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06/T 6-2019 行道树养护技术规程

DB1506/T 6-2019 Roadside tree maintenance technical regulations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506/T 6-2019
标准类型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4-16
实施日期
2019-07-15
发布单位/组织
鄂尔多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鄂尔多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城镇道路行道树的养护管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鄂尔多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园林绿化管理局、鄂尔多斯市园林绿化研究所
起草人:
李庆卫、韦向东、赵彬宇、闫彦林、李海燕、杨洋、柴楠、苏琛煜、李怡亭、王岩冰、王静、王苑霖、 丁志峰、张勇、齐建东、李香枝、魏瑞、杨蓓、王静、 李悦、李瑞祥。
出版信息:
页数:3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P53

备案号:DB1506

鄂尔多斯市地方标准

DB1506/T6—2019

行道树养护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fstreettreemaintenance

2019-04-16发布2019-07-15实施

鄂尔多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06/T6—2019

目  次

前  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3

5补植.................................................................................................................................................................4

6修剪.................................................................................................................................................................4

7支撑.................................................................................................................................................................6

8扶正.................................................................................................................................................................7

9树穴处理.........................................................................................................................................................7

10施肥...............................................................................................................................................................8

11灌溉和排水...................................................................................................................................................9

12树洞修补和创面保护.................................................................................................................................11

13复壮和更新.................................................................................................................................................11

14防灾抢险.....................................................................................................................................................12

15有害生物防控.............................................................................................................................................13

16卫生与设施.................................................................................................................................................14

17档案管理.....................................................................................................................................................14

附录A(资料性附录)行道树养护常用工具、材料和机械.....................................................................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行道树养护管理工作月历.....................................................................................16

附录C(资料性附录)常用行道树..............................................................................................................18

附录D(资料性附录)行道树生长期修剪与休眠期修剪要点.................................................................22

附录E(资料性附录)常用行道树修剪整形要点.....................................................................................24

附录F(资料性附录)不同立地条件下行道树灌溉指标.........................................................................26

附录G(资料性附录)2018年国家禁用农药............................................................................................28

附录H(规范性附录)行道树日常养护作业记录表.................................................................................29

参 考 文 献.................................................................................................................................................30

I

DB1506/T6—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鄂尔多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鄂尔多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园林绿化管理局、鄂尔多斯市园林绿化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李庆卫、韦向东、赵彬宇、闫彦林、李海燕、杨洋、柴楠、苏琛煜、李怡亭、王岩

冰、王苑霖、杨畅乾、丁志峰、张勇、齐建东、李香枝、魏瑞、杨蓓、王静、李悦、李瑞祥。

II

DB1506/T6—2019

行道树养护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行道树的补植、修剪、支撑、扶正、树穴处理、施肥、灌溉和排水、树洞修补和创面

保护、复壮和更新、防灾抢险、有害生物防控、卫生与设施、档案管理等主要养护措施的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城镇道路行道树的养护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9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CJJ7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T91—2017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行道树streettree

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为车辆和行人遮阴并构成街景的树。

[CJJ/T91—2017,定义6.3.17]

3.2

剥芽budpicking

剥除尚未木质化的多余嫩芽。

3.3

伤流树bleedingtree

因修剪或受其它创伤,伤口易流出大量树液的树木。

3.4

骨干枝skeletonbranch

组成树冠骨架永久性枝的统称。

注:如主干、中干、主枝、侧枝、延长枝等。

3.5

重叠枝overlappingbranch

两个同在一个垂直面上,上下相互重叠、相互影响生长的枝条。

3.6

交叉枝crossingbranch

1

DB1506/T6—2019

相互交错的枝条。

3.7

徒长枝watershoot

多为由树冠内膛隐芽萌发抽生的枝条。

注:特点是生长旺盛、枝粗叶大、节间长、芽小不饱满、含水分多、组织不充实,通常直立向上生长,多着生在枝

的背部或枝杈间。

3.8

矛盾枝contradictionbranch

与树木周围公用设施、建筑等产生矛盾的枝条。

3.9

平行枝parallelbranch

同在一个水平面上,相互平行生长的两个枝条。

3.10

逆向枝inversebranch

倒逆姿势生长的枝条。

3.11

回缩retractingpruning

将多年生枝从梢端剪去一部分。

3.12

短截cuttingback

在休眠期,将一年生枝剪去一部分。

3.13

视距三角形sighttriangle

平面交叉路口处,由一条道路进入路口行驶方向的最外侧车道中线与相交道路最内侧车道中线的交

点为顶点,两条车道中线各按其规定车速停车视距的长度为两边,所组成的三角形。

3.14

穴面高度heightdifferencebetweenplantingholeandpavement

行道树种植后,树穴表面与周围硬化铺装面的高差。

3.15

盖板coveringplate

覆盖于树穴范围内的硬质材料。

注:透水、透气、抗压,利于行人通行。

3.16

再生水reclaimedwater

污水经适当再生工艺处理后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水。

3.17

基肥basicfertilizer

植物栽植前,为保障基本肥力所施用的肥料。

[CJJ/T91—2017,定义8.3.2]

3.18

追肥addingfertilizer

植物生长中加施的肥料。

[CJJ/T91—2017,定义8.3.1]

2

DB1506/T6—2019

3.19

浸穴pre-wateringplantinghole

种植树木前对树穴进行灌水的活动。

[CJJ/T91—2017,定义7.4.13]

3.20

返青水revivingwater

为使树木顺利通过被迫休眠期、预防倒春寒、为新梢和叶片生长做好充分准备,在早春进行的灌溉。

3.21

冻水anti-freezingwater

秋末或冬初的灌溉,可提高树木越冬能力。

3.22

有害生物pestofafforestplant

对绿化植物的生长、生存造成危害,影响人类活动和城市景观面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

3.23

有害生物防控pestpreventionandcontrolling

从维护、促进城市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

协调人与生物以及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有效控制有害生物对绿化植物的危害。

4基本规定

4.1作业要求

4.1.1登高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无恐高症状;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应经过技术培训。

4.1.2作业人员装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登高作业应配备高空作业车,登高作业人员应穿戴工作服、软底防滑工作鞋、安全帽,系好安

全带,佩带好工具袋及必备的工具;

——地面作业人员应穿好反光工作衣,戴安全帽;

——行道树养护常用工具、材料和机械参见附录A。

4.1.3登高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作业应谨慎、专心,不宜夜晚作业(抢险除外);

——不得在雨雪、大风、大雾、冰冻等恶劣天气上树作业(抢险除外);

——不得在树上嬉笑打闹、吸烟、使用手机等,不得酒后作业、疲劳作业,不得两人及以上同时在

同一树上的同一方位上作业。

4.1.4作业现场应符合下列规定:

——集中登高修剪、剥芽作业前应与环卫、交警、电力等相关部门联系,应设现场告示牌;

——超高压电力线、架空电力线等危险设备周边的作业,应由相关部门派遣专人前往操作,或在相

关部门的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登高作业时应用红白旗设置安全作业区域,并设置警示牌,应确保道路行人、交通和公共设施

的安全,大枝条修剪应在地面作业人员配合下分段截下;

——发生突发情况导致行道树影响安全和交通时,应及时处置,在车行道上作业应注意避让交通高

峰时间;

——作业垃圾应工完场清,符合扬尘控制要求,倡导机械化作业,修剪下的枝条应资源化利用;

——现场作业的机动车应停在安全区域内,并打开双跳灯。

3

DB1506/T6—2019

4.2管理要求

4.2.1行道树养护每项工作开始前应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

4.2.2应根据行道树养护要求、作业环境制定行道树养护计划,行道树养护管理工作月历参见附录B;

针对行道树冬修、剥芽、病虫害防治、防暴风雨等专项工作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并严格执行。

4.2.3应对行道树养护工作进行巡查,并将巡查结果汇报给主管部门,及时诊断发生状况的原因并拟

定解决方案。行道树养护巡查包括日常巡查和专项巡查。日常巡查内容包括行道树生长状况、树冠、树

干、树穴、有害生物、树体受外因侵害等情况;专项巡查内容包括冬修、剥芽、防风等。

4.2.4负责修剪、灌溉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培训,形成相对固定的队伍。

5补植

5.1一般规定

5.1.1应找出行道树死亡原因(如对树穴进行浸穴),消除不利因素后再补植。

5.1.2补植的树木应与原有树木的种类、冠形、分枝点高度一致、规格相近、无病虫害。

5.1.3非正常季节补植,苗木应带土球并采取特殊措施,保证成活。

5.2补植时间

5.2.1落叶树应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至树木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至土壤冰冻前进行补植。

5.2.2常绿树应在土壤解冻(土壤温度高于0℃以上)后至树木萌芽前、秋季新梢停止生长至土壤冰

冻前或雨季进行补植。

5.3补植方法

5.3.1补植前,树木应根据根冠代谢平衡的原理和美观原则对树冠及根系进行适当修剪。

5.3.2当在距地面1.2m范围内的土壤中存在不易打破的砒砂岩层,且土质为黏性土时,应适当减小

穴面高度。

5.3.3补植前,腐熟有机肥与砂壤土应以3:7的比例混合后施入穴底。

5.3.4补植时,树木主干的弯曲面应与道路走向一致。

5.3.5裸根苗补植,应先将根系舒展在树穴内,均匀加入砂壤土至根系完全被覆盖,扶正后边培土边

分层夯实;带土球苗补植时,应先将土球放入树穴内,覆土至树穴深度1/3处时剪除包扎物,然后从补

植穴边缘向土球四周培砂壤土,每培土25cm~30cm夯实一次,不伤土球。

5.3.6补植后应规范支撑,当天浇透水,隔天浇第二次水(若树穴表面土壤沉降则应先覆土),10d

内浇第三次水;干旱时,应适时灌溉,常绿树应向树冠补充水分。

6修剪

6.1一般规定

6.1.1在不违背树木生长特性和自然分枝规律的前提下(特型树木除外),充分考虑树木与生长环境

(街道走向、两旁建筑等)的关系,并根据主枝与侧枝之间的生长空间、树龄、生长势强弱进行修剪。

常用行道树的树种、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等参见附录C。

6.1.2同一路段,单一树种列植或两种及两种以上树种规则式种植,应通过修剪保持同树种树形、树

姿、分枝点高度、树高基本一致。

4

DB1506/T6—2019

6.1.3正常养护作业时,不应对行道树进行强修剪,不得采用“一剥到顶”的剥芽手法。

6.1.4修剪时应保持树木冠幅、树冠高度与树干的适当比例,冠幅占全树高度的1/3~1/2,树冠高度

宜占全树高度的1/2~2/3。

6.1.5道路交叉口的行道树修剪应注意保持视距三角形范围内无遮挡视线的枝条。

6.1.6树体出现偏冠、倾斜时,应对生长势较弱一侧的枝条,适当长放或轻剪,对生长势较强一侧适

当回缩,平衡生长势。

6.1.7应剪除枯枝烂头、病虫枝、下垂枝、矛盾枝等,保持树冠圆整,树形美观,骨架匀称,通风透

光。

6.1.8修剪切口应平整光滑,无撕皮、撕裂现象,不留短桩、烂头,直径大于5cm的切口应进行防腐

处理。

6.1.9小型、中型、大型机动车道两侧行道树的分枝点高度应分别大于2.5m、3.5m、4m,非机动

车道、人行道上行道树的分枝点高度应大于2.2m;公园园路或林荫道上的树木分枝点高度应大于等于

2m。

6.1.10修剪时应处理好树冠与地面公共设施(交通灯、路灯、高压电力线等)及周边建筑之间的矛盾(见

表1),行道树与其他设施的距离要求应符合CJJ75的规定。

表1行道树与公共设施的安全距离

垂直距离水平距离

设施名称

mm

高压电力线3.0~4.53.0

架空电力线1.5~3.01.0~1.5

交通灯0.73.0

路灯0.72.0

公交车辆顶部0.3—

屋顶、门窗、霓虹灯0.5~1.00.5~1.0

6.2修剪时间与频次

6.2.1行道树修剪分为休眠期修剪和生长期修剪,修剪时间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抹芽应随时进行;

——落叶树木的修剪应在树木休眠期进行,常绿树木的修剪宜在晚春树木即将发芽萌动前进行,不

耐寒树种应在早春进行,易伤流的树种应避开生长期及落叶后伤流严重期修剪,生长旺盛的树

种除休眠期修剪外,还应在生长期进行修剪;

——剥芽应在新萌发芽条尚未木质化时进行(5~6月份);

——雨季前对有安全隐患的树木应及时采取疏剪措施(内部、外部枝条兼修);

——极端天气(如强风、暴雨、冰雹、强降雪等)造成树体倾斜、枝杈劈裂或折断时,应及时修剪

并整理。

6.2.2修剪频次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同一树种,每年休眠期修剪1次,生长期修剪1~3次;

——生长势和萌芽力弱以及成枝率低的树种,修剪频次应适当降低。

5

DB1506/T6—2019

6.3修剪方法

6.3.1不同时期、树种的修剪方法

生长期修剪和休眠期修剪的具体方法参见附录D;常用行道树的修剪方法参见附录E。

6.3.2行道树的结构性修剪

不同类型行道树的结构性修剪(主枝的培养与修剪)应符合下列规定:

——枝条直立性强的树种:通过回缩控制最下部主枝以下枝的生长,为最终疏除作准备;中干的竞

争枝进行两处回缩,保持中干优势;

——分枝角度大的树种:短截或回缩树高4.5m以下的枝条,保持下部枝细小,利于日后修剪伤口

的愈合,当树冠下部存在多条大枝时,回缩直立生长的部分,抑制枝条生长,疏除剪口下的较

小枝条;

——枝条下延的树木:应从现有枝条中选一个位置适中的枝条作为主枝,疏除或回缩附近的枝条;

——枝条丛生的树种:从一个位置长出3个以上粗细相当的大枝,应去弱留强,逐年疏除,每株保

留和培养3~5个主枝。

6.3.3行道树的养护性修剪

6.3.3.1常规修剪应符合下列规定:

——两枝交叉时,剪掉受损严重或位置不当的枝条,两个均严重受损时,则都应剪掉;

——及时疏除枯死枝、逆向枝、徒长枝,感病枝也应立即疏除并销毁;

——重叠枝应剪去一个留一个,从整体考虑,疏除过密枝;

——遭受严重干旱或虫害胁迫的树应少剪或不剪活枝。

6.3.3.2稀疏树冠:应从树冠边缘入手,疏除平行枝;保留部分内膛和基部小枝;成年树一次修剪的

叶子量小于等于总叶子量的20%,老年树一次修剪的叶子总量小于等于总叶子量的15%。

6.3.3.3控制树木体量:当树干的高粗比大于50时,应回缩减小树冠。计划缩剪量超过总枝叶量的

25%~30%时,应分两年进行。

6.3.3.4抬高树冠:当树冠影响人、车通行时,应抬高树冠。疏除下部枝条时应保证冠高比大于等于

3/5;大枝疏除应分两年进行。

6.3.3.5平衡树木生长势:需增强树木长势时,可将主枝回缩到一个更直立的分枝处;需减弱树木长

势时,可将主枝回缩到一个更平展的分枝处;偏冠树应疏除一些向光面的枝条,并短截保留的小枝,截

口芽向下。

6.3.3.6剥芽应符合下列规定:

——芽条去留应与修剪手法相匹配,并与冬季修剪程度相衔接;

——应根据树木萌芽情况,分批剥除;

——应重点剥除内向及直立芽条,适当保留外向芽条,空缺处应多留芽条;

——主干分枝点以下的芽条应全部剥除;

——新栽植的树应以恢复生长势为原则,可保留主干(主枝)顶端20cm范围内的多数芽条;

——剥芽至基部,防止撕皮及留梗。

7支撑

7.1一般规定

6

DB1506/T6—2019

7.1.1栽植胸径大于5cm的落叶树、高度大于2.5m的常绿树或处于风口的行道树应支撑加固。

7.1.2同一条道路支撑形式、材质要统一。

7.1.3支撑杆与树体接触处应垫衬软性材料,用于绑扎的铅(钢)丝端头不得外露;绑扎要整齐牢固

紧实,绑扎后树干应保持直立。

7.2支撑方法

7.2.1改良四角支撑法:四根主撑杆用铅(钢)丝固定在树干高2/3处,每侧的两根撑杆底部加一根

横杆,在横撑杆上均匀布置三根短木桩进行固定,支撑杆的倾斜角度应整齐一致,分布均匀。分车带、

宽度较大的人行道上大型树木的支撑宜采用此支撑方法。

7.2.2三角支撑法:三根支撑杆固定在树干高2/3处,一根支撑杆应在主风向方位,另外两根均匀分

布,为增加稳定性,可在各支撑杆基部打入短木桩进行绑扎固定。在不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行的前提下,

宜采用此支撑方法。

7.2.3扁担支撑法:在土球外侧10cm处相向各垂直打入一根支撑杆,支撑杆长度为2.3m,打入土

层部分为1.2m,在离地面1m高处架设一根水平横杆,并将其与树干和支撑杆绑扎牢固。人行道或树

穴宽度不足的道路上常绿乔木、新栽树的支撑保护宜采用此支撑方法。

7.3支撑材料的维护

7.3.1老化损坏的支撑杆、绑扎材料应及时更换。

7.3.2应定期检查,发现支撑不稳固(如轻推易晃动)、绑扎材料松散或过紧等现象应及时调整,重

新绑扎。

8扶正

8.1一般规定

明显倾斜的树木应进行扶正;长期倾斜、规格较大、不影响交通安全、无倒伏等安全隐患以及扶正

有困难的行道树可不进行扶正,支撑即可。

8.2扶正时间

8.2.1落叶树应在休眠期进行;常绿树应在秋梢停止生长至霜降或翌年春天转暖至萌芽前进行。

8.2.2扶正应避开高温天气;机械碰撞或强风造成的倾斜应及时扶正。

8.3扶正方法

8.3.1扶正前应根据树木周边环境及树冠生长情况,对可能受影响的枝条进行修剪。

8.3.2扶正前应对树穴土壤进行松土、灌溉。

8.3.3小型树木可通过人力推拉、绳索牵引进行扶正,若人力扶正有困难,应使用扶正器具。

8.3.4树木扶正到位后,采取支撑、拉铅(钢)丝、加土夯实、灌溉等措施对树木进行加固处理。

9树穴处理

9.1一般规定

9.1.1行道树树穴内土壤不得裸露,树穴覆盖应与整体环境相协调,不得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不得

妨碍行人通行。

7

DB1506/T6—2019

9.1.2树穴可用盖板(树篦子)、格栅或地被植物等进行覆盖,覆盖后应保持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

对环境无害。

9.1.3树穴周围应采用透气、透水的铺装,不透气铺装所覆盖的土壤应定期通气和施肥。

9.1.4同一条道路的树穴规格应保持一致,穴面高度应为15cm~25cm,树穴边缘石应与硬化面相平。

9.2树穴处理方法

9.2.1临时覆盖

新栽树树穴应采取临时覆盖措施防止扬尘,无特殊情况应在一个月内撤除临时覆盖物,实施常规覆

盖。

9.2.2常规覆盖

9.2.2.1盖板应选用抗压、不易变形开裂的材料;盖板铺设应平整,拼装接缝小于等于1cm,外围与

人行道结合应紧密,内圈与树干预留20cm的距离;盖板的构造应透气、透水并便于灌溉;盖板下的覆

盖物不得引起扬尘或存在安全隐患。

9.2.2.2覆盖物应选用粒径适中、便于维护、不易散失、无安全隐患的材料,如树皮、石粒(块)等。

9.2.2.3城郊或行人较少的道路上的树穴可种植低矮、根系浅、耐旱、耐寒、规格一致的植物,种植

密度合理,均匀无空秃。

9.2.2.4分车带内的行道树下应种植灌木或地被,且无裸露土壤。

9.3树穴维护

9.3.1盖板覆盖的树穴维护应符合以下规定:

——穴面高度大于25cm的树穴可铺设卵石以防积水;

——盖板破损应及时更换,盖板内圈大小应随树干增粗及时调整。

9.3.2植物覆盖的树穴应符合以下规定:

——树穴内植物应及时修剪,死亡植株应及时更换;

——植物覆盖的树穴,应增加施肥与灌溉次数。

9.3.3覆盖物覆盖的树穴应符合以下规定:

——覆盖应均匀、平整,厚度以完整覆盖土壤为准;

——树穴土壤裸露时,应及时补充覆盖物。

9.3.4及时去除树穴内的大型杂草、垃圾等杂物;及时处理树穴周边的堆土、堆物、搭建等毁绿设施。

10施肥

10.1一般规定

10.1.1根据树种和土壤选择不同的肥料种类与施肥方法。肥料的种类见表2。

表2肥料种类

肥料分类肥料种类

有机肥料堆肥、饼肥、腐殖酸类肥料等

氮肥:硫铵、硝铵、磷铵、尿素等

无机肥料

磷肥:过磷酸钙、磷铵、磷矿粉

8

DB1506/T6—2019

表2肥料种类(续)

肥料分类肥料种类

钾肥:硫酸钾、氯化钾

无机肥料复合肥料:磷酸二氢钾、磷酸铵

微量元素肥料:硫酸亚铁、硫酸锌、硼砂、硼酸、钼酸铵

微生物肥料细菌类、放线菌类、真菌类、藻类、复合型微生物肥料等

10.1.2肥料应利于树木的生长,不污染环境,不破坏土壤理化性状。

10.1.3封闭的树池应预留专门的施肥口。

10.1.4喜肥的行道树应3~5年施肥一次。

10.2施肥时间与方法

10.2.1基肥应在早春或秋季施用;追肥应根据树木一年中各物候期需肥特点进行,宜在早春萌芽前施

用,也可根据树木生长需要进行叶面喷肥。

10.2.2以土壤施肥为主,叶面施肥为辅,正常生长情况下不宜进行树干施肥。

10.2.3休眠期对树穴内土壤穴施或打孔施有机肥料;生长期应在雨季施肥或结合灌溉进行施肥。

10.2.4在树木生长期,应避开雨天、高温天气,将有机肥液或营养液喷施在叶片表面。

10.2.5树木定植后,在根系尚未恢复、生长势衰弱、急需抢救时,宜采用树干注射法进行施肥,即在

树干上打孔,孔径小于等于1cm,把配制好的营养液通过塑料管插入孔洞,施用营养液,完成后应使

用环保材料堵住洞口。

10.3施肥量

10.3.1施肥量应根据树种、树龄、生长期和肥源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等条件而定;测土施肥可根据以下

公式计算肥料用量:

Nf(NyNs)Ef

式中:

Nf——施肥量;

Ny——树木需要的养分量;

Ns——土壤提供的养分量;

Ef——肥料利用效率。

10.3.2经验施肥应按每厘米胸径施180g~1400g化肥、350g~700g完全肥料(含有植物所需要的

各种主要营养元素的肥料),胸径小于等于15cm的树木、对化肥敏感的树种(常绿针叶树等)施用量

减半;大树可按每厘米胸径施10-8-6的N、P、K混合肥700g~900g(10-8-6表示肥料中有10%的N,

8%的P2O5和6%的K2O)。

11灌溉和排水

11.1一般规定

灌溉和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适树、适时、适量、适地进行;

9

DB1506/T6—2019

——与施肥、土壤管理等工作相结合;

——设施应完好,不得发生跑、冒、滴、漏现象。

11.2灌溉

11.2.1灌溉应符合下列规定:

——灌溉应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原则,当植物茎、叶等幼嫩部分出现萎蔫现象时,应及时灌溉;

——浇灌树木时,应缓流浇灌,浇足浇透,采用滴灌等方法灌溉时应保证土壤渗透深度大于等于

0.6m;

——新植树木应在连续五年内充足灌溉,砂土等土质保水力差的立地条件、根系生长缓慢的树种,

可适当延长灌溉年限,灌溉频率与用量应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和树种习性进行调整,具体参见附

录F;

——立地环境较差以及需要较高湿度的树木应及时充足灌溉,宜采取叶面喷雾,雾点应细密均匀;

——每年春季浇返青水前及时清除树池内表层土,不得将含有融雪剂的积雪、残冰堆放于树池,如

有发现,及时清除;

——在夏季连续高温干旱期间,灌溉宜早、晚进行,应增加行道树叶面喷雾或根部灌溉的量和频率;

——在冬季低温期间,灌溉宜中午进行,冰冻天不应灌溉;

——春季树木生长旺盛期应及时补充水分;

——使用再生水灌溉时水质的要求应符合GB/T18921的规定,再生水用水控制项目及指标限值见

表3。

表3再生水用水控制项目和指标限值

序号控制项目限值

01色度(度)≤30

02浊度(NTU)≤10

03pH值5.5~8.5

04总硬度(以CaCO3计)(mg/L)≤450

05悬浮物(SS)(mg/L)≤30

06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35

07化学需氧量(COD)(mg/L)≤90

08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

09汞(mg/L)≤0.001

10镉(mg/L)≤0.01

11砷(mg/L)≤0.05

12铬(mg/L)≤0.10

13铅(mg/L)≤0.10

14氰化物(mg/L)≤0.05

15粪大肠菌群(个/L)≤10000

11.2.2灌溉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根灌法:用软管向树穴缓流浇灌,不得用高压水流冲刷或在树穴范围内打孔后用高压水枪向注

水孔内灌水;

——树体喷灌法:使用高射程水枪或高压喷雾器等对树冠、树干实施喷水(雾)。

10

DB1506/T6—2019

11.3排水

11.3.1当树穴(地下)积水时,应及时抽除树穴内的水分,并检查地下是否具有不透水层。

11.3.2因树穴(表面)缺土过多、地下水位过高或因种植过深,无法排除地下积水时,应填充卵石以

减小穴面高度。

11.3.3在暴雨季节,可采用埋管、打孔、人工清掏等排水措施及时对树穴进行排涝,樟子松等怕涝树

种的树穴内积水不得超过72h。

12树洞修补和创面保护

12.1一般规定

12.1.1直径大于5cm的树洞或创面应进行修补或保护。

12.1.2树洞内的填充物应对人体、树体无害,利于伤口愈合、树木生长,不影响道路景观。

12.1.3保护剂应具容易涂抹、粘着性好、受热不融化及防腐的特性与作用,且不伤害树体组织。

12.2树洞修补

12.2.1修补时间

树洞修补应避开夏季高温天气(6月上旬~8月下旬)及0℃以下的低温天气(10月下旬~翌年3

月中旬)进行。

12.2.2修补方法

12.2.2.1开放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适于处理较浅的树木伤口;

——伤口较小时,用锯锯平残桩,用刀刮净死组织,然后用防腐药剂消毒伤口后涂上保护剂;

——创面大、没有深度腐烂的树洞,可视情况用保护剂处理,也可用灼烧进行炭化处理,严防烧伤

树木活体组织;

——定期检查洞口质量,水泥开裂的应修补,保护剂剥落的应重涂。

12.2.2.2填充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挖除树洞内腐烂物,至活体组织显现,用锋利的刀削平伤口四周,使洞口边缘平滑呈弧形;

——用防腐消毒剂对伤口全面消毒至少两次,待前一次干后再进行下一次消毒;

——填充应选用对树体无害的材料,最外层用比例为2:1或3:2的水泥和纸筋石灰进行填充,较大

的树洞内应用钢筋做好支架再填充,大小中等的树洞用电镀铁钉钉入活体组织再填充,较小的

树洞可直接填充;

——填充物应层层捣实,不留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