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CAA 39-2022 碳管理体系 要求

T/CCAA 39-2022 Carbon management system requirement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3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CCAA 39-2022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6-15
实施日期
2022-06-15
发布单位/组织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归口单位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碳管理体系的要求,以使组织能够通过预防、清除、替代或削减碳排放,以及自愿碳减排措施,应对与其活动相关的碳管理风险和机遇,提升碳管理绩效。
本文件适用于任何组织,无论其性质、类型、规模、复杂程度、地理位置和组织文化或其提供的是何种产品和服务,并适用于组织基于生命周期理念确定的碳源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帮助其实现碳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本文件未提出具体的碳绩效准则。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绿色交易所、海南省质量协会、山东新一代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鉴认证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环通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冶金工业教育资源开发中心、大唐碳资产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湖南省循环经济研究会、内蒙古低碳发展研究院、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木塑专委会、益海嘉里集团、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安徽海螺集团中碳(安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美克国际家私(天津)制造有限公司、中国惠普有限公司、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圣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黎明文仪家具有限公司、广东华润涂料有限公司、安徽森泰木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顺德锡山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张小丹、李喜俊、陈华、陈轶群、刘清芝、崔晓冬、刘汉武、邹毅、张杲、陈燕、张博嵛、聂丽琴、邓秋玮、曹婧、杨璐、侯荣、薛靖华、张五一、蒋婷、翟雅男、周泓、叶俊生、蔡晓红、张燕天、史伟伟、刘潇、贾会朝、王家宇、杨以楼、周儆、贾乐、杨丽娜、刘嘉、张道鹏、王举纲、彭焜、顾少军、刘芳、陈长辉、崔叶、卢翔、张俊生、石韧、唐道远、王屏生
出版信息:
页数:32页 | 字数:5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312020

CCSA.00.

团体标准

T/CCAA39—2022

碳管理体系要求

Carbonmanagementsystems—Requirements

2022-06-15发布2022-06-15实施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T/CCAA39—2022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定义

3………………1

组织所处的环境

4…………………………4

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4.1…………4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2…………5

确定碳管理体系的范围

4.3……………5

碳管理体系

4.4…………………………5

领导作用

5…………………6

领导作用和承诺

5.1……………………6

碳方针

5.2………………6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5.3、……………6

策划

6………………………7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7

碳目标指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2、………………………9

变更的策划

6.3…………………………10

支持

7………………………10

资源

7.1…………………10

能力

7.2…………………10

意识

7.3…………………10

信息交流

7.4……………11

文件化信息

7.5…………………………11

运行

8………………………12

总则

8.1…………………12

设计控制

8.2……………12

采购控制

8.3……………12

运行控制

8.4……………13

绩效评价

9…………………13

碳绩效和碳管理体系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1、、…………………13

内部审核

9.2……………14

管理评审

9.3……………14

T/CCAA39—2022

改进

10……………………15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1………………15

持续改进

10.2…………………………15

附录资料性碳排放数据收集示例

A()…………………16

碳排放量

A.1…………………………16

活动数据及其来源

A.2………………16

排放因子及其来源

A.3………………17

主要产品信息

A.4……………………18

附录资料性碳评审指南

B()……………19

组织层面碳评审

B.1……………………19

项目层面碳评审

B.2……………………20

产品服务层面碳评审

B.3/……………21

活动层面碳评审

B.4……………………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