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714-2012 广玉兰繁育及苗木质量等级标准

DB41/T 714-2012 DB41/T 714-2012 Orchidmagnolia Breeding and Seedling Quality Standard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T 714-2012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04-01
实施日期
2012-06-01
发布单位/组织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DB4141

省南河准标方地

DB41/T714—2012

广玉兰繁育及苗木质量等级标准

2012-04-01发布2012-06-01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1

DB41/T714—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潢川县林业局、河南省开元生态园林实业有限公司、潢川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河南省金卉园林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信阳市环境保护局、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信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士保、王长海、叶青、宋国庆、冯新华、徐文涛、范俊岭。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高继坤、厉相卿、李新生。

1

DB41/T714—2012

1

DB41/T714—2012

广玉兰繁育及苗木质量等级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Linn)繁育及苗木质量等级划分的术语和定义、幼

苗的繁殖与培育、大苗移植、苗木质量等级、起苗、包装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广玉兰的繁育及苗木质量等级划分。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广玉兰(荷花玉兰、洋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Linn)

木兰科,木兰属,常绿乔木;枝、芽、叶柄及叶背面密被锈褐色绒毛(或实生苗幼树下无毛);叶

厚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10cm~20cm,宽6cm~10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叶缘微反卷,

叶柄粗壮,长约2cm,有托叶痕;花白色、大、芳香;聚合果,长7cm~10cm,蓇葖卵圆形,密被锈色

绒毛,先端外弯喙状,种子黑色,外被红色假种皮,卵状矩圆形,长1cm~1.3cm,宽0.6cm~0.8cm;

花期5月至6月,果10月成熟。

2.2

幼苗

胸径<2cm,苗龄在2年以下的嫁接苗或苗龄在4年以下的实生苗。

2.3

成品苗

胸径≥2cm,苗龄2年及2年以上的嫁接苗或4年以上的实生苗。

2.4

繁育床

用来繁殖幼苗,短期培育幼苗的苗床。

2.5

幼苗移植

将实生幼苗从苗床移植至大田移植区的过程。

2.6白玉兰

白玉兰(玉兰花、望春花、玉兰、辛夷)(MagnoliadenudataDesr)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

花芽顶生,长卵形密被灰黄绿色长绒毛;叶纸质,倒卵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8cm~18cm,宽5cm~11cm,

1

DB41/T714—2012

先端宽圆,有突尖,基部楔形,下面有疏毛,叶柄有托叶痕;花白色,蓇葖顶端圆形;花期3月,先花

后叶,果10月成熟。

2.7

切接法

砧木在距地径5cm~7cm处断砧,削平断面,用切接刀在砧木一侧(约1/3处)垂直向下切,深度

2cm~3cm。将削好的接穗长削面向里插入砧木切口中,使双方形成层对准密接,接穗插入的深度以接穗

长削面上端露出0.5cm左右为宜。然后用塑料条由下向上捆扎紧密,最后套袋。

2.8

大苗移植

将广玉兰苗木移植到大田培育区的过程。

2.9

冠高比

树冠高与树高的比值。

3幼苗的繁殖与培育

3.1实生幼苗的繁殖与培育

3.1.1种实的采集

种子10月中上旬成熟,当蓇葖果呈黄红色时即可采集。采种应选择树龄20年以上,树形优美,无

病虫危害的优良母树,采集优良种子。

3.1.2种实的脱粒

采集的种实应集中放置在通风干燥处阴干,待果皮开裂后,敲打脱粒取出种子。

3.1.3种子的贮藏

贮藏应采用沙藏法:将种子与湿细沙按1:3的比例层层堆放。沙藏的种子应置于阴凉通风处,在

贮藏期间应经常检查沙的湿度,过干应及时喷水,过湿应及时通风。

3.1.4种子的处理

种子沙藏至翌年2月末3月初时,可以播种。播种前一周应将种子浸水12h后与湿细沙混合堆放在

背风向阳处催芽,待胚芽露白时即可播种。

3.1.5幼苗繁育床的准备

苗床应选择地势高、不积水,排灌方便,便于管护,土质为壤土、沙壤土的地方。苗床为高床,南

北向,床高0.2m~0.3m,床宽1m~1.5m,步道宽为0.2m~0.3m。作床前施少量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

肥,深翻0.2m~0.3m。床面应平整疏松。

3.1.6播种

2

DB41/T714—2012

播种以条播、点播为主。株行距8cm×8cm。播种后应立即用细壤土、沙壤土进行覆盖,厚度2cm,

覆土应厚薄均匀。覆土后用平木板轻轻镇压苗床,使种子与土壤密接。播种后应及时喷水。

3.1.7播后管理

3.1.7.1排灌

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及时排水、浇水。

3.1.7.2松土除草

幼苗出土后,应进行松土,松土应浅,以不超过覆土层厚为宜,除草应坚持“除早、除小、除了”

的原则。

3.1.7.3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见附录A。

3.1.7.4施肥

幼苗出土展叶至停止生长前,结合浇水每月应追施0.5%~1%的尿素(2~3)次。

3.1.7.5保温

播种后的3月份至4月份、10月份至翌年4月份应搭塑料棚进行保温。当最低气温高于15℃后应

及时撤棚。

3.1.8起苗

起苗时应按照5.2.1进行分级和打捆。

3.1.9幼苗移植

幼苗移植在第三年的春季。移植在阴天或早晨、傍晚进行,为裸根苗移植;幼苗挖起后应进行分级,

同时剪去过长的,劈裂的,无皮的根,过多的叶和病枝、枯枝,过密枝,未木质化的枝。栽植应做到:

扶正苗木,根系伸展,不窝根,不露根,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

3.1.9.1大田移植区的准备

3.1.9.1.1整地

整地应做到全面深翻,土壤细碎,无草根石块。

3.1.9.1.2施肥

3.1.9.1.3土壤消毒

结合整地用辛硫磷、五氯硝基苯进行土壤消毒。75%辛硫磷8kg/hm2,70%五氯硝基苯粉剂80kg/hm2。

3.1.9.1.4栽植

以穴植为主,按0.5m×0.5m的株行距,挖规格0.3m×0.3m×0.3m的穴。培土应略高于原土痕。

3.2嫁接幼苗的繁殖与培育

3

DB41/T714—2012

3.2.1砧木与接穗

3.2.1.1砧木

以白玉兰为砧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