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4/T 0293-2023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导则

DB54/T 0293-2023 Livestock waste disposal technology guidelines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4/T 0293-2023
标准类型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8-27
实施日期
2023-09-27
发布单位/组织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30.40

CCSZ68

54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54/T0293—2023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导则

2023-08-27发布2023-09-27实施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4/T0293—2023

前言

为解决西藏自治区生活垃圾污染,改善自治区生态环境质量,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

设厅组织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编制《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

称导则)。在导则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研究、修改与完善,最终形成本导则。

本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生活垃圾管理体系、生活垃圾治理模式、生活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收集设施设备、生活垃圾转运站、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要求。

本导则由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负责技术内

容的解释。

各单位在执行使用过程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36号凯旋大厦C座;邮政编码:10001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导则第一次发布。

本导则主编单位: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本导则参编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员:

格桑顿珠唐冰孙岩斌高壮肖兵宋现财张宝涛付聪李红林杨勇熊艳玲刘

涛康建邨苏红玉蔡辉吴剑郭强刘茹飞刘杰杨思成

本导则主要审查人员:

尹水娥扎西央宗蒋宇高飞白雪

DB54/T0293—2023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生活垃圾管理体系........................................................................................................................3

4生活垃圾治理模式........................................................................................................................4

4.1清扫保洁.................................................................................................................................4

4.2收集运输.................................................................................................................................4

4.3末端处理.................................................................................................................................5

5生活垃圾分类................................................................................................................................7

5.1分类要求.................................................................................................................................7

5.2分类标准.................................................................................................................................7

5.3分类处理模式.........................................................................................................................7

6生活垃圾收集设施设备................................................................................................................9

6.1家庭生活垃圾桶.....................................................................................................................9

6.2公共垃圾桶(箱).................................................................................................................9

6.3生活垃圾收集车.....................................................................................................................9

6.4生活垃圾收集站点.................................................................................................................9

7生活垃圾转运站..........................................................................................................................10

7.1选址.......................................................................................................................................10

7.2规模.......................................................................................................................................10

7.3生活垃圾转运车...................................................................................................................11

7.4建设要求...............................................................................................................................11

8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2

8.1技术路线...............................................................................................................................12

8.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12

8.3生活垃圾焚烧厂...................................................................................................................14

8.4小型化热处理.......................................................................................................................16

9运行管理要求..............................................................................................................................17

9.1生活垃圾收转运...................................................................................................................17

9.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17

9.3生活垃圾焚烧厂...................................................................................................................18

附录A:西藏自治区生活垃圾区域统筹治理..............................................................................20

引用规范名录..................................................................................................................................21

条文说明..........................................................................................................................................22

DB54/T0293—2023

1总则

1.0.1为规范西藏自治区生活垃圾处理及管理体系建设,改善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质量,结

合西藏自治区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西藏自治区范围内生活垃圾收转运及处理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

行管理。

1.0.3西藏自治区生活垃圾处理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有条件地区应

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处理。

1.0.4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本地区生态环境、交通条件、地形特征、经济水

平等因素,应采取技术成熟、经济合理、运行稳定、维护方便、节能降碳的处理工艺。

1.0.5禁止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场所;确有必要关闭、闲置或者拆

除的,应当经所在地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商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同意

后核准,并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1.0.6西藏自治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监管,除应符合本导则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定。

DB54/T0293—2023

2术语

2.1.1生活垃圾

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

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2.1.2卫生填埋

填埋场采取防渗、雨污分流、压实、覆盖等工程措施,并对渗沥液、填埋气体及臭味等

进行控制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

2.1.3防渗系统

在填埋库区和调节池底部及四周边坡上为构筑渗沥液防渗屏障所选用的各种材料组成

的体系。

2.1.4雨污分流系统

根据填埋场地形特点,采用不同的工程措施对填埋场雨水和渗沥液进行有效收集与分离

的体系。

2.1.5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

在填埋库区防渗系统上部,用于将渗沥液汇集和导出的设施。

2.1.6填埋单元

按单位时间或单位作业区域划分的由生活垃圾和覆盖材料组成的填埋堆体。

2.1.7小型化热处理

通过热转化处理生活垃圾的技术,含热解气化焚烧、直接焚烧等技术。

2.1.8热解气化

一种在无氧或少氧环境下,使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发生裂解、气化反应,得到可燃气

体和灰渣的热处理方式。

2.1.9设计垃圾低位热值

在设计时,为确定生活垃圾热处理设备的额定处理能力所采用的生活垃圾低位热值计算

值,根据热处理设备服务范围和服务年限内生活垃圾现状及其变化规律确定。

2.1.10垃圾设计处理能力

在生活垃圾设计低位热值下,热处理设备连续运行且各项指标达到规定要求时,热处理

设备平均每日的最大生活垃圾处理量。

2.1.11热灼减率

焚烧炉渣经灼烧减少的质量占原焚烧炉渣质量的百分数。其计算方法参照GB18485的

有关要求。

2.1.12烟气净化系统

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所采用的各种处理工艺组成的系统。

2.1.13垃圾焚烧

通过适当的热分解、燃烧、熔融等反应,使垃圾经过高温氧化进行减容,成为残渣或者

熔融固体物质的过程。

DB54/T0293—2023

3生活垃圾管理体系

3.1.1为保证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合理规划、建设和运行,提高西藏自治区生活垃圾处理能力,

自治区应建立健全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

3.1.2西藏自治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应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区域共建、服务共

享”的原则,合理配置公共环境卫生设施资源。

3.1.3根据自治区社会经济条件,应由地(市)负责统筹建立全市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并

负责市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监管;县(区)负责全县范围内生活垃圾收集、运

输以及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监管。

3.1.4鼓励在条件成熟地区突破行政区域限制,统筹建立跨村域、镇(乡)域、县域的“收

集-转运-处理”环卫作业模式,优化配置生活垃圾收转运及处理资源,积极探索符合西藏特

点的生活垃圾运营管理模式。

3.1.5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加快建设全过程管理信息共享平台,通过

智能终端感知设备进行数据采集,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

DB54/T0293—2023

4生活垃圾治理模式

4.1清扫保洁

4.1.1应对城乡道路、广场、水域、绿地等公共场所实施清扫保洁,保持公共场所清洁卫生。

4.1.2清扫保洁过程不得造成扬尘等二次污染,不得影响其他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

正常生活。

4.1.3清扫保洁根据实际情况,可分为自行组建保洁员队伍清扫保洁或委托专业保洁公司清

扫保洁两种模式。

4.1.4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一定的机械化清扫设备,并根据发展需要逐步提高机械化清扫率。

4.1.5城市道路应配置道路洒水设备,提供洒水降尘服务,洒水设备应采用节水型产品和工

艺。

4.1.6应配置除雪、融雪设备,提供除雪、融雪作业服务,冬季到来之前,除雪、融雪设备

及材料应处于备用状态。。

4.2收集运输

4.2.1应建立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保证生活垃圾及时收集和清运。

4.2.2城市生活垃圾应实行分类收集运输,收集方式应与后续运输、处理方式相协调。

4.2.3镇(乡)村生活垃圾宜进行源头分类,厨余垃圾宜就地就近消纳或资源化利用;灰土、

砖瓦陶瓷等惰性废弃物宜就地就近消纳,不应进入生活垃圾收转运及处理系统。

4.2.4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方案应根据服务范围内生活垃圾产生量、生活垃圾分类要求、

居民居住特点、道路条件、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总体布局等因素确定。

4.2.5镇(乡)村可根据生活垃圾产量、道路交通、气候条件、车辆机具、经济能力等实际

情况适当降低生活垃圾运输频次。

4.2.6直接运输

运输距离小于20km且生活垃圾沿运输道路分布,宜采用后装式压缩车直接运往末端处

理设施。

4.2.7中转运输

当生活垃圾运输距离大于20公里小于50公里,或生活垃圾收集点分散时,宜采用“转

运模式”运输生活垃圾,转运站宜采用“一级转运”模式。

当采用区域生活垃圾统筹处理时,可采用“二级转运”模式,由乡镇转运至县城,经县

城二次转运至末端处理设施。

DB54/T0293—2023

图4.2.7-1生活垃圾一级转运模式

图4.2.7-2生活垃圾二级转运模式

4.2.8在降低生活垃圾收集运输频次的基础上,经技术经济分析后可适当延长运输距离。

4.3末端处理

4.3.1自治区生活垃圾应根据产生规模、运输距离等因素,因地制宜的选择经济、适用的就

地处理或集中处理模式。

4.3.2生活垃圾末端处理模式及适用范围详见表4.3.2-1。

表4.3.2-1生活垃圾末端处理模式

序处理处理工

适用条件范围备注

号模式艺

由地(市)负责统筹处理设施建

区域设。覆盖地(市)生活垃圾末端拉萨市、日喀则

1统筹适用于地(市)范围内人口集中,焚烧处理设施100公里以内的市、山南市、昌

处理经济发展较好,生活垃圾处理规城镇及农村。都市

模较大区域。

DB54/T0293—2023

焚烧、填

城乡由县(区)责统筹处理设施建设。覆盖县(区)生活垃圾末端

埋或小

2统筹适用于县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