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113-1997 无绳电话机进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GB/T 17113-1997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ing mehods for cordless telephone sets access to PSTN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7113-2008 | 页数:2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7113-1997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7-11-25
实施日期
1998-08-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起草人:
刘晓红、付莉
出版信息:
页数:25页 | 字数:4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e171131997

前言

本标准根据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有关规定,并参考GB1219290((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

机测试方法),GB12193-90《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接收机测试方法》,YD/T696-93《无绳电话机进

网要求》制定。目的是为了制定一套完整的无绳电话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以作为无绳电话机设计、户卜

产及质量检验的依据

无绳电话机与电话网接口的技术要求直接引用了GB/T15279-94《自动电话机技术条件》的相关

条款,但考虑到无绳电话机的特点,对发送和接收非线性失真等一些指标作了必要的修改。本标准着重

规定了无线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B,D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A,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提出。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晓红、付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无绳电话机进网技术要求

GB/T17113一1997

和测试方法

Technicalrequirementsandmeasuringmethods

forcordlesstelephonesetsaccesstoPSTN

飞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绳电话机的进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接人公众电话网使用的工作频率为45/48MHz的模拟无绳电话机(以下简称无绳电

话机或话机)。可作为该类话机设计、生产、使用和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

无绳电话机由座机或〔主机)和手机(或副机)组成,座机通过用户线与交换机相连,座机与手机之问

采用无绳通信方式,手机可随身携带,在有效的距离内收铃、拨号和通话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5279-94自动电话机技术条件

GB12192-90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机测量方法

YD/T735-94电话机电磁兼容限值和测量方法

YD/T728-94电话机防雷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3术语和符号

3.1载波频率允差

在未加调制的情况下,测得的载波频率与相应的标称载波频率之差

3.2有效辐射功率

话机在未加调制情况下,实际辐射载波功率的最大值

3.3标准测试调制

由1kHz正弦输人信号在一定电平下产生的频偏为最大允许频偏60%的调制。调制后的信号称为

标准调制信号。正弦输人信号失真应小于I%.

3.4最大允许频偏

根据频道间隔规定的已调制信号瞬时频率与标称载频的最大允许差值。

3.5邻道辐射功率

在规定的调制状态下(调制频率为1kHz.调制电平比产生60最大允许频偏的电平高20dA)>总输

出功率中落入相邻频道接收带宽内的部分。它是调频波频谱展宽、哼声和噪声所产生的平均功率的总

和「该指标常以有效辐射功率与邻频道辐射功率的比值((dB)表示

3.6杂散射频分量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一11一25批准1998一08一01实施

cB/T17113一1997

除了载波及其发射带宽附近处的调制分量以外,在离散频率点卜的辐射功率,这〔此杂散射频分量包

括谐波和非谐波分量以及其它寄生分量。

3.7标准信纳比(SINAD)

测试负载卜信号、噪声、失真三者功率之和与噪声、失真二者功率之和之比

(S+N+D)/(N+D)

式中:S--一标准测试调制产生的有用音频信号;

N-一标准测试调制下的噪声;

D一一标准测试调制下的失真信号。

它用分贝((dB)表示,规定标准信纳比为12dB,

3.8接收灵敏度(场强)

用标准测试调制,话机得到标准信纳比时,话机输人信号的最小场强值。该灵敏度为双1_灵敏度。

3.9邻频道抑制

在相邻频道卜存在已调无用信号时,话机接收已调有用信号的能力。它用邻频道无用信号与有用信

号的相对电平((dB)表示。在话机天线位置处,当输人的有用信号比接收灵敏度高3dB时,若无用信号的

存在使话机的输出信纳比降回到12dB,则该无用信号与接收灵敏度之差((dB)即为邻频道抑制。

3.10同频道抑制

话机抗同频道干扰的能力。它用同频道无用信号与有用信号的相对电平((dB)表示。在话机天线位

置处,当输人的有用信号比接收灵敏度高3dB时,若无用信号的存在使话机的输出信纳比降回到12dB,

则该无用信号与接收灵敏度之差(dB)即为同频道抑制。

3.11杂散响应抑制

话机对无用信号所引起的输出端不良响应的抑制能力。它用杂散无用信号与有用信号的相对电平

(dB)表示。在话机天线位置处,当输人的有用信号比接收灵敏度高3dB时,若无用信号的存在使话机的

输出信纳比降回到12dB,则该无用信号与接收灵敏度之差((dB)即为杂散响应抑制。当存在多个杂散频

率时,取其中抑制最低值((dB)表示。

3.12互调响应抑制

话机对与有用信号的频率有特定关系的两个(或多个)无用信号因互调在输出端造成干扰的抑制能

力。在话机天线位置处,当输人的有用信号比接收灵敏度高3dB时,引起互调的等量无用信号的存在使

话机的输出信纳比降回到12dB,此时任无用信号与接收灵敏度之差(dB)即为互调响应抑制

3门3本标准所用符号说明:

田馈电桥

①频率计

国音频信号发生器

功仿真嘴

国射频信号发生器

GB/T17113一1997

仿真耳

测量放大器

4技术要求

4.1使用环境

4门.1环境温度:一10℃一40C。

4.1.2相对湿度:10%-95yo,

4.1.3大气压力:86kPa-106kPa,

4.1.4环境噪声:不大于60dB(A)o

4.1.5电源电压:

4.1.5.1交流电源电压为220V士22V,频率为50HZ士1Hzo

4.1.5.2直流电源电压:对于镍一锅电池为标称电压的92%-112%;

对于其他类型的电池为话机生产厂规定的电压值。

4.2基本功能

4.2.1天线

话机天线应为全向天线,且收发共用,可固定连接在座机或手机上。

4.2.2指示及提示音

a)手机充电时应有充电指示。

b)在手机L应有电池低电压指示。

c)座机或手机在占用外线时,应有外线占用指示,表明用卢无线电频道和电话线路已经接通,正在

保持或者已经结束。

d)手机L应有超距提示。

e)在手机与座机内部通话时(如有此功能),若外线来铃,应对用户有提示。

4.2.3话机所用的外接交流电源断掉时,带免提通话或带有有绳手柄的座机应仍然可以收铃、拨号和

通话。

4.2.4身份识别码

在手机和座机之间传输的摘、挂机及振铃信令应具有身份识别码,其变化组数不低于10000组

4.2.5信道检测

a)无绳电话机应具备信号强度检测功能,其作用是扫描无线信道以寻找可用空闲信道

b)在手机与座机进行无线通信时,若射频信号小于空闲信道场强时,手机应发出超W-提不音

c)在通话过程中,如果因异常情况座机与手机失掉无线电联络或射频信号小于空闲信道场强时,

持续时间超过20s,被座机占用的电话线应释放,话机自动回至待机状态。

4.2.6信道建立时间

a)座机收到由交换机送来的振铃信号时,处于待机状态的手机应在3s内振铃。

句手机开机呼出时,应在3s内找到空闲信道,否则,应发出不少于3s的信道忙提示音

4.2.了单信道、多信道

a)对于单信道无绳电话机.在有效通信范围内,当其信道已被占用时不能开机通话,按信道忙处

理「

b)对于多信道电话机,在所有信道均空闲时,应能扫描其标称的所有信道。

GB/T171131997

c)对f多信道无绳电话机,在有效通信范围内当至少存在一个空闲信道时,应可靠建立无线信6

当全部信道均被占用时按信道忙处理1不能插人已被占用的信道或出现死机现象

d)对于多信道无绳电话机,当通话信道中存在十扰时.使用手动或自动选频应能转到另书闲信

道继续通话。当找不到空闲信道时.应能返回原信道或按信道忙处理。不能撇人已被占用的信迫或出现

死机现象

4.2.8开机接通率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手机开机接通率应在98%以L

4.2.9有效距离

无绳话机在满足本标准的附录D(标准的附录)的场地条件下,座机与手机能保持止常A话的问距

应大于1oom

4.2.10信号方式

座机与手机的测控信号的推荐特性见木标准的附录A(提71<的附录)

4.2.11其他

除应具有上述功能外.无绳电话机也可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内部呼叫、内部通话、来话转移、一方(多

方)通话等功能

4.3传输特性

4.3.1话机接人仿真电话网测试系统,其发送响度评定值((SLR)、接收响度评定值(RLR),侧音掩蔽评

定值(STMR)均应符合GB/T15279-91中4.2!的有关规定。

4.3.2发送频率响应及允差应符合GB/T15279--94中4.2.2的有关规定

4.3.3接收频率响应及允差应符合GB/T15279-94中4.2.3的有关规定二

4.3.4有绳于柄的发送非线性失真C7%;

有绳手柄的接收非线性失真镇7%;

无绳手机的发送非线性失真毛10写;

无绳手机的接收非线性失真簇lo%o

4.3.5话机通断电时的最大脉冲声级应符合GB/T15279--94中4.2.6的有关规定

4.3.6话机正常使用时应无振鸣

4.3.7话机通话状态的直流电阻不大于35051

4.3.8话机挂机状态的直流漏电流应符合GB/T15279--94中4.2.9的有关规定。

4.3.9稳定平衡回损和回声平衡回损均应符合GB/r15279-94中1.2.to的有关规定

4.3.10对无线传输部分采用扰频或其他保密措施的话机,在其保密措施有效时.允许其音频传输特性

在相关频率点上不满足4.3.2,4.3.3,4.3.1及4.3.8的指标要求.但不能有振鸣和明显的音频传输损

伤现象

4.3.11对于多信道无绳话机,所有信道的传输特性均应符合以1-.要求。

4.4发号特性

脉冲信号特性应符合GB/T15279--94中4.3.1的有关规定。

双音频信号特性应符合GB/T15279一94中4.3.2的有关规定。

按键一号盘应符合GB/T15279-94中4.3.4的有关规定

按键号盘的使用寿命应符合GB/T1527994中4.3.5的有关规定、〔

4.5收铃特性

振铃声级:座机应不小于70ciB(A),手机应不小于55dB(A)o

座机收铃功率灵敏度应符合GB/T15279-94中4.4.1的有关规定

收铃状态阻抗应符合GB/T1527994中4.4.4的有关规定。

4.6话机的叉簧特性应符合GB/'1'1527994中4.5的有关规定。

GB/T17113一1997

4了话机绳和手柄绳(f机带有绳手柄时)特性应符合GB/f15279-94中4.6的有关规定

4.8无绳电话机的无线技术指标要求(发射性能与接收性能)

4.8.1使用频率应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有关无绳电话机使用频率的规定「见附录B(标准的附

录),当规定有变化时应按新的规定执行

4.8.2发射性能(包括座机和于机)

4.8.2.1载波频率允差(士1.8kHz

4.8.2.2有效辐射功率}20mwo

4.8-2.3最大允许频偏钱+5kHz

4.8.2.4邻道辐射功率:至少低于有效辐射功率30dB

4.B.2.5杂散射频分量:任一杂散射频分量至少低于有效辐射功率30dB

4.8.3接收性能(包括座机和于机、

4.8.3.1接收灵敏度-<40dBpV/m

4.8.3.2邻频道抑制)45dB

4.8-3.3同频道抑制)一15dB,

4.B.3.4杂散响应抑制_>4odB,

4.8.3.5互调响应抑制}4odB,

4.9电磁兼容特性

4.9.1无用辐射发射

。)座机和手机处于挂机守候状态下,应符合YD/T735-94中3.1,3.2的规定

h)座机带有绳手柄时,它与外线通话状态下.应符合YD/T735-94中3.1,3.2的规定

c)无线信道建立状态下:

在0.01-30MHz的频段内,辐射发射磁场应符合YD/T735--94中3.1的规定

在3。一1OOOMHz的频段内,应符合邻道辐射功率、杂散射频分量的指标要求

4.9.2辐射抗扰度

a)在4.9.1中a状态下,应符合YD/T735-94中3.4(1类电话机)的规定〔在干扰条件下应能正

常收铃。

b)在4.9.1中b状态下,应符合YD/T735--94中3.4(1类电话机)的规定

。)在4.9.1中c状态下:

在0.15-30MHz的频段内,辐射抗扰度应符合YD/T735-94中3,4(1类电话机)的规定

在30-1OOOMHz的频段内,应符合邻频道抑制、同频道抑制、杂散响应抑制、互调响应抑制的指标

要求

4.9.3传导发射

在4.9.1中a,b,c状态下,应符合YD/T735-94中3.3的规定。

4.9.4传导抗扰度

在4.9.1中。,b,c状态下,应符合YD/T735-94中3.4(1类电话机)的规定。

在a状态,干扰条件下应能正常收铃

在b,c状态,干扰条件下应能正常发号、收铃

4.10无绳电话机的供电要求

4.10-1无绳电话机所用的外加交流电应通过适配器转为安全电压后接人座机

4.10.2手机电池按使用说明书充满电的条件下,应满足:

a)连续待机24h以上,或者连续通话1h以上

b)通话1Omin,待机20min,反复10周期以上。

4.10.3在电源极限测试条件下(见5.1.2.2),话机的载波频率允差应在规定的允许值内

GB/r17113一1997

4.11无绳电话机的安全要求

4.11.1耐压性能

a)无绳话机采用三芯插头接人外加交流电时,在正常大气压下,电源端了与话机外露的异体之问

应能承受1500V,5011:正弦交流电怅lmit、试验,话机不出现飞弧和击穿现象。如果采川几芯插头接人

外加交流电时,电源端子与话机外露的导休之问应能承受3OOOV,50Hz正弦交流电压lmin试验

b)话机外线端了一与话机外露的导休之间应能承受500V,50Hz正弦交流电压1i11in试验,话机不出

现飞弧和击穿现象。

4.11.2绝缘电阻

a)话机外加交流电源端子与话机外露的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SOMfi

b)话机外线端子与话机外露的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50Mn

4.11-3话机防雷性能要求

话机应能承受电压脉冲波形为10/7001x,,,峰值为1NOV的电压脉冲的冲击

4.12基本环境适应性

4.12.1低(高)温试验后,其发送、接收响度评定值、发号特性应符合GB/T15279--94中4.12.1的规

定,载波频率允差在规定允许值内。

4.12.2低(高)温贮存温度试验后,其传输特性、收铃特性、发号特性应符合GB/T15279一94中

4.12.2的规定。

4.12.3湿热试验后.其发送、接收响度评定值、收铃特性、发号特性应符合GB/T15279-91中1.12.3

的规定。

4.12.4振动试验后,其发送、接收响度评定值、收铃特性、发V,特性应符合GB/T15279-94’!“1.12.1

的规定。

4.犯.5碰撞试验后,其发送、接收响度评定值、收铃特性、发号特性应符合GB/T15279一94中4.12.1)

的规定。

4.12.6跌落试验后,应符合GB/T15279-94中4.12.6的规定。

4.13手柄尺寸及结构应设计合理。

4.14外观结构应符合GB/T15279-94中4.9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