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1261-2006 钢铁 氧含量的测定 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吸收法
GB/T 11261-2006 Steel and iron—Determination of oxygen content—The pulse heating inert gas fusion-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89年03月
-
2006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王玉娟、崔秋红、樊勇飞、俞信霞
- 出版信息:
- 页数:7页 | 字数:1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7.080.01
H11荡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261-2006
代替GBIT11261-1989
钢铁氧含量的测定
脉冲加热惰气熔融一红外线吸收法
SteelandIron-Determinationofoxygencontent-
Thepulseheatinginertgasfusion-infra-redabsorptionmethod
2006-03-02发布2006-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1261-2006
月U吕
本标准此次修订对以下主要内容进行了修改:
—修改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7仪器的准备”;
—增加了“10试验报告”;
—增加了附录A;
—原1,修改本章名称及内容;
—原2,修改本章引用标准;
—原3,修改本章名称;
—原6,修改本章名称;
—原7现为8,修改本章内容
—原8现为9,修改本章内容
本标准代替GB/T11261-1989《高碳铬轴承钢化学分析方法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吸收
法测定氧量Ao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武汉钢铁公司、宝钢集团上海钢铁研究所、宝钢集团
上海一钢有限公司、山东省冶金科学研究院、上海材料研究所、抚顺特殊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玉娟、崔秋红、樊勇飞、俞信霞。
本标准1989年首次发布
GB/T11261-2006
钢铁氧含最的测定
脉冲加热惰气熔融一红外线吸收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脉冲加热惰气熔融一红外线吸收法测定钢铁中氧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钢铁中质量分数。.0005%-0.020%氧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379(所有部分)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原理
将预先制备好的试料,投人处在氦(或氢)气流的石墨增锅中,用低压交流电直接加热至2300℃左
右熔融,试料中的氧呈一氧化碳析出(或经加热400℃的稀土氧化铜转化成二氧化碳),导人红外线检测
器进行测定。
4试荆和材料
41氦(或氢)气,纯度为99.99%以上。
42动力气:氮气、氢气或压缩空气,其杂质(油和水)小于。.5%0
4.3四抓化碳(或乙醚)。
4.4丙酮。
4.5稀土氧化铜。
4.6真空油脂。
4.7无水高抓酸镁。
4.8碱性活性陶土。
4.9玻璃棉。
4.10氧有证标准物质。
4.11石墨增涡:采用高纯或光谱纯石墨加工而成,其形状与尺寸参见图to
允许使用能使氧完全析出的其他形状和尺寸的增竭,加热条件另选。
GB/T11261-2006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Y/T 6659-2006 用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2006-07-10
- SY/T 6652-2006 成品油管道输送安全规程 2006-07-10
- SY/T 6662-2006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钢骨架增强聚乙烯复合管 2006-07-10
- SY/T 10020-2006 海上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规程 2006-07-10
- SY/T 10015-2006 海上拖缆式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 2006-07-10
- SY/T 6653-2006 基于风险的检查(RBI)推荐作法 2006-07-10
- HG/T 2566-2006 工业氢氧化钡 2006-07-26
- LB/T 007-2006 绿色旅游饭店 2006-03-23
- SY/T 6661-2006 地震检波器校准方法 2006-07-10
- SY/T 6656-2006 聚乙烯管线管规范 2006-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