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NBX 123-2021 琼海茶油(山柚油)生产技术规范

T/HNBX 123-2021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HNBX 123-2021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2-01
实施日期
2021-12-10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海南省标准化协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琼海茶油(山柚油)生产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生产要求、人员和生产过程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琼海市油茶协会会员企业琼海茶油(山柚油)的生产加工; 主要技术内容:4.4原料采后处理4.4.1茶果处理采收充分成熟的油茶果,在洁净的场地晾晒或在烘干设施中以不超过60℃的温度烘裂,果皮开裂后人工捡籽或用机械分离出籽粒。采收后的鲜果亦可直接采用机械脱蒲,脱蒲后蒲中含籽率应低于2%,籽中含蒲率应低于5%。脱蒲前鲜果堆放时间不宜超过3天,防止淋雨及发热霉变。4.4.2油茶籽干燥脱粒后的油茶籽应及时在洁净的水泥晒场、蒲席上晒干,或采用自然通风干燥设备、烘干设备(烘房、烘箱、烘干机等),不应采用明火烘烤,防止烟熏。干燥过程中温度不宜超过60℃。4.4.3油茶籽储藏干燥后储藏的油茶籽含水量应控制在8%以下,其他指标应符合GB/T 37917的规定。储藏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干燥后的油茶籽常温储存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4.5制油工艺4.5.1工艺流程可采用螺旋榨油机或液压榨油机压榨制油,工艺流程如图1。图1压榨工艺流程图4.5.2清选除杂采用风选、磁选、振动筛等设备或通过人工挑选,去除油茶籽中的病虫害粒、霉变粒、空瘪粒、果皮、籽壳、灰尘、泥沙、石子、金属及其他杂质。清选除杂后的油茶籽中杂质含量应低于1%。4.5.3脱壳采用适当的油茶籽破壳及壳仁分离设备脱除大部分籽壳,分离后碎仁率应低于3%,壳中含仁率应低于1%。依不同压榨设备和工艺要求,仁中含壳率宜在20%以下。如有发霉、变色的种仁,应予以挑除。4.5.4粉碎采用粉碎机将籽仁充分粉碎,粉碎后的物料粒度应均匀。4.5.5蒸炒将粉碎的籽仁粉末倒入炒锅中炒制,可采用普通铁锅、滚筒式炒锅。炒制过程中应连续翻动,使物料受热均匀,避免局部过热,并加入适量的水或蒸汽进行调质。蒸炒温度宜在110℃~160℃,蒸炒时间30min~70min,最终水分宜控制在5%~7%。4.5.6压榨4.5.6.1根据产品工艺要求,采用合适的榨油机对炒熟的油茶籽粉末进行压榨制油。4.5.6.2采用液压法榨油时包饼材料应选择食品加工用压滤布、棉布等无污染物材料。不得使用稻草、塑料编织袋(布)及其他非食品加工用包材,防止塑化剂及其他有害物质污染。4.5.6.3采用螺旋式榨油机时应依据特定榨油机的性能,控制出饼厚度和压力,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琼海市热带作物服务中心、海南品香园食品有限公司、海南圣露山茶油开发有限公司、琼海百宗油茶产业有限公司、琼海恒萃油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琼海发富油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海南省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起草人:
费学谦、冯纪福、戴俊、安骏、陶挺燕、林庆光、陈德胜、胡雅莉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