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2279-2008 煤炭成分分析和物理特性测量标准物质研制导则
GB/T 22279-2008 Guide for development of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the composition analysis and the physical property measurements of coal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8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分析实验室(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起草人:
- 李英华、张克芮、孙刚、王文亮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1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3.040
D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279—2008
煤炭成分分析和物理特性测量
标准物质研制导则
Guidefordevelopmentofcertifiedreferencematerialsfor
thecompositionanalysisandthephysicalproperty
measurementsofcoal
2008-08-07发布2009-03-01实施
发布
GB/T22279—2008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分析实验室(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英华、张克芮、孙刚、王文亮。
T
GB/T22279—2008
煤炭成分分析和物理特性测量
标准物质研制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炭成分分析和物理特性测量标准物质的制备、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定值以及
不确定度评估程序和标准物质的包装、保存和标准物质证书的编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煤炭成分分析和物理特性测量标准物质的研制和复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74煤样的制备方法(GB474—1996,cqvISO1988;1975)
GB8170数字修约规则
JJG1006—1994一级标准物质
3标准物质的制备
3.1候选煤样的选择
3.1.1候选煤样应适合预期用途,容易获得和复制,其基木特征(含量、煤种或基休成分等)与应用领域
日常被测对象相似,且待定特性量值有较长期的稳定性。复制候选煤样的品种和主要特性量值应与原
标准物质尽量相近。
3.1.2系列煤炭成分分析和物理特性测量标准物质的候选煤样的待定量值应有合理的、满足使用要求
的含量梯度,尽可能覆盖较大的测量范围。
3.1.3一般应从同一矿点的同一煤种或同一批商品煤中采取一种候选煤样;必要吋也可由不同含量,
但煤种和基体都相似的两种煤样配制。
3.1.4候选煤样应有足够的数量,以满足在有效期内的使用量和市场的需求。
3.1.5候选煤样在制备前或制备到所需粒度前,应抽取1〜2个试样进行待定特性量值的预检,若测定
值与预期目标值相近,可进行后续样品制备步骤;若测定值与预期目标值相差很大,应采取措施(重新采
取候选煤样,或配入相同基体的煤样)使候选煤样的待定特性量值与预期目标值相近,
3.2样品制备
3.2.1样品制备和分装应在符合GB474要求、且环境温度不超过30C、相对湿度不超过75%的制样
室内进行。
3.2.2根据所选煤样的性质和数量,以及待定量值的特性,选择合理的破碎、干燥、筛分、混和和缩分程
序。水分过高的煤样应适当干燥后制备;有粒度范围要求的样品应采取逐级破碎法制备。
3.2.3样品粒度应符合待定量值测量方法的要求。
3.2.4制备到合适粒度的煤样,应采取有效的掺合方式,如在球磨机中转动一定吋间或反复堆掺若干
次而使其充分混匀,并在室温下放置足够的时间,达到空气干燥状态后再分装至最小包装单元。对于待
定特性量值受煤样氧化变质影响显著的样品,应尽可能在同一天内、最多不超过两天内完成分装。
1
GB/T22279—2008
3.2.5人工分装样品,通常包装量不少于1COg吋,可使用二分器缩分样品至最小包装单元;最小包装
量少于100g且粒度小于0.2mm时,可先用二分器缩分至最小包装量的5~8倍后摊平在盘中,用多点
取样法分装样品至每一最小包装单元中。也可使用经过试验证明缩分精度满足要求的方法进行样品
分装。
3.2.6机械缩分样品时,应先按GB474规定的方法检验缩分机的缩分精度和偏倚(系统误差),证明
其缩分精度满足要求且无偏倚后才能使用。
3.2.7在样品加工的全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样品污染而导致待定量值变化。
3.2.8当候选煤样制备量大时,可采取分批分装成最小包装单元的方式。每批分装的样品都应按第4
章规定进行均匀性检验。原则上,分批分装的样品应分别进行定值。在相隔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分装的
两批样品,可从各批中随机抽取5〜8个包装单元进行全部特性量值的测定,若两批样品所有项目的试
验数据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方差一致性和平均值一致性检验),两批样品可合并共同定值;否则,应分
批定值。最小包装应以适当方式注明制备日期或批号。
3.2.9制备到所需粒度的煤样应放置陈化至少半年后才能进行定值,以确保煤标准物质充分的稳
定性。
4均匀性检验
4.1基本要求
不论制备过程中是否经过均匀性初检,凡成批制备并分装成最小包装单元的标准物质,都需进行均
匀性检验,以保证每一最小包装单元的特性量值在规定的不确定度范围内。
4.2取样方式和取样数目
4.2.1均匀性检验的样品应从分装成最小包装单元后的样品中随机抽取。
4.2.2样品最小包装单元数不大于500个吋,抽取单元数不少于15个;最小包装单元数大于500个
吋,抽取单元数不少于25个。
4.3检验项目和检测方法
4.3.1均匀性检验项目应为待定特性量。对具有多个待定特性量值的标准物质,应选择不易均匀的和
有代表性的特性量作为均匀性检验项目。
4.3.2采用不低于定值方法精密度且有足够灵敏度的测量方法进行均匀性检验。
4.3.3均匀性检验应在重复性条件下(同一操作者,同一台仪器,同一测量方法,于短期内)完成。每一
最小包装单元内至少称取2份试样进行测定,测量次序应随机化,以避免测量系统在不同时间的变差干
扰对样品均匀性的评价。
4.3.4为防止煤样在放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粒度离析,称取样品前应混匀每一单元内的煤样。
4.4最小取样量的确定
待定特性量的均匀性与所用测量方法的取样量有关,均匀性检验吋应注明测量方法的最小取样量。
对于有多个特性量值的标准物质,以均匀性检验中最不易均匀的待定特性量的取样量为该标准物质的
最小取样量;或分别给出各特性量的最小取样量。
4.5检验结果的处理和评价
4.5.1按以下步骤对均匀性检验中的试验结果进行F检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0/T 266-2007 长寿沙田柚 2008-02-15
- DB50/T 269-2008 优质肉猪生产技术规程 2008-03-01
- DB42/T 381-2006 无公害食品 高山大白菜栽培技术规程 2006-12-08
- DB42/T 380-2006 无公害食品 高山大白菜 2006-12-08
- DB44/T 488-2008 鲟鱼养殖技术规范 2008-02-04
- DB44/T 485-2008 梭鲈养殖技术规范 2008-02-04
- DB50/T 268-2008 优质肉山羊生产技术规程 2008-03-01
- DB42/T 382-2006 无公害食品 高山萝卜 2006-12-08
- DB42/T 383-2006 无公害食品 萝卜高山栽培技术规程 2006-12-08
- DB44/T 490-2008 鲮鱼养殖技术规范 2008-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