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655-2024 内河智慧航道建设总体技术规范
DB32/T 4655-2024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inland channel
基本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内河智慧航道。
发布历史
-
2024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 起草人:
- 陈胜武、杨桂新、杨本、范晓锋、叶嘉宁、徐海潮、张和牧、孙俊锋、曹嘉瑞、徐一岗、万剑、刘轰、陈飞、杨天鸿、魏雅雯、吴岚、石磊、王乐、谢斌、吴清杨、黄旭、孙立法、李伟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3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93.160
CCSP67
!7,
DB32/T4655—2024
内河智慧航道建设总体技术规范
General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constructionofintelligent
inlandchannel
2024-01-09发布2024-02-09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DB32/T4655—2024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2
5总体要求……………………2
5.1建设原则………………2
5.2框架……………………2
6智慧航道规划设计…………………………4
6.1规划辅助决策…………………………4
6.2设计可视化……………4
7智慧航道施工管理…………………………5
7.1智慧工地………………5
7.2可视化施工……………6
8智慧航道检测养护…………………………6
8.1航道设施检测…………………………6
8.2航道养护管理…………………………6
9智慧航网监测调度…………………………7
9.1航道智能感知…………………………7
9.2航道监测预警…………………………8
9.3船闸智能调度…………………………9
10智慧航网数据应用………………………10
11智慧船岸协同服务………………………11
11.1航行保障服务………………………11
11.2智慧服务区…………………………12
12基础支撑保障……………12
12.1通信技术……………12
12.2设施供电……………12
12.3电子航道图…………………………13
12.4数据中台……………13
12.5视频平台……………14
12.6信息安全……………14
参考文献………………………15
Ⅰ
DB32/T465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胜武、杨桂新、杨本、范晓锋、叶嘉宁、徐海潮、张和牧、孙俊锋、曹嘉瑞、徐一岗、
万剑、刘轰、陈飞、杨天鸿、魏雅雯、吴岚、石磊、王乐、谢斌、吴清杨、黄旭、孙立法、李伟。
Ⅲ
DB32/T4655—2024
内河智慧航道建设总体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内河智慧航道建设的总体要求、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检测养护、航网监测调度、航网数
据应用、船岸协同服务、基础支撑保障。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内河智慧航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0068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技术要求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50139内河通航标准
JTS/T103⁃2—2021航道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JTS180⁃2运河通航标准
JTS195⁃3—2019内河电子航道图技术规范
JTS/T198⁃2—2019水运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应用标准
JTS/T198⁃3—2019水运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应用标准
JT/T904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3术语和定义
JTS/T103⁃2—2021和JTS195⁃3—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慧航道intelligentchannel
综合运用测绘遥感、智能传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对航道要素信息智能获取、处
理、融合、分析、挖掘和发布而建立的航道信息基础设施和平台系统,能为建设管理、检测养护、航网监测
调度、航网数据应用、船岸协同服务等涉航功能应用提供全方位实时、精确便捷智慧的航道管理及服务。
[来源:JTS/T103⁃2—2021,16.0.3,有修改]
3.2
内河电子航道图inlandelectronicnavigationalchart
将内河航道的地物、水深、航标等要素信息以数字化形式表达的航道图,是在内容、结构和格式上标
准的数据集。
[来源:JTS195⁃3—2019,2.0.1]
3.3
船岸协同服务ship⁃shorecollaborativeservices
利用岸端外场感知、电子航道图等资源,与岸端航道运行调度等系统联动,围绕船舶航行、停泊、过闸
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信息发布、便捷过闸、水上导航等服务。
1
DB32/T4655—2024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
ETC:电子不停车收费(ElectronicTollCollection)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VHF:甚高频(VeryHighFrequency)
5总体要求
5.1建设原则
5.1.1智慧航道建设应依据水运发展需求和规划,结合区域特征、工程特点、航道特性,遵循统筹规划、因
地制宜、注重实效、适度超前原则。
5.1.2智慧航道建设应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满足可靠性、先进性、前瞻性、可维护性、可扩充性要求。
5.1.3智慧航道建设应兼顾与主管机构、港口企业、航运企业、船舶等之间的关联与支撑,围绕应急调度、
船舶过闸等场景实现业务联动与协调。
5.1.4智慧航道建设应兼顾长江、省外水网的工程建设、管理和服务规范,为船舶航行提供同质化、连续
性航行保障服务,扩大基础设施网络效应。
5.2框架
5.2.1智慧航道建设的总体框架见图1,包括基础支撑保障、航道智能管理、船岸协同服务3个层级。
5.2.2基础支撑体系宜包括融合通信、设施供电、电子航道图、数据中台、视频平台、信息安全等。
5.2.3航道智能管理宜包括航道规划设计、航道建设管理、航道检测养护、航网监测调度、航网数据应
用等。
5.2.4船岸协同服务应包括航行保障服务、智慧服务区等。
2
DB32/T4655—2024
智慧航道框架
1
图
3
DB32/T4655—2024
6智慧航道规划设计
6.1规划辅助决策
6.1.1规划辅助决策宜基于大数据的基础设施现状,开展量化分析及建设需求精准预测,辅助确定基础
设施规模、等级、开发时序等内容。
6.1.2规划辅助决策应包括航道货运流向分析、航道货运量分析及发展预测、航道通过能力分析、船型分
析及预测。
6.1.3应根据分时段、分货类统计的船舶过闸申报数据,开展航道货运流向分析。
6.1.4应根据分时段、分货类统计的航道货运量数据,开展航道货运量分析及发展预测。
6.1.5应根据分时段、分航道统计的船舶交通流最大密度和船舶交通流平均航速数据,开展航道通过能
力分析。
6.1.6应根据分时段、分航道、分类型统计的运输船型数据,开展船舶分析及预测。
6.2设计可视化
6.2.1一般规定
6.2.1.1设计可视化的内容、深度、交付等应符合JTS/T198⁃2的规定。
6.2.1.2设计可视化应包括可视化建模和可视化设计。
6.2.2可视化建模
6.2.2.1可视化建模应分为项目级信息模型、单体级信息模型、专业级信息模型、构件与设备级信息模型
和钢筋与零件级信息模型5个层级。
6.2.2.2可视化建模应在智慧航道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各专业和各相关方之间共享和应用,其继承和拓
展应满足以下要求:
a)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施工阶段向运行养护阶段交付的可视化应具有继承性和拓展性;
b)设计阶段各专业和各相关方之间应具有继承性和拓展性;
c)设计可视化的传承和拓展应保留原有模型的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
d)设计可视化的变更应按项目工作流程由相关责任方完成;
e)可视化建模在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传递的模型信息应符合JTS/T198⁃2—2019附录B“航道工
程模型粒度和信息细度表”中L300的规定。
6.2.3可视化设计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 0-98-1978 砂轮越程槽 1979-01-01
- HB 5328-1985 航空用厌氧胶溶解性试验方法 1986-02-01
- JB/T 4208.10-1996 冷镦模具通用件切料模A型 1996-09-03
- QJ 1763.2-1989 橡胶模具典型结构 多型腔橡胶压模 1989-03-08
- JB/T 4208.12-1996 冷镦模具通用件切料模C型 1996-09-03
- HB 6921-1994 二齿粗加工立铣刀用槽铣刀 1994-06-01
- HB 1-144-1983 光杆公差带f7两边切平圆柱头螺栓 1984-05-31
- HB 7025.5-1994 夹具通用元件支承件齿面浮动球头调节支承 1994-10-31
- SJ 3085-1988 冲裁模通用模架 导板 1988-03-28
- JB/T 7647.4-1994 冲模零件及其技术条件 冲模导正销 D型导正销 199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