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01/T 3180-2024 城市生态问题评估与修复指南
DB6101/T 3180-2024 Urban Ecological Issues Assessment and Restoration Guidelin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起草人:
- 岳邦瑞、王丁冉、袁军超、丁禹元、韩挺、雒梓涵、司捷、姜婧、赵素君、司 耕硕、高李度、朱宗斌、姚龙杰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01
CCSZ06
6101
西安市地方标准
DB6101/T3180—2024
城市生态问题评估与修复指南
2024-02-06发布2024-03-06实施
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01/T3180—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原则...........................................................................2
5城市生态问题评估...................................................................2
5.1一般规定......................................................................2
5.2本底调查......................................................................2
5.3城市生态问题分析与评估........................................................2
6城市生态修复.......................................................................3
6.1一般规定......................................................................3
6.2系统修复......................................................................3
6.3分类修复......................................................................3
附录A(资料性)城市生态问题评估方法标准汇总.........................................5
附录B(资料性)城市生态修复方法标准汇总.............................................7
参考文献...........................................................................9
I
DB6101/T318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岳邦瑞、王丁冉、袁军超、丁禹元、韩挺、雒梓涵、司捷、姜婧、赵素君、司
耕硕、高李度、朱宗斌、姚龙杰。
本文件由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实施中如有疑问或建议,请将咨询或修改建议等信息反馈至下列单位:
单位: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电话:029-86786956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109号
邮编:710016
II
DB6101/T3180—2024
城市生态问题评估与修复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城市生态问题评估与修复的基本原则、城市生态问题评估、城市生态修复的指导和建
议。
本文件适用于西安市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生态问题的评估与修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43235—2023城市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
GB/T43236—2023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技术指南
GB/T50563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
GB/T51346城市绿地规划标准
TD/T1068—2022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43235、GB/T43236、GB/T50563、GB/T5134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生态系统
由城市居民、生活在城市中的动植物与城市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功能整体。
[来源:GB/T43235—2023,3.1]
3.2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城市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惠益。
[来源:GB/T43235—2023,3.5]
3.3
城市生态问题
城市生态系统结构退化、系统稳定性降低出现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质量下降或丧失,及城市生态系
统服务供需失衡或空间错配。
3.4
城市生态问题评估
科学诊断城市主要生态问题及其空间分布的过程。
3.5
城市生态修复
1
DB6101/T3180—2024
统筹保护和修复城市各类自然生态系统,修复被破坏的山体,连通河湖水系,构建绿地系统,完善
城市内外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
4基本原则
4.1因地制宜,问题导向
立足地域气候及自然环境特征,评判城市生态问题的轻重缓急,识别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提出适
用于本地的修复途径。
4.2系统统筹,广泛论证
基于人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角,系统响应城市生态问题,开展评估分析,制定统
筹修复策略,广泛征求意见与充分论证。
4.3以人为本,永续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识别制约人民群众享有美好生活环境的突出生态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舒适感、幸福感。保护和优化现有的城市生态本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5城市生态问题评估
5.1一般规定
5.1.1城市生态问题的评估范围宜以城镇开发边界内为主,与该范围有密切生态关系的空间宜纳入评
估范围。
5.1.2宜对城市生态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分析当前存在和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5.1.3不同类型的城市生态问题宜选取相应的空间尺度开展评估,明确实施修复的关键空间位置与优
先次序。
5.1.4城市生态问题评估包括本底调查和城市生态问题分析与评估两个方面。
5.2本底调查
5.2.1本底调查的内容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相关基础信息与数据,包括但不限于:
a)区位条件、行政边界、道路交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人口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等;
b)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动植物等基础数据;
c)国土调查成果、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专项调查数据;
d)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生态环境质量数据。
——相关规划成果,包括但不限于:
a)国土空间三条控制线划定成果;
b)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其专项规划成果;
c)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相关成果;
d)生态保护修复相关成果等。
5.2.2详细调查内容可参照TD/T1068—2022中的附录A。
5.3城市生态问题分析与评估
5.3.1城市生态问题的分析宜结合现状与未来发展动态,预判潜在风险如城市扩张、资源约束、气候
变化、需求变化等可能导致问题加剧的趋势。
5.3.2明确主要生态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城市生态问题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城市内外蓝绿空间网络连通性不足导致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效能降低问题;
——城市内部及周边山体和河湖湿地水生态破坏问题;
——城市内涝与热岛效应问题;
——城市蓝绿空间生态品质与服务绩效提升问题;
——城区及周边关联区域水土流失问题;
2
DB6101/T3180—2024
——城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及地裂缝问题;
——城市大气污染、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问题;
——城市生物多样性不足及外来物种入侵问题。
5.3.3城市生态问题的形成原因、严重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的识别、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宜根据研究的
尺度与深度选取适宜的评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层面:
——城市生态系统层面,如城市生态系统综合评估可参照GB/T43235—2023,城市生态系统风险
评估可参照GB/T43236—2023;
——各类城市生态问题的分项评估可参照附录A。
6城市生态修复
6.1一般规定
6.1.1根据城市生态问题分析与评估结果,综合考虑问题的严重性、修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经济发
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意愿,确定修复项目及其实施范围和目标。
6.1.2宜在落实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城市生态问题及其修复内容
的细化与深化,并加强在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内的传导与落实。
6.1.3基于对多种生态问题的系统诊断与成因分析提出系统与统筹性的解决策略是至关重要的,宜加
强与城市更新、城市设计、海绵城市、绿地系统等其他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
6.1.4城市生态修复可以从系统修复与分类修复两个层面开展。
6.2系统修复
6.2.1系统修复是将城市看作有机整体,基于潜在问题成因、分布空间、严重程度的评估,基于空间
治理途径实现城市生态问题的系统响应与统筹优化。
6.2.2系统修复宜编制专项规划,应与市县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之中心城区规划衔接协调。
6.2.3系统修复的内容宜包括但不限于:
——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质量,改善连通性,优化城市生物多样性;
——提升城市韧性以应对内涝、热岛等问题;
——提升城市生态品质,优化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绩效。
6.2.4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质量,宜包括但不限于:
——落实和细化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中确立的生态网络,构建城市内外连通的蓝绿空间网
络;
——保护和修复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具有较高自然生态价值的各类湖泊湿地、遗址空间、公园绿
地等生态斑块;
——保护与修复重要生态廊道,如河流水系、动物迁徙路线、重要基础设施生态绿廊,重塑健康
自然的河岸、湖岸;
——注重城市建设与重要生态斑块、生态廊道的缓冲过渡。
6.2.5提升城市韧性以应对内涝、热岛问题,宜包括但不限于:
——加强城市蓝绿空间的结构性优化与空间连通,构建多层级城市通风廊道,促进河湖水系统连
通与雨洪蓄滞空间的保护;
——在建成环境开展热岛和雨洪问题的评估与空间识别,针对重点修复区域制定统筹性修复策略,
完善城市风道与海绵城市建设等。
6.2.6提升城市生态品质与服务绩效,宜包括但不限于:
——充分发挥绿地在降温增湿、增氧减碳、通风减霾等方面的生态作用,完善公园绿地复合生态
功能,增加绿地优质生态产品供给;
——构建和完善多级公园体系,基于差异化需求优化公园绿地的有效供给,填补服务盲区,提高
公园绿地的服务水平,提升居民福祉。
6.2.7系统修复方法可参照的相关标准见附录B。
6.3分类修复
6.3.1分类修复是针对特定类型的城市生态问题,借助工程措施实现局地生态问题的缓解与修复。
3
DB6101/T3180—2024
6.3.2分类修复宜包括但不限于:
——河湖湿地水生态环境修复,如河道整治、河湖生态岸线治理、滩涂治理、湿地修复、地表水
与地下水污染治理等;
——污染与退化土地修复治理,如土壤污染治理、棕地修复与低效建设用地整治等;
——城市地质灾害与水土流失防治,如地裂缝与地面沉降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等;
——城市绿地高品质建设,结合城市更新、海绵城市建设等综合开展留白增绿、拆违还绿、见缝
插绿、立体绿化等途径,探索基础设施生态化改造路径和城市近自然生境营建等。
6.3.3各项分类修复方法可参照的相关标准见附录B。
4
DB6101/T3180—2024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B/T 20103-2023 压水堆核电厂事故分析和安全判据 2023-05-26
- NB/T 20039.11-2023 核空气和气体处理规范 通风、空调与空气净化 第 11 部分: 碘吸附器(Ⅰ型) 2023-05-26
- NB/T 20039.12-2023 核空气和气体处理规范 通风、空调与空气净化 第 12 部分:碘吸附器(II 型) 2023-05-26
- NB/T 20223-2023 核电厂机械设备维修指南 2023-05-26
- NB/T 20001-2023 压水堆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制造规范 2023-05-26
- NB/T 20126-2023 压水堆核电厂核岛厂房嵌缝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 2023-05-26
- NB/T 20312.1-2023 压水堆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在役检查规则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2023-05-26
- NB/T 20124-2023 核电厂屏蔽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 2023-05-26
- NB/T 20128-2023 核电厂核岛基坑施工及验收规范 2023-05-26
- YJ/T 28-2024 灾害事故现场音视频采集和传输通用技术要求 2024-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