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969-2024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缺陷冲击弹性波法检测技术规程

DB36/T 1969-2024 Road engineering concrete structure defect impact elastic wave method test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江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6/T 1969-2024
标准类型
江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5-23
实施日期
2024-11-01
发布单位/组织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局、江西省高速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天驰高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

CCSP66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969—2024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缺陷冲击弹性波法检

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flawdetectionofconcretestructureinhighway

engineeringbyimpactelasticwavemethod

2024-05-23发布2024-11-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6/T1969—2024

目  次

前 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符号...............................................................................2

5基本规定...........................................................................3

6检测与结果判定.....................................................................5

7检测报告...........................................................................9

附录A(规范性附录)冲击弹性波波速标定..............................................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参考色板......................................11

附录C(资料性附录)检测现场记录表样式..............................................13

附录D(资料性附录)检测报告........................................................17

参考文献.............................................................................18

I

DB36/T1969—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01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局、江西省高速资产

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天驰高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孟丛丛、柳海龙、谭显峰、王富强、朱学坤、涂昳颖、徐隽尉、魏伟、王立军、

唐钱龙、张远军、刘文灵、王斯倩、周杨。

II

DB36/T1969—2024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缺陷冲击弹性波法检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冲击弹性波法检测混凝土结构缺陷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基本规定、检测与结果判定、

检测报告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缺陷(混凝土结构厚度偏差、混凝土结构内部缺陷、混凝土结构

结合面缺陷、钢管混凝土脱空)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204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JF1969冲击弹性波检测仪校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冲击弹性波impactelasticwave

冲击作用下的质点以波动形式传播在弹性范围内产生的运动,亦称应力波。

3.2

冲击弹性波法impactelasticwavemethod

通过冲击方式产生瞬态冲击弹性波并接收冲击弹性波信号,通过分析冲击弹性波及其回波的波速、

波形和主频频率等参数的变化,判断混凝土结构缺陷的方法。其中,通过分析信号在表层振动信号的卓

越周期、持续时间等参数的变化,判断构件表面脱空情况的方法,称之为振动法。

3.3

点标定piontcalibration

在标定的混凝土结构表面上布置的测点,利用该测点的检测参数作为检测判断基准。

3.4

线标定linecalibration

1

DB36/T1969—2024

在标定的混凝土结构表面上按一定方向布置的测线,利用该测线的检测参数作为检测判断基准。

3.5

主频mainfrequency

在接收回波各频率成分的幅值分布中,振幅最大处对应的频率值。

3.6

基准主频basicmainfrequency

通过标定获取的主频,作为判定的基准。

3.7

检测主频mainfrequencydetection

通过检测获取的主频。

3.8

卓越周期maincycle

冲击弹性波在激振面和反射面之间传播一个来回的时间。

3.9

基准卓越周期basicmaincycle

通过标定获取的卓越周期,作为判定的基准。

3.10

检测卓越周期maincycledetection

通过检测获取的卓越周期。

3.11

混凝土结构结合面concretestructureinterface

构件新旧混凝土结合的部位。

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检测主频,单位为千赫兹();

fc—kHz

第点第次检测主频,单位为千赫兹();

fcji—jikHz

基准主频(),通过标定获取;

fs—kHz

2

DB36/T1969—2024

第个有效数据振幅谱中构件厚度对应的频率值,单位为千赫兹();

fsi—ikHz

f—频率采样间隔,单位为千赫兹(kHz);

h—被测混凝土结构厚度,单位为毫米(mm);

H—测区判定厚度,单位为米(m);

标定点厚度,单位为米();

H0—m

第点检测厚度,单位为米();

Hj—jm

n—每测点有效数据个数,且≥3;

每测点波速标定有效数据个数,且≥;

n1—3

N—测区总测点数,且≥3;

N2—脱空检测测区总测点数;

vp—标定波速,单位为千米每秒(km/s);

检测卓越周期,单位为毫秒();

Tc—ms

第点第次检测卓越周期,单位为毫秒();

Tcji—jims

基准卓越周期,单位为毫秒(),通过标定获取;

Ts—ms

第个有效数据卓越周期,单位为毫秒();

Tsi—ims

—测区平均卓越周期;

—测区平均持续时间;

T1i—第i测点的卓越周期;

T2i—第i测点的持续时间。

5基本规定

5.1一般要求

5.1.1冲击弹性波法检测混凝土结构时,混凝土强度不宜小于设计强度的70%。

5.1.2冲击弹性波法检测混凝土结构缺陷前,应确保检测部位混凝土表面平整,无蜂窝、麻面、浮浆

等外观质量缺陷。

5.1.3现场检测时,构件表面若有沟槽或裂缝,测点和激振点应位于沟槽或表面裂纹同侧,激振点到

测点位置距离不宜大于预估厚度的1/4,测试板式构件时测点距边界不宜小于预估厚度的1/3。

5.2冲击弹性波检测仪

3

DB36/T1969—2024

5.2.1冲击弹性波检测仪应具有信号采集与数据分析功能。信号采集应包括信号激振、信号拾取、信

号放大、模数转换等装置;数据分析宜包括数字信号显示、存储、分析、成像等功能。

5.2.2冲击弹性波检测仪应具备波速、幅值、时域、频率、相位等分析功能。

5.2.3冲击弹性波检测仪的信号激振装置应能激发出不同频率的冲击弹性波。激振装置宜采用锤头直

径不同尺寸的实心钢球作为冲击器,且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激振锤特性要求

型号直径质量材质

/mm激励纵波波长/m/g

D660.05~0.10≥0.8

D10100.10~0.20≥4.0

D17170.20~0.30≥20.0不锈钢

D30300.30~0.55≥110.0

D50500.55~0.80≥510.0

注:激励波长为理论计算值,供需要考虑激振锤激励波长时参考

5.2.4针对不同厚度的混凝土结构,宜参考表2选择适宜的激振锤;实际检测时,应根据现场反射信

号识别度进行选取。

表2冲击弹性波法检测激振锤选取参考表

构件厚度(mm)b≤200200<b≤600600<b≤1000b>1000

锤头直径(mm)5.0~20.015.0~30.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