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T 26-2019 地下综合管廊人民防空设计规范

DB4401/T 26-2019 People's Air-Defense Management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Underground Comprehensive Pipe Tunnel

广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4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401/T 26-2019
标准类型
广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8-21
实施日期
2019-10-01
发布单位/组织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4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广州市地方标准DB44

DB4401/T26-2019

地下综合管廊人民防空设计规范

DesignCodeforcivilairdefenceofurbanutilitytunnelengineering

2019-08-21发布2019-10-01实施

广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发布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前言

为进一步深化人民防空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基础设施

综合防护能力,规范广州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人防设计工作,根据原广

州市质监局关于下达2018年广州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制定项目的

通知(穗质监函[2018]670号),规范编制组充分调研,认真总结国

内已有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市地下综合管廊建

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建筑,结构,通风,

给水、排水,电气,管线防护措施,平战转换。

本规范由广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由广州市人防建

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

有关资料寄送广州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天

河区广园东路2193号时代新世界中心北塔401室,邮政编码:510500),

或发电子邮件到rfy@,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的主编部门、主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部门:广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编单位:广州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陆军工程大学

主要起草人:陈粤海陈志龙邓锐强卢君罗达武

梁芳慧龚华栋刘影贾建华李利

张宇佑冯杰勇

主要审查人:程立国蔡文利余德华戴晓春周洁

目次

1术语........................................................................2

2总则........................................................................4

3建筑........................................................................5

3.1一般规定...........................................................5

3.2孔口防护...........................................................5

4结构........................................................................7

4.1一般规定...........................................................7

4.2材料...................................................................8

4.3等效静荷载......................................................10

4.4构造规定..........................................................12

5通风.......................................................................16

6给水、排水...........................................................18

7电气.......................................................................19

8管线防护措施.......................................................20

9平战转换...............................................................26

本标准用词说明.........................................................27

引用标准名录.............................................................28

附:条文说明.............................................................29

1

1术语

1.1综合管廊utilitytunnel

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

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

1.2平时peacetime

和平时期的简称。国家或地区既无战争又无明显

战争威胁的时期。

1.3战时wartime

战争时期的简称。国家或地区自开始转入战争状

态直至战争结束的时期。

1.4缆线管廊cabletrench

采用浅埋沟道方式建设,设有可开启盖板但其内

部空间不能满足人员正常通行要求,用于容纳电力电

缆和通信线缆的管廊。

1.5城市工程管线urbanengineeringpipeline

城市范围内为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的给水、雨水、

污水、再生水、天燃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市政公

用管线,不包含工业管线。

1.6吊装口manhole

综合管廊上开设的将各种管线和设备吊入或吊

出综合管廊的洞口。

1.7通风口airvent

供综合管廊内、外部空气交换而开设的洞口,包

括进风口、排风口、排烟口等。

1.8舱室compartment

由结构本体或防火墙分割的,用于敷设管线的封

闭空间。

1.9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cast-in-siteutilitytunnel

采用现场整体浇筑混凝土的综合管廊。

1.10盾构综合管廊utilitytunnelofshieldmethod

采用盾构方法施工的综合管廊。

2

1.11人防防护结构protectivestructure

综合管廊中承受空气冲击波或土中压缩波直接

作用的顶板、墙体和底板,及起防化密闭分隔作用的

墙体、楼板的总称。

1.12人员出入口personnelentrance

正常情况下供工作人员进出管廊的出入口。

1.13逃生口escapehatch

紧急情况下供工作人员逃生的出入口。

1.14管廊控制中心utilitytunnelcontrolcenter

与消防控制中心合建,监控各专业管线运行状况、

管廊环境状况,出入口管理,应急通信,视频监控及

火灾报警系统接入,以及各系统之间的联动控制、应

急处置。

1.15平战转换functiontransformationbetween

peacetimeandwartime

平战功能转换的简称,包括内部环境转换和设备

设施转换。

3

2总则

2.0.1为落实地下综合管廊人民防空建设要求,提

高地下综合管廊的综合防护能力,使地下综合管廊人

民防空设计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等要求,制

订本规范。

2.0.2本规范适用于广州市新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

(不包括缆线管廊)。地下综合管廊按照甲类设防,

防核武器抗力级别为6级,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为6

级。综合管廊的舱室无防化要求,允许染毒;设于地

下的管廊控制中心防化级别为丁级。

2.0.3地下综合管廊人民防空设计必须贯彻“统筹

兼顾、集约经济、平战融合”的原则。

2.0.4地下综合管廊是战时维持城市正常运转的生

命线工程。地下综合管廊防护设计的目的,是战时在

遭受预定的核武器及常规武器袭击产生的破坏效应

及其次生灾害环境下,为保障管廊内各种城市工程管

线的安全运行构建必要的工程条件,以利于管廊遭受

破坏后的抢险抢修、快速恢复。地下综合管廊战时不

兼作其他人民防空用途。

2.0.5地下综合管廊落实人民防空要求设计除应符

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标准的规

定。

4

3建筑

3.1一般规定

3.1.1地下综合管廊舱室可不划分防护单元;设于

地下的管廊控制中心独立设立防护单元。

3.1.2综合管廊的控制中心宜设置在地下工程防护

区内,设于地下的管廊控制中心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

其战时人员出入口宜结合平时人员出入口、逃生口设

置。

3.1.3地下管廊控制中心战时宜设干厕,配置2个

防臭干马桶。

3.1.4雨水(管)、污水(管)所在舱室可不纳入防

护区。

3.2孔口防护

3.2.1地下综合管廊舱室孔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

定:

1逃生口宜优先采用智能防护密闭井盖,平时

安装到位;也可在竖井与主体连接的水平通道内,设

置一道向外开启的防护密闭门。

2吊装口宜优先选用防护密闭盖板,平时安装

到位;也可在竖井与主体连接的水平通道内,设置一

道向外开启的防护密闭门。

3通风口宜优先采用智能防护密闭井盖,平时

安装到位;也可在竖井与主体连接的水平通道内,设

置一道向外开启的防护密闭门。

4战时人员出入口不与平时人员出入口、逃生

口、吊装口、通风口结合设置时,应兼顾人员出入口

的平时使用要求,设置一道向外开启的防护密闭门。

在满足平时使用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智能防护密闭井

5

盖。

3.2.2地下管廊控制中心出入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地下管廊控制中心至少设置一个直通室外地

面的战时人员出入口及一个通向相邻舱室的连通口。

连通口应设置两道防护密闭门。

2直通室外地面的战时人员出入口宜设置在地

面建筑倒塌范围以外;当设置在倒塌范围以内时,口

部应有防倒塌堵塞措施。

3战时人员出入口应设置一个密闭通道,由外

到内设置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各一道。

6

4结构

4.1一般规定

4.1.1地下综合管廊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4.1.2地下综合管廊的结构应能承受常规武器爆炸

动荷载和核武器爆炸动荷载的分别作用。对常规武器

爆炸动荷载和核武器爆炸动荷载,设计时均按一次作

用。

4.1.3地下综合管廊应做到结构各个部位抗力相协

调。

4.1.4地下综合管廊结构构件承载力,应分别按平

时(包括施工期间)使用状况和战时使用状况进行计

算,并应取其中不利结果进行设计。

4.1.5平时使用状况的结构设计荷载,应包括土(岩)

体压力、水压力、结构自重等静荷载以及汽车压力等

活荷载。

平时使用状况的荷载确定和荷载效应组合,应按

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

4.1.6战时使用状况的结构设计荷载,应包括规定

的武器一次作用(动荷载)以及土(岩)体压力、水

压力、结构自重、战时物资堆放荷载、战时不拆迁的

固定设备自重等静荷载。

战时使用状况的荷载效应组合,应分别按下列第

1款和第2款的规定进行:

1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和静荷载同时作用;

2核武器爆炸动荷载和静荷载同时作用。

4.1.7地下综合管廊在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或核武

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结构设计采用等效静荷载法进

行动力分析,验算主体结构在动、静荷载同时作用下

的承载力,可不验算其在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变形、

裂缝开展以及地基承载力与地基变形。

7

4.1.8地下综合管廊在确定等效静荷载和静荷载后,

可按静力计算方法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对于超静定的

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按由非弹性变形产生的塑性内力

重分布计算内力。

4.1.9战时使用状况下的城市综合管廊结构或构件

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

γ0(γGSGK+γQSQK)≤R

R=R(,,···)

fcdfydak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可取1.1;

γ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

利时,可取1.3,有利时可取1.0;

SGK---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

γQ---等效静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0;

SQK---等效静荷载效应标准值;

R---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

R(·)---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函数;

---在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

fcd

计值;

---在动荷载作用下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yd

---几何参数的标准值。

ak

4.2材料

4.2.1在静荷载作用下的材料强度设计值、弹性模

量及泊松比,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

4.2.2在动荷载和静荷载同时作用或动荷载单独作

用下,材料强度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4.2.2)

fddf

式中——动荷载作用下材料强度设计值

fd

(N/mm2)

8

f——静荷载作用下材料强度设计值(N/mm2)

——动荷载作用下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可按

d

表4.2.2采用。

表4.2.2动荷载作用下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

d

材料种类综合调整系数

d

HPB3001.40

HRB3351.35

热轧钢筋

HRB4001.20

HRB5001.10

Q2351.50

Q3451.35

钢材

Q3901.25

Q4201.20

C55及以下1.50

混凝土

C60C801.40

注:1表中同一种材料的强度综合调整系数,可适用于受拉、

受压、受剪和受扭~等不同受力状态;

2对于采用蒸气养护或掺入早强剂的混凝土,其强度综

合调整系数应乘以0.90折减系数。

4.2.3在动荷载和静荷载同时作用下或动荷载单独

作用下,混凝土和砌体的弹性模量可取静荷载作用时

的1.2倍;钢材的弹性模量以及各种材料的泊松比,

可取静荷载作用时的数值。

4.2.4地下综合管廊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不得采

用冷轧带肋钢筋、冷拉钢筋等经冷加工处理的钢筋。

4.2.5地下综合管廊不得采用无粘接预应力混凝土

结构。

9

4.3等效静荷载

4.3.1作用在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各部位的等效静荷

载标准值,除按《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

50225-2005的公式计算外,也可按本节第

4.3.24.3.8条选用。

4.3.2当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为钢筋混凝土梁板结

~

构,顶板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1可按表4.3.2采用。

表4.3.2顶板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1(kN/m2)

顶板覆土厚度h(m)qe1

0≤h≤0.560

0.5<h≤1.570

h>1.580

4.3.3当地下综合管廊的外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外墙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2可按表4.3.3-1、表

4.3.3-2采用。

表4.3.3-1非饱和土中外墙等效静荷载标准值qe2(kN/m2)

土的类别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