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02
DB4201/T
武汉市地方标准
DB4201/T460—2015
农业园区总体规划编制规范
2015-04-20发布2015-05-20实施
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021/T460—2015
前言
本规范由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提出。
本规范由武汉市农业局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武汉现代都市农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林育敏、龚琦、肖彩虹、郭红喜、董桥锋、何中华、王静、唐雪娇
雷丽芬
Ⅰ
DB4021/T460—2015
农业园区总体规划编制规范
1总则
1.1为适应我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需要,规范农业园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成果,加强
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武汉市农业园区总体规划的编制。
1.3农业园区总体规划应依据资源特征、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因地制
宜,统筹兼顾,综合安排,突出本园区特性。
1.4农业园区总体规划应充分挖掘农业综合潜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配置完善的设施与
措施,提高园区的运营管理机能,促使园区健康、有序、高效发展。
1.5农业园区总体规划应权衡园区自身健全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创造良好的生
产、生活、生态环境,体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1.6农业园区总体规划应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农业规划、环境
保护规划、水利规划和旅游规划等相协调。
1.7在农业园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中,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
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农业园区
农业园区是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高科技、高转化为特征,以开展农业种养
生产、农产品加工与交易、农业科技示范、农业休闲旅游等活动为主要目的,融现代工程设
施体系和经营管理体系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基地。
2.2
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
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
2.3
农业园区总体规划
农业园区总体规划是依据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方针、政策、计划,通过对园区及其所在
地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条件的综合研究,科学定位园区的主题类型、主要功能和
发展方向,制定发展目标,并从结构上和整体上对园区生产、管理、服务、生活等各项建设
进行的统筹安排和综合部署。
2.4
1
DB4201/T456—2014
功能分区
根据农业园区规划目标,将园区划分成若干个不同功能的地域单元,每个单元的资源环
境和空间布局相对独立、管理目标和技术措施基本一致,共同组成结构合理、互相联系的有
机整体,为实现园区生产、管理、服务等多种功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前期调研分析
3.1基础调查
3.1.1编制农业园区概念性规划宜按照附录A调查收集测量、自然资源与环境、社会经济
与人文、设施工程、已有规划、政策与市场等方面的基础资料。
3.1.2测量资料应包括园区的地形图。
3.1.3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料应包括园区及所在地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地质土壤、动
植物资源、生态环境等。
3.1.4社会经济与人文资料应包括园区及所在地的区位交通、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农业
经济、人文环境等。
3.1.5设施工程资料应包括园区及周边的农业设施、环保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
3.1.6已有规划资料应包括园区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区
域发展规划、农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
3.1.7政策与市场资料应包括农业园区发展相关的政策文件、产业和产品市场状况等。
3.2现状分析与评价
3.2.1分析评价园区的区位交通条件,内容应包括园区所属地区、地理位置、边界范围、
外部交通设施通达情况和距离市场的远近程度等。
3.2.2分析评价园区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条件,内容应包括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土
壤、植被、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等现状情况。重点陈述各种自然资源的类型、特点、数量和
分布,以及生态环境的威胁和保护情况。
3.2.3分析评价园区的土地利用现状条件,内容应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设施
农用地、农用道路、自然水域、水库、坑塘沟渠、建设用地等地类的面积、用地结构、范围
与布局、利用特征、利用程度与潜力等情况。
3.2.4分析评价园区及当地的农业发展状况与设施条件,内容应包括农业产业发展类型、
特色、规模与产值情况;农业经营组织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农业社会化服务情况;农
业设施、环保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
3.2.5分析评价园区发展的农业政策与市场环境条件,内容应包括农业政策导向、相关规
划指引;农产品市场的供需总量、供需结构、增长潜力;休闲农业客源市场的需求总量、需
求特征、消费结构等。
3.2.6分析评价园区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内容应包括所在地行政区划、人口、劳
动力、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色经济、居民收入、人文历史、民俗文化情况等。
3.2.7应在完成上述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园区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综合
分析。重点提出园区农业产业类别选择、产业化经营、产业功能拓展等方面的策略与建议。
4总体规划与布局
4.1园区定位
2
DB4201/T456—2014
4.1.1应综合考虑园区的区位优势、资源类型、用地条件、设施基础、宏观政策与市场环
境、农业产业发展对策建议等因素,科学定位园区的主题类型、主导产业和主要功能。
4.1.2园区定位应遵照“理念先进、因地制宜、特色鲜明、效益显著、持续发展”等原则,
突出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指导,尊重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充分体现地域特色、产业
特色和产品特色,注重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4.2发展目标
4.2.1发展目标应依据园区定位和发展需求,从社会、经济、生态、工程建设等方面提出
园区未来期望实现的成果和状态,包括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4.2.2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应根据不同主题类型的农业园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
4.3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
4.3.1应根据园区定位、发展目标,以及园区内部的资源分布、空间关系、内在联系,统
筹组织整体的规划结构,合理部署各种功能区,形成科学、合理和完善的整体布局方案。
4.3.2应遵照“分区地域单元的相对独立性、区内功能作用和管理措施的相似性、保持自
然资源和环境的完整性”等原则,进行功能分区,并合理安排相应的项目和设施。功能区一
般包括农业生产区、科技示范区、综合管理区和休闲农业区等。
4.3.3农业生产区应选择适宜的产业,开展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活动,一般根据园区
资源类型与分布确定范围。包括种子种苗繁育、蔬菜种植、花卉种植、林果种植、水产养殖、
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
4.3.4科技示范区主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研究开发、农业科技成果中试和转化、农业技术
示范和推广等活动,一般布置在农业生产区附近。包括科研场所、试验基地、科技成果展示、
科技交流与培训等设施。
4.3.5综合管理区主要开展行政办公和后勤保障活动,一般位于园区大门入口附近。包括
办公场所、员工宿舍、生产资料仓库等设施。
4.3.6休闲农业区主要开展观光、采摘、垂钓、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休闲服务活动,
一般布局在景观丰富和环境优美的位置。包括游客接待中心、宾馆、餐厅等休闲旅游设施。
4.3.7各功能区内各类用地规模应符合《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
土资发〔2014〕127号)的规定。
5专项规划
5.1道路工程规划
5.1.1道路工程规划应按照“路网完善、便利通达、安全顺畅,以及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
源”等原则,进行合理的道路分级、线路布置与停车场设置,以满足园区生产、生活、管理、
休闲旅游、消防、环境保护等需要。
5.1.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MT/T 1206-2023 煤矿在用产品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提升绞车系统 2023-04-10
- HG/T 6142-2023 工业用乙二胺四乙酸 2023-04-21
- WS/T 823-2023 产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 2023-06-25
- MT/T 1205-2023 煤矿在用产品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主要通风机系统 2023-04-10
- HG/T 6144-2023 电子清洗剂 二甲基亚砜 2023-04-21
- HG/T 6141-2023 头孢克肟侧链酸活性酯 2023-04-21
- DL/T 2594-2023 电力企业标准化工作 评价与改进 2023-02-06
- HG/T 6143-2023 工业用乙醛酸水溶液 2023-04-21
- MT/T 1208-2023 煤矿在用产品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摩擦式提升机系统 2023-04-10
- DL/T 2553-2022 电力接地系统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表电位测量技术导则 2022-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