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T 234-2022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共享技术规范
DB4403/T 234-2022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networking and sharing of public security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深圳市公安局视频警察支队、深圳市智慧安防行业协会、深圳市星火电子工程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安测标准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广电信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英飞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万佳安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安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金智凌轩视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朗尼科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丰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神保公共安全网络有限公司、深圳市诺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赵琨、谢新、沈爱军、王宗卫、温妙洋、李石华、陈跃强、李胜锋、王维斯、岑显春、麦伟宁、罗银国、林逍、徐亮、曾紫禁、周卓、黄立、凌太明、李怀东、程力、张海明、杨永兴、刘博斐、朱雨豪、王开宇、董晓波、景发俊、赵宇芬、张泽琳、刘华、程冰、邢越、郑文杰、刘聪、张献梅、胡刚、彭泉、陈其亦、李俊、鲁言民、鲁海良、张长广、张顺庆、庄珊珊、杨志林、吴金平。
- 出版信息:
- 页数:3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310
CCSA91
DB4403
深圳市地方标准
DB4403/T234—2022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共享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publicsecurityvideosurveillance
constructionnetworkingandsharing
2022-04-12发布2022-05-01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03/T234—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2
5总体规划...........................................................................................................................................................2
5.1规划原则...................................................................................................................................................2
5.2总体构成...................................................................................................................................................3
5.3建设要求...................................................................................................................................................4
6视频专网基础网络建设要求...........................................................................................................................4
6.1基本原则...................................................................................................................................................4
6.2建设要求...................................................................................................................................................4
7视频专网安全体系建设要求...........................................................................................................................5
7.1基本要求...................................................................................................................................................5
7.2边界安全建设要求...................................................................................................................................6
7.3接入安全建设要求...................................................................................................................................8
7.4平台安全建设要求...................................................................................................................................8
8视频联网共享平台建设要求...........................................................................................................................9
8.1平台构成...................................................................................................................................................9
8.2建设要求...................................................................................................................................................9
8.3平台功能...................................................................................................................................................9
8.4平台性能.................................................................................................................................................10
8.5共享方式.................................................................................................................................................11
9视频监控前端建设及接入、管理要求........................................................................................................11
9.1建设及接入要求.....................................................................................................................................11
9.2管理要求.................................................................................................................................................12
附录A(规范性)深圳市视频监控点类别划分及重点区域归类表...........................................................15
附录B(资料性)一机一档参考信息表.......................................................................................................16
附录C(资料性)一类点、二类点、三类点编码示例...............................................................................25
I
DB4403/T23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深圳市公安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公安局视频警察支队、深圳市智慧安防行业协会、深圳市星火电子工程公
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安测标准技术有限公司、杭州
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广电信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英
飞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万佳安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安视信息
技术有限公司、深圳金智凌轩视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朗尼科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丰泰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深圳神保公共安全网络有限公司、深圳市诺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琨、谢新、沈爱军、王宗卫、温妙洋、李石华、陈跃强、李胜锋、王维斯、
岑显春、麦伟宁、罗银国、林逍、徐亮、曾紫禁、周卓、黄立、凌太明、李怀东、程力、张海明、杨永
兴、刘博斐、朱雨豪、王开宇、董晓波、景发俊、赵宇芬、张泽琳、刘华、程冰、邢越、郑文杰、刘聪、
张献梅、胡刚、彭泉、陈其亦、李俊、鲁言民、鲁海良、张长广、张顺庆、庄珊珊、杨志林、吴金平。
II
DB4403/T234—2022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共享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整合的总体规划、视频专网基础网络建设、视频专网安全
体系建设、视频联网共享平台建设以及视频监控前端建设及接入、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整合为目的的深圳市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安全视频监
控系统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8181—2016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35114—2017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GB50348—201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A/T380—2012全国公安机关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GA/T751—2008视频图像文字标注规范
GA/T1400.1~GA/T1400.4—2017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GA/T1788.1—2021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YD/T1171—2015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一类视频图像采集点thefirstclassvideoimagecollectingdevice
覆盖重点公共区域、以公安机关为主建设的监控摄像机。
3.2
二类视频图像采集点thesecondclassvideoimagecollectingdevice
覆盖重点行业、领域内涉及社会治安的重要部位、易发案部位,以政府部门(公安机关以外)为主
建设的监控摄像机。
3.3
三类视频图像采集点thethirdclassvideoimagecollectingdevice
除一类视频图像采集点(3.1)、二类视频图像采集点(3.2)以外,社会自主建设的监控摄像机。
3.4
视频专网videoprivatenetwork
1
DB4403/T234—2022
采用专线方式或非公共网络基础上的虚拟专用网(VPN)方式建设的、用于支撑视频图像服务和汇
聚对接各层级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传输网络。
3.5
政务视频专网governmentvideoprivatenetwork
独立建设或依托政务外网建设的、用于支撑二类视频图像采集点(3.2)、三类视频图像采集点(3.3)
视频图像服务和汇聚对接各层级的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传输网络。
3.6
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publicsecurityvideoinformationtransmissionnetwork
采用专线方式建设的、用于支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一类视频图像采集点(3.1)资源联网应用的传
输网络。
3.7
视频联网共享平台networkingandsharingplatformforvideo
以视频专网基础网络作为承载网络,将全市一类视频图像采集点(3.1)、二类视频图像采集点(3.2)、
三类视频图像采集点(3.3)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联网共享,构建对深圳市的视频资
源进行联网接入与联网共享的综合视频资源平台。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A:电子商务认证授权机构(CertificateAuthority)
CVR:一体式硬盘录像机(ComboVideoRecorder)
DVR:数字硬盘录像机(DigitalVideoRecorder)
NTP: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TimeProtocol)
NVR:网络硬盘录像机(NetworkVideoRecorder)
ONVIF:开放型网络视频接口论坛(OpenNetworkVideoInterfaceForum)
OTN:光传送网(OpticalTransportNetwork)
SDK: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DevelopmentKit)
SVAC: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SurveillanceVideoandAudioCoding)
VPN:虚拟专用网(VirtualPrivateNetwork)
5总体规划
5.1规划原则
5.1.1以视频专网基础网络为承载网建设全市视频联网应用网络,整合共享全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
息资源。
5.1.2在边界安全、接入安全、平台安全等方面构建立体化安全防护体系。
5.1.3市级各部门、区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建设应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一类视频图
像采集点(以下简称“一类点”)、二类视频图像采集点(以下简称“二类点”)、三类视频图像采集
点(以下简称“三类点”)的类别划分及重点区域归类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5.1.4视频联网共享平台统一管控视频资源,各视频联网共享平台应符合以下要求:
2
DB4403/T234—2022
a)智慧城市视频联网整合应用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总平台”):设计架构应符合全市各部门
及各区所有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的联网整合及综合应用的要求;
b)视频共享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共管分平台”):设计架构应符合全市各部门及各区视频资
源共享及权限审批管理的要求,实现视频资源利用最大化;
c)反恐指挥及社会治安视频应用平台(以下简称“公安分平台”):设计架构应符合涉及全市
公共安全的一类点视频资源联网整合及支撑公安机关打、防、管、控的视频应用的要求;
d)区级视频联网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区级分平台”):各区应按照区到街道办、街道办到各
社区的覆盖方式,实现二类点为主的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的建设、联网、共享;
e)市级各部门视频联网共享平台(以下简称“部门级分平台”):市级各部门应按照部门到行
业重点公共场所的覆盖方式,实现二类点为主的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的建设、联网、共享。
5.1.5在视频专网上,公安机关建设打、防、管、控等相关的视频应用和智能体系,政府其他部门建
设行业管理相关的视频应用和智能体系。
5.2总体构成
5.2.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整合主要由视频专网基础网络建设部分与安全体系建设部分、视频
联网共享平台建设部分和一类点、二类点、三类点建设及接入部分等构成,总体构成示意图见图1。
一类点、二类点、三
类点建设及接入部分
视频专网基础网络建设部分与安全体系建设部分
市级视频联网共享平台建设部分区、部门视频联网共享平台建设部分
总平台:智慧城市视
频联网整合应用服
务平台
公安分平台:反恐指部门级分平台:市级
共管分平台:视频共区级分平台:区级视
挥及社会治安视频各部门视频联网共
享管理平台频联网共享平台
应用平台享平台
图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整合总体构成示意图
5.2.2视频联网共享平台部署在视频专网,应具备视频联网共享、分权管理、分级调控、应用综合服
务的管理功能,可根据权限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共享给各单位使用。
3
DB4403/T234—2022
5.2.3视频联网共享平台按照市、区两级建设,市级视频联网共享平台由总平台、共管分平台和公安
分平台构成;区、部门级视频联网共享平台由区级分平台和部门级分平台构成。
5.3建设要求
5.3.1总平台的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a)满足全市各部门及各区所有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的联网整合;
b)满足全市各部门所有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的综合应用。
5.3.2共管分平台的建设应满足各类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在全市各部门、区之间的资源共享及
权限审批管理。
5.3.3公安分平台的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a)满足各类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在全市公安机关之间的视频联网共享及打、防、管、控
的视频应用;
b)满足一类点视频资源的建设审核和接入。
5.3.4区级分平台的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a)满足各类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在全区各部门、街道、社区之间的视频联网共享;
b)满足全区二类点、三类点视频资源的建设审核和接入。
5.3.5部门级分平台的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a)满足各类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在部门内部之间的视频联网共享;
b)满足各部门二类点、三类点视频资源的建设审核和接入。
5.3.6视频专网基础网络应符合以下要求:
a)全网统一规划;
b)IP地址统一分配;
c)满足各类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网络接入的建设审核。
5.3.7权限分配应符合以下要求:
a)共管分平台具备统一的权限分配功能;
b)在重要时段和突发应急事件状态下,应能调用视频联网共享平台的任何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
资源;
c)各单位对自建视频监控资源享有最高一级管理控制权限;
d)各单位可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向共管分平台申请使用或对外共享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
6视频专网基础网络建设要求
6.1基本原则
视频专网应建设为具有冗余能力的高可靠性网络系统,应具备不间断性、低时延等,并且逻辑分区
合理,结构层次清晰。
6.2建设要求
6.2.1网络架构
视频专网是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联网的核心承载网络,主要由政务视频专网、公安视频信息
传输网构成,视频专网网络架构见图2。市级与区级视频专网之间宜通过OTN传输网络进行承载。
4
DB4403/T234—2022
政务视频专网
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
共管分平台总平台公安分平台
部门级分平台区级分平台公安分节点
二类点、三类点二类点、三类点一类点
注:虚线表示可能存在网络(物理)链接。
图2视频专网网络架构示意图
6.2.2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建设要求
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中,市区两级公安机关互连带宽宜不低于100Gbps,公安分局与派出所
之间互连带宽应不低于10Gbps。
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中各公安分局网络由以下三种架构组成:
a)双中心架构:公安分局的网络核心交换机应部署在不同机房,派出所的网络汇聚交换机应虚
拟化部署并通过双路由双链路的方式连接到双中心;
b)单中心环形架构:公安分局的网络核心交换机应虚拟化部署在同一机房。派出所的网络汇聚
交换机应虚拟化部署并通过双链路的方式连接到中心,同时派出所与邻近派出所互连形成环
路;
c)单中心树形架构:公安分局的网络核心交换机应虚拟化部署在同一机房,派出所的网络汇聚
交换机应虚拟化部署并通过双链路的方式连接到中心。
6.2.3政务视频专网建设要求
政务视频专网中,市中心与区中心之间互连带宽应不低于40Gbps,街道办与区中心之间互连
带宽应不低于10Gbps,政务视频专网与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之间的互连带宽应不低于10Gbps。
二类点、三类点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符合以下接入要求:
a)由区政府建设的应根据就近原则接入政务视频专网;
b)由市各部门建设的应通过各部门级平台汇聚之后接入政务视频专网;
c)面向社会娱乐场所、金融、机场等行业场所建设的应根据就近原则接入政务视频专网。
7视频专网安全体系建设要求
7.1基本要求
5
DB4403/T234—2022
7.1.1视频专网的信息安全应符合GB/T22239—2019中规定的第二级要求。
7.1.2视频专网安全体系包含边界安全、接入安全和平台安全三个部分,见图3。
7.1.3视频专网安全体系建设应符合GA/T1788.1—2021中规定的总体技术要求。
政务视频专网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
平台安全平台安全
物理安全物理安全
网络和通信安全网络和通信安全
互联网
服务器安全服务器安全
终端安全终端安全
边边边
界界界
政务外网安数据库安全安数据库安全安公安信息网
全全全
应用安全应用安全
下一代威胁安全下一代威胁安全
其他专网
运维管理安全运维管理安全
接入安全接入安全
注:虚线表示不在本文件考虑范围。
图3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联网安全架构示意图
7.2边界安全建设要求
7.2.1概述
边界安全是不同网络环境之间设置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内部安全网络与外部安全网络的分界线。
7.2.2边界安全框架
边界安全包含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与公安信息网、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与政务视频专网、政
务视频专网与政务外网、政务视频专网与互联网、政务视频专网与其他专网之间安全互访。政务视频专
网与政务外网、政务视频专网与其他专网之间安全互访应按照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要求建设,见图4。
边界安全可通过安全边界构建安全防护措施。安全边界包含“视频资源接入链路”。
安全边界应为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与公安信息网、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与政务视频专网的视
频资源接入唯一通道。
6
DB4403/T234—2022
互联网
公
安
公视安全边界政
安安全边界频务
信信视
息息频政务外网
网传专
输网
网
其他专网
注:表示视频资源接入链路;虚线表示不在本文件考虑范围。
图4边界安全框架示意图
7.2.3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与公安信息网安全边界
视频资源接入链路带宽宜不低于10Gbps,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视频流应单向推送至公安信息
网。
视频资源接入链路应包括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视频安全交换系统等,见图5。
图5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与公安信息网安全边界-视频资源接入链路示意图
视频资源接入链路应符合以下要求:
a)访问控制:支持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与公安信息网之间的安全连接和访问控制;
b)入侵检测:支持对网络入侵行为的有效防范;
c)视频安全交换:支持网络之间的视频安全交换与隔离。
7.2.4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与政务视频专网安全边界
视频资源接入链路带宽宜不低于10Gbps,政务视频专网视频流应单向推送至公安视频信息传
输网,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视频流应单向推送至政务视频专网。
视频资源接入链路应包括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视频安全交换系统等,见图6。
7
DB4403/T234—2022
图6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与政务视频专网安全边界-视频资源接入链路示意图
视频资源接入链路应符合以下要求:
a)访问控制:支持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与政务视频专网的安全连接和访问控制;
b)入侵检测:支持对网络入侵行为的有效防范;
c)视频安全交换:支持网络之间的视频安全交换与隔离。
7.3接入安全建设要求
7.3.1一类点资源安全建设要求
一类点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安全方案应采用但不限于802.1x的认证方式,应支持采集、记
录、分析网络流量,过滤其中非视频联网流量,为符合GB/T28181—2016、GB35114—2017、GA/T1400.4
—2017和其他必要的远程访问、运维和安全服务等技术接口协议建立白名单规则,宜对不符合标准的
流量进行清洗过滤。
宜支持资产管理、接入控制(摄像机仿冒、刷机、私接、劫持等)、脆弱性探知(弱口令、
漏洞等)、风险处置(通报预警、非法接入告警等)等安全防护功能。
7.3.2二类点、三类点资源安全建设要求
二类点、三类点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接入应符合GA/T1788.1—2021的要求,并按照市政府
相关主管部门要求建设。
7.4平台安全建设要求
7.4.1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
公安视频信息传输网的平台安全包含物理安全、网络和通信安全、服务器安全、终端安全、数据库
安全、应用安全、下一代威胁安全、运维管理安全等,应符合GB/T22239—2019中规定的第二级要求和
GA/T1788.1—2021中第8章的要求。
7.4.2政务视频专网
政务视频专网应符合GB/T22239—2019中规定的第二级要求,按照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要求建设。
8
DB4403/T234—2022
8视频联网共享平台建设要求
8.1平台构成
8.1.1视频联网共享平台的基本构成如图7所示。
视频专网
外部网络公安信息网
共管分平台:视
频共享管理平台
部门级分平总平台:智慧公安分平台:
台:市级各城市视频联反恐指挥及视频联网
部门视频联网整合应用社会治安视平台
市级网共享平台服务平台频应用平台
其他视频联
网共享平台
区级分平台:区公安分平台:反
级视频联网共享恐指挥及社会治
区级平台安视频应用平台
派出所、
街道
三类点二类点二类点一类点
注:虚框部分的内容不在视频联网共享平台建设的标准考虑范围。
图7视频联网共享平台基本构成示意图
8.1.2在视频专网上建设全市统一的视频联网共享平台,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的接入。
8.1.3各级视频联网共享平台对接入的一类点、二类点、三类点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资源分别进行
管理。
8.2建设要求
视频联网共享平台建设符合以下要求:
a)与其他视频联网共享平台之间的对接应符合GB/T28181—2016的要求;
b)应具备统一的用户管理能力;
c)预留共享给同级其他部门的接口,包括客户端和平台两种模式;
d)应具备基本的维护功能,包括但不限于资产管理、报表管理、故障管理、设备运行管理、视频
质量管理、异常告警管理和录像巡检等。
8.3平台功能
视频联网共享平台具备以下功能:
9
DB4403/T234—2022
a)实时视频点播:应具备指定设备和通道进行视频的实时点播功能,实时点播支持显示、缩放、
抓拍和录像,支持多用户对同一视频资源的同时点播;
b)历史视频的检索和回放:应具备指定设备、通道、时间和报警信息等要素检索联网设备历史视
频资料并回放和下载的功能,回放支持正常播放、快速播放、慢速播放、画面暂停、图像抓拍、
缩放显示等;
c)远程控制:应支持通过手动或自动操作,对前端设备的常规动作进行远程控制;
d)流媒体分发:应支持媒体访问请求,向请求方分发流媒体数据;
e)解码输出:应支持指定设备和通道进行视频实时解码,输出视频信号上墙显示;
f)存储管理:应采用分级分布式存储策略;支持对存储位置、存储时间、备份策略、整理策略等
存储策略的设置;
g)设备管理:应支持对本级平台联网设备进行管理;
h)运行管理:应支持自动搜索、检测、查询联网系统内设备数量、在线情况以及运行状态;
i)视频质量检测:应可自动检测平台内所有前端设备的无视频信号、离线等质量问题;
j)运行统计:应支持对前端设备的在线率、完好率等主要指标进行统计;
k)用户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应具备用户注册、身份认证、权限管理、访问控制、审计等功能;
2)宜支持短信验证、CA、二维码等登录验证方式。
l)日志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应支持平台日志、用户日志、设备日志、报警日志的记录、查询与导出;
2)日志存储时间应不少于180天;
3)应预留将本平台用户对访问总平台的操作日志按照全市统一格式要求推送到总平台;
4)应提供各种便于集成开发的二次开发控件、webservice等服务接口。
m)时钟同步符合以下要求:
1)应按照上级平台大于下级的优先策略统一管理时钟源同步;
2)应采用NTP协议或SIP协议进行时钟同步,并符合GB/T28181—2016的相关要求;
3)应配备可以接收GPS或北斗等系统授时的NTP时间服务器,时钟精度应小于100ms。
n)一机一档:参考信息表见附录B,一类点联网摄像头按要求应做到实时刷新,二类点、三类点
联网摄像头按要求应做到周期刷新,涉及防范恐怖袭击的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摄像头应做到及时
刷新。
8.4平台性能
视频联网共享平台具备以下性能:
a)视频图像的显示、存储、播放应具有原始完整性;
b)平台内部及各级平台之间互联的网络性能指标应符合YD/T1171—2015第8章中类别0的要求;
c)系统容量指标符合以下要求:
1)总平台应具备百万级的摄像机接入管理能力,并可向下各级平台提供至少1000路并发实
况浏览,支持不少于10000个用户注册,支持最大在线用户量不少于5000个,支持不少
于1000个用户视频操作并发能力;
2)共管分平台应具备百万级的摄像机用户权限管理能力;
10
DB4403/T234—2022
3)公安分平台应具备不少于50万路的摄像机接入管理能力,并可向总平台提供不少于500
路并发实况浏览,支持不少于5000个用户注册,支持最大在线用户量不少于1000个,支
持不少于500个用户视频操作并发能力;
4)区级分平台和部门级分平台应具备不少于3万路的摄像机接入管理能力,并可向总平台提
供不少于300路并发实况浏览,支持不少于3000个用户注册,支持最大在线用户量不少
于400个,支持不少于200个用户视频操作并发能力。
8.5共享方式
8.5.1平台共享方式
各级平台根据业务应用需求,向共管分平台提出共享申请,在获得批准后采用平台共享方式
获得权限所允许的视频资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2824-2009 工业硫酸镍 2009-12-04
- SH/T 0034-1990 添加剂中有效组分测定法 1991-03-27
- HG/T 3887-2006 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2006-07-26
- SY/T 6642-2006 井间地震成像系统 2006-07-10
- SH/T 0167-1992 重整原料油中砷含量测定法(分光光度法) 1992-05-20
- HG/T 2328-2006 工业硫代硫酸钠 2006-07-26
- JB/T 3029.2-2006 龙门铣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 2006-08-16
- JB/T 6728.2-2008 内燃机 凸轮轴 第2部分:楔横轧毛坯 2008-06-04
- DZ/T 163-1995 地质仪器产品设计文件分类编号方法 1996-01-07
- QB/T 3008-2008 制鞋机械 钉鞋眼机 2008-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