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190-2012 良种核桃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

DB37/T 2190-2012 Proper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high-yield and high-quality walnut varietie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2190-2012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09-21
实施日期
2012-10-15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山东省林业标准化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良种核桃(Juglans regia L)的建园、间作、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适时采收和采后处理、病虫防治等技术措施。 本规程适用于山东地区良种核桃规范化建园、丰产栽培管理,我国北方其他核桃产区可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
起草人:
张文越、王钧毅、侯立群、刘忆谊、张志玲、周光峰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33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190—2012

良种核桃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

Highyieldandqualitytechnicalregulationsforwalnutvarieties(JuglansregiaL.)

2012-09-21发布2012-10-15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2190—2012

前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文越、王钧毅、侯立群、刘忆谊、张志玲、周光峰。

I

DB37/T2190—2012

良种核桃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良种核桃(JuglansregiaL)的建园、间作、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

适时采收和采后处理、病虫防治等技术措施。

本规程适用于山东地区良种核桃规范化建园、丰产栽培管理,我国北方其他核桃产区可参照执行。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良种核桃walnutvarieties

是经省级以上审定或认定并在当地表现丰产质优高效的优良核桃品种或经引种试验在本地表现良

好的核桃品种。

2.2

立地条件siteconditions

影响核桃树体生长结果的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生物等各种外部环境因子。

2.3

栽植密度plantingdensity

单位面积定植的株数。

2.4

整形修剪trainingandpruning

人为培养有利于高产稳产优质的树体结构及调节平衡树体生长结果的技术措施。

2.5

人工授粉artificalpollination

采用人工方法将核桃雄花粉撒播到雌花柱头上以提高坐果率的技术措施。

3建园

3.1立地条件的选择

3.1.1土壤条件

3.1.1.1土质

1

DB37/T2190—2012

质地疏松肥沃,保水保肥、透气性良好的壤土、沙壤土或轻粘土。

3.1.1.2土壤酸碱性

PH值为:6.0~8.0。

3.1.1.3土层厚度

土层厚度0.6m以上,或经局部改良达到0.6m以上。

3.1.1.4地下水位

应低于地表2m以下。

3.1.2海拔高度

应小于1000m。

3.1.3地形地貌

排灌良好的山地、丘陵梯田地、平原、四旁和20°以下坡地均可。避免在低、涝、洼、湿地和风口

地带栽植。

3.1.4栽植点位置

在梯田堰边栽植时应离开堰边或堰跟1m以上,坡面较大时应在中下部土层深厚处栽植;在不规则

地形栽植时,应选择土层深厚、有利于肥水汇集但不积水的地方。

3.1.5环境质量

园地附近无大气、水质、土壤污染,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无公害生产环保要求。

3.2整地

3.2.1整地时间

春季栽植应于上年秋末冬初整地;秋季栽植时应于栽植前2~3个月整地。

3.2.2整地标准

平地栽植树穴一般为1m见方。缓坡地建园,应先沿等高线挖成0.8m~1.0m见方的穴或鱼鳞坑,栽

植后逐步整修成梯田。先修梯田再挖坑时,田面土层厚度应在1m以上。挖穴时应将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

每穴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kg~30kg,与表土混合均匀填入坑内,用地表土填至穴满。土层较薄的山

地宜采取等高线条沟栽植,深宽各1m,以为将来丰产优质奠定基础。

3.3良种壮苗

3.3.1品种选择

选用的良种必须是经省级以上审定或认定在当地表现早实、丰产、质优的优良品种或经引种试验在

本地表现良好的品种。立地条件较好时,以早实品种如香玲、鲁光、丰辉、元丰、元林为主;土层较薄、

立地条件较差的丘陵地可选用清香等相对晚实、适应性强的品种。具体品种选择请参考附录A。

3.3.2苗木要求

2

DB37/T2190—2012

3.3.2.1建立良种核桃丰产园(基地)应采用良种核桃嫁接苗。

3.3.2.2嫁接苗接口愈合牢固,接口上下苗茎粗度相近,苗干直立,发育充实,主侧根系完整,苗木

无冻害、失水、机械损伤及病虫危害等。

3.4栽植密度

依据园地具体条件包括土层厚度、肥水条件等确定栽植密度,一般土层越厚、肥水条件越好,核桃

树体越高大,栽植密度应该越小;土层较薄又无水浇条件,树体相对较小,栽植密度可相对大一些。

3.4.1早实品种

建议采用3m~5m×4m~6m的株行距栽植,亩栽22株~55株。

3.4.2晚实品种

建议采用4m~6m×5m~7m的株行距栽植,亩栽15株~33株。

3.4.3“四旁”栽植

株距大致按4m~7m的密度灵活栽植。

3.5配置授粉树

授粉树应选择与主栽品种花期相匹配的品种,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按8﹕1的比例呈带状或交叉状配

置。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株间距不宜超过50m。

3.6栽植技术

3.6.1栽植时间

秋末冬初或早春均可。山东地区秋冬季栽植宜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进行,春栽宜在3月上旬至萌

芽前进行。

3.6.2栽植要求

核桃不宜深栽,干旱山地以原根颈土痕为标准。土壤肥沃或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原根颈土痕应与地

面持平。未沉实的树穴或栽植沟,栽植时应充分考虑灌水后苗木下沉的程度,根颈下沉超过5cm应重新

定植。栽植时做到栽直扶正,根系舒展,埋土紧实,栽后立即灌足水。待水下渗后覆土保墒,并修筑蓄

水树盘。旱地应用1m2~1.5m2的地膜覆盖树盘保湿。秋季栽植应在树盘充分灌水沉实后4~5天围树干培

高50cm的圆土墩以防止冻害和动物危害。

3.6.3定截干

栽植后定干高度以品种、苗势、立地条件等情况而定,对平地和土层较厚的梯田,定干高度应在

1.0m~1.5m,山地可在0.8m~1.0m。苗木较弱或肥水条件较差很难实现当年定干时,栽植后可于3月中

下旬在嫁接苗接口向上选留20cm~30cm,并在饱满芽处进行截干以集中营养促发旺梢。发芽后在剪口下

留2个新梢,待长到20cm时留一个壮梢促其生长,不摘心、不剪截,任其生长;待第二年3月中下旬统

一定干,高度可为0.8m、1.0m或1.2m以上;高干成龄后便于机械耕作以及通风透光防止病害发生。定干

后应在剪口下留30cm~40cm的整形带,整形带以下的萌芽全部抹除,剪口可用地膜密封。

3.7栽后管理

3

DB37/T2190—2012

3.7.1抹芽

萌芽后及时抹除定干高度以下侧芽和砧木萌芽。

3.7.2摘除花果

栽后三年内及时摘除雌雄花和幼果,以集中营养长树扩冠,为后期丰产奠定基础。

3.7.3成活率调查和补植

秋季落叶前调查成活率。对未成活者,用同品种1~2年生大苗及时补植。

3.7.4幼树防寒

幼树栽植后,当年越冬前进行堆土和树干涂白防冻。

4间作

4.1间作期

定植后至树冠交接前可进行适当间作,间作物要距树干1m以上。最好在行间呈带状间作,以利通风

透光。

4.2间作原则

间作物应具有低干(高度50cm以下)、矮冠、浅根性、无攀缘特点,生长年限不超过两年,与核桃

树非共同病虫寄主。

4.3间作物的种类

4.3.1果粮间作

主要作物有大豆、各种杂豆、花生、地瓜等。

4.3.2果菜间作

可选择辣椒、草莓、大蒜等。

4.3.3果药间作

可间种丹参、柴胡、板兰根等。

4.3.4果肥间作

肥源不足时,可隔年间种毛苕子、豌豆等绿肥作物,于现蕾期深翻埋入土中。

5整形修剪

5.1整形修剪时期

以萌芽前一个月内为宜,山东地区适宜时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中旬。

5.2整形

4

DB37/T2190—2012

干性强的品种整成主干疏层形,分3~4层,层间距70cm~80cm,选留5~7个主枝,每个主枝上再均

匀配置3~4个侧枝。干性弱的品种可整成多主枝圆头形、开心形,选留3~5个主枝,每个主枝上再配置

4~5个侧枝。

5.3修剪

5.3.1幼树、初果树修剪

目标培养各级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