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1386-2024 装配式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B33/T 1386-2024 Assembly type retaining wal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5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
CCSP66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1386—2024
装配式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sfordesignandconstructionoffabricatedretaining
walls
2024-06-05发布2024-07-05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1386—2024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与定义........................................................................2
4基本规定..........................................................................2
5材料..............................................................................3
5.1一般规定......................................................................3
5.2预制构件......................................................................3
5.3连接件........................................................................3
5.4吊环及预埋件..................................................................3
5.5土工合成材料..................................................................3
5.6墙背填料......................................................................3
6设计..............................................................................4
6.1一般规定......................................................................4
6.2荷载..........................................................................6
6.3整体设计......................................................................6
6.4悬臂式挡土墙装配设计.........................................................10
6.5扶壁式挡土墙装配设计.........................................................17
6.6柱板式挡土墙装配设计.........................................................24
6.7筋板式挡土墙装配设计.........................................................26
6.8重力式挡土墙装配设计.........................................................27
7施工.............................................................................28
7.1一般规定.....................................................................28
7.2施工准备.....................................................................28
7.3构件预制.....................................................................29
7.4基础工程.....................................................................31
7.5安装施工.....................................................................31
7.6墙背填筑.....................................................................32
7.7墙面、排水及附属工程.........................................................32
7.8施工监测.....................................................................33
8质量检验.........................................................................33
8.1一般规定.....................................................................33
8.2基本要求.....................................................................33
8.3实测项目.....................................................................33
8.4外观鉴定.....................................................................35
I
DB33/T1386—2024
附录A(规范性)挡土墙土压力计算.....................................................36
附录B(资料性)装配式挡土墙设计计算案例.............................................40
附录C(资料性)装配式挡土墙施工应用案例.............................................46
II
DB33/T1386—202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公路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大城市学院、浙江交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交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交投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湖
南科技大学、绍兴市上虞区交通投资有限公司、绍兴市柯桥区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建荣、王新泉、茅建波、方勇刚、刘泽、黄夏明、谭林、楼华锋、舒亚明、
宁英杰、曹强凤、叶敏、缪国波、丁献英、黄天元、张林海、刁红国、汪剑祥、晏江驰、何泽波、杨
俊华、向俊、陈秀平、祝文澜、孙新康、翟骥腾、马哲、许子彦、杨昌能、金小平、李枭、俞想锋、
林晨、龚干、徐阳光、何国华、王瑜晗、徐琨、项启浩、水小清、姚晓华。
III
DB33/T1386—2024
装配式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装配式挡土墙的材料、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公路的装配式挡土墙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标准。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T799地脚螺栓
GB/T1229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
GB/T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
GB/T123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
GB/T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T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1499.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
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6067.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GB/T50214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
GB50661钢结构焊接规范
JG/T398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
JG/T408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
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l0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256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
JTG/T3310—2019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JTG336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336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T3365-05-2022公路装配式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
JTG343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T36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1
DB33/T1386—2024
JTG/T36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C10公路勘测规范
JTGC2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B02公路工程抗震规范
JTG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TD32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JTG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D64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F9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DB33/T988—2022柔性生态加筋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预制构件precastconcretemembers
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构件。
3.2
装配式挡土墙prefabricatedretainingwall
由预制构件或部件通过各种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用于抵抗土压力保持墙背土体和结构物稳
定性的支挡结构。
3.3
焊接连接weldingconnection
采用电焊将预制件外露的预留钢筋、钢板等连接件焊接在一起的连接方式。
3.4
锚栓连接anchorboltconnection
采用螺母、垫片等将混凝土构件上的预埋锚栓、金属套筒等连接件连接在一起的机械连接方式。
3.5
螺栓角钢连接boltangleconnection
由预埋螺栓、预留金属套筒螺栓孔和带肋角钢组成的机械连接方式。
4基本规定
4.1装配式挡土墙选用应遵循“安全耐久、技术先进、资源节约、经济合理”的原则,综合考虑地形
地质特点、工程环境条件、现有施工技术、工程造价、工期与环保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选后确
定。
4.2装配式挡土墙设计与施工应结合技术发展现状、工程建设条件、营运与养护要求等进行标准化设
计、工厂化制造、装配化施工和信息化管理。
4.3装配式挡土墙设置路段的工程勘测与勘察、工程环境和筑路材料调查以及相关材料试验等工作,
应符合JTGC10、JTGC20和DB33/T988的规定。
4.4装配式挡土墙应从挡土墙的墙型选择、构件拆分与组装、材料选择、地基与基础、防排水系统、
2
DB33/T1386—2024
施工技术、建管养设施、挡土墙稳定与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并应符合JTGD30和JTG3362的规
定。
4.5装配式挡土墙的构件预制与安装应执行首件工程制。
4.6应加强原材料与成品材料在采购、运输、储存、施工等各环节中的质量管理。
4.7施工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体系,制定相关技术措施,执行安全操作
规程。
4.8应结合建管养的要求设置检修设施和观测点。
5材料
5.1一般规定
5.1.1装配式挡土墙所用材料主要包括预制构件、连接件、吊环及预埋件、土工合成材料和墙背填料。
5.1.2装配式挡土墙采用的材料应对其物理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等指标进行检验和测试。
5.2预制构件
5.2.1预制构件的混凝土、钢筋和钢材的力学性能应符合JTG3362和JTGD64的规定,耐久性要求
应符合JTG/T3310的规定。
5.2.2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
制构件主要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a)钢筋宜采用HPB300、HRB400钢筋,其质量应符合GB/T1499.1和GB/T1499.2的规定;普通
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时,钢筋应采用热轧带肋钢筋,质量应符合GB/T
1499.2的规定;
b)钢材宜采用钢材牌号为Q235、Q345,质量等级为C、D的钢材,质量应符合GB/T700和GB/T
1591的规定;
c)钢筋焊接网应符合GB/T1499.3的规定;
d)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GB175的规定;
e)细集料宜采用河砂或机制砂,不应采用海砂;粗集料宜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合理、粒
形良好、吸水率小的碎石或卵石;集料的检验方法应符合JTGE42的规定,质量应符合
JTG/T3650的规定;
f)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JGJ63的规定。
5.3连接件
5.3.1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采用的套筒和灌浆料应符合JG/T398和JG/T408的规定。
5.3.2连接用焊接材料、螺栓、锚栓和铆钉等材料应符合GB50017和GB50661的规定。
5.4吊环及预埋件
5.4.1预制构件的吊环可采用预埋钢筋吊环和预埋钢绞线吊环;预埋钢筋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
HPB300钢筋制作,预埋钢绞线吊环宜采用公称直径为15.2mm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
5.4.2受力预埋件的锚板及锚筋等材料应符合GB50010的规定,钢筋锚固板的材料应符合JGJ256
的规定。
5.5土工合成材料
3
DB33/T1386—2024
5.5.1用于加筋的土工合成材料(以下简称“筋材”)宜采用整体性强、耐久性好、强度高、蠕变小、
耐老化的土工格栅、土工织物和土工格室等,质量应符合DB33/T988—2022附录A的规定。
5.5.2用于排水的土工合成材料宜采用排水板(带)、透水软(硬)管和长丝热粘排水体等,质量应
符合JTG/TD32的规定。
5.6墙背填料
5.6.1墙背填料应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性能应满足JTGD30的规定和设计的要求。
5.6.2墙背填料应选择易于填筑和压实、水稳定性良好的填料,应优先选用具有一定级配、渗水性强
的中粗砂、砂砾和碎(砾)石等材料;浸水部分填料应采用透水性强的粒状填料;墙体总高超过12m
时,应对填料进行特殊设计。
5.6.3墙背设有筋材时,应选择能与筋材产生良好摩擦与咬合作用、对筋材无腐蚀作用和水稳定性良
好的填料;与筋材直接接触的填料不应含有尖锐棱角的块体,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0.10m。
6设计
6.1一般规定
6.1.1装配式挡土墙设计应采用以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为主的设计方法,宜取一个标准挡
土墙单元长度或一延米长度进行计算。挡土墙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基本条件为结构抗力设计
值应大于或等于计入结构重要性系数的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按式(1)和式(2)计算。
0SR≤()………………(1)
R
k……………(2)
RR()(,d)
f
式中:
𝛾0——结构重要性系数,按表1采用;
𝑆——荷载效应的组合设计值;
𝑅(⋅)——挡土墙结构抗力函数;
𝑅𝐾——抗力材料的强度标准值;
𝛾𝑓——结构材料、岩土性能的分项系数;
𝛼𝑑——结构或结构构件几何参数的设计值,当无可靠数据时可采用几何参数标准值。
表1结构重要性系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γ0
墙高(m)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及以下公路
≤5.01.00.95
>5.01.051.0
6.1.2装配式挡土墙宜适用于直线段或平曲线半径不小于400m的路段,常用类型与适用条件见表2,
采用多级挡土墙时,上下级墙体之间宜设置宽度不小于2m的平台。当墙高超过以上规定的高度或基
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等于0.1g地区时,应按照JTGB02和JTGD30的要求进行特殊设计。装配
式挡土墙的类型选择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公路总体布置、路基横断面、地基承载能力、
施工条件、工程造价、土地占用和景观协调性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4
DB33/T1386—2024
表2装配式挡土墙常用类型与适用条件
结构形式结构特点适用范围
由预制立壁、预制或现浇底板等构件通过合适的
悬臂式适用于墙高不宜大于5m的填方路段
连接节点装配而成
由预制立壁、预制扶壁、预制或现浇底板等构件
扶壁式适用于墙高不宜大于10m的填方路段
通过合适的连接节点装配而成
由预制立柱、挡土板和现浇底板等构件组成,挡
适用于路堤墙高不宜大于5m填方和路堑墙高
柱板式土板宜以倾斜向下的方式设置在相邻立柱之间,并
不宜大于8m的挖方路段
对墙面进行植生绿化
筋板式由预制墙面模块、筋材和填料等组成适用单级墙高不宜大于10m的填方路段
由预制砌块、内部可充填石料的预制箱体以搭接
重力式适用于墙高不宜大于8m的填方和挖方路段
或拼接方式组成
6.1.3装配式挡土墙设计应根据拟设挡土墙处的勘测与勘察成果、选定的挡土墙类型和施工技术进行
整体设计和装配设计。
6.1.4整体设计包括挡土墙平立面位置确定、结构形式、几何尺寸拟定,挡土墙稳定性、沉降和地基
承载力验算以及挡土墙基础、填筑材料、排水、防护、附属设施及监测等内容,设计要求应满足JTG
D30和本标准的规定。
6.1.5装配设计包括挡土墙标准单元划分、单元拆分若干构件、构造、结构、配筋和连接等设计内容,
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挡土墙标准单元应结合挡土墙结构形式与平立面布置特点,先沿长度方向进行划分,挡土墙
单元的纵向长度宜不超过3m,并应考虑台阶的长度;构件应按照单元特性进行拆分,应考虑
构件预制、运输和安装要求,遵循“形状简单、规格少、连接少、重量轻”的原则;单个构
件的重量宜不超过30t,最大方向尺寸宜不超过10m;
b)构件设计应符合JTG3362的要求,包括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及构
造要求等;
c)挡土墙单元之间、构件之间宜采用榫接、搭接、锚栓连接和预留钢筋等连接方式;其应受力
明确、构造可靠,并满足承载力和耐久性的要求;
d)预制构件与现浇混凝土、灌浆料、座浆材料的结合界面应设置成粗糙面。
6.1.6装配式挡土墙的结构耐久性设计应根据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所处环境类别与作用等级,
按JTG/T3310的规定执行,并符合以下要求:
a)装配式挡土墙设计时应对构件正截面的受力裂缝宽度进行验算,最大裂缝宽度限值0.2mm;
装配筋板式和重力式挡土墙的预制模块和砌块可不验算构件裂缝宽度;
b)连接部位的钢筋、螺栓应通过浇筑混凝土进行保护,保护层厚度可按JTG/T3310—2019附录
A的规定计算。
6.1.7浸水地区采用装配式挡土墙时,材料与结构设计应有可靠的防腐和防排水措施。
6.1.8装配式挡土墙伸缩缝和沉降缝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沿墙长度方向在墙身断面变化处、与其他构造物相接处应设置伸缩缝;在软基路段、挡土墙
按折线布置时的转折处以及地基地质、水文情况突变处宜设置沉降缝;伸缩缝和沉降缝可合
并设置;
b)装配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伸缩缝间距宜为10m~20m;装配筋板式挡土墙伸缩缝间距宜为10
m~20m,应不大于25m;装配重力式挡土墙伸缩缝间距为10m~15m;装配柱板式挡土墙可不
5
DB33/T1386—2024
设伸缩缝、沉降缝;
c)伸缩缝的宽度宜为20mm~30mm,缝内沿墙内、外、顶三面填塞泡沫板、沥青麻絮或沥青木板,
塞入深度不小于0.15m。
6.1.9装配式挡土墙与相邻构造物或周边自然环境应相协调,并符合以下要求:
a)挡土墙工程的建设宜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满足生态保护的要求;
b)挡土墙墙端伸入路堤内应不小于0.75m,可采用锥坡与路堤相连;路堑挡土墙向两端延伸布
设时,应逐渐降低墙高;
c)挡土墙与相邻构造物相连接时,应采用与相邻构筑物、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美观的构造措施;
对有景观要求的路段,预制构件的外立面宜选用与景观协调的颜色、造型或图案;挡土墙宜
采用直线与圆弧(椭圆弧)等型式平顺衔接。
6.2荷载
6.2.1装配式挡土墙结构设计的荷载类型应按JTGD30—2015中表H.0.1-2采用。
6.2.2荷载效应组合应符合以下规定:
a)装配式挡土墙设计时,应相应于各种荷载状态,对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取其最不利情况,
选择JTGD30-2015中表H.0.1-3所列的组合;
b)一般情况下作用在装配式挡土墙上的力,可只计算永久荷载和基本可变荷载;
c)对挡土墙进行施工阶段验算时,应根据可能出现的施工荷载进行组合。
6.2.3装配式挡土墙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除另有规定外,荷载分项系数可按表3采用。
表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分项系数
荷载增大对挡土墙结构荷载增大对挡土墙结构
情况
起有利作用时起不利作用时
组合Ⅰ,ⅡⅢⅠ,ⅡⅢ
γG(竖向恒载分项系数)0.901.20
γQ1(恒载或车辆荷载、人群荷载的主动土压力分项系
1.000.951.401.30
数)
γQ2(被动土压力分项系数)0.300.50
γQ3(水浮力分项系数)0.951.10
γQ4(静水压力分项系数)0.951.05
γQ5(动水压力分项系数)0.951.20
6.2.4常用荷载计算除符合JTGD30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a)作用在装配式挡土墙墙背的主动土压力按库仑理论计算;当墙后填土破坏棱体符合不出现第
二破裂面的条件,可将立壁或立柱顶面后缘与后踵板板端下缘的连线作为假想墙背计算土压
力;当符合出现第二破裂面的条件时,以第二破裂面为计算墙背进行土压力计算;
b)当基础埋置较深且地层稳定、不受水流冲刷和扰动破坏时,可计入墙前被动土压力,并应按
表3的要求计入被动土压力分项系数;其它情况的墙前被动土压力可不计;
c)基底压应力验算时采用低水位的浮力或不考虑浮力;装配式挡土墙的滑动稳定验算、倾覆稳
定验算采用设计水位的浮力;其他情况采用最不利水位的浮力;
d)装配式挡土墙墙身所受浮力应根据地基地层浸水岩土情况确定:对于砂类土、碎石类土和节
理很发育的岩石地基,按计算水位的浮力100%计算;对于岩石地基按计算水位的浮力50%计算;
6
DB33/T1386—2024
e)浸水装配式挡土墙墙背填料为岩块和粗粒土(粉砂除外)时,可不计墙身两侧静水压力和墙
背动水压力。
6.2.5装配式挡土墙受地震力作用时的设计,应符合JTGB02的规定。
6.2.6装配式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6.3整体设计
6.3.1挡土墙结构类型选择
6.3.1.1应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条件、路基横断面布设、挡土墙的结构特点和适用条件,进行路基支挡
方案的比选,初步确定挡土墙结构类型、形式和基本尺寸。
6.3.1.2应在初步确定方案的基础上,确定挡土墙设置位置、墙高、断面型式、起讫桩号及两端衔接
方式,开展挡土墙结构设计计算与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验算,以及工点设计和监测设计。
6.3.2稳定性计算
6.3.2.1挡土墙抗滑稳定验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a)挡土墙的滑动稳定方程应满足式(3)的验算要求:
+
1.1GQ1(EyExtan0)Q2Eptan0(1.1GQ1Ey)tan0Q1ExQ2Ep0…………(3)
式中:
𝐺——作用于基底以上的重力,浸水挡土墙的浸水部分应计入浮力,单位为千牛(kN);
𝛾𝑄1——墙后主动土压力荷载分项系数,可按表3采用;
𝐸𝑦——墙后主动土压力的竖向分量,单位为千牛(kN);
𝐸𝑥——墙后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分量,单位为千牛(kN);
𝛾𝑄2——墙前被动土压力荷载分项系数,可按表3采用;
𝐸𝑃——墙前被动土压力的水平分量,浸水挡土墙时Ep=0,单位为千牛(kN);
0——基底倾斜角,基底为水平时α0=0,单位为度(°);
——基底与基底土间的摩擦系数;当缺乏可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4采用。
表4基底与基底土间的摩擦系数
地基土的分类摩擦系数μ
软塑粘土0.25
硬塑粘土0.30
砂类土、粘砂土、半干硬的粘土0.30~0.40
砂类土0.40
碎石类土0.50
软质岩石0.40~0.60
硬质岩石0.60~0.70
b)挡土墙的抗滑动稳定系数𝐾𝑐按式(4)计算,并应不小于表5的规定:
[N(EE'')tan]E
xp0p………(4)
Kc
ENxtan0
式中:
𝐾𝑐——抗滑动稳定系数,见表5;
7
DB33/T1386—2024
𝑁——作用于基底上的竖向力总和,浸水挡土墙应计浸水部分的浮力,单位为千牛(kN);
𝐸𝑥——墙后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分量,单位为千牛(kN);
′
𝐸𝑝——墙前被动土压力水平分量的0.3倍,单位为千牛(kN);
α0——基底倾斜角,基底为水平时α0=0,单位为度(°);
——基底与基底土间的摩擦系数;当缺乏可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4采用。
c)在本规范限定的墙高范围内,验算装配式挡土墙抗滑动稳定时,稳定系数应不小于表5的规定。
表5抗滑动的稳定系数
荷载情况荷载组合I、II荷载组合III施工阶段验算
抗滑动稳定系数𝐾𝑐1.31.31.2
6.3.2.2挡土墙抗倾覆稳定验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a)挡土墙的倾覆稳定方程应满足式(5)的验算要求:
0.8GZGQ1EyZxExZyQ2EpZp0…………(5)
式中:
𝐺——作用于基底以上的重力,浸水挡土墙的浸水部分应计入浮力,单位为千牛(kN);
𝑍𝐺——墙身重力、基础重力、面墙重力、基础上填土的重力及作用于墙顶的其它荷载的竖向力合
力重心到墙趾的距离,单位为米(m);
𝛾𝑄1——墙后主动土压力荷载分项系数,可按表3采用;
𝐸𝑦——墙后主动土压力的竖向分量,单位为千牛(kN);
𝑍𝑥——墙后主动土压力的竖向分量到墙趾的距离,单位为米(m);
𝐸𝑥——墙后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分量,单位为千牛(kN);
𝑍𝑦——墙后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分量到墙趾的距离,单位为米(m);
𝛾𝑄2——墙前被动土压力荷载分项系数,可按表3采用;
𝐸𝑝——墙前被动土压力的水平分量,浸水挡土墙时𝐸𝑝=0,单位为千牛(kN);
𝑍𝑝——墙前被动土压力的水平分量到墙趾的距离,单位为米(m)。
b)抗倾覆稳定系数K0按式(6)计算,并应不小于表6的规定:
GZGEyZxEpZp
K0…………(6)
EZxy
式中:
𝐾0——抗倾覆稳定系数,见表6;
𝐺——作用于基底以上的重力,浸水挡土墙的浸水部分应计入浮力,单位为千牛(kN);
ZG——墙身重力、基础重力、面墙重力、基础上填土的重力及作用于墙顶的其它荷载的竖向力合
力重心到墙趾的距离,单位为米(m);
𝐸𝑦——墙后主动土压力的竖向分量,单位为千牛(kN);
𝑍𝑥——墙后主动土压力的竖向分量到墙趾的距离,单位为米(m);
′
𝐸𝑝——墙前被动土压力水平分量的0.3倍,单位为千牛(kN);
𝑍𝑝——墙前被动土压力的水平分量到墙趾的距离,单位为米(m);
𝐸𝑥——墙后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分量,单位为千牛(kN);
𝑍𝑦——墙后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分量到墙趾的距离,单位为米(m)。
8
DB33/T1386—2024
表6抗倾覆的稳定系数
荷载情况荷载组合I、II荷载组合III施工阶段验算
抗倾覆稳定系数𝐾01.51.31.2
6.3.3基础设计计算
6.3.3.1挡土墙宜采用明挖基础,基础的埋置深度应符合JTGD30的规定;当挡土墙的稳定性、沉降
和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可采用就地浅层固化、换填、强夯、复合地基或桩基础等方法进行
处理。
6.3.3.2挡土墙纵向基底应做成水平或台阶状,每个台阶长度应不小于2.0m且不小于一个挡土墙标
准单元长度,相邻台阶高差宜不大于2.0m。
6.3.3.3斜坡上的挡土墙,基础前趾埋入地面的深度和距地表的水平距离应符合JTGD30的规定。
6.3.3.4挡土墙地基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a)挡土墙地基承载力计算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
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b)计算挡土墙基底压应力时,各类荷载组合下,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计算式中的作用分项系
数,除被动土压力分项系数γQ2=0.3外,其余荷载的分项系数规定均等于1;
c)基底合力的偏心距e可按式(7)计算;当挡土墙位于土质地基上时,偏心距e应不大于基底
宽度B/6;当挡土墙位于岩质地基上时,偏心距e应不大于基底宽度B/4;当按式(7)计算的
偏心距e<0时,取e=0。
M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B/T 4878-2022 模塑聚丙烯泡沫塑料(PP-E) 2022-04-08
- QB/T 5683-2022 食用盐中硅酸钙的测定 2022-04-08
- QB/T 5684-2022 食用盐中二氧化硅的测定 2022-04-08
- QB/T 5682-2022 竹盐 2022-04-08
- QB/T 5686-2022 工业缝制机械 数据采集规范 2022-04-08
- QB/T 4176-2022 工业用缝纫机 计算机控制多头绗绣机 2022-04-08
- QB/T 5688-2022 家用除湿机 2022-04-08
- QB/T 5685-2022 水处理用盐 2022-04-08
- QB/T 4008-2022 螺纹密封用聚四氟乙烯未烧结带 (生料带) 2022-04-08
- QB/T 4032-2022 纸杯原纸 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