝压浆应自下而上进行。
5.2.2实测项目
裂缝表面封闭法裂缝修补实测项目见表2,自动低压渗注法、压力灌注法裂缝修补实测项目见表3。
表2裂缝表面封闭法混凝土裂缝修补实测项目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
1裂缝表面封闭宽度(mm)满足设计要求且≥20尺量;2点/条1
2Δ裂缝表面封闭厚度(mm)满足设计要求且≥1尺量;2点/条2
表3自动低压渗注法、压力灌注法混凝土裂缝修补实测项目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
1裂缝表面封闭表面封闭不漏胶目测;100%1
取芯法检验;取样数量应按裂缝注射或注浆
2Δ含胶饱满情况缝宽≥0.05mm处有胶为合格3
的分区确定,但每分区应不少于2个芯样
5.2.3外观鉴定
5.2.3.1封缝表面颜色与原结构混凝土颜色基本一致,不符合要求时减1分。
5.2.3.2表面封缝材料固化后应均匀、平整,无脱落,不符合要求时减2分。
5.2.3.3表面封缝材料固化后不出现裂缝,不符合要求时减3分。
5.2.3.4灌浆裂缝不应遗留注胶器、注胶嘴、胶泥等施工残留物,不符合要求时减1分。
5.3粘贴钢板加固工程质量检验
5.3.1基本要求
5.3.1.1粘贴钢板加固所用钢板、胶黏剂、锚栓、防腐剂等材料的类别、规格及质量应符合现行相关
标准、规范的规定,满足设计要求。
5.3.1.2按规定的程序施工,加压及固化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5.3.1.3锚栓数量、规格,钢板的搭接长度不低于设计要求。
5.3.1.4压力注胶粘贴钢板应根据浆液流动性选择注浆压力,注浆持压时间应满足设计要求。
5.3.1.5钢板粘胶后不得有空鼓。
5
DB41/T1194—2016
5.3.1.6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
5.3.2实测项目
粘贴钢板实测项目见表4。
表4粘贴钢板实测项目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
1Δ加固构件结合面处理满足设计要求目测或查检查记录;100%2
2钢板粘贴结合面处理满足设计要求目测或查检查记录;100%1
尺量或查检查记录;每构件
3锚栓植入深度不小于设计要求1
检查20%
4粘贴位置(mm)中心线偏差±10尺量;每构件检查20%2
5Δ钢板尺寸(mm)满足设计要求尺量;每构件检查20%2
6Δ粘贴面积≥95%超声探测或敲击;100%3
取样或查试验记录;每构件
7Δ粘贴效果检验混凝土破坏检查面积的1%~2%,不少3
于1件
涂层厚度测试仪;每构件5
8防腐涂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2
处
9粘贴钢板数量满足设计要求目测;100%2
注1:对直接粘贴钢板,从粘贴好的钢板现场取样,取样尺寸10cm×10cm,将样品从结合面处开凿,如果其破坏是
在结合面(钢板与混凝土脱开),即判断为粘贴效果不合格;反之,破坏在混凝土内(钢板粘贴面全部是混
凝土),即判断粘贴效果合格。
注2:对压力注胶粘贴钢板,采用的是大块整体钢板,现场不宜采用破坏式来检验粘贴效果,应进行正式粘贴前的
工艺试验,并检验粘贴效果,直到能够确保粘贴效果后,方可进行正式施工。
5.3.3外观鉴定
5.3.3.1钢板与混凝土表面之间应紧密结合,不应有空隙,钢板周围应有胶液挤出,不符合要求时减
3分。
5.3.3.2钢板表面清理干净,防腐层涂刷均匀,不符合要求时减2分。
5.4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工程质量检验
5.4.1基本要求
5.4.1.1粘贴纤维复合材料用纤维复合材料、粘结材料和表面防护材料等材料类别、规格及质量应符
合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满足设计要求。
5.4.1.2纤维复合材料实际粘贴面积、搭接长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5.4.2实测项目
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实测项目见表5。
6
DB41/T1194—2016
表5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实测项目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
1粘贴位置(mm)中心线偏差±10尺量;每构件检查20%2
2粘贴面尺寸(mm)+20,-5尺量;每构件检查20%2
组内每一试样的正拉强度均达到
粘结强度检测仪;
max{1.5,ftk}的要求,破坏形式为基材
同规格构件为一检验批,
混凝土内聚破坏或两种以上破坏形式
每批抽检该批总数的
3Δ正拉粘贴强度(MPa)中基材混凝土内聚破坏形式的破坏面3
10%,但不应少于3个构
积占粘合面积85%以上;一组中仅一
件,以每个受检构件为一
个试样达不到上述要求,加倍试验重
检验组,每组3个检验点。
做检验结果全数达到要求。
4Δ粘结面积≥95%超声探测或敲击;100%3
5粘贴纤维复合材料数量满足设计要求目测;100%2
注:ftk为原构件混凝土实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5.4.3外观鉴定
5.4.3.1纤维复合材料表面色泽协调一致,不符合要求时减1分。
5.4.3.2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平整,无气泡、胶瘤、坑洼,边缘线顺直,不符合要求时减3分。
5.5植筋工程质量检验
5.5.1基本要求
5.5.1.1加固所用的钢筋、胶黏剂等材料类别、规格及质量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满足
设计要求。
5.5.1.2钻孔不得切断原结构的钢筋,如需切断则必须采取有效的处治措施。
5.5.1.3植筋用胶黏剂应采用专用灌注器或注射器进行灌注,灌注量一般为孔深的2/3,并应保证在植
入钢筋后有少许胶粘剂溢出。
5.5.1.4注入胶黏剂后应立即单向旋转插入钢筋,直至达到设计强度,并保证植入钢筋与孔壁间的间
隙基本均匀,校正钢筋的位置和垂直度。
5.5.1.5植埋筋的数量、规格、长度不低于设计要求。
5.5.1.6胶黏剂完全固化后,不得触动或震动已植钢筋,以免影响其黏结性能。
5.5.1.7植筋孔内注胶应保证插入钢筋后饱满,植筋孔注胶完全固化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5.2实测项目
植筋工程实测项目见表6。
表6植筋工程实测项目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
在构件上拉拔或查检查记录;
1Δ抗拔力(kN)满足设计要求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L/T 1723-2017 1000kV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状态检修技术导则 2017-08-02
- DL/T 1721-2017 电力电缆线路沿线土壤热阻系数测量方法 2017-08-02
- DL/T 1722-2017 架空输电线路机器人巡检技术导则 2017-08-02
- DL/T 1728-2017 人货两用型输电杆塔登塔装备 2017-08-02
- DL/T 1724-2017 电能质量评估技术导则 电压波动和闪变 2017-08-02
- DL/T 1725-2017 超高压磁控型可控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 2017-08-02
- DL/T 1719-2017 采用便携式布氏硬度计检验金属部件技术导则 2017-08-02
- DL/T 1727-2017 110kV~75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听噪声控制技术导则 2017-08-02
- DL/T 1720-2017 架空输电线路直升机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2017-08-02
- DL/T 1729-2017 电力信息系统功能及非功能性测试规范 2017-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