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2609-2015 灌区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DB62/T 2609-2015 Filling irrigation and plastic film drip irrigation integrate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corn in the irrigation area

甘肃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2/T 2609-2015
标准类型
甘肃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12-22
实施日期
2016-01-22
发布单位/组织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2609—2015

灌区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

技术规程

2015-12-22发布2016-01-22实施

发布

DB62/T260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连彩云、马忠明、张立勤、王智琦、薛亮、唐文雪。

I

DB62/T2609—2015

灌区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的术语定义、种植规格和栽培技术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海拔1700m以下河西绿洲灌区及相似生态类型区的灌溉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一部分禾谷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膜下滴灌

膜下滴灌指覆膜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节水高产种植技术,是将滴灌带铺设在膜下,利用地

面给水管道将灌溉水源送入滴灌带,滴灌带上设有滴头,使水不断地滴入土壤中直至渗入作物根部,以

减少土壤的田间蒸发,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3.2

水肥一体化

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它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成

液态肥,与灌溉水一起按比例定时、定量、均匀、准确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的土壤。

4产量及节水、节肥指标

4.1产量

玉米产量12000kg/hm2~16500kg/hm2。

4.2节水、节肥指标

与常规条膜漫灌技术相比,玉米膜下滴灌节水35%~50%,节肥20%~40%。

5产地环境条件

5.1土壤肥力

1

DB62/T2609—2015

耕层0cm~20cm的有机质含量达到12g/kg~18g/kg,全氮(N)0.8g/kg~1.0g/kg,速效磷(P2O5)

7mg/kg~10mg/kg,速效钾(K2O)100mg/kg以上。要求选择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地面平坦、耕层深

厚、保水保肥的地块。

5.2地块选择

土地连片,面积以5hm2为一个灌溉单元,或5hm2的倍数。

5.3气象条件

5.3.1光照

全生育期需要光照800h~1100h。

5.3.2温度

全生育期需要活动积温2500℃~3300℃。

5.4灌溉水条件

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6滴灌系统组成及设备安装

6.1系统组成

滴灌系统一般由水源、首部、地下主支管道、地上主支管和滴灌管(带)组成。滴灌设备的规格和

型号,根据生产实际进行选择。

6.1.1水源

首先要测试水源的水质,灌溉水水质必须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

6.1.2首部

应根据水源的供水能力和将要灌溉的耕地面积来确定首部大小和组成,应根据水质,确定过滤系统

的构成;水质差的应增加过滤级次或建蓄水池和沉沙池,沉淀泥沙后方可灌溉。

6.1.3地下管道

根据水源供水能力和首部控制面积,确定主管道、支管道的直径和承压能力;根据冻土层深度和地

下管道长度,确定地下管道埋深和排水井布设数量。

6.1.4地上管道

地上管道布设应充分考虑种植方向、种植密度、轮作倒茬、农机作业等,在保证灌溉均匀度的前提

下,应少布设地上管道。应根据支管道出水口控制面积,以及控制范围的地形、地貌、坡度、坡向,每

公顷左右安装1个减压阀。

6.1.5滴灌管(带)

2

DB62/T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