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2812-2017 绿色食品 设施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

DB62/T 2812-2017 Green food facility Yellow Pepper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甘肃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2/T 2812-2017
标准类型
甘肃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10-26
实施日期
2017-12-01
发布单位/组织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2812—2017

绿色食品设施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

Rulesforproductivetechnologyofgreenfood

ingreenhouseGumboproduction

2017-10-26发布2017-12-01实施

发布

DB62/T2812—2017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产地环境..........................................................................1

4栽培技术..........................................................................1

5病虫害防治........................................................................4

6采收及后续管理....................................................................6

附录A(规范性附录)绿色食品生产均允许使用的生物农药和其他保护产品清单..............8

附录B(规范性附录)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其它农药清单.............................10

I

DB62/T2812—2017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甘肃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凉州区农牧局、凉州区绿色食品办公室、凉州区高坝镇人民政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花、周润良、顾忠斌、许丰庆、杨进桥。

II

DB62/T2812—2017

绿色食品设施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设施黄秋葵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的规范和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地域范围内绿色食品设施黄秋葵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1326绿色食品多年生蔬菜

3产地环境

土壤肥沃、通透性好、灌溉方便,农田大气、土壤、水质等产地环境符合NY/T391的规定,农药

使用符合NY/T393的规定,肥料使用符合NY/T394的规定。

4栽培技术

4.1品种选择

4.1.1种子质量

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优质、丰产的品种,如:五福、五角、农友早生1号、新东京5号、卡

里巴等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16715.3的规定。

4.1.2播种量

500g/666.7m2~600g/666.7m2。

4.1.3种子处理

将种子先放在凉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放在55℃~60℃温水中顺时针不断搅拌,水温自然下降至

30℃后,浸泡15min,搓洗种子表皮的粘物,使种子表面光滑,将种子放在25℃清水中浸泡8h~12h后

捞出洗净,装在开水烫过的小袋或容器内,种子量为小袋2/3处~4/5处,放在25℃~30℃条件下催芽,

并每隔4h~5h用相同温度的水将种子漂洗一次,当催芽种子70%~80%露白后即可播种。

1

DB62/T2812—2017

4.1.4播种

种子可以直接穴播于营养钵里,每穴播种2粒~3粒,覆土2cm~3cm,浇足底水,最后用地膜覆盖

营养钵,播后7d~10d发芽,出苗率达到70%~80%时撤出地膜。

4.2育苗

4.2.1育苗时间

6月中下旬,定植前50d育苗。

4.2.2育苗前准备

4.2.2.1育苗设施

在日光温室内加盖防虫网进行育苗。

4.2.2.2营养土配制

选择无病虫源非锦葵科作物的肥沃耕作土和优质腐熟的农家肥,过筛后按7:3的比例混匀,也可购

买成品育苗基质直接育苗。

4.2.2.3营养土消毒

营养土选用80%多菌灵WP30g/m3兑水7.5kg与营养土拌匀,再选用45%辛硫磷EC30g/m3兑水3L喷洒

营养土,拌均匀,用塑料薄膜密闭苗床5d,揭盖7d待播种。

4.2.2.4苗床准备

选择温室中部以南向北建立苗床,将营养土均匀装于10cm×10cm规格营养钵里,营养土高度是营养

钵的2/3处,将营养钵靠紧摆放到苗床上,苗床宽1.2m,长5m,苗床数依育苗数量而定。

4.2.3苗期管理

4.2.3.1温度

出苗:白天25℃~30℃,夜间15℃~20℃;出苗后:白天20℃~25℃,夜间15℃~18℃;定植前7d:

白天18℃~23℃,夜间15℃~18℃。

4.2.3.2湿度

全生育期保持湿度40%~60%。

4.2.3.3间苗定苗

苗长至二叶一心期,进行间苗定苗,每穴留一株健壮苗。

4.2.3.4壮苗标准

叶色浓绿,无病虫害,叶片达三叶一心,日历苗龄30d~40d,茎粗达1cm时定植。

4.3定植

4.3.1定植前准备

2

DB62/T2812—2017

4.3.1.1整地施肥

选择土壤肥沃、疏松、灌溉方便、光照充足的地块种植,切忌与锦葵科作物连茬。播前或定植前将

土壤耕翻,畦宽1m,沟宽40cm,深25cm~30cm。在畦中央开沟施肥,结全整地施入充分腐熟农家肥

4000kg/666.7m2、磷酸二胺20kg/666.7m2、氮磷钾(N:15、P:15、K:15)复合肥20kg/666.7m2、尿素

10kg/666.7m2,与土壤充分拌匀,整平畦面。使用肥料符合NY/T394的规定。

4.3.1.2土壤高温消毒

7月中下旬温室空闲期间,清扫田间病株残体,深翻土壤30cm,选择阳光充足的晴天灌水,密闭温

室,覆盖地膜,使温室内温度达到70℃,高温闷棚7d~10d。

4.3.1.3棚室消毒

定植前7d~10d,用2kg/666.7m2~3kg/666.7m2硫磺粉加锯末混匀后熏蒸一昼夜消毒;用50%多菌灵

WP150g/666.7m2与150kg干土拌匀后撒入土壤中进行杀菌消毒。

4.3.2定植时间

8月底至9月上旬,植株长到10cm、茎粗1cm,日历苗龄30d~40d时进行定植。

4.3.3定植密度

1500株/666.7m2~2000株/666.7m2

4.3.4定植方法

采用高垄覆膜栽培,垄宽1m,垄高25cm~30cm,沟宽40cm,株距30cm,单株定植,采用营养钵、

营养土块等护根措施。

4.4田间管理

4.4.1温度

4.4.1.1缓苗期

白天28℃~30℃,夜间15℃~18℃。

4.4.1.2开花座果期

白天25℃~30℃,夜间15℃~18℃。

4.4.1.3结果期

白天25℃~30℃,夜间15℃~18℃。

4.4.2光照

选择光照时间长,通风透光好,合理密植,避免遮荫,经常清扫和擦洗棚膜,保持棚膜干净,增强

光照。

4.4.3湿度

定植后小水灌溉,灌水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