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543-2024 中华穿山甲饲养技术规程

DB44/T 2543-2024 The Chinese Mole- rat breed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广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4/T 2543-2024
标准类型
广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9-24
实施日期
2024-12-24
发布单位/组织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广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 146)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中华穿山甲的饲养管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省野生动物监测救护中心
起草人:
王凯、华彦、侯方晖、安富宇、许学林、刘心雨、叶峻宁、谭琳、邹洁建、毛颖津、吕春贺、王鹤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CCSB44

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2543—2024

中华穿山甲饲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thehusbandryoftheChinesepangolin

2024-09-24发布2024-12-24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T2543—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饲养场建设.........................................................................1

5饲养管理...........................................................................2

6繁殖管理...........................................................................4

7卫生防疫...........................................................................4

8人员要求...........................................................................5

9档案管理...........................................................................6

附录A(资料性)中华穿山甲人工乳营养成分表及饲喂量...................................7

附录B(资料性)断奶过渡期、亚成年和成年中华穿山甲日粮推荐配方.......................8

附录C(资料性)中华穿山甲精液品质评估指标参数......................................10

附录D(规范性)病原学检查项目及方法................................................11

参考文献.............................................................................12

I

DB44/T254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广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14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省野生动物监测救护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凯、华彦、侯方晖、安富宇、许学林、刘心雨、叶峻宁、谭琳、邹洁建、毛

颖津、吕春贺、王鹤。

II

DB44/T2543—2024

中华穿山甲饲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人工救助和繁育中华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的饲养场建设、饲养管理、繁殖

管理、饲养场人员要求、卫生防疫及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中华穿山甲的饲养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27533犬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

LY/T2499野生动物饲养场建设总体规范

LY/T2806野生动物饲养从业人员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成年穿山甲adultpangolin

一般为12月龄以上,中华穿山甲雄性成体体重大于3.5kg,雌性体重大于3.0kg,成年甲背鳞游离

端磨损明显,背鳞下外露的刚毛因磨损显著缩短或不可见,近腹部鳞片中央脊已被磨得低平,脊鳞3列~

4列的中华穿山甲。

亚成年穿山甲sub-adultpangolin

独立生活,6月龄以上至1年龄,体重一般在1.5kg~3.0kg,亚成体鳞片呈青黑色,近腹部鳞片的

中央脊明显,磨损程度较轻,脊鳞3列~4列的中华穿山甲。

幼年穿山甲infancypangolin

尚未离开母兽独立生活,一般为6月龄以内,体重一般小于1.5kg,两侧近腹部鳞片的中央脊发达,

没有磨损,有脊鳞各6列的中华穿山甲。

4饲养场建设

饲养场选址

1

DB44/T2543—2024

应选择在地势高而干燥、排水良好、避风向阳、交通水电供应便利的地方,地面植被覆盖率在50%

以上,其他按照LY/T2499的相关要求执行。

场区布局

场区宜划分为:饲养区、辅助饲养区和检疫诊疗区等。饲养区包括繁育舍和饲养舍。繁育舍和饲养

舍主要由圈舍、户外运动场以及配套设施等组成。辅助饲养区包括饲料加工室、原料储藏室和饲养用具

存储区。检疫诊疗区包括隔离舍、检疫室、诊疗室、药房、死亡动物解剖室、医疗废弃物暂存室等。

饲养区

4.3.1圈舍

亚成年和成年中华穿山甲应拥有独立的圈舍,且圈舍分成内舍外舍,内外舍面积比为1:1.5为宜,

且内舍面积不低于5m2。内舍围墙建议不低于1.5m,墙壁内侧平滑。内舍配有穴箱规格为:长55cm、

宽55cm、高60cm,穴箱顶部加盖可翻转开合的盖板,穴箱内部应铺有稻草等垫料。舍内做好遮光处理,

尽量模拟穿山甲在野外洞穴中的光照强度。内舍温度控制在18℃~24℃为宜,当温度高于28℃时或低

于10℃时应采取温度调节措施。湿度宜控制在70%~80%,当湿度低于45%时应采取加湿措施。环境噪声

应控制在40dB以内。

外舍应筑有围墙,围墙高度应2.5m以上,厚度不小于0.2m。外舍地基应铺设混凝土,上面覆盖厚

度约40cm的土层,种植适当的灌木与草本植物并放置松木木桩。

4.3.2户外运动场

如需长期饲养穿山甲,可提供穿山甲野化训练的户外运动场,宜包括草地、假山、假石、水池等丰

容设施,户外运动场面积不宜低于400m2,宜容纳3只~4只穿山甲的半野化训练。

4.3.3配套设施

饲养区应设电路设施、通风设施和给排水系统。

5饲养管理

饲料

5.1.1饲料原料种类

中华穿山甲饲料包括:昆虫类、果蔬类、矿物质类和维生素类以及添加剂,分类如下:

a)昆虫类主要包括新鲜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formosanus)、双齿多刺蚁(Polyrhachis

dives)、意大利蜂蛹干(ApismelliferaL.)、家蚕蛹干(Bombyxmori)、蚯蚓粉(Pheretima)、

亮斑扁角水虻幼虫干(HermetiaillucensL.)和黄粉虫(Tenebriomolitor)等;

b)果蔬类主要包括水果类(苹果、山楂和梨等)和蔬菜类(洋葱和胡萝卜等);

c)矿物质类主要包括食盐和碳酸钙等;

d)维生素类主要指复合维生素等;

e)添加剂主要包括肠道益生菌等。

5.1.2饲料卫生标准

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

2

DB44/T2543—2024

日常管理

饲养员每天早、晚应巡查内舍和外舍的设施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每

天观察并记录穿山甲的精神状态、采食和饮水状况及粪便是否正常,出现异常应采取措施。定期向上级

主管领导提交工作总结和下一阶段饲养管理计划。

幼年穿山甲饲养管理

5.3.1母兽哺育

幼仔出生后,应尽早采食初乳,在母兽哺乳阶段要检查幼仔的精神状况和体重增长情况,必要时对

幼仔进行人工辅助引导吮乳或取出人工哺育。幼仔一般在5月龄左右自然断奶。当幼体可以自主采食后,

适量补饲白蚁,饲喂量根据体重增长趋势和食欲等具体情况而定。

5.3.2人工哺育

5.3.2.1哺育总体要求

幼仔出生之后,应监测体重变化,若幼仔出现体重持续降低,或被母兽弃养应及时进行人工哺育。

在育幼室内对幼仔进行体况检查,然后放入育幼箱,保证幼仔所需的温度控制在26℃~28℃,环境湿

度控制在70%~80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