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327-2021 底泥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技术规范
DB37/T 4327-2021 Sediment pollution investigation site layou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80
CCSZ18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4327—2021
底泥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regulationforsamplingsiteselectioninsedimentpollutioninvestigation
2021-03-11发布2021-04-11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4327—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点位布设原则........................................................................2
5点位布设方法........................................................................2
6点位信息统计........................................................................5
附录A(资料性)初始点位布设阶段的采样点位信息表.......................................6
附录B(资料性)加密点位布设阶段的采样点位信息表.......................................7
I
DB37/T432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环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山东瑞密迪环保科
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志斌、张彦浩、朱英、史会剑、李艺、薛维纳、张晓蕊、张建、邢丽贞、张
向阳、王宁、赵增文。
II
DB37/T4327—2021
底泥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底泥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的点位设计原则、点位布设方法和信息统计。
本文件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及入海河口等水域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河道清淤、
湖泊疏浚、滨海河口整治和水体生态修复治理等项目中,有关底泥的监测点位布设参照本规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SL249中国河流代码
SL261湖泊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底泥sediment
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所形成的黏土、泥沙、有机质及
各种矿物的混合物(一些情况下也被称为沉积物)。
3.2
入海河口marineestuary
河流的终段与海洋相结合的地段。
注:即包括受到海洋因素影响的河流下段,也包括河流因素影响的海滨地段。上界在潮汐或增水引起的水位变化影
响消失的某个断面,下界在由河流入海泥沙形成的沿岸浅滩的外边界;或者上界是盐水入侵界,下界是河口湾
的湾口。
[来源:HY/T085—2005,3.2]
3.3
滩涂tidalflat
河口外围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
3.4
感潮河段tidalriverreach
从入海河流受潮汐影响的上边界至最低落潮时河流能到达下边界河段(入海河流受潮汐影响的河
段)。
3.5
二分法dichotomie
1
DB37/T4327—2021
折半查找污染边界的方法。
注:在未污染点位和污染点位之间一分为二,通过采样分析确定中间位置的点位是否污染,如果中间点位也发现污
染,则向未污染点位方向继续进行二分法查找;如果中间点位未发现污染,则向污染点位方向继续进行二分法
查找。
3.6
网格布点gridsitelayout
将监测区域按地理坐标划分成若干均匀方格,采样点可设在方格中心。
注:网格大小视污染状况及人力、物力等因素确定。
4点位布设原则
4.1代表性
监测点位应能客观反映一定范围内的底泥环境质量水平和变化规律,客观评价水体底泥污染状况,
确定污染源对底泥环境质量的影响。
4.2可行性
在满足底泥污染状况调查目的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水文、技术水平、监测成本和监测周期等因素,
通过优化点位布设,增强监测布点工作的操作性。
4.3可比性
同类型监测点位的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并与历史监测点位尽可能一致,使监测点位获取的监测数
据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有可比性。
5点位布设方法
5.1工作程序
底泥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可分为五个阶段:布点准备、初始点位布设、采样分析、加密点位布设、
点位信息统计,点位布设工作程序见图1。应按照GB15618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作为某一具体
点位底泥是否受污染的判定依据。对于初始点位布设阶段的某一具体点位,如采样监测发现该点位底泥
受到污染,则按程序开展加密点位布设和监测,以确定污染边界。采样监测未发现污染的点位,则无需
开展下一阶段的加密点位布设。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 2255-1991 成色剂COC-1 1991-11-15
- CH/T 4004-1993 省,地,县地图图式 1993-04-07
- JB/T 7182.2-1995 冲模滚动导向钢板模架 对角导柱模架 1995-03-21
- JB/T 6948-2006 减速气动马达 2006-12-31
- HG/T 2334-2007 硫化促进剂 TMTD 2007-09-22
- JB/T 7104-2007 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用电气连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2007-01-25
- JB/T 10846-2008 矿用隔爆型绞车电控装置 2008-02-01
- QB 1112-1991 电光源玻壳型号的命名方法 1991-06-04
- CB/T 4378-2014 活动踏步钢制舷梯吊架 2014-05-06
- JB/T 2750-2006 高纯石墨 2006-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