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258-2022 山核桃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技术规程

DB34/T 4258-2022 Col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Pecan Germplasm Resource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4258-2022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8-31
实施日期
2022-09-30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林业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金寨县富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国市林业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滁州市老嘉山国有林场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66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258—2022

山核桃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ollectionandevaluationofCaryacathayensisgermplasm

resources

2022-08-31发布2022-09-30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25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金寨县富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国市林业局、中

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滁州市老嘉山国有林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素传、季琳琳、吴志辉、蔡卫兵、赵道伦、常君、陶汝鹏、朱先富、韩文妍、

王陆军。

I

DB34/T4258—2022

山核桃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种质资源收集、种质资源特性记载、种质资源评价的

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山核桃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0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5009.1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GB/T14488.1植物油料含油量测定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种质资源收集

调查范围

天目山山脉及黄山余脉的山核桃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及特殊种质。

调查对象

选取达到稳定结果树龄具有代表性的结果树5株,枝条采集在树冠外围中上部抽取生长正常的30

条枝条,果实采集随机抽取样果30个。

调查方法

采取查询相关资料、知情人访谈、踏查、样地调查、线路调查、单株调查等方法。

调查时间

每个性状数据采集应在同一地点相同条件下至少进行3个生长周期。

调查内容

详见附录A中表A.1。

5种质资源特性记载

1

DB34/T4258—2022

种质基本信息

5.1.1始果期

早实、中等和晚实。从定植实生苗开始,到初次结果,<8年为早实,8~10年为中等,>10年

为晚实。

5.1.2用途

果用、油用和其它。

5.1.3繁育方式

播种、嫁接和其它。

5.1.4原产地

种质的原产省、县(市、区)、乡镇、村、小地名。

5.1.5选育单位及选育人

选育山核桃品种(系)的机构或个人。

5.1.6种质历程

品种(系)通过新品种登记的地区和时间,引进品种引进的地区和时间,育成品种的育成地区和时

间。

形态特征

5.2.1树高

分类如下:

a)<8.0m为矮小;

b)8.0m~12.0m为中等;

c)>12.0m为高大。

5.2.2树姿

常见树姿按图1分类,具体如下:

a)直立(多数骨干枝向斜上直伸,分枝角度≤30°);

b)半开张(多数骨干枝向上斜伸,30°<分枝角度≤60°);

c)开张(多数骨干枝水平伸展的甚多,分枝角度>60°)。

2

DB34/T4258—2022

a直立b半开张c开张

图1山核桃树姿

5.2.3树势

随机测量30条树冠外围新梢长度,取平均值,以新梢的平均长度来衡量树势,标准见附录A中表

A.1。

5.2.4胸径

用围尺测量树干距地面1.3m处的直径,若地面至分枝点高度不足1.3m,则测量分枝点下树干

直径作为胸径,精确到0.1cm。

5.2.5冠幅

分东西、南北两处测量并记录树冠宽度,精确到0.1m。

5.2.6分枝角度

分枝与主干的角度划分如下:

a)<30°为小;

b)30°~60°为中;

c)≥60°为大。

5.2.7叶形

以成龄结果树树冠外围正常发育枝中段羽状复叶中部的小叶片为对象,观察完整小叶片的形状,按

照长宽比进行划分,划分结果如下,见图2:

a)披针形(长宽比≥4.0,最宽处近中部);

b)倒卵状披针形(2.5≤长宽比<4.0,最宽处近中部)。

3

DB34/T4258—2022

a.披针形b.倒卵状披针形

图2叶形

5.2.8小叶数

如下:

a)<5片为少;

b)7~9片为中;

c)>9片为多。

5.2.9叶片颜色

以树冠外围正常发育枝中段羽状复叶为观察对象,记录为绿色或其它:如果是其它颜色,在“其它”

项后的方括号内注明。

5.2.10叶尖形状

以成龄结果树树冠外围正常发育枝中段羽状复叶上的中部小叶片为对象,观察完整小叶片叶尖的

形状,划分结果如下,见图3:

a)渐尖(先端尖形而呈尾状);

b)锐尖(先端呈锐角而中央尖不作长尾状)。

a渐尖b锐尖

图3叶尖形状

5.2.11雌雄花异熟性

如下:

a)雄先型:雄花先于雌花开放;

b)同期型:雄花与雌花基本同时开放;

4

DB34/T4258—2022

c)雌先型:雌花先于雄花开放。

5.2.12雄花序长度

如下:

a)<10.0cm为短;

b)≥10.0cm为长。

5.2.13雌花数量

如下:

a)1~2朵为少;

b)3~4朵为多。

5.2.14坚果形状

观察资源典型坚果形状,按图4确定坚果形状。分为扁圆形、圆形、阔卵形、其它。若为其它形状,

在括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