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550.2-2005 无公害果蔗 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DB33/T 550.2-2005 Non-pollution Cane Sugar Cane Part 2: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5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080.10
B31
备案号: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550.2—2005
无公害果蔗
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Non-environmentalpollutionchewingcane
Part2: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ultivation
2005-03-04发布2005-04-05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550.2—2005
前言
DB33/550-2005《无公害马果蔗》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产地环境条件;
——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是无公害果蔗系列标准的第2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义乌市农业科教信息中心、温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义乌市义红果蔗研究所、义
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鸿、吴德锋、王文华、叶良松、陶建明、余悦虎、刘华。
I
DB33/T550.2—2005
无公害果蔗
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果蔗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和定义、术语、蔗田准备、下种技术、肥水管理、防
治病虫害、管理措施、果蔗收获、果蔗贮存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果蔗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4285-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DB33/T550.1-2005无公害果蔗第1部分:产地环境条件
3定义和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芽沟
蔗芽尖端上方凹陷的纵沟。
3.2土壤湿度
土壤中水份重量占单位土壤重量的百分比。
3.3露水叶
早晨有水珠粘附于叶尖的叶片。
3.4果蔗专用营养素
专为果蔗生产配制,含果蔗所需多种元素的专用营养素。
3.5果蔗专用复合肥
N:P:K比例为15%:9%:11%,专为果蔗配制。
3.6斩种
把整根蔗种用利刀斩成适当的带芽小段,以利下种。
4产地选择
4.1果蔗露地生产产地环境应符合DB33/T550.1-2005的要求。
4.2土壤酸碱度宜为pH5.6~pH7.5,含盐量宜在0.2%以下。
4.3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排灌便利的沙质壤土或水稻土种植。
5蔗田准备
5.1翻耕
秋茬作物收获后,在冬至前后深翻土层30cm,整地晒垡。
5.2培土
1
DB33/T550.2—2005
果蔗下种前15d左右,施腐熟农家肥3500㎏/666.7㎡或不含氯三元复合肥(N:P:K15%:15%:15%)
100㎏/666.7㎡。
5.3做畦
畦面做成龟背形、南北向为宜,土表平整,畦宽2.0m—2.5m,畦沟宽0.3m—0.5m、深0.3m。
5.4开沟
种植沟深15㎝,沟间距(行距)1m—1.5m。
6蔗种准备
6.1选种
6.1.1品种:宜选用皮薄、茎粗、肉脆、节间长、水份多、甜度适中、口感好的优质品种。
6.1.2选用芽饱满芽鳞新鲜、紧贴蔗茎,有明显芽沟,无虫伤、无病变的粗大蔗茎作蔗种。有条件的
选用脱毒蔗苗。
6.2斩种
剥去叶鞘,把种茎放在硬木板上,芽向两侧,用刀口平整锋利的斩刀或铡刀,一刀准确斩断,切口
平整,不破裂,不伤芽。种苗节下部留2/3节间,上部留1/3节间,斩成每种段含3个—4个芽苗。
6.3浸种消毒
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浸种2h,晾干备用。
7下种
7.1.1种肥
种植沟内施不含氯三元复合肥(N:P:K15%:15%:15%)或果蔗专用复合肥(N:P:K15%:
9%:11%)30㎏—35㎏/666.7㎡作种肥,施后覆浅土。
7.1.2时间
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在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时进行;露地栽培的在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5℃时
进行。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下种。
7.1.3密度
下种密度为4000芽/666.7㎡左右。
7.1.4方法
采用单行条植,平放,蔗芽向两侧,蔗芽与土壤紧密接触。
7.1.5盖种
盖种厚度以3㎝为宜。盖种的土壤要细、松、软,盖种厚度均匀一致。
7.1.6除草
盖地膜前,可用每666.7㎡用90%乙草胺40ml加40%扑草净20g兑水30㎏均匀喷雾于土表,封杀杂草。
7.1.7盖膜
下种后全畦覆盖除草地膜或保湿地膜,拉紧盖严,保温保湿。
8田间管理
8.1助苗穿孔。
出苗时,勤检查,及时人工破膜,助苗穿孔,破膜孔要小。如遇高温,每天一次人工破膜。苗穿孔
出地膜后,用细泥把口封严,防止膜下高温伤苗。
8.2适时提膜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Y/T 5842-2023 整装砂岩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开发地质油藏工程部分 2023-10-11
- SY/T 6712-2023 岩样电性参数实验室测量规范 2023-10-11
- SY/T 6113-2023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 修井用动力卡盘 2023-10-11
- SY/T 6546-2023 复杂岩性地层测井数据处理解释规范 2023-10-11
- SY/T 5367-2023 石油可采储量估算方法 2023-10-11
- SY/T 6509-2023 方钻杆 2023-10-11
- SY/T 6219-2023 油田开发水平分级 2023-10-11
- SY/T 5552-2023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 地锚车 2023-10-11
- SY/T 5250-2023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 油田用背罐车 2023-10-11
- SY/T 6311-2023 注蒸汽采油高温高压三维比例物理模拟实验技术要求 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