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434-2017 材料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的瞬态测量—脉冲法
DB51/T 2434-2017 Transient measurement of material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thermal diffusivity - pulse metho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7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西南科技大学、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深圳欣旺达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陈昭栋、陈丕、霍冀川、黄鹤燕、郭宝刚、易勇、王哲、陈立、陈芬、罗浩。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7.200.20
A42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2434—2017
材料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的瞬态测量—脉冲法
2017-12-20发布2018-01-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2434—2017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原理..........................................................................2
5测量装置..........................................................................3
6测量系统..........................................................................4
7测量..............................................................................5
8绝干材料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的测量................................................8
9测量报告..........................................................................8
附录A(规范性附录)关于B(y)函数的求解............................................10
附录B(规范性附录)操作系统和数据处理.............................................12
参考文献............................................................................13
I
DB51/T2434—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规定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深圳欣旺达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昭栋、陈丕、霍冀川、黄鹤燕、郭宝刚、易勇、王哲、陈立、陈芬、罗浩。
II
DB51/T2434—2017
引言
材料热物性的测量有稳态法和瞬态法之分。基于平衡态热力学理论的测量方法,称为稳态法。目前,
国内外一般都采用稳态法测量材料的热导率。基于传热学理论的测量方法,称为瞬态法。它是在温度变
化的过程中进行测量的,能同时测量材料的热导率、热扩散系数。在已知材料的密度时,可以计算材料
的定压比热容,在已知热作用周期时,也能计算材料的蓄热系数。
III
DB51/T2434—2017
材料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的瞬态测量-脉冲法
1范围
本标准规范了采用平面热源,以恒定热流强度脉冲加热,瞬态测量固体材料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的
基本原理、计算公式、试件制备、测量装置、测量系统、操作系统和数据处理、测量操作要点以及测量
结果的表达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合用于含湿状态或绝干状态下,在室温附近,测量保温绝热材料、导热材料等固体板材的
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测试范围分别为0.01W·m-1·K-1<λ<500W·m-1·K-1和5×10-8m2·s-1≤α≤10-4
m2·s-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064-2015建筑用材料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瞬态平面热源测试法
GB/T10294-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
GB/T4132-1996绝热材料及相关术语
GJB1485-92材料物理性能测量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不确定度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材料的热物性thermalpropertiesofmaterials
包含材料的热导率λ(即导热系数),热扩散系数a(即导温系数),定压比热容cp和蓄热系数S
等,为材料热物理性质的统称,简称材料的热物性。
3.2
瞬态测量transientmeasurement
根据传热学理论,在加热升温,或停止加热后的降温过程中,快速完成热测量,且测量系统无需实
现或保持热平衡状态的一种测量方法。
3.3
脉冲法pulsemethod
1
DB51/T2434—2017
材料热物性的一种瞬态测量方法。指平面热源用恒定热流强度,在均匀无限大介质中,从0–τ的
脉冲加热时间内,造成一定的温度升高。由于介质的传热,在温度降低的变化过程中,实现热物性测量
的一种方法。
3.4
均匀和无限大uniformandinfinite
均匀,指待测试件具有足够的尺度,从这个尺度看材料是均匀的;无限大,实际上只要求在热测量
的时间内,热流前锋尚未达到待测试件边界的情况。
3.5
热扩散系数thermaldiffusioncoefficient
待测材料的热导率与密度和定压比热容的积的比值。表示材料的温度扩散性质,也称为导温系数。
注:单位采用秒分之米平方m2·s-1。
3.6
热导率thermalconductivity
热流强度与温度梯度比值的负值。负号反映能量从高温向低温方向传递。表示材料的导热性质,也
称导热系数。
注:单位采用米开尔文分之瓦W·m-1·K-1。
3.7
定压比热容specifikheatcapacityatconstantpreessure
在保持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体,温度升高1K,所需要供给的能量。表示材料吸收(或
λ
放出)能量与温度变化的比值。定压比热容:c=,式中,ρ为材料的密度。
pρa
注:单位采用等千克开尔文分之余焦尔J⋅kg−1⋅K−1。
3.8
蓄热系数heatstorageconffcient
一定厚度的单一材料层,一侧受到谐波热作用时,表面温度将按同一周期波动,定义表面上的热流
波幅与表面温度波幅之比为蓄热系数S,表示材料的蓄热能力。反映周期热作用下,材料表面温度升高
(或降低)℃时,秒内,2表面积贮存(或释放)的热量。可以证明:λ2。式中,为
111mS=0.04178Th
Tha
热作用周期,单位s。
注:单位采用米平方开尔文分之瓦W·m-1·K-1。
4基本原理
本测量方法以一维半无限大传热模型的精确解,以及平面热源用恒定热流强度脉冲加热测量装置
后,获得的热源表面降温过程的规律,导出B(y)函数的测量表达式。然后用温升(或降)随时间变化
2
DB51/T2434—2017
的测量数据,计算B(y)函数的测量值,再用此值代入B(y)函数的定义式,反解出y函数的数值,实现
对材料热物理性质的测量。
5测量装置
5.1脉冲法瞬态测量装置的布置如图1所示。
X
l/m
辅件2
d/m
温差电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Y/T 5538-1992 油气输送管道现状图测量技术规定 1992-11-03
- JB/T 5201.2-2007 滚丝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 2007-08-28
- JB/T 6124-2004 立式磨煤机 ZSJ型减速器 2004-06-17
- JB/T 8116.2-2007 印刷机械 平压模切机第2部分:立式平压模切机 2007-08-28
- JB/T 10804-2007 季铵盐类电荷控制剂 技术条件 2007-10-08
- GA 425.4-2003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基础技术规范 第4部分: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产品代码编制原则 2003-05-08
- SJ/T 10113-1991 CEC-I,IA中华学习机 1991-04-02
- AQ/T 1088-2011 煤矿喷涂堵漏风用高分子材料技术条件 2011-07-12
- GY/T 182-2002 卫星数字广播电视地球站运行维护规程 2002-08-05
- YD/T 1248.2-2003 固定电话网短消息业务 第2部分:短消息终端和短消息中心之间的传输协议技术要求 2003-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