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172-2020 电梯用非钢丝绳悬挂装置
GB/T 39172-2020 Non-steel wire rope suspension means for lifts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曳引驱动电梯所涉及的,以钢丝绳或非金属材料作为承载体的非钢丝绳悬挂装置。对于其他新材料或结构的非钢丝绳悬挂装置可参照本标准执行,不适用部分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发布历史
-
2020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蒂森克虏伯电梯(上海)有限公司、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奥的斯电梯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贝卡尔特(沈阳)精细帘线有限公司、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布鲁格钢绳(苏州)有限公司、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苏州分院、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奥的斯机电电梯有限公司、苏州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东芝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帝奥电梯有限公司、上海现代电梯制造有限公司、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上海爱登堡电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南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西子优耐德电梯有限公司、昆山通祐电梯有限公司、通用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申菱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三菱电机上海机电电梯有限公司、苏州台菱电梯有限公司、宁波谷达机电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王明凯、孙明孝、张金钟、周双林、陈凤旺、张鹏、钱嘉俊、邹志文、王新洪、王泽伟、李正球、李国一、马锦华、徐红霞、侯应浩、李哲一、叶亮、詹炜、闫宾、温爱民、陶宪德、杨天鸣、冯云、张建宏、周国强、唐林钟、张丙印、刘成辉、唐文兴、马依萍、姚莉嵩、丁端芹、陈俊、王明福、顾月江、侯胜欣、高浩、傅武军、朱晓宇、葛文国
- 出版信息:
- 页数:43页 | 字数:8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91.140.90
Q78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172-2020
电梯用非钢丝绳悬挂装置
Non-steelwireropesuspensionmeansforlifts
2020-11-19发布2021-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申#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保叩
GB/T39172-2020
目次
前言…………·”………I
引言……………·”……II
l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2
5技术要求…~·~……·……”……………..5
6检查………·……”……”……..8
7试验……”………·…………12
8检验规则……………”…14
9验收……·……”……15
10标志和质量证明书…·………………15
11选用、使用和维护信息、报废及更换技术条件…………·……15
12包装、贮存和运输……··……”………·……16
附录A(资料性附录)包覆绳〈带〉规格……·……”…·…17
附录BC规范性附录〉包覆绳(带)报废及更换技术条件……”…19
附录c(规范性附录〕破断拉力的测定…·””…….20
附录D(规范性附录)粘合强度的测定…··…22
附录E(资料性附录〉包覆绳(带)弯折疲劳试验…·………26
附录F(资料性附录〉曳引力和当量摩擦系数……·”……31
附录G(资料性附录〉标志和质量证明书………”………·…33
附录H(资料性附录〉订单所需信息………”……34
附录I(资料性附录)选用、使用和维护信息……”………·…….35
附录J(资料性附录〉包装与贮存………”……….37
参考文献……·……………….39
GB/T39172-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g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三菱电梯
有限公司、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蒂森克虏伯电梯(上海〕有限公司、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奥的斯电梯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贝卡尔特(沈阳)精细帘线有限公司、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布鲁格
钢绳(苏州)有限公司、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江苏省特种
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苏州分院、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奥
的斯机电电梯有限公司、苏州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东芝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国家电梯质量监
督检验中心、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帝奥电梯有限公司、上海现代电梯制
造有限公司、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上海爱登堡电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南电梯股份有限公
司、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西子优耐德电梯有限公司、昆山通格电梯有限公
司、通用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申菱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三菱电机
上海机电电梯有限公司、苏州台菱电梯有限公司、宁波谷达机电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玉明凯、孙明孝、张金钟、周双林、陈凤旺、张鹏、钱嘉俊、邹志文、王新洪、王泽伟、
李正球、李国一、马锦华、徐红霞、侯应浩、李哲一、叶亮、詹炜、同宾、温爱民、陶宪德、杨天鸣、冯云、张建宏、
周国强、唐林钟、张丙印、刘成辉、唐文兴、马依萍、姚莉雷、丁端芹、陈俊、王明福、顾月江、侯胜欣、高治、
傅武军、朱晓宇、葛文国。
I
GB/T39172-2020
冒|言
0.1原则
本标准以至少达到电梯用钢丝绳悬挂装置同等安全为前提,给出了电梯用非钢丝绳悬挂装置的技
术要求。
0.2假设
。.2.1除本标准的规定外,采用非钢丝绳悬挂装置的电梯符合GB7588或GB/T21739的有关规定。
0.2.2供方和需方之间就下列内容已进行了协商,并达成了一致g
a)电梯的预定用途s
b)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曝露在阳光、风、雪或腐蚀性空气中9
c)与安装地点相关的其他事宜。
Il
GB/T39172-2020
电梯用非钢丝绳悬挂装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梯用非钢丝绳悬挂装置的分类、技术要求、检查、试验、检验规则、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曳引驱动电梯所涉及的,以钢丝绳或非金属材料作为承载体的非钢丝绳悬挂装置。
对于其他新材料或结构的非钢丝绳悬挂装置可参照本标准执行,不适用部分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12805-2011实验室玻璃仪器滴定管
GB/T14684-2011建设用砂
GB/T20285-2006材料产烟毒性危险分级
GB/T31821-2015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
JB/T10696.10-2011电线电缆机械和理化性能试验方法第10部分z太鼠啃咬试验
3术语和定义
GB758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非钢丝绳悬挂装置non-steelwireropesuspensionm回皿
钢丝缉悬挂装置之外的电梯用悬挂装置,包括包覆绳、包覆带及其端接装置。
3.2
承载体load-bearingmember
包覆缉和包覆带中起承受破断拉力作用的部件。
3.3
包覆绳coatedrope
一层或多层的非金属材料包裹单个承载体的绳状组合结构。
3.4
包覆带coatedbelt
一层或多层的非金属材料包裹多个承载体的带状组合结构。
3.5
包覆层coating
包裹承载体的非金属材料。
3.6
最小破断拉力minimumbreakingforce
一个规定值,按照规定方法测得的破断拉力不得低于该规定值。
1
GB/T39172-2020
注2单位为千牛CkN).
3.7
实测破断拉力measuredbreakingforce
按照规定方法测得的破断拉力。
注z单位为千牛CkN〕.
3.8
剩余破断拉力residualbreakingforce
经过使用和磨损后,按照规定方法测得的破断拉力,
注2单位为干牛CkN).
4分类
4.1包覆绳
4.1.1类型
包覆绳应为绳状结构,用R表示.包覆绳规格参见附录A.
4.1.2结构
包覆绳应由承载体和包覆层构成。常见包覆绳的横截面示意图参见图1.
ll
说明g
D包覆绳的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
d一一承载体的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
1一一包覆层,
2一一承载体.
固1包覆缉的横截面示意圄
4.1.3标记
包覆绳的标记由以下内容组成z
2
GB/T39172-2020
包覆绳-GB/T××××-R-1"/©-/0-0
IL一一一最小破断拉力,单位为千牛(kN)
L一一一一一承载体材料g金属材料用“M”表示,非金属
材料用“N”表示
覆层材料g通用的橡胶材料用“RU”表示,
热塑性聚氨醋用“TPU”表示,尼龙材料用
“PA”表示,其他用“X”表示
承载体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
覆绳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皿m)
类型
产品执行标准
产品名称
示fjlj'
包覆绳公称宜径为6.5mm,承载体公称直径为5.0mm,包覆层材料为TPU,承载体材料为M,最小破断拉力为
28.0kN的包覆绳标记为s
包覆绳-GB/T39172-R-6.5/5.0』TPU/M-28.0
4.2包覆带
4.2.1类型
包覆带应为带状结构,用B表示,包覆带类型分为扁平型(BF)和齿型。T).包覆带规格参见附
录A.
4.2.2结构
4.2.2.1承载体截面为圆形时,包覆带应由承载体和包覆层构成。常见包覆带的横截面示意图参见图2.
"
Z’
a)扁平型(BF)
如
b)齿型(BT)(-〕
圄2承载体截面为圆形时的包覆带横截面示意固
3
GB/T39172-2020
主
。齿型(BT)(二)
说明z
w一一包覆带的公称宽度,单位为毫米(mm)o
T一一包覆带的公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
T,,,T喝一一承载体中心到包覆带与曳引轮接触表面的距离,或者承载体中心到与曳引轮接触侧包覆带齿顶的距
离,单位为毫米(mm);
d承载体的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z
承载体的公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承载体截面为困形时,t~d,
l,la一一与曳引轮接触的表面或与曳引轮接触侧的齿顶s
2一一包覆层z
3一一承载体。
固2(续〉
4.2.2.2承载体截面为非圆形时,包覆带应由承载体和包覆层构成。常见包覆带的横截面示意图参见
图3.
23
w
说明2
w包覆带的公称宽度,单位为毫米(mm);
T一一包覆带的公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
T,,,T喝一一承载体中心到包覆带与曳引轮接触表面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w一一承载体公称宽度,单位为毫米(mm);
承载体公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
l,la与曳引轮接触的表面s
2一一包覆层,
3一一承载体.
圄3承载体截面为非圆形的包覆带横截面示意图
4.2.3标记
包覆带的标记由以下内容组成g
4
GB/T39172-2020
IC-c:.
包覆带-GB/T××××-口-1"/©-
|」一一一最小破断拉力,单位为千牛(kN)
L一一一一一承载体材料z金属材料用“M”表示,非金属
材料用“N”表示
覆层材料z通用的橡胶材料用“RU”表示,
热塑性聚氨醋用“TPU”表示,尼龙材料用
“PA”表示,其他用“X”表示
承载体数量×承载体公称尺寸,单位为
毫米(mm)
覆带公称宽度×包覆带公称厚度,单位为
毫米(mm)
类型
产品执行标准
产品名称
示fjlj1'
包覆带公称宽度为30mm,公称厚度为3.3mm,承载体的数量为10,承载体公称直径为2m血,包覆层材料为TPU,
承载体材料为M,最小破断拉力为43kN的包覆带标记为z
包覆带-GB/T39172-BF-30×3.3/10×2-TPU/M-43
示fjlj2'
包覆带公称宽度为25mm,公称厚度为4.5mm,承载体数量为4,承载体公称宽度为5mm,承载体的公称厚度为
2.5mm,包覆层材料为TPU,承载体材料为N,最小破断拉力为110kN的包覆带标记为
包覆带-GB/T39172-BF-25×4.5/4X5×2.5-TPU/N-110
5技术要求
5.1承载体
5.1.1抗拉强度
公称抗拉强度级别应在1570N/mm2~3500N/mm2范围内。
公称抗拉强度级别为承载体抗拉强度下限,抗拉强度偏差应不大于390N/mm'o
注z承载体为金属时,如钢丝,抗拉强度指钢丝的抗拉强度。承载体为非金属时,抗拉强度指单个承载体的抗拉强度.
如承载体公称抗拉强度级别,2400N/mm',抗拉强度上限为2790N/mm'o
5.1.2表面处理
承载体为金属时,金属丝应进行防腐处理。
5.1.3接头
承载体为金属时,金属丝不应有接头。
5.2尺寸偏差
5.2.1包覆缉
5.2.1.1直径允许偏差
在无载荷和10%包覆绳最小破断拉力载荷的情况下,实测直径与公称直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GB/T39172-2020
表1包覆绳直径允许偏差
无载荷10%最小破断拉力
!!%!J%
5.2.1.2不圆度
在10%包覆缉最小破断拉力载荷的情况下,不圆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5.2.1.3直径均匀性允许偏差
在10%包覆缉最小破断拉力载荷的情况下,直径均匀性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包覆绳不圆度和直径均匀性允许偏差
直径均匀性允许偏差
不圆度
3%2%
5.2.1.4包覆层厚度均匀性允许偏差
在无载荷的情况下,包覆绳包覆层厚度均匀性允许偏差应不大于5%。
5.2.2包覆带
5.2.2.1外形宽度允许偏差
在无载荷的情况下,包覆带的外形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5.2.2.2外形厚度允许偏差
在无载荷的情况下,包覆带的外形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包覆带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外形宽度允许偏差外形厚度允许偏差
±6%±6%
5.2.2.3包覆层厚度均匀性允许偏差
在元载荷的情况下,包覆带的包覆层厚度均匀性允许偏差应不大于10%。
5.2.34是度
在无载荷的情况下,包覆绳(带)长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6
GB/T39172-2020
表4包覆绳(带〕长度允许偏差
长度/皿允许偏差
<400+g%
>400~1000+!'m
>1cc~+!%
5.3性能
5.3.1实测破断拉力
实测破断拉力应不小于包覆绳(带)的最小破断拉力。
5.3.2产烟毒性
包覆绳(带〉产烟毒性等级应至少达到GB/T20285-2006规定的准安全级(ZA,)。
5.3.3包覆层燃烧(熔化〉后的承载能力
包覆绳(带〉在包覆层完全燃烧或熔化后,应能承受至少1/12的最小破断拉力的载荷。
5.3.4粘合强度
包覆绳(带〉的包覆层与单个承载体的粘合强度应不小于下列值2
a)承载体截面为圆形且d《5mm时,为5N/mm;
b)承载体截面为圆形且d>5mm时,为10N/mm;
c)承载体截面为非圆形时,为3N/mmo
5.3.5弯折疲劳性能
在与包覆绳(带)相匹配的试验轮上,且在其1/12最小破断拉力载荷作用下,包覆绳(带)的弯折疲
劳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g
a)简单弯折次数不少于1000万次g
b)达到声明简单弯折次数后未达到附录B中规定的报废技术条件,且剩余破断拉力不小于最小
破断拉力的80%;
c)达到声明简单弯折次数的120%或报废技术条件,且剩余破断拉力不小于最小破断拉力
的60%。
注s声明简单弯折次数指由供方提供,满足其最低寿命预期且不少于副所述的1000万次的简单弯折次数.
5.3.6许用简单弯析次敢
设计电梯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张力差、扭转和偏角等)来确定最大可靠简单弯折次数,并作
为包覆绳(带)的许用简单弯折次数。
许用简单弯折次数,应按公式(1)计算得出g
[NJ二k•Ns…(1)
式中z
[NJ一一包覆绳(带〉的许用简单弯折次数z
Ns包覆绳(带)的声明简单弯折次数;
7
GB/T39172-2020
k许用系数,0.5《h《0.85。
注'k具体取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3.7温湿老化性能
温湿老化试验后,包覆绳(带)应符合下列要求z
a)实测破断拉力符合5.3.1的规定p
b)粘合强度符合5.3.4的规定g
c)装载工况的曳弓|符合5.4.4的规定。
5.3.8大鼠啃咬性能
包覆绳(带)对大鼠的防护等级应至少达到JB/T10696.102011中“一般”级别。
5.3.9端接装置热辐射性能
在120℃热辐射条件下,包覆绳(带〉与其端接装置的结合应至少能承受1/12的最小破断拉力的载
荷,并保持2h。
5.4使用要求
5.4.1连接轿厢和对重的包覆绳(带〉应至少有两根,且每根应是独立的。
5.4.2曳引轮、滑轮的节圆直径与包覆绳(带〉承载体的公称直径〈或公称厚度)之比应不小于40。
5.4.3包覆绳(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GB7588-2003中9.2.2的规定。
5.4.4包覆绳(带〉曳引应符合GB7588-2003中9.3的规定。如果轿厢或对重滞留,可以通过设有符
合GB7588-2003中14.1.2规定的电气安全装置使驱动主机停止。
5.4.5端接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包覆绳(带〉末端固定在轿厢、对重或用于悬挂包覆绳(带)的固定部件上。固定时,采用自锁紧
模形的端接装置g
b)包覆绳(带)与其端接装置的结合处至少能承受其最小破断拉力的80%,且符合7.3的规定$
c)报废条件符合GB/T31821-2015中4.4.5的规定。
5.4.6非钢丝绳悬挂装置的曳引轮、滑轮轮槽与所用的包覆绳(带)应相匹配。
5.4.7使用非钢丝绳悬挂装置的电梯,可采用包覆绳〈带〉作为补偿装置,且张紧轮的节圆直径与包覆
缉(带〉承载体的公称直径(或公称厚度〉之比应不小于300
5.4.8使用非钢丝绳悬挂装置的电梯,其机器空间和井道应具有小于2%紫外线透射比的防护措施。
注:JC/T23932017给出了紫外线透射比的测试方法。
5.4.9使用非钢丝绳悬挂装置的电梯,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曳引轮与包覆绳(带)持续相对滑移而造
成承载体外露。
6检查
6.1包覆缉
6.1.1直径测量
应采用精度至少0.02mm的测量工具(如宽钳口的游标卡尺〉测量包覆绳直径,见图4,必要时,可
采用光学测量装置(如显微镜)进行测量。游标卡尺钳口宽度应不小于包覆绳公称直径的两倍。
在无载荷和10%的最小破断拉力情况下测量直径,应在位于距包覆绳端头不少于100mm处的平
直部位上进行。
8
GB/T39172-2020
固4包覆绳直径测量方法
6.1.2实测直径
在相距至少lm的两个截面上,同一截面在互相垂直的方向上测取2个数值,4个数值的算术平均
值,作为包覆绳的实测直径。
6.1.3直径偏差
按照6.1.2的规定测量直径时,实测直径与公称直径的差值,该差值与公称直径之比作为包覆绳直
径偏差。
6.1.4不圆度
按照6.1.2的规定测量直径时,同一截面测量值的差值与包覆绳公称直径之比作为不圆度.
6.1.5直径均匀性偏差
按照6.1.2的规定测量直径时,每个截面2个测量数值求算术平均值,2个截面的算术平均值的差
值与包覆绳公称直径之比作为直径均匀性偏差。
6.1.6包覆层厚度测量
截取长度不小于20mm的试样,将一端磨平并保证横截面上的承载体结构不变形,然后将磨平的
一端放在显微镜下,测量由中心股中心,经过外层股中心钢丝的圆心,到包覆层外圆的距离R,与承载
体公称直径的一半的差值,作为此外层股的包覆层厚度值。见图5。
I2
说明-
d一一承载体的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
R一一中心股中心经过外层股中心钢丝的圆心到包覆层外圆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s,一一承载体外层股所对应的包覆层厚度,单位为毫米(mm);
1包覆层9
2承载体。
圄5包覆层厚度测量示意图
9
GB/T39172-2020
包覆层厚度应按公式(2)计算得出z
SR=R-d/2…·(2)
式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N/T 1504.2-2017 食品容器、包装用塑料原料 第2部分:聚乙烯中抗氧剂和芥酸酰胺爽滑剂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 2017-07-21
- SN/T 3248.2-2017 进口通用类成套设备检验技术要求 第2部分:节能型变压器产品 2017-07-21
- SN/T 2263-2017 煤或焦炭中砷、溴、碘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2017-07-21
- SN/T 1618-2017 李属坏死环斑病毒检疫鉴定方法 2017-07-21
- SN/T 1607-2017 出口饮料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杆菌计数方法 疏水栅格滤膜法 2017-07-21
- SN/T 1699-2017 猪流行性腹泻检疫技术规范 2017-07-21
- SN/T 1605-2017 进出口植物性产品中氰草津、氟草隆、莠去津、敌稗、利谷隆残留量检验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2017-07-21
- SN/T 1877.6-2017 涂料、油墨及其制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2017-07-21
- SN/T 1877.5-2017 金属器皿表面多环芳烃的测定 2017-07-21
- SN/T 2383-2017 液体化工品 密度和相对密度的测定 数字式密度计法 2017-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