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08/T 18-2021 沙地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程

DB6108/T 18-2021 Desig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andy land afforestation operations

陕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108/T 18-2021
标准类型
陕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1-28
实施日期
2021-02-01
发布单位/组织
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榆林市林草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沙地造林作业设计的术语和定义、作业设计、项目附表、 图件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榆林市沙地造林作业设计。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榆林市造林绿化服务中心
起草人:
拓飞、刘生权、雷凯宇、齐海波、张瑜、高啸、孟小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05

DB6108

榆林市地方标准

DB6108/T18—2021

沙地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程

2021-01-28发布2021-02-01实施

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08/T18—2021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榆林市林草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榆林市造林绿化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拓飞、刘生权、雷凯宇、齐海波、张瑜、高啸、孟小强。

本标准由榆林市造林绿化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榆林市造林绿化服务中心

电话:0912-3591261

地址:榆林市榆阳区沙河路市林业科技大楼

邮编:719000

I

DB6108/T18—2021

沙地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沙地造林作业设计的术语和定义、作业设计、项目附表、图件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榆林市沙地造林作业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163-2004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15776-2016造林技术规程

LY/T1607-200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DB61/T142-2003陕西省造林技术规程

DB61/T326-2003陕西省治沙造林(草)技术规范

DB61/T378-2006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榆林市绿化委员会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榆林市***年度造林绿化苗木指导价格的通知》

3术语和定义

3.1

净栽植面积

指小班内可实施的造林面积。

3.2

面积扣减系数

指小班内可实施的造林面积与小班总面积的比值。

4作业设计

4.1概述

4.1.1项目区所属行政区域(县、市、区),行政概况(地理坐标界、土地权属),社会经济条件,自

然条件(包括气候、年均气温、极端低温、年降雨量、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水文条件等)。

4.1.2项目总设计面积、净栽植面积、面积扣减系数、小班数量,整地方式、造林模式、主栽树种和混

交树种、混交方式、株行距以及投资概算。

4.2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及依据

4.2.1指导思想

2

DB6108/T18—2021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维护森林生

态安全为目标,严守耕地红线,确立以保护为主,合理布局,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绿化,实现林草业高质

量发展为目标。

4.2.2设计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协调,坚持近自然、稀树植被景观生态建设的原则,坚持

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

4.2.3设计依据

以GB/T15776-2016、LY/T1607-2003、DB61/T142-2003、GB/T15776-2016、榆林市***年度造林绿化

苗木指导价格的通知等造林技术规程、造林规划、作业设计的规范标准为依据。

4.3造林设计

4.3.1造林时间

根据树种特性确定造林时间。

4.3.2整地时间、方式及标准

明确整地时间,分树种说明整地方式和整地规格。

4.3.3苗木选择

分树种说明苗木高度、地径(胸径)、冠幅、轮层、根系(土球、营养钵)、苗龄等内容。苗木质

量符合DB61/T378-2006。

4.3.4起苗、运输及现场管理

根据立地条件和苗木特性,说明起苗的方法、运输的方式和现场管理的要求。保证苗木根系(营养

钵和土球)完整,无机械和人为损伤,做到随起、随运、随栽。

4.3.5栽植技术

4.3.5.1容器苗栽植

栽植前去除不可降解的容器袋(带、钵),栽植时保持母土完整,采用节水抗旱技术措施。

4.3.5.2裸根苗栽植

包括截杆、栽植深度、覆土、灌水、支架等技术设计。

4.4补植

经过一个生长季后,视存活情况进行补植。补植苗木必须选择与原栽植苗木同龄或大一年度的苗木。

第三年不允许补植。

4.5配套设施设计

4.5.1灌溉设计

根据立地条件和苗木特性,对水源、管网及配套设施进行专项设计。

4.5.2林区道路设计

3

DB6108/T18—2021

林区道路根据不同用途进行设计,包含路基、路肩、垫层的材质、结构和规格,压实厚度、压实系

数和路面坡度,排水系统和会车点等内容。

4.5.3围栏

根据立地条件和苗木特性,进行围栏设计。

4.6管护

根据立地条件和苗木特性,进行围坑、灌水、施肥、修剪、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设计。

4.7监测

当年造林成活率和三年保存率达到75%以上,视为造林合格。

4.8投资概算

4.8.1总投资概算

包括项目总造林面积、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

4.8.2直接费用

4.8.2.1苗木费用。

4.8.2.2造林费用。

4.8.2.3配套设施费用。

4.8.3间接费用

4.8.3.1设计费。

4.8.3.2招标费。

4.8.3.3监理费。

4.8.3.4管理费。

4.8.3.5不可预见费。

5附表

5.1小班调查表(见附录A)。

5.2苗木用量统计表(见附录B)。

5.3造林类型设计表(见附录C)。

5.4灌溉系统设计表(见附录D)。

5.5林区道路设计表(见附录E)。

5.6围栏设计表(见附录F)。

5.7作业设计汇总表(见附录G)。

5.8投资概算汇总表(见附录H)。

6图件

4

DB6108/T18—2021

6.1项目位置图

采用图幅为A3的县(区)政区图,图中标明项目所在县(区)、乡镇边界及名称、村庄边界、水域、

河流等,标出所有作业区的位置及编号。具有指北针、比例尺、图例、设计单位、设计时间等。

6.2作业设计图

6.2.1采用底图为比例尺1:10000(或者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图中标明涉及的县(区)边界、乡

镇和村庄边界、水域、河流、原有道路、标志性建筑等。

6.2.2小班作业设计图中包括小班边界(拐点坐标)、小班注记(作业区号-小班号-小班面积-可作业

面积/造林模式)、不可作业面积、新建林道、围栏等信息,并用颜色区分小班造林模式。其中,不可

作业面积包括原有植被覆盖(林木)超过50%的地块、保留自然更新的区域、立地条件不宜栽植的地块、

有基础设施(如道路)的区域、有水域等等。不可作业面积超过4亩的地块都应在图中圈出,面积少于

4亩的地块在图中标记为点,以便计算面积扣减系数,并在检查验收时合理规避,提高准确率。

6.2.3图中还应有坐标网格并说明坐标系统类型、指北针、比例尺、图例、设计单位、设计人、设计

时间、图幅号、作业区所在位置等说明。

6.3整地施工图

整地施工图需体现整地施工方式。

6.4植物配置图

分作业区按不同造林模式绘制植物配置图,图中应体现树种类型、株行距、栽植方式、整地方式等

信息。

6.5配套设施设计图(包括灌溉系统、林区道路、围栏施工图)

如有配套设施,须绘制如林道、围栏等平面、剖面设计图。

1

DB6108/T18—2021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小班调查表

造林地:

区/县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