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3124-2016 杨树叶锈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GB/T 33124-2016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elampsora medusae Thümen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3124-2016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10-13
实施日期
2017-05-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1)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起草人:
杜宇、岳亮亮、王宏毅、黄振、曹云华、梅华全、邓裕亮、吴品姗、周剑、段禄华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2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01k__、

B16G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33124—2016

杨树叶锈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andidentificationofMelampsoramedusaeThiimen

2016-10-13发布2017-05-01实施

GB/T33124—2016

■ir■■i

刖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

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宇、岳亮亮、王宏毅、黄振、曹云华、梅华全、邓裕亮、吴品姗、周剑、段禄华。

T

GB/T33124—2016

杨树叶锈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杨树叶锈病菌Melam!)soramedusaeThiimen,1878的形态学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白杨PopulushaIsamiferaL.、黑棉杨PopulusbaIsamiferasubsp.trichocarpa

(Torr.Gray)Brayshaw、美洲黑杨PopulusdeltoidsMars以及落叶松属Larixspp.、松属Finns

spp.、美国花旗松Pseudolsu^amenziesii(Mirb.)上的杨树叶锈病菌的检疫和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N/T2758美国圆柏苹果锈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SN/T2122进出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检疫抽样

3术语和定义

SN/T275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冬砲子teliospore

由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发育成的有性休眠抱子,该类抱子产生担子。

3.2

冬?&子堆telia

由冬抱子聚集而成。

注:冬抱子堆多数分布在叶背,有些穿过叶表面。

3.3

夏范子urediniospore

由锈抱子产生的双核菌丝体上产生的重复性营养阶段抱子。

注:夏抱子开始是在寄主体内生活,然后穿破表皮向外扩散。进入细胞后,以单细胞的形态,生出密集的刺状或泡

状的小棘;上有数个发芽孔,以芽管发芽,同样产生形成夏抱子的菌丝或冬抱子的菌丝。

3.4

夏?&子堆uredinia

由锈抱子萌发形成的双核菌丝体上产生的第三种抱子堆。

注:栅锈菌属真菌的夏抱子堆没有包被,但有周生侧丝。

4杨树叶锈病菌基本信息

中文名:杨树叶锈病菌

英文名:Poplarrust

学名:MelampsoramedusaeThiimen,1878

1

GB/T33124—2016

异名:Uredo(Thiimen)Arthur,(1906)

无性型:('aeo/nafaullia?iaHunter(锈砲子器状态)

分类地位: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冬抱菌纲Teliomycetes、锈菌目Uredinales、栅

锈菌科Mclampsoraceae栅锈菌属Melampsorao

传播途径:带菌杨树、转主寄主松属和落叶松属植物及美国花旗松Pseudotsu^amenziesii(Mirb.)

是远距离传播主要途径;锈抱子和夏抱子等可随风较长距离地扩散传播。

杨树叶锈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地理分布等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

5方法原理

主要以夏抱子的形态特征为鉴定依据,性抱子器、锈抱子器、冬抱子和担子等的形态特征为辅助鉴

定依据。

6仪器设备和试剂

6.1仪器设备和工具

生物显微镜(物镜最大放大倍数100倍,备测量软件或镜台测微尺)、体视显微镜(倍数不低于

50倍)、超净T作台、滴管、医用解剖刀、解剖针、高压灭菌锅、载玻片、盖玻片、三角瓶(250mL)。

6.2主要试剂

按照SN/T2758执行。

7检测和鉴定

7.1症状检查与取样

7.1.1症状检查

杨树上的症状检查

主要检查杨树叶片是否有淡黄斑,特别是叶片背面,从植株的下层叶片开始,逐步向上层叶片逐一

检查,其为害症状参见A.3。

针叶树上的症状检查

主要检查松针上是否有褪色、腐烂,特別是检查掉落的针叶上是否有褪色和腐烂等症状,其为害症

状参见A.3。

7.1.2取样

如发现病菌为害症状,取为害样品送实验室检测。如果症状不明显或未发现症状,随机取样,方法

按照SN/T2122执行。

7.2样品制备

7.2.1生长观察

7.2.1.1如果在寄主上的症状不明显时,将取得的有疑似症状的植株放置于有隔离条件的温室中,直到

2

GB/T33124—2016

产生夏抱子止(参见A.4)。

如果是转主寄主,需要将感病松针放置于美洲黑杨或杨树叶锈病菌其他寄主树苗周围,杨树叶

锈病菌的寄主树苗需要种植于有隔离条件并具备人工吹风的温室中,待锈抱子侵染寄主,产生夏抱子止

(参见A.4)o

7.2.2制片

7.2.2.1切片法

采用徒手切片法将杨树叶片或针叶切成薄片(1.0mhi—1.5ym),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加一滴乳酚

油作浮载剂,加盖玻片,备镜检。

针刺法

用针直接刮取抱子堆上的抱子粉置于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席尔氏浮载剂制成抱子悬浮液,用可调

微量加样器吸取适量(以加盖玻片后悬浮液不外溢为宜)悬浮液至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制成玻片,备

镜检。

7.3形态鉴定

7.3.1性砲子器

性抱子器主要是附着在叶面上,包被于角质层下,散生,淡黄色,长40卩m〜55pm。

7.3.2锈砲子器

锈抱子器着生在叶背,裸生,淡黄色,大量抱子器堆生,直径0.5mm;锈抱子链珠状,近球形,直径

17卩m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