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850-2024 城市群城际铁路设计规范
DB32/T 4850-2024 Intercity Railway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Urban Agglomer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7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100
CCSP65
!7,
DB32/T4850—2024
城市群城际铁路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fordesignofcitygroupintercityrailway
2024-09-20发布2024-10-20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DB32/T4850—2024
目次
前言……………………………Ⅺ
引言……………………………Ⅻ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4
4缩略语………………………5
5基本规定……………………6
6总体设计……………………7
6.1一般规定………………7
6.2主要技术标准…………………………8
6.3综合选线………………8
6.4系统设计………………9
7客流预测……………………10
7.1一般原则………………10
7.2基础资料与数据………………………10
7.3预测内容………………11
8运输组织与运营管理………………………11
8.1一般规定………………11
8.2运输规模………………11
8.3运输模式………………12
8.4配线……………………12
8.5运营管理………………12
9车辆…………………………12
9.1一般规定………………12
9.2车辆型式与列车编组…………………14
9.3车体与设备……………15
9.4转向架…………………15
9.5电气系统………………15
9.6制动系统………………15
9.7安全与应急设施………………………16
10限界………………………16
10.1一般规定……………16
Ⅰ
DB32/T4850—2024
10.2计算参数……………16
10.3建筑限界……………17
10.4轨旁设备及限界检测………………19
11线路与站场………………19
11.1一般规定……………19
11.2线路…………………20
11.3站场…………………24
11.4交叉与安全设施……………………29
11.5接口设计……………29
12轨道………………………29
12.1一般规定……………29
12.2轨道部件……………30
12.3正线有砟轨道………………………30
12.4无砟道床……………31
12.5到发线、配线及车场线轨道…………32
12.6减振轨道……………33
12.7无缝线路……………33
12.8轨道附属设备及常备材料…………34
12.9轨道静态铺设精度…………………35
12.10接口设计……………37
13路基………………………37
13.1一般规定……………37
13.2路基面形状及宽度…………………39
13.3基床…………………42
13.4路堤…………………44
13.5路堑…………………45
13.6过渡段………………45
13.7地基处理……………48
13.8路基防排水…………………………49
13.9路基防护……………49
13.10路基支挡……………50
13.11路基变形观测………………………50
13.12接口设计……………51
14桥涵………………………51
14.1一般规定……………51
14.2设计荷载……………51
Ⅱ
DB32/T4850—2024
14.3结构变形、变位的限值………………55
14.4结构计算与构造……………………59
14.5桥面布置及附属设施………………60
14.6高架车站桥梁结构…………………61
14.7接口设计……………61
15隧道………………………62
15.1一般规定……………62
15.2设计荷载……………63
15.3工程材料……………64
15.4结构设计……………66
15.5抗震设计……………66
15.6洞口设计……………66
15.7工程防水……………67
15.8附属构筑物…………………………68
15.9接口设计……………68
16牵引供电…………………68
16.1一般规定……………68
16.2牵引供电系统………………………69
16.3外部电源……………69
16.4变电所………………69
16.5牵引网………………71
16.6电力监控系统………………………74
16.7电磁干扰防护………………………75
16.8接口设计……………75
17电力………………………75
17.1一般规定……………75
17.2供配电系统…………………………76
17.3电力变配电所………………………76
17.4电力线路……………77
17.5动力照明……………77
17.6接口设计……………78
18通信………………………78
18.1一般规定……………78
18.2承载网………………79
18.3移动通信系统………………………79
18.4公务电话系统………………………79
Ⅲ
DB32/T4850—2024
18.5有线调度系统………………………80
18.6视频监控系统………………………80
18.7时钟同步与时间同步系统…………81
18.8电源设备……………81
18.9通信线路……………81
18.10其他专用通信系统…………………83
18.11公安通信系统………………………83
18.12接口设计……………84
19信号………………………84
19.1一般规定……………84
19.2地面固定信号………………………85
19.3列车调度指挥………………………85
19.4列车运行控制及闭塞………………85
19.5联锁…………………86
19.6列车自动运行………………………86
19.7信号集中监测………………………87
19.8数据传输网络………………………87
19.9信号电源……………87
19.10道岔融雪……………88
19.11光电缆线路与防护…………………88
19.12接口设计……………88
20信息………………………89
20.1一般规定……………89
20.2运输调度管理系统…………………90
20.3客票系统……………90
20.4旅客服务信息系统…………………91
20.5办公信息系统………………………91
20.6线缆敷设及防护……………………92
20.7云平台………………92
20.8信息安全……………92
20.9电源设备……………92
20.10接口设计……………93
21安全防护与监控…………………………93
2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93
21.2机电设备监控系统…………………94
21.3门禁系统……………95
Ⅳ
DB32/T4850—2024
21.4综合监控系统………………………95
21.5安检设备……………96
21.6入侵报警系统………………………96
21.7接口设计……………96
22车站建筑…………………97
22.1一般规定……………97
22.2车站总体布局………………………98
22.3车站平面布局………………………98
22.4车站附属设施………………………101
22.5楼梯、自动扶梯、电梯和站台门……………………101
22.6车站无障碍设计……………………102
22.7接口设计……………102
23车站结构…………………103
23.1一般规定……………103
23.2地上车站的作用及工程材料………………………103
23.3地上车站结构………………………105
23.4地下车站的作用及工程材料………………………105
23.5地下车站施工方法及结构选型……………………107
23.6基坑工程……………107
23.7地下车站结构………………………110
23.8地下车站结构防水…………………112
23.9接口设计……………112
24通风、空调与供暖………………………112
24.1一般规定……………112
24.2室内外设计参数……………………113
24.3地下车站及隧道……………………115
24.4地面、高架车站及区间……………116
24.5控制中心与车辆基地………………117
24.6冷热源及水系统……………………118
24.7监测、控制与计量…………………119
24.8接口设计……………120
25给水排水…………………120
25.1一般规定……………120
25.2给水…………………121
25.3排水…………………121
25.4接口设计……………122
Ⅴ
DB32/T4850—2024
26防灾………………………123
26.1一般规定……………123
26.2建筑防火……………123
26.3区间防灾疏散救援…………………126
26.4防烟、排烟与事故通风……………126
26.5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131
26.6防灾电气……………132
26.7防灾通信……………132
26.8其他灾害预防及监测………………132
26.9接口设计……………134
27站台门与站内客运设备…………………135
27.1一般规定……………135
27.2站台门………………135
27.3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136
27.4电梯…………………136
27.5接口设计……………137
28控制中心…………………137
28.1一般规定……………137
28.2布局及设备布置……………………137
28.3供电、防雷与接地…………………137
29车辆基地与综合维修……………………137
29.1一般规定……………137
29.2总平面布置…………………………138
29.3车辆运用整备设施…………………139
29.4车辆检修设施………………………140
29.5综合维修……………141
29.6物资总库……………141
30综合接地…………………142
30.1一般规定……………142
30.2贯通地线、接地线…………………142
30.3接地体(极)和接地端子……………142
30.4接地及等电位连接…………………143
30.5接口设计……………143
31环境保护…………………143
31.1一般规定……………143
31.2环保选线与选址……………………143
Ⅵ
DB32/T4850—2024
31.3噪声治理……………144
31.4振动控制……………144
31.5污水与固定废物污染防治…………145
31.6电磁污染防治………………………145
31.7接口设计……………145
32综合交通一体化…………………………145
32.1一般规定……………145
32.2行人接驳设施………………………147
32.3非机动车接驳设施…………………147
32.4公交接驳设施………………………147
32.5出租车接驳设施……………………147
32.6小汽车接驳设施……………………148
33智能化与绿色低碳设计…………………148
33.1一般规定……………148
33.2智能化设计…………………………148
33.3绿色低碳设计………………………152
附录A(规范性)200km/h城际铁路建筑限界轮廓及基本尺寸………155
附录B(规范性)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的加宽计算……………………156
附录C(规范性)160km/h市域C型车限界坐标图……………………158
参考文献………………………161
图1ZS荷载图式……………7
图2路基面上的轨道及列车荷载分布示意图……………38
图3有砟轨道双线路堤横断面示意图……………………40
图4有砟轨道双线非硬质岩路堑横断面示意图…………40
图5有砟轨道双线路堤横断面示意图……………………41
图6有砟轨道双线非硬质岩路堑横断面示意图…………41
图7无砟轨道双线路堤横断面示意图……………………41
图8无砟轨道双线非硬质岩路堑横断面示意图…………42
图9台尾倒梯形过渡段设置示意图………………………46
图10台尾正梯形过渡段设置示意图………………………46
图11路基与横向结构物倒梯形过渡段示意图……………47
图12路基与横向结构物正梯形过渡段示意图……………47
图13寒冷地区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示意图…………47
图14硬质岩石堤堑过渡段示意图…………48
图15软质岩石或土质堤堑过渡段示意图…………………48
Ⅶ
DB32/T4850—2024
图16路堑与隧道过渡段示意图……………48
图17梁端转角示意图………………………57
图18由墩台横向水平位移差引起的相邻结构物轴线间的水平折角……58
图A.1200km/h城际铁路建筑限界轮廓及基本尺寸…………………155
图B.1缓和曲线段建筑限界加宽适用范围示意…………157
图C.1车辆轮廓线、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图………………160
表1车辆主要技术规格……………………13
表2等效连续噪声限值……………………13
表3列车加速度性能………………………14
表4列车制动减速度性能…………………14
表5平面最小曲线半径……………………20
表6区间直线地段最小线间距……………20
表7设计速度160km/h及以下线路曲线地段线间距加宽值……………20
表8正线间设置单渡线和交叉渡线地段的线间距………21
表9圆曲线或夹直线最小长度……………21
表10缓和曲线长度…………………………21
表11最小竖曲线半径………………………24
表12到发线、配线及车场线上道岔至圆曲线最小直线段长度…………26
表13有效站台范围内的到发线平面最小曲线半径………26
表14两对向单开道岔间插入钢轨的最小长度……………27
表15两顺向单开道岔间插入钢轨的最小长度……………28
表16道床顶面宽度和厚度表………………30
表17轨枕铺设数量…………………………31
表18道床状态参数指标……………………31
表19市域C型车曲线地段轨距加宽值……………………32
表20轨枕铺设数量…………………………32
表21有砟道床断面参数……………………33
表22道岔始端、终端至梁缝距离…………34
表23轨距杆或轨撑设置数量………………34
表24正线有砟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35
表25正线无砟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35
表26正线有砟道岔静态铺设精度标准……………………36
表27正线无砟道岔静态铺设精度标准……………………36
Ⅷ
DB32/T4850—2024
表28到发线、配线及车场线轨道静态铺设精度…………36
表29到发线、配线及车场线道岔静态铺设精度…………37
表30路基面上的轨道及列车荷载…………38
表31有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38
表32常用区间路基有砟轨道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39
表33常用区间路基无砟轨道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39
表34常用区间路基有砟轨道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值……………………40
表35基床结构厚度…………………………42
表36基床表层的填料要求…………………42
表37基床表层填料的压实标准……………43
表38基床底层的填料要求…………………43
表39基床底层填料的压实标准……………43
表40路堤基床以下部位填料的压实标准…………………44
表41路基沉降观测频次……………………50
表42桥涵荷载………………51
表43连续梁跨度调整系数…………………53
表44增加的长钢轨纵向作用力组合………………………54
表45梁体的竖向挠度限值…………………55
表46简支梁竖向基频限值…………………56
表47列车运行安全性指标和乘客舒适度指标……………56
表48设计速度为200km/h、160km/h梁端转角限值……………………57
表49设计速度为200km/h墩台顶纵向水平线刚度限值………………57
表50设计速度为160km/h墩台顶纵向水平线刚度限值………………58
表51静定结构墩台基础工后沉降限值……………………59
表52直线地段隧道轨面以上最小净空横断面面积………62
表53两相邻单线隧道间的最小净距………………………63
表54荷载分类………………63
表55矿山法隧道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65
表56明挖法隧道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65
表57盾构法、沉管法、顶管法隧道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65
表58其他部位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65
表59接触网⁃受电弓相互作用的动态性能………………71
表60接触网受电弓动态包络线摆动量及抬升量…………71
表61柔性悬挂接触线的最大坡度及坡度变化……………72
表62特殊地段管道顶部至路面的埋深……………………82
表63管道和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82
Ⅸ
DB32/T4850—2024
表64沿墙架设电缆与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83
表65自动检票机至车站各部位的最小净距………………99
表66车站各部位最小净宽和最小净高…………………100
表67车站设施最大通行能力……………101
表68地上车站所受作用分类……………104
表69地下车站结构荷载分类……………106
表70地下车站和地下连续墙在一般环境条件下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106
表71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
推荐标准
- T/HFLP 0001-2023 预制菜冷链配送技术规范 2023-11-01
- T/AHN 001-2020 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防疫管理规范 2020-02-25
- T/CDSWA 002-2021 社会工作实务实训指南 2021-12-10
- T/CCPITCSC 025-2019 管理咨询服务对象的分类与代码 2019-05-15
- T/BJYSXH 0002-2023 老年健康服务基地评价标准 2023-01-21
- T/NELT 001-2024 二手车鉴定评估规范 2024-03-08
- T/NMB 1.3E-2021 Specification for Brand Evalu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 Part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rand 2021-03-01
- T/CCBD 5-2019 品牌价值评价 成本法 2019-12-30
- T/ZYCY 3-2024 学校食堂制止餐饮浪费工作指南 2024-07-30
- T/QGCML 781-2023 企业管理咨询服务规范 20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