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894-2013 桉树短周期人工林栽培技术规程

DB45/T 894-2013 Short-cycl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planted eucalyptus forests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5/T 894-2013
标准类型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02-01
实施日期
2013-03-01
发布单位/组织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

委员会备案号:37276-2013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894—2013

桉树短周期人工林栽培技术规程

RegulationonCultivationTechniquesofEucalyptusShort-CyclePlantation

2013-02-01发布2013-03-01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5/T894—2013

前言

本标准依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健波、项东云、叶露、李昌荣、任世奇、郭东强、周维、刘媛、卢翠香、邓

紫宇。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DB45/T894—2013

桉树短周期人工林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广西主要桉树栽培区域、品种选择、良种繁殖、林地整理、造林与抚育管理等栽培技

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该区域桉树短周期人工林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LY/T1078速生丰产用材林检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桉树无性系

同一株桉树母株产生的所有无性繁殖分株的总称。

4主要桉树栽培区

适合桉树生长并具有较高生产力及广为种植桉树的区域,该区域冬季极少严重霜冻及冰雪天气出

现,年平均气温19.6℃以上,稳定通过10℃期间的积温6310℃以上,大体区域为八步区、钟山、平乐、

鹿寨、环江(南部)、东兰、凌云、田林等县(区)一线以南。

5品种选择

5.1选择范围

经过省级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桉树良种或经过试验并经专家鉴定可以推广的桉树品种,

具体参见附录A。

5.2选择方法

根据本地气候特点、立地条件及培育目标选择合适的品种。

1

DB45/T894—2013

6良种繁殖

6.1繁殖材料

采自种子园、母树林具有较高遗传品质与播种品质的种子,或者优良无性系的营养器官(芽条)。

6.2繁殖方式

种子育苗采用播种方法,优良无性系的繁殖采用组织培养、扦插育苗无性繁殖方法。

7栽培技术

7.1造林地选择

7.1.1造林区域

位于主要桉树栽培区内的人工商品林发展范围,不能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林区、水源林区等公

益林区营造桉树人工商品林。

7.1.2立地条件

7.1.2.1地貌

丘陵、低山、平原。

7.1.2.2坡度

平坡、缓坡、斜坡等,坡度≤34°。

7.1.2.3土壤

酸性土壤,石砾含量25%以下,土层厚度60cm以上的各种母质发育的土壤。

7.2林地清理与原生植被的保留

7.2.1机械或人工清理

利用机械或人工把林地上的杂草灌全面割(砍)除,杂草灌的留存高度≤15cm,砍倒后的杂草灌

成带状归集,不能影响后续作业。

7.2.2除草剂清理

当林地内的杂草灌比较矮小时,全面喷洒除草剂进行清理。

7.2.3原生植被的保留

适当保留山顶、山脚、山谷原有植被。坡度31°~34°的坡地,每隔100m坡长沿等高线保留3m的

原生植被带。在小河、溪流两边冲刷出的斜坡底部保留10m~20m宽的原生植被带。

2

DB45/T894—2013

7.3林地整地

7.3.1机械整地

7.3.1.1带状整地

坡度小于10°平缓林地,可采用机械带垦,带的走向与等高线平行,带宽100cm~150cm,深40cm~

60cm。

7.3.1.2挖穴整地

机械挖穴,穴面宽60cm~80cm,穴底宽50cm~60cm,穴深40cm。

7.3.2人工整地

人工挖穴,穴面宽60cm、穴底宽40cm、穴深30cm。

7.3.3回土与施基肥

在施放基肥前,先回填表土至穴的1/5,然后将基肥完全放入种植穴内,并与穴内的土拌匀后继续

回填表土;回土时打碎土块,检出穴内石块、杂物,土块直径≤3cm。

7.3.4基肥种类与用量

基肥为总养份(N+P2O5+K2O)含量20%~25%的桉树专用基肥,400g/穴~500g/穴。或者使用经

沤制熟化的农家肥、其它有机肥作基肥。

7.3.5整地时间

秋末至春初整地,并且要与植苗时间衔接,应在造林前30天完成。

7.4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为1250株/hm2~1666株/hm2。株行距配置以有利于林木生长和作业施工为原则,可采用

2m×4m、2m×3m或1.5m×4m等。

7.5无性系的造林配置

每个桉树无性系连片造林面积控制在100hm2以内,或以小班为单位,每个小班种植1个无性系,多

个无性系交替种植。

7.6容器苗木规格与植苗技术

7.6.1容器苗木规格

7.6.1.1实生苗

苗高18cm~25cm,地径0.2c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