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365-2022 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工作指南

DB22/T 3365-2022 Industrial product quality risk monitoring work guideline

吉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2/T 3365-2022
标准类型
吉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5-18
实施日期
2022-06-08
发布单位/组织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120.99

CCSA00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365—2022

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工作指南

Guidelinesforqualityriskmonitoringofindustrialproducts

2022-05-18发布2022-06-08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3365—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信息采集和处理....................................................................1

5监测计划及实施方案................................................................2

6任务委托..........................................................................3

7样品采集和管理....................................................................3

8样品检测..........................................................................3

9材料报送..........................................................................4

10风险处置.........................................................................4

附录A(资料性)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建议表........................................5

附录B(资料性)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编写指南..............................6

附录C(资料性)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评审要点..............................9

附录D(资料性)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委托书.......................................10

附录E(资料性)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采样委托书...................................11

附录F(资料性)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采样单.......................................12

附录G(资料性)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检验数据汇总表...............................13

附录H(资料性)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问题样品清单.................................14

附录I(资料性)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费用明细表...................................15

附录J(资料性)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分析报告编写指南.............................16

I

DB22/T336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军英、张晶、杨军、杨震、张大庆、王敏、边策、张琳琳、曹婧、杨阳、管

宏雷、杨梅、徐娜、于添茜、谷乐、于红、姚池、刘峻搏。

II

DB22/T3365—2022

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工作指南

1范围

本文件对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管理工作中的信息采集和处理、监测计划及实施方案、任务委托、

样品采集和管理、样品检测、材料报送、风险处置等过程提供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760-2020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导则

GB/T30136-2013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采集和处理指南

3术语和定义

GB/T22760,GB/T3013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险risk

伤害发生概率和伤害严重程度的组合。

[GB/T22760-2020,定义2.6]

3.2

风险信息riskinformation

描述潜在风险或已发生伤害事件的信息。

[GB/T30136-2013,定义3.1]

3.3

风险信息采集riskinformationcollection

为获取风险信息而开展的信息搜寻和获取的过程。

[GB/T30136-2013,定义3.3]

3.4

产品质量风险监测productqualityriskmonitor

对影响产品质量的风险因素进行信息收集、样品采集、检验检测和分析,识别和验证产品质量风险

的活动。

4信息采集和处理

4.1信息采集

1

DB22/T3365—2022

4.1.1基本原则

可遵循时效、客观、合理、可追溯、完整性等原则。

4.1.2渠道

包括但不限于:

a)消费者通过电话、网络、信件等方式向相关组织提供的工业产品质量风险信息;

b)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流通等过程中发现的工业产品质量风险信息;

c)国内外科研院所、检测技术机构、学术团体、医院、伤害事件鉴定机构、消费者维权机构以及

专业媒体机构等组织掌握或发布的工业产品质量风险信息;

d)国内外与产品质量监管相关的政府部门发布的工业产品质量风险信息。

4.2信息分析

4.2.1信息研判

4.2.1.1对获取的信息进行鉴别,是否存在影响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风险因素。

4.2.1.2分析风险因素,判断风险因素可能产生的危险及伤害。

4.2.1.3对需持续关注的风险信息,根据需要持续跟踪或进行风险调查。

4.2.2信息筛查

筛选涉及产品质量的风险信息,提取产品风险信息要素。

4.3信息处理

对发现的产品质量风险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向风险监测组织机构提出风险监测建议,参见附录A。

5监测计划及实施方案

5.1风险监测对象

结合收集的产品质量风险信息,可将下列风险作为优先监测的对象:

a)涉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且危害较大、风险程度较高以及危害程度呈上

升趋势的;

b)涉及的产品流通范围广、消费量大的;

c)涉及行业性、区域性和系统性质量安全问题的;

d)导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

e)受到消费者和社会普遍关注的;

f)相关部门通报或社会反映有质量安全问题的;

g)其他需要优先纳入风险监测计划的。

5.2计划制定

风险监测组织机构根据工业产品质量状况、变化情况以及经费、检测能力等,科学合理制定监测产

品、监测项目、监测区域、监测样品数量和监测频次等。宜形成年度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计划,并根

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5.3实施方案

2

DB22/T3365—2022

5.3.1承担风险监测任务的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承检机构”)按照监测计划,编制风险监测实施方

案,内容参见附录B。

5.3.2风险监测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专家库,组织产品质量风险监测方案评审工

作,参见附录C。

5.3.3不得擅自变更或更改批准后的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实施方案。

6任务委托

风险监测组织机构下达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任务,向承检机构下发《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委托

书》和《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采样委托书》,参见附录D和附录E。

7样品采集和管理

7.1样品来源

7.1.1购买的风险监测样品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产品质量真实状况。

7.1.2风险监测样品可通过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等渠道获取。

7.1.3合理分配采样地区、渠道、采样比例和批次,随机抽取样品。采样地区应分布均匀、覆盖面广

泛。一般同一企业同类产品不宜重复采样。

7.2采样

7.2.1人员由承检机构指派,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标准等规定,采样时不得

少于2人。

7.2.2熟悉风险监测实施方案,了解采样工作程序要求,准备好采样相关文书,采样时出示相关证明

文书。

7.2.3采样时需填写采样单等相关表格,详细记录样品信息,字迹清晰可辨,不得随意涂改,采样单

参见附录F。

7.2.4将采集的样品以妥善的方式进行封样处理,样品不得拆封和调换。

7.2.5采样人员负责将样品携带或者邮寄到承检机构,对有特殊贮存要求的样品,应当采取规范有效

措施,保证样品的运输、贮存过程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7.3样品管理

承检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遵照执行。

8样品检测

8.1承检机构宜按照《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实施方案》中所确定的检测方法、判定依据等开展检测

工作。

8.2承检机构由于人员、设备、试验材料等特殊原因影响监测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的,需及时向风险监

测组织机构提出书面延期申请,经批准后采取相应措施。

8.3承检机构按规定如实填写和保存检测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涂改,检测数据内容真实完整、科学准

确、结论明确。

3

DB22/T3365—2022

9材料报送

9.1承检机构完成任务后,报送如下相关材料:

a)《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检验数据汇总表》参见附录G;

b)《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问题样品清单》参见附录H;

c)《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费用明细表》参见附录I;

d)《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分析报告》参见附录J;

e)其他有关材料。

9.2未经监测组织机构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开风险监测结果。

9.3归档管理的风险监测数据、各项记录、报告等原则上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

10风险处置

风险监测组织机构根据监测结果,可采取下列处置措施:

a)向上级部门报送风险监测分析报告;

b)将有关风险监测信息通报给属地市场监管部门;

c)向相关生产企业发放风险告知书;

d)参照《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进行缺陷产品召回;

e)涉及标准问题的,提出标准制修订建议;

f)组织开展产品质量风险交流;

g)向社会发布风险预警;

h)依法采取的其他处置措施。

4

DB22/T3365—2022

AA

附录A

(资料性)

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建议表

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建议表见表A.1。

表A.1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建议表

序号监测产品名监测项目拟采用结果开展监测经费预算计划备注

称的检验方判定依原因(万元)起止时间

法据

合计:

5

DB22/T3365—2022

BB

附录B

(资料性)

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XXXX产品

XXXX(承检机构)

XXXX年XX月XX日

6

DB22/T3365—2022

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实施方案

XXXX产品

一、产品现状分析与风险监测的必要性

该产品质量风险的表现,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定,国内外对此类风险进行监测或监管的情况,实施

本次风险监测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本省生产地区分布情况等。

二、采样要求

1.样品来源

2.采样方式

三、检测要求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