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SESB 5-2023 城镇湖泊生态系统构建与生态修复指南

T/SSESB 5-2023 Guidelines for Building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Urban Lake Ecosystem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SSESB 5-2023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3-30
实施日期
2023-04-01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6 水生态系统修复方案设计6.1  设计目标设计目标达到生物修复目标,理想状态是达到受损之前(原始)的状态,即生态修复目标。考虑到水体原始目标确定的时间尺度问题,提出一般性生态修复目标:(1)透明度目标:水体透明度常年达到1.2 m以上,不足1.2 m清澈见底,全面构建“草型清水态”水体,也可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目标。(2)水质目标:主要富营养指标水质指标(溶解氧、CODMn、氨氮、总磷)稳定在GB 3838 Ⅲ~Ⅳ类水。(3)健康目标:城镇湖泊生态健康评价达到健康以上,具体参照8.6章节。6.2  设计原则6.2.1 总则确定目标水体的生态功能、定位及目标是城镇景观湖泊高内稳水生态系统修复方案设计的基础,方案设计应从系统性、整体性出发,重点考虑水资源、水质净化、水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同时兼顾水安全、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等。6.2.2 “一湖一策”设计原则城镇湖泊高内稳水生态系统修复设计应遵从城镇湖泊自身的功能、环境质量要求及生态定位。对于健康状况良好的湖泊,以预防维护措施为主。对于轻微受损的城镇湖泊,可优先采用水生态修复措施。对于严重受损的城镇湖泊,可采取生态系统重建等措施。6.2.3  最大还原与最小干预原则恢复至接近湖泊水域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实现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且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及安全的影响降到最低。6.2.4  系统性、原真性与长效性原则因地制宜实施城镇湖泊高内稳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同时要建立水生态系统长效管理机制。6.2.5  技术可行与经济最优原则城镇湖泊高内稳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要求具有先进性,而且必须考虑投入成本和运行费用总和相对较低。6.3  污染源控制6.3.1 内源污染削减6.3.1.1  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清杂打捞、排水晒塘、底泥改良活化、生态清淤等,根据目标水体内源污染程度、工况及可实施条件采取相应的应对处理措施。6.3.1.2  清杂打捞湖泊原有待清理的水生植物、岸带植物和枯枝落叶等,应在干枯腐烂前清理;水面漂浮垃圾如塑料袋、水瓶、其他生活垃圾等,应长期清捞维护;湖泊沿岸垃圾临时堆放点应一次清理到位。6.3.1.3  排水晒塘有条件的城镇湖泊,可采取排水晒塘处理方式,不低于5天为宜,有利于内源污染控制和改善湖底生境。6.3.1.4  底泥改良活化根据湖泊底泥调查结果,综合考虑选取合适方法进行湖底底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卡尔逊环境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起草人:
何文辉、刘玉超、何培民、王蓉、揭亮、徐小娜、张敏、徐兵兵、高洋、吴智辉、张饮江、黄民生、李怀正、曹承进、张尧、潘珊珊、孔宇、杨柳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